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珂立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确诊为NRDS的患者早期给予气管插管-PS-拔管应用CPAP(INSURE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患儿经INSURE技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24、48h血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未正压(PEEP)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减轻NRDS的程度,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10-3412
目的改进机械治疗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方法,将控制性低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机械呼吸支持应用于创伤性APRS患者,探讨其效果。方法将30例创伤性ARDS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按常规大潮气量(10—15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高水平(8—12cmH2O)正压机械通气。实验组15例,给予低潮气量(6—10ml/kg),低PEEP水平(5—8cmH2O)正压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pH值变化及患者呼吸频率(RR)。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的PaO2/FiO、pH值、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2/FiO2为(270.59±15.63)mmHg,pH值为(7.35±0.26),RR为(24±2.74)次/min,与治疗前以上三项(159.48±11.47)mmHg,(7.41±0.17),(3S±3.41)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3,2.33,2.5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三项(246.17±14.89)mmHg,(7.38±0.03),(28±3.56)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1,2.19,2.24;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论控制性低通气低PEEP机械呼吸支持对创伤性ARDS效果较高PEEP更为理想,能明显改善低创伤性ARDS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微量注射泵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分压(PO:),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血气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HR、RR、PO2、PCO2、血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RR、PC0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P02、血气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虽有改善趋势,但两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多索茶碱较单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AECOPD患者疗效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血氧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沐舒坦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5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衰竭分为两组:沐舒坦组(沐舒坦联合nCPAP)30例和对照组(nCPAP)28例,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和氧合指标、PaCO2变化。结果①沐舒坦组、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86.7%、78.6%,失败率13.3%、21.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沐舒坦组、对照组治愈率83.3%、42.9%,病死率6.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沐舒坦组nCPAP通气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h肺氧合指标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8、60、72h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新型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衰竭效果明显优于新型nCPAP,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呼吸衰竭42例,24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18例加用鼻导管吸氧(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2h、24h后呼吸、心率、血气监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P〈0.05;t=5.02,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状态,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本院急诊科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8例,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内科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导管常规吸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治疗4h后血气分析,治疗组pH明显回升(P〈0.05),24h内持续好转,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对照组pH变化不明显。治疗组通气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0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患者的PaC02均不能降到正常水平。【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应尽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同时予以积极的护理,能较快纠正呼吸衰竭、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天数以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等,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与治疗后1,3h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H、P(O2)、P(CO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1);2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pH、p(O2),p(CO2)、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1,3h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即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HMD并同意使用PS的71例患儿随机分为INSURE策略治疗(观察组)36例和常频通气(CMV)治疗(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呼吸机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并发症及转归。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2、上机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SURE策略能更好地改善HMD患儿氧合功能、缩短氧疗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2例,分别予以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及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PaO2/FiO2、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2h后血气、PaO2/FiO2、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1),达好转标准16例:而对照组8例达到好转标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创BiPAP通气治疗急性重症肺水肿效果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并能有效减少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OPD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l例与对照组20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治疗组拔除气管内导管,应用BiPAP通气方式行无创通气,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逐步撤机。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拔管时与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2h相比,心率、呼吸、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9±3.0)d与(13.1±4.3)dt=5.38,P〈0.01];VA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1)与40%(8/20)],X^2=5.51,P=0.02],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95%(20/21)与65%(13/20),X^2=4.19,P=0.04]。