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自行排尿法在留置尿管拔除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医疗护理技术的基本操作之一,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等。但导尿和留置尿管以及拔除尿管的操作中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尿道粘膜损伤及病人不适等。据文献报道,40%的医院感染为尿路感染,其中多数与导尿和留置尿管有关。为了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对需要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除尿管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改进,采用自行排尿法拔除留置尿管,从2004年3月~2005年3月用此方法为200例患者进行留置尿管拔除,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已在全院各科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排空膀胱利于手术的主要手段,在普外科腹部手术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但术后患者由于对留置尿管的心理依赖、疼痛、活动差等各种因素,致留置尿管拔除后极易引起第1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原因是保留导尿使膀胱内尿液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内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放尿在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锡坚  黄亦武 《护理研究》2006,20(8):2210-2211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对宫颈癌(Ⅰb期~Ⅱa期)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病人85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行个体化放尿,对照组定时放尿。[结果]实验组拔采管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尿潴留3例,需重置尿管5例;对照组出现排尿困难10例、尿潴留10例,需重置尿管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中较定时放尿方法更能锻炼膀胱功能,更能减少或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后尿潴留者实施间歇导尿术,减少了重新留置尿管,减轻患者痛苦,促使自主排尿,降低尿路感染发生.方法 对本科118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实验组57例;对于拔尿管后出现尿潴留者对照组使用传统诱导排尿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间歇导尿术,观察2组拔尿管后尿潴留情况.结果 实验组尿潴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间歇导尿能治疗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后的尿潴留,促使自主排尿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留置导尿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患者痛苦着急,护士束手无策,为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我们长期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2~2006年,共遇拔尿管后首次排尿困难患者62例,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20~78岁。通过护理干预,其中58例成功排尿,4例行再次导尿。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保留尿管拔管后快速排尿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拔出后容易出现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甚至需要再行导尿。为此,2005年2—9月,我们对24例老年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方法加以改进,并与24例采用传统方法拔管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通过拔管方法的改进,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后首次排尿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减轻了患者痛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留置导尿是常用护理技术,但临床由于忽略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常致部分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困难,甚至需再次导尿,既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本院对120例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机作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术中留置尿管后尿液渗漏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病人的尿量观察等。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尿液除自尿管中流出外,还会从尿道溢出。造成留置尿管病人尿液渗漏的原因与有显著膀胱挛缩及膀胱受刺激后痉挛有关。本研究主要对临床工作中,病人接受留置导尿后,发生尿液渗漏是否与尿管的型号,气囊注水量及病人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关性,并对以上资料进行卡方分析。  相似文献   

9.
邱锡坚  黄亦武 《护理研究》2006,20(24):2210-2211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对宫颈癌(Ⅰb期~Ⅱa期)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病人85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行个体化放尿,对照组定时放尿。[结果]实验组拔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尿潴留3例,需重置尿管5例;对照组出现排尿困难10例、尿潴留10例,需重置尿管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放尿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中较定时放尿方法更能锻炼膀胱功能,更能减少或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拔除尿管方法在妇科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尿管是妇科手术病人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传统留置尿管在拔管时常致病人尿道不适甚至疼痛,拔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常用对策为热敷、针灸、诱导等,但仍有20%的病人需要进行再次导尿。教科书对留置尿管进行了规范,而未对拔尿管进行规范,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手术本身对病人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创伤,手术过后病人的抵抗力也大大降低,如果我们在拔除尿管时对黏膜造成了损伤,易导致尿路感染,这无疑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科对拔尿管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作对比观察。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导尿并留置尿管是一项住院患者常用的护理技术,但是伴随留置导尿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留置导尿者发生尿路感染占院内尿路感染的66.52%,当天插尿管者发生尿路感染占3.43%,老年人长期留置尿管的菌尿发生率几乎达100%,且有多菌丛生长。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是严峻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将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感染的原因与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拔出后易发生尿潴留 ,传统的护理对策为热敷、针刺等 ,但仍有 2 0 %左右的病人需再行导尿[1] 。我科行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围手术期常规留置尿管 ,由于尿管留置时间长 ,以及手术对膀胱周围的神经有一定的损伤 ,以往拔管后仍有 30 %~ 4 0 %的病人发生尿潴留 ,需再行导尿 ,甚至出现第三次导尿 ,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据文献报道 ,有两种方法能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其一为夹闭尿管 ,用自体尿充盈膀胱后再拔出尿管[2 ] ;其二为用 2 5 %硫酸镁 1 0ml加生理盐水 2 5 0ml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3] 。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  相似文献   

