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室温对口腔温度测量时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飞  周初 《护理研究》2008,22(2):331-332
[目的]为口腔体温测量提供精确的时间。[方法]随机收集我院188例病人分别测量3min体温、5min体温、7min体温,并记录室温。[结果]当室温〉20℃,3min与5min口腔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min与7min口腔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室温≤20℃时3个测量时间的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温〉20℃时口腔温度的测量时间以5min为宜,室温≤20℃时口腔温度的测量时间以7min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平均降低温度最大时间段末的时间点.[结果]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60 min,口服柴桂解表颗粒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90 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120 min.[结论]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最佳时间均大于降温后30 min,应用不同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刘美娟  胡婷  梁敏丽 《全科护理》2016,(34):3629-3630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急诊院内转运的98例儿科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交接方式,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能有效缩短儿科急诊院内转运患儿的转运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永辉  李洁纯 《家庭护士》2009,7(17):1517-1518
[目的]探索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测试新生儿体温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新生儿室50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体重1500 g以上为一组,体重1500 g以下为另一组,同时测试其颈部温度和肛门温度.[结果]体重1500 g以上的新生儿颈部温度和肛门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颈部温度和肛门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试新生儿颈部温度可反映机体的真实温度,且颈部温度测试安全、方便,可以在新生儿室应用;但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棕色脂肪少,需测肛门温度才能真正反映机体温度.  相似文献   

5.
陈军飞  周初 《护理研究》2008,22(4):331-332
[目的]为口腔体温测量提供精确的时间.[方法]随机收集我院188例病人分别测量3 min体温、5 min体温、7 min体温,并记录室温.[结果]当室温>20℃,3 min与5 min口腔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min与7 min口腔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室温≤20℃时3个测量时间的体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温>20℃时口腔温度的测量时间以5 min为宜,室温≤20℃时口腔温度的测量时间以7 min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初次就诊的18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结果]实验组患儿随访6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哮喘患儿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缓解哮喘患儿的发作次数,减少急诊次数,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乐雷钧  陈敏  何平 《护理研究》2012,26(7):635-6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初次就诊的18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结果]实验组患儿随访6个月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哮喘患儿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缓解哮喘患儿的发作次数,减少急诊次数,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8.
黄文高  喻小青 《护理研究》2012,26(23):2153-2154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病人术后每天咀嚼口香糖3次,每次15min~20min,直到肛门排气为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能促进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以作为一种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温至38℃生理盐水对肠道穿孔手术病人的腹腔冲洗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道穿孔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病人术中用38℃恒温生理盐水5 000 mL进行腹腔冲洗,对照组30例病人给予常规室温生理盐水5 000 mL进行腹腔冲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创口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冲洗前体温、手术进行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寒战、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8℃恒温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可以改善腹部手术病人的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和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尹维宁  李莉 《护理研究》2011,25(16):1449-1450
[目的]探讨加温至38℃生理盐水对肠道穿孔手术病人的腹腔冲洗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道穿孔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病人术中用38℃恒温生理盐水5 000 mL进行腹腔冲洗,对照组30例病人给予常规室温生理盐水5 000 mL进行腹腔冲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创口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冲洗前体温、手术进行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寒战、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8℃恒温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可以改善腹部手术病人的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和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胃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的CO2气体温度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回顾性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未加温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辅助胃手术采用加温至37℃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体温测量是最基础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一,该工作在儿科特别是新生儿科尤其重要,目前的体温测量多采用口温、肛温和腋温,但对于新生儿科来说这些测量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或不便.为寻求更简便、安全、准确的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笔者根据新生儿解剖、生理特点,采用腘窝进行体温测量,并将腘窝温度与腋窝温度进行比较,以探讨使用腘窝测量体温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儿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使用管道标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管道标识。[结果]实验组管道安全情况、差错事故、急救给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儿科重症监护中,可有效控制管道安全问题、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吴霞  陈观华  陈红湛 《护理研究》2005,19(2):137-138
[目的 ]了解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方法改进后的效果。 [方法 ]以甲硝唑加开塞露灌肠 ,改变卧位、灌肠液温度、插管方法、肛管等 ,并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对照比较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 ,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 [结论 ]该方法简便有效 ,副反应少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贾传珍 《山西护理杂志》2010,(10):2555-2556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最佳吸入气体温度,以取得最好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择52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对照组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2℃,观察两组患儿气道湿化满意度、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将吸入气体温度调到35℃~36℃,可达到最佳湿化效果,降低气道阻塞及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接触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在儿科发热门诊患者的体温筛查中的临床测温效果,以寻找出一种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发热患儿1334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的腋温,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患儿颈部温度和额温,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为(38.374±0.407)℃,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额温为(37.828±0.416)℃,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为(38.466±0.419)℃。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均数较为接近。结论应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儿童颈部温度可取代测量额温进行体温筛查,且较能准确地筛查出发热患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胃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温度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手术;回顾性选取50例胃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未加温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观察术后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并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辅助胃手术采用加温至37 ℃的CO2气体建立气腹进行手术,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温导尿管测膀胱温度的临床意义,寻找一种简便而准确的适合休克病人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选择我科13例休克病人,同时测量膀胱温度(膀胱温)、腋窝温度(腋温)和中心血液温度(血温)共65例次,比较各部位温度的差异,并分别将膀胱温、腋温与血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观察病人膀胱温(37.80±0.85)℃,与血温(37.82±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腋温为(37.38±0.62)℃与血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温及腋温与血温的相关性R2值分别为0.992 8,0.773 1,膀胱温度与血温的相关性优于腋温。[结论]膀胱温度测量能准确、快捷、安全的反映休克病人的体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方法改进后的效果、[方法]以甲硝唑加开塞露灌肠,改变卧位、灌肠液温度、插管方法、肛管等,并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对照比较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结论]该方法简便有效,副反应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留置尿管病人的最佳拔管时机,以减少尿潴留、尿路感染、重插尿管几率。[方法]将产科需要留置尿管的900例病人按分娩或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50例,对照组夹闭集尿管3h~4h,有排尿意识时拔除尿管;实验组夹闭集尿管3h,测量膀胱压力在(15±1)cmH2O时且产妇有排尿意识时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在拔除尿管后重插尿管率为0.22%,对照组重插尿管率为9.6%;实验组无一例出现尿路感染,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为2.0%。[结论]根据膀胱压力并配合产妇排尿意识可准确判断拔尿管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