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院内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当COPD上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方式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不应用任何药物;盐酸氨溴索组术前静脉滴注氨溴索1mg/kg,1次/d,连用2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再给予盐酸氨溴索1mg/kg静脉泵注。手术结束时采集2组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velar-arterial gradient of oxygen,A-aDO2),计算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术后24h时行床旁X线胸片检查,比较2组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氨溴索组pa(O2)、pa(CO2)、A-aDO2、pa(O2)/FiO2分别为(14.36±2.13)、(5.32±0.80)、(3.06±0.80)、(46.68±8.91)kPa;对照组分别为(12.50±0.57)、(5.05±0.57)、(4.39±0.93)、(36.71±5.05)kPa;2组pa(O2)、A-aDO2、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肺不张6例,盐酸氨溴索组未发生肺不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轻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损害,降低肺不张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85例极低出生体重NRDS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nDuoPAP组45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0例,主要观察两组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 h、12 h、24 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PaO2/FiO2)、失败例数等。结果 nDuoPAP组无创辅助通气1 h、12 h、24 h评估PaCO2、PaO2、OI与nCPAP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与nCPAP组上机失败率(4.44%vs.22.50%)以及呼吸暂停发生率(13.33%vs.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与nCPAP组无创通气时间[(3.61±0.97)d vs.(3.44±1.18)d],发生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uoPAP治疗NRDS,与nCPAP相比更能改善氧合,减少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崔莹  李勇  郭晋平  杨龙  贾春梅  李春学 《临床荟萃》2012,27(2):100-102,105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和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透析(CVVHDF)两种模式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VHF组27例,CVVHDF组24例.HVHF组置换液量4L/h; CVVHDF组置换液量2 L/h,透析液量2L/h.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浓度,治疗后测定超滤液中IL-6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HVHF组及CVVHDF组血清IL-6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HVHF组(98.97±38.45) ng/L vs(161.84±50.03)ng/L(P<0.01);CVVHDF组(125.53±41.44) ng/L vs(143.77±41.28) ng/L(P<0.05),HVHF组血清IL-6浓度降低较CVVHDF组更显著(P<0.01);两组超滤液中均检测到IL-6.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体温、BUN及SCr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aO2/FiO2明显升高,HVHF组:253.67±55.92 vs 173.52±44.59(P<0.01);CVVHDF组:208.17±42.37 vs 178.38±36.25( P<0.01),HVHF组较CVVHDF组氧合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两组之间HR、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VHF、CVVHDF两种模式均能清除炎性介质,HVHF清除效果优于CVVHDF.HVHF较CVVHDF更能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增加机体组织的氧供,改善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护士主导实施的早期拔管策略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心脏术后经口气管插管入胸心外科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56例患者的拔管情况,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早期拔管组), 2组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撤机方式、撤机后治疗护理等方法均相同,干预组是在传统组基础上以ICU护士主导实施综合早期拔管策略。观察撤机30 min 2组心率、呼吸、血压、PaO2/FiO2、PaCO2及拔管后无创正压通气(NPPV)例数、24 h再插管例数、拔管前机械通气时间及撤机时间等指标。结果撤机后30 min 2组患者心率、呼吸、血压、(53*2PaCO2及拔管后NPPV例数、24 h再插管例数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干预组PaO2/FiO2则较传统组显著改善)(P<0.05), 且干预组拔管前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ICU护士实施的早期拔管策略对心脏外科术后撤机患者是安全的,能提高早期拔管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明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25例NRDS患儿采用常规通气(CMV)联合PS治疗(CMV组),20例采用HFOV联合PS治疗(HFOV组)。结果:两组患儿在上机前,反映氧合功能的FiO2、OI、PaA三个参数统计学差异。HFOV组患儿经治疗2 h后FiO2和OI显著下降,Pa/A升高,CMV组患儿呈现相似的改变,但不如HFOV组显著,随着时间推移,两组之间差异更明显。HFOV组上机时间(74±10)h,CMV组上机(85±9)h,两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存活率85.7%,CMV组存活率8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表明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氧合,减少上机时间,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常频机械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频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2.0mg/(kg·次)鼻饲,1次/6h,直至撤机。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比值在治疗后逐步下降(P〈0.05);治疗后2组pa(O2)和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机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气胸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重症NRDS早产儿按通气模式分为研究组(HFOV+SIMV模式)20例和对照组(SIMV或A/C模式)20例,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后1h、12h和24h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以及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机后1h与对照组比较,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上机后12h、24h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3、0.23;0.33、0.55,P均>0.05)。研究组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5);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结论 HFOV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15例NRDS患儿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加用PS治疗,对照组(44例)未加用PS。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应用PS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1h后以及24h后,复查血气分析示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H值由略偏低变为正常,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用药6~8h后,复查胸片示治疗组肺部病变显著改善比例为50.7%,48h后复查胸片,治疗组肺部基本正常者为90.1%,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PS治疗NRDS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NRDS 64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34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迅速下降,pH及Pa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L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