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康复医学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系统的专业,则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为适应战伤残疾的需要,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起步虽晚,但凭藉丰富的祖国传统医学资源的滋润,近年来已有长足进展,且以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疗手段,而跻身世界康复医学之林。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一旦发病,不仅病人很痛苦、治疗很困难而且死亡率也很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多伤员都因得破伤风而死亡。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国际单位这个预防剂量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总结出来的。注射T.A.T.的目的是在人体尚未获得自身免疫前,给予一定剂量的抗毒血  相似文献   

3.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应用于临床的历史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臭氧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所致的气性坏疽,1935年奥地利的派尔教授在德国外科协会年会首次进行了关于臭氧应用于外科治疗的演讲,使得臭氧真正用于临床[1-2]。臭氧治疗各种疾病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  相似文献   

4.
四.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物理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1890年美国就成立了物理治疗协会,当时主要采用按摩、体育、热、水、直流电等治疗,被看着是内外科的附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时的经验和商人的推销,使理疗迅速发展。1919年开始在医院设立物理治疗科.1920年开始出版物理治疗文献(Ar-chives of Physical Thexapy)。1926年首次有物理治疗专业医生。1933年将物理治疗协会改名为美国物理治疗会议(AmericanCongress of Physical Therapy),其成员首  相似文献   

5.
医院获得性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指住院病人中发生的感染,此感染在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且不是该病的潜伏期,或入院时存在的感染系以前在医院获得的,或与医院接触后而发生的,均称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历史同建立医院的历史相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南丁格尔发现大批战士发生气性坏疽,死亡率高达42%,立即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使感染得到控制。于五十年代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抗青霉素的酶,当时曾发生金葡球感染世界性的大流行。六十年代认识了大肠杆菌。本文主要对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的有关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6.
硫酸二甲脂(dimethy sulfate,[CH_3]_2 SO_4是一种剧毒物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用作战争毒剂,但广泛用于染料、香料、制药工业及实验室中。本文报道因车祸将硫酸二甲酯倾泻于公路旁由硫酸二甲酯气体蒸发致围观者眼部受损23例。 一般资料 年龄9~40岁,平均21岁。发病时间在接触硫酸二甲酯后2~4小时(以自觉双眼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7.
针刺镇痛与神经阻滞镇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虽是近百年的事情,但疼痛的治疗却早在人类出现后就开始了。时至今日,神经阻滞与针刺在疼痛治疗中已有相当的地位,二者的联合运用在我国许多地方已成为疼痛治疗独有的特色。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各自的短长,对深化针刺、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互补应用,对针刺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对针刺新穴及新阻滞点的发现,莫不具有重大意义。1 针刺镇痛的发展在我国,针灸的历史相当漫长,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以砭石治病的萌芽,虽然当时还未出现专用的针具。当时砭石可能以用于切开痈肿、排脓或放血为主,但针刺…  相似文献   

8.
曾等娣 《护理研究》2014,(2):613-615
甘特图又叫横道图、条状图,它是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危重病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病人预后预测的对比结果.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8月的急诊内科危重病人103例,应用APACHEI Ⅱ、APACHE Ⅲ、SAPS Ⅱ、MPM0、MPM 24评分系统计算入急诊抢救室当时及24 h最差值时分值及预测病死率,分析比较入急诊抢救室当时及24 h最差值时对预测预后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种评分系统在入院当时及24 h最差值时取值对预后预测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种评分系统的分值和预计死亡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差异显著,且入院时分数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结论 各种评分系统均可用于预测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预后.选取入院当时的参数进行评分,对预测预后无明显影响,但仍以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系统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溃疡合并慢性骨髓炎治疗比较棘手。我院采用“桥式”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男,18岁,9年前左小腿被矿车压伤,当时大块皮肤肌肉剥脱,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经外院治疗后骨折愈合,但小腿溃疡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