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志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39-7840
1993年Lee等[1]首次在对秀丽新小杆线虫(C.elegans)进行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中,发现能时序调控其胚胎后期发育基因表达的RNA:Lin-4,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揭示,miRNA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节过程中起多种作用,在各种肿瘤组织中若干miRNA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上调或下调,这说明肿瘤发生、诊断、治疗和预后与mi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就国内外miRNA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正逐渐成为肝细胞癌(HCC)、尤其晚期HCC的治疗方案.足够剂量的特定微RNA(miRNA)可抑制HCC细胞生长,超声微泡介导基因和药物递送治疗策略可促使miRNA于肿瘤区域靶向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对超声微泡介导miRNA治疗HC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建立肝细胞癌(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CT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75例经病理证实的HCC的治疗前多期增强CT资料,随机分为建模样本(n=115)和验证样本(n=60)。建模样本用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寻找与HCC早期肝内复发转移相关的CT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及其权重系数,对各因素赋值计分,建立HCC肝内早期复发CT预测评分系统,确定诊断界值。验证样本用于计算CT评分系统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根据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对病灶≥6.0cm、有子灶、伴有血管侵犯、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4项与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相关的CT指标分别赋值,各计1分,建立CT评分系统。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CT评分≥2分为CT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诊断界值。验证样本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的准确率为78.26%(90/115),敏感度为89.39%(59/66),特异度为63.27%(31/49)。结论 此CT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眼眶转移罕见,本文作者报告1例有肝癌病史2 年,行多次肝 TACE治疗后发生眼眶转移病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 岁。既往有原发性肝细胞癌病史2年,曾先后在本科行肝动脉化疗和碘油栓塞治疗(肝 TACE)。每次用药方案为:5 FU 1000 mg,CDDP 60~80 mg,MMC 20 mg 或 THP 60 gm+38%超液化碘油5~15 ml等进行栓塞治疗,肝内肿瘤逐渐增大。2001年10月因进行性左眼突出伴视力下降2周而在本科门诊就诊。查体:左眼突出较明显,未触及肿块。MRI提示左侧眼眶外侧壁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约4 cm。SE序列 T1WI为等信号,T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E-钙黏附素(E-cadherin)与N-钙黏附素(N-cadherin)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寻找它们与HCC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46例HCC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46例HCC中E-cadherin呈低表达的有34例(73.9%),N-cadherin呈低表达的有30例(65.2%);10例正常肝组织中两种钙黏附素均呈高表达;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皆与HCC分化程度有关(P<0.05),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r=0.579,P<0.01);对比转移倾向高危组和低危组,E-cadherin及N-cadhein的表达强度组间差别显著(Wilcoxon秩和检验P<0.05),高危组中表达强度更低。结论E-cadherin和N-cadherin在HCC中的表达较正常肝组织低;E-cadherin与N-cadherin呈正相关;两种黏附素的低表达提示HCC的低分化和高转移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NEK2在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肝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EK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公开的GEPIA数据库分析NEK2与肝癌预后的关系.通过慢病毒包装构建NEK2过表达和干扰的稳转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IPA1基因在肝细胞癌( HCC) 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SIPA1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HCC 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6 例HCC 中,SIPA1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0%(37/86)和87.2%(75/8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有静脉侵袭的肝癌标本癌旁表达SIPA1低(P<0.05).SIPA1蛋白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存在个体差异,低表达组术后复发率更高(P<0.01),生存期更短(P<0.01).[结论]SIPA1在HCC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且对抑制HCC的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鄢毅权  李介秋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493-1495,1498
[目的]探讨rac1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转移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Rac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Rac1基因与HCC转移侵袭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Rac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表达水平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Rac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甲胎蛋白(AFP)、HBsAg以及有无肝硬化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包膜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结论]Rac1基因在HCC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有无包膜及有无门静脉癌栓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判断HCC转移、侵袭能力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yclin1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13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HCCs)及癌旁组织(PTLTs)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CyclinD1的表达,统计分析CyclinD1表达强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CycleD1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5l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8.3%(51/133),而在癌旁组织中仅有4例CyclinD1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4/133),肝癌组织中Cy-clinD1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肝癌组织中CyclinD1的高表达与AFP水平(P=0.006)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而CyclinD1表达与性别(P=0.394)、年龄(P=0.232)、肿瘤大小(P=0.842)、肿瘤数目(P=0.479)、包膜(P=0.085)、脉管侵犯(P=0.331)、淋巴结转移(P=0.168)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P=0.521)不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CyelinD1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脉管侵犯、CyclinD1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3,0.010和0.017).