13.
不同拔管方式对尿管拔除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戈君凤 《护理研究》2007,21(1):258-258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尽管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做好个体化放尿、会阴冲洗、膀胱冲洗,但仍然有部分病人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尿路感染,以致病人不能自行排尿或再次行导尿术,即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通过临床观察,对一同拔除导尿管的方式进行比较,认为利用膀胱冲洗后病人有尿意时即刻拔导尿管,比常规拔除导尿管对拔除后的不良反应影响小,效果良好,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预防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患者60例,分实验组30例,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拔出尿管,同时协助患者床上或床下自行排尿;对照组30例,当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开放尿管放完尿液后拔管,待患者下次有尿意时,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时拔管为临床最佳拔管时机,提高了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科病人常存在中枢神经损伤导致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异常,经常需要为病人留置导尿,且留置时间较长.按照教科书要求,在拔除尿管前,需要采取定时放尿的方法,即在拔管前间歇性夹闭尿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1].但是拔管后还是经常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情况,一部分病人必须再次留置导尿,这不利于病人康复,甚至导致泌尿系感染.为此,笔者采用留置尿管后即采取夹闭尿管放尿与自控排尿同步训练与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相比较,以寻求拔尿管后减少尿潴留的最佳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留置导尿是预防手术病人尿潴留、观察尿量、了解病情的重要措施。历年来,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由病房夜班护士在术晨进行操作,给病人带来了疼痛不适、负性心理等不良影响,针对这些弊端,我们采取麻醉后留置尿管,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临床分析 留置导尿是目前解决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以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为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导尿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膀胱充盈而误伤;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时留置导尿能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有利于伤口愈合。但是根据临床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认为: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直接原  相似文献   

18.
留置导尿时不同放尿方法对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留置导尿是常见的护理技术 ,而在留置导尿中 ,护士往往只注重无菌技术 ,却忽略了对膀胱功能的训练。只提出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应在拔管前间歇性夹闭尿管 ,以锻炼膀胱反射功能[1,2 ] ,应用较多的是定时开放和开放引流[3 ,4 ] 。而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频等异常情况者较多 ,有的甚至需要再次导尿。这说明单从预防尿路感染出发 ,只强调无菌技术已显然不足。为此 ,对临床常用的 3种放尿方法进行了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膀胱、尿道功能正常而因其它手术等留置导尿的180例女性病人作为观察对象 ,平均年龄 35 .5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的选择时排尿的影响,避免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再次重新留置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方法拔除留置尿管前先夹闲尿管,待膀胱充盈(450-550m1)后,病人有尿意时,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水将尿管轻轻拔除.结果拔除尿管后患者能自行排尿,未有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20.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排空膀胱利于手术的主要手段[1], 在普外科腹部手术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但术后患者由于对留置尿管的心理依赖、疼痛、活动差等各种因素,致留置尿管拔除后极易引起第1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原因是保留导尿使膀胱内尿液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内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为预防这一症状的发生,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拔除尿管前向膀胱内注入药液以刺激膀胱排尿反射的方式[2], 但临床上采用膀胱内注药的方法易引起患者的紧张,掌握不好还易引起医疗事故.目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采用拔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至有痛感时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与传统的的拔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有尿意时拔管的方法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