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脂药物一血脂康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伴有高脂血症的6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服血脂康2粒,2次/天,对照组不加服。结果:12周以后发现治疗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LDC-C、空腹血糖有较明显下降,糖耐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血脂康除能改善脂代访谢以外,还有助于改善糖代访谢。  相似文献   

2.
背景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上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引起心脏病变的主要原素.目的观察降糖脂方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对象选择1998-05/2000-06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103例糖尿病伴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降糖脂方治疗组(52例)和血脂康对照组(51例).方法治疗组服用降糖脂方,不使用其他降脂药.药用山楂10 g,红花10 g,桃仁12 g,丹皮10 g,水蛭3 g,丹参15 g,西洋参2 g,首乌15 g,黄精12 g,杞子12 g,黄苠20 g,日服1剂.对照组服用血脂康,2片/次(0.3g/片),3次/d,两组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40 d后抽血检查,分别测定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主要观察指标降糖脂方对糖尿病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3例患者,血脂分析全部完成数据采集,血液流变学完成75例数据采集,其余因费用等原因未做.①血脂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只有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治疗前降低.②血流变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只有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降低.结论降糖脂方可改善糖尿病性高血脂症患者的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背景: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上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引起心脏病变的主要原素.目的:观察降糖脂方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对象:选择1998-05/2000-06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103例糖尿病伴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降糖脂方治疗组(52例)和血脂康对照组(51例).方法:治疗组服用降糖脂方,不使用其他降脂药.药用:山楂10 g,红花10 g,桃仁12 g,丹皮10 g,水蛭3 g,丹参15 g,西洋参2 g,首乌15 g,黄精12 g,杞子12 g,黄苠20 g,日服1剂.对照组服用血脂康,2片/次(0.3g/片),3次/d,两组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40 d后抽血检查,分别测定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主要观察指标:降糖脂方对糖尿病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3例患者,血脂分析全部完成数据采集,血液流变学完成75例数据采集,其余因费用等原因未做.①血脂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只有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治疗前降低.②血流变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183;高切、全血黏度&;#183;中切、血黏度&;#183;低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只有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降低.结论:降糖脂方可改善糖尿病性高血脂症患者的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莉  范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797-798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及尿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以及甘油三酯(TG)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E(ApoE)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尿蛋白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各项血脂指标,使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44例)药物控制血糖加辛伐他汀20mg/d,B组(42例)药物控制血糖,均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查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A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s-CRP均显著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在调节血脂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提示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4-02/2005-02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49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同时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测定以上观察对象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以血浆脂联素水平<5mg/L判为降低),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大血管病变组49例,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正常对照组3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4.08±3.24)mL/L,(6.69±4.42)mL/L,(16.37±3.03)mL/L,(t=3.440,17.606,P<0.01)]。无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2.257,P<0.05)。②各组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40.0%,0(X~2=42.050,16.815,P<0.01)],其中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X~2=9.894,P<0.01)。③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309,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并发大血管病变者降低更加明显,且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观察强化治疗对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7例(DM组),包括无大血管并发症亚组(DM1亚组)22例和伴大血管并发症亚组(DM2亚组)75例.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降糖和(或)降压、调脂等强化治疗2周,并于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及生化仪器检测其他相关指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两个亚组血清ADM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亚组平均血清ADM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亚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组(DM组)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与ADMA水平呈正相关.经强化治疗后其血清ADM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清ADMA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与HbA1c、TC和LDL-C均呈正相关.强化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DMA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终身性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50%,降低血脂,可能会有利于控制血糖代谢,因此本院在临床上联合使用调脂药物血脂康与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相关检测结果比较,疗效较单纯降血糖更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酶组和脂必妥组,比较2种药物对糖尿病高脂高症及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效果。结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弹性酶组治疗6周末分别下降了10%、19%和上升了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护理教育的干预措施及其干预效果。 方法 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强护理教育。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教育干预措施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霞  韩静  吴疆  张凤平 《新医学》2003,34(Z1):57-5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无下肢动脉病变,两组分别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并测定血脂各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HDL-C分别为2 8±1.2、5.9±0.9、3.9±0.8、0.8±0.3 mmol/L,对照组相应为1.8±1.0、5.0±0.9、2.9±0.9、1.4±0.5 mmol/L,观察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5 8±0.6,对照组为-4.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脂代谢紊乱可有效地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2/2005-02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49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同时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测定以上观察对象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以血浆脂联素水平<5 mg/L判为降低),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血管病变组49例,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正常对照组3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4.08&;#177;3.24)mL/L,(6.69&;#177;4.42)mL/L,(16.37&;#177;3.03)mL/L,(t=3.440,17.606,P<0.01)].无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2.257,P<0.05).②各组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40.0%,0(x^2=42.050,16.815,P<0.01)],其中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x^2=9.894,P<0.01).③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并发大血管病变者降低更加明显,且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脂康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可有效调控血脂,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对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影响.方法 根据糖尿病是否伴发高血压,将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2007-10-2011-01收治的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4例,观察组85例,对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对糖尿病合伴高血压患者应该重视血压的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涪陵区中心医院治疗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4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匹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改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状态,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脂康辅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31例病人随机分为血脂康辅助组和对照组,2组病人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血脂康口服。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心脏彩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脏彩超显示的心功能指数有明显改善,颈内膜中层厚度较前有明显改变。结论:在糖尿病心肌病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可对糖尿病心肌病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60例)和正常血尿酸组(66例),观察大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与高尿酸血症有一定关系;高尿酸血症组的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了2型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对大血管并发症起着促发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与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分析,为预防中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将该院2009年5月确诊的100例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照组为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分别对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糖(GLU)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TG、HDL-C及GL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和LDL-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两组男性、女性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总体近似。结论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除TG升高、HDL-C降低外,LDL-C升高明显,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降低LDL-C浓度为其首要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就用。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对健康对照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伴大血管并发症组44例和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44例)分别进行血清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测定。测定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和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CRP水平较不伴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对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MI早期应用40mg国产辛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40mg辛伐他汀。对照组26例应用辛伐他汀20mg,随访半年,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6周及半年,均能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减少。结论:AMI早期应用40mg国产辛伐他汀能有效凋降脂,减少住院期及随访期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