结论 CyclinD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并且是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AFP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筛查血清标记物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中山市肿瘤研究所对中山市小榄镇3564岁年龄段的居民实施HCC筛查血清标本并收集临床HCC初治患者血清标本,分为5组:正常人群组95例,低危人群组100例,高危人群组95例,筛查HCC组9例,临床HCC组52例。对5组患者检测AFP及GP73,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 GP73曲线下面积(AUROC)0.759(95%CI:0.68364岁年龄段的居民实施HCC筛查血清标本并收集临床HCC初治患者血清标本,分为5组:正常人群组95例,低危人群组100例,高危人群组95例,筛查HCC组9例,临床HCC组52例。对5组患者检测AFP及GP73,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 GP73曲线下面积(AUROC)0.759(95%CI:0.6830.836),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63.1%,最佳临界点为98.60 ng/L。AFP的AUROC为0.857(95%CI:0.7920.836),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63.1%,最佳临界点为98.60 ng/L。AFP的AUROC为0.857(95%CI:0.7920.992),敏感度为59.0%,特异度为76.0%,最佳临界点为20.40 ng/L。GP73联合AFP检测,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98.3%,AUROC为0.926(95%CI:0.8750.992),敏感度为59.0%,特异度为76.0%,最佳临界点为20.40 ng/L。GP73联合AFP检测,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98.3%,AUROC为0.926(95%CI:0.8750.976)。结论 GP73准确度低于AFP,灵敏度高于AFP,因此应用于HCC筛查有其独特优势;GP73和AFP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癌细胞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32 对肝癌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 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逆病毒感染的方法在肝癌细胞系Li-7 中建立Connexin32 蛋白表达可通过doxycyc- line 调控的Li-7 Tet-off Connexin32 稳定克隆,应用高尔基体染色确定Connexin32 蛋白亚细胞定位,应用刮擦 负荷-染料转移实验(SL-DT)方法评价间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GJIC)水平,运用体外跨室细胞运动及侵 袭方法验证Connexin32 表达与肝癌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利用逆病毒感染方法建立了稳定 整合了Connexin32 cDNA 和调控序列Tet-off 的肝癌细胞Li-7 Tet-off Connexin32 亚克隆,Western-blot 结果显 示外源性Connexin32 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且受细胞培养液中多西环素(Dox)调控,当从细胞培养液中去除 Dox 时,Connexin32 表达量增加到基础表达量的4 倍;高尔基体染色显示Connexin32 蛋白定位于高尔基复合 体内,SL-DT 实验证实外源性高尔基体内表达的Connexin32 蛋白使相邻肝癌细胞间不能形成有效的GJIC,跨 室细胞运动和侵袭实验表明次高尔基体内异常蓄积的Connexin32 蛋白过表达显著增强肝癌细胞的体外运动 和侵袭能力(P 均<0.05).结论 高尔基体内异位表达的Connexin32 蛋白GJIC 非依赖性发挥促进肝癌细 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一种可以代表原发肿瘤的"液态活检标本",有助于实时、无创性地监测疾病进程。CTCs的检测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复发与转移的监测、预后的预测以及疗效的评估,而且可能成为临床分子检测、分析转移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就近年来CTCs的检测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yclinDl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取13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HCCs)及癌旁组织(PTLTs)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CyclinDl的表达,统计分析CyclinDl表达强度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CyclinDl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51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yclinDl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8.3%(51/133),而在癌旁组织中仅有4例CyclinDl表达阳性,表达率为3%(4/133),肝癌组织中Cy-clinDl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Mann-WhitneyU检验发现肝癌组织中CyclinDl的高表达与AFP水平(P=0.006)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而CyclinDl表达与性别(P=0.394)、年龄(P=0.232)、肿瘤大小(P=0.842)、肿瘤数目(P=0.479)、包膜(P=0.085)、脉管侵犯(P=0.331)、淋巴结转移(P=0.168)和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P=0.521)不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CyclinDl表达强度与患者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数目、脉管侵犯、CyclinDl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3,0.010和0.017)。结论CyelinDl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并且是肝细胞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miR-30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用FQ-PCR方法从细胞水平检测5种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AsPC-1、Hs-766T、BxPC-3)中miR-301的表达;进一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水平检测胰腺癌组织芯片(含60份胰腺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和10份正常胰腺组织)中miR-301的表达;在证实miR-301高表达后,进一步研究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用100 nmol/L miR-301抑制剂(anti-miR-301)或阴性对照(Anti-miR~(TM) Negative