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长沙地区部分儿童维生素D水平,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D、改善儿童户外活动习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长沙地区16395例0~12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一年中不同月份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0~12岁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59.2±24.5)nmol/L,远低于充足水平;1月婴儿组与1~2月婴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前组组与学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中10月份血清25-(OH)D水平最高,平均值为(68.5±24.8)nmol/L,1~10月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11月、12月又逐步下降。结论:长沙地区儿童需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长维生素D补充摄入时间,用以改善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并分析秦皇岛地区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的水平,指导秦皇岛地区儿童合理进行维生素D补充。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保健部进行健康体检的1 246例0~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_3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儿童血清25-(OH)D_3平均水平为(25.398±7.765)μg/L,维生素D缺乏率为25.12%。不同性别儿童之间血清25-(OH)D_3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_3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婴儿以及3~6岁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结论秦皇岛地区0~6岁儿童的血清25-(OH)D3缺乏率较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维生素D3的监测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0~7岁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体检的2418例0~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清25(OH)D2和25(OH)D3浓度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季节等对25(OH)D水平的影响。结果25(OH)D缺乏组113例(占4.7%),不足组534例(占22.1%),处于较低水平的占26.8%;不同性别儿童的25(OH)D水平存在差异,男童25(OH)D水平高于女童,缺乏和不足所占比例低于女童(P<0.05);25(OH)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3~4岁、4~5岁、5~6岁、6~7岁儿童血清25(OH)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高于0~1岁、1~2岁、2~3岁儿童(P<0.05);不同季节,0~7岁儿童25(OH)D水平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冬季25(OH)D缺乏比例高于其他季节,夏季25(OH)D缺乏和不足比例最低(P<0.05);0~1岁儿童25(OH)D2检出率在7岁以下最高(P<0.05),25(OH)D2可有效降低缺乏和不足比例。结论0~7岁儿童25(OH)D水平与性别、年龄、季节有关,应加强对女童、3~6岁男女童及冬季期间补充维生素D,以满足机体需要。同时检测25(OH)D2和25(OH)D3有助于临床精准判断25(OH)D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罗明薇  肖红  饶敏  李娟  赵杨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4):3611-3614+3618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锌、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抽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儿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78例为健康对照组,诊断为TD的儿童161例作为TD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铁蛋白、锌、维生素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病程、严重程度TD儿童血清铁蛋白、锌、维生素D水平。结果 TD组儿童血清铁蛋白和锌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D组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表现为不足,且其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TD儿童铁蛋白、锌、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2个月和病程>12个月的TD儿童血清铁蛋白、锌、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TD儿童的血清铁蛋白、锌、25(OH)D水平低于轻度TD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D组25(OH)D水平不足发生率为29.81%,高于健康对照组(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组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600例体检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检测,了解三河市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正常体检的60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0例,女300例。按照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6组;按照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4组。比较各组儿童血清25-(OH)D和维生素D总体营养状况。结果600例儿童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17例,维生素D缺乏53例,维生素D不足119例,维生素D充足411例,分别占总数的2.8%、8.8%、19.8%、68.5%,其中男性和女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和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岁、4~<5岁、5~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0~<1岁、1~<2岁、2~<3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儿童血清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春季、冬季儿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儿童严重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充足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25-(OH)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最佳方法,用于评价儿童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以及诊断维生素D缺乏所导致的营养性佝偻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4年1~12月本院儿科保健门诊体检的学龄前健康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共180例。结果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32.69±14.30)ng/mL。不同性别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1~2岁达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逐渐下降,各年龄组25(OH)D水平以及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25(OH)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低于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较高,其中以3~6岁儿童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上海奉贤东部地区1193例护理院老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奉贤东部地区老年护理院老人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9~10月上海奉城医院护理院及纵向整合单位护理院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共1 193例,按照年龄分成4组,分别为60~<70岁组、70~<80岁组、80~<90岁组、≥90岁组。体检当天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水平。结果 1 193例护理院老人25-(OH)D的平均水平为16.16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者(≤20ng/mL)共839例,占70.33%;维生素D不足者(21~29ng/mL)共230例,占19.28%;维生素D充足者(>30ng/mL)共124例,占10.39%。女性比男性缺乏更严重。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944 75,P<0.05)。结论上海奉贤东部地区护理院老人维生素D普遍缺乏,且随年龄增高缺乏更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血清中25-OH-VD水平。结果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平均浓度为79.4±24.3nmol/L。1022例婴幼儿中,血清25-OH-VD充足组408例,占39.9%。缺乏组与不足组共610例,占59.7%。且0~1岁组和1~2岁组血清25-OH-VD浓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25-OH-V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0~6岁婴幼儿血清25-OH-VD缺乏率高,其中以3~4岁幼儿血清25-OH-VD水平最低,且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E水平。方法 以2017年1~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接受健康体检的75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婴幼儿1~3岁481例,学龄前(3~6岁)儿童132例,青少年(6~16岁)137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水平。结果血清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平均水平分别为0.45±0.25 mg/L,27.27±11.38 ng/mL及9.18±5.75 mg/L。血清维生素A水平无年龄差异(χ2=1.002,P=0.606),血清25-(OH)D水平(χ2=6.843,P=0.033)与维生素E水平(χ2=14.922,P=0.001)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71,P<0.01),在各年龄组中均存在过量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血清25-(OH)D构成比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0,P<0.01),其缺乏率和不足率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 维生素E构成比无年龄差异(χ2=7.054,P=0.133),其在各年龄组缺乏率与不足率均较明显,其中学龄前组总体缺乏最为严重,达74.2%。结论 四川省绵阳地区1~16岁健康儿童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对脂溶性维生素的监测、预防意识,增加富含维生素A,25-(OH)D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和地域的关系,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各地区儿童及青少年(1个月~20岁)9 502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二者相加即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按性别、年龄、季节和地域分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9 502名儿童及青少年的血清25(OH)D水平为25.12(17.50~33.00)ng/m L,其中维生素D正常3 122名(32.85%)、亚临床缺乏3 268例(34.39%)、缺乏2 934例(30.88%)、严重缺乏144例(1.52%)、过量24例(0.25%)、中毒10例(0.11%),整体处于亚临床缺乏状态。男、女性25(OH)D2/25(OH)D3比值分别为0.02(0.01~0.05)、0.02(0.01~0.0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下降,其中学龄期最低[19.80(13.25~26.69)ng/m L],婴儿期最高[30.28(29.48~30.92)ng/m L](P0.001)。随季节更替,温度和日照时间差异较大,春季血清25(OH)D水平最低[19.43(12.07~27.68)ng/m L]、秋季最高[29.49(2 3.45~36.43)n g/m L],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黑龙江省内各地区血清2 5(O 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 75)。结论黑龙江省儿童和青少年血清25(OH)D水平低下,应对3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合理补充维生素D,适当增加春、冬季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