Control#1)处理对数生长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用WB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侵袭转移相关分子COX-2、MMP-2的表达,并用Transwell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F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5种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AsPC-1、Hs-766T、BxPC-3中miR-30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09±4.21、30.76±3.18、47.57±3.56、20.20±1.21、76.75±13.51;而正常胰腺细胞中为1.00±0.08;5种胰腺癌细胞系分别与正常胰腺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6、9.53、6.39、6.77、11.18,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亦显示,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iR-30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0.09、0.22±0.04、0.14±0.05;胰腺癌组织分别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10.6,P均<0.01);正常胰腺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22).用miR-301抑制剂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中miR-301的表达后,WB检测结果显示,侵袭转移相关分子COX-2、MMP-2的表达下调;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miR-301抑制剂处理后跨膜转移的细胞数分别为PANC-1(587±27)个、PaCa-2(363±13)个,而阴性对照处理后跨膜转移的细胞数为:PANC-1(1 091±15)个、PaCa-2(737±44)个;miR-301抑制剂处理与阴性对照处理相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亦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7.89、7.56,P均<0.01).结论 胰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miR-301高表达;且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抑制miR-301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miR-301有望成为抗胰腺癌侵袭转移治疗的新分子靶标和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患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情况及HC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224例的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99例无其他HCC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分析。连续型变量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分类型变量以绝对值和相对比例的形式表达。累积发病率用Kaplan-Meier法,两组之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法。对于HCC发病的危险因素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总共199例患者中167例患者成功介入治疗,32例患者行抗凝及对症治疗。2例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16 h及48 h死于弥漫性血管内溶血和多器官脏器衰竭)及17例治疗后失访患者未纳入本研究,余下的180例患者最终进行分析。随访过程中,11例发生了HCC,发病率为6.1%。根据Kaplan-Meier法,5-,10-,20-,30-年肝癌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6%,4.2%,7.0%,18.4%。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经介入治疗后的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再狭窄的发生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再狭窄的BCS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相比,HCC的累积发病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BCS患者,HCC是一个远期并发症,而且肝静脉回流道的再次狭窄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长期随访,及时发现早期HCC,同时对于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应积极处理,方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PET(包括PET/CT)在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而PET显像的核心就是参与体内生物代谢活动的各类正电子示踪剂。本文就目前肝癌研究中正电子示踪剂的应用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液及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经病理确诊为HCC,且未经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外伤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液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MMP-2、MMP-9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血液中MMP-2水平(0.384±0.026)、MMP-9水平(0.337±0.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试验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MMP-2、MMP-9的检测,结果发现,肝癌组织中MMP-2强阳性(+++)表达30例,MMP-9强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87.5%、85.0%;癌旁组织无MMP-2、MMP-9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2.5%;对照MMP-2、MMP-9阳性率分别为7.5%、10.0%。试验组肝癌组织MMP-2、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的表达与静脉浸润、肝内外转移、包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肝硬化、甲胎蛋白(AFP)、HBs Ag无关(P>0.05)。结论 MMP-2、MMP-9在肝癌中表达升高,与有无静脉浸润、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有无包膜有关,并且出现静脉浸润、有肝内外转移、无包膜的肝癌中,MMP-2、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和PIK3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qPCR法检测55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和PIK3CA 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NSCLC组织及其正常组织中PI3K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1在NSCLC原发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22),PIK3CA在NSCLC原发灶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都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446,P<0.0001),且PIK3CA在原发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029);miR-1和PIK3CA在术后1年内发生/不发生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9,P=0.0061);PIK3CA的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相关(P=0.0200),但miR-1和PIK3C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miR-1的表达与PIK3CA的表达成负相关(r=-0.7096,P<0.05)。结论 miR-1的低表达和PIK3CA的高表达可能和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且miR-1和PIK3CA在NSCLC转移过程中相互抑制,可能成为NSCLC治疗的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