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诱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气胸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儿治愈31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2例.保守治疗的7例全部自行吸收治愈,一次性穿刺抽气治愈15例,予以胸腔闭式引流14例,治愈9例,放弃2例,死亡3例,1例死于并发肺出血,另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根据胸片气胸面积大小和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方案:自发性气胸,肺压缩<30%者大多可行保守治疗自行吸收;医源性、病理性气胸需及时胸腔穿刺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2.
分析3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儿中治愈3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自发性气胸多见于足月儿,医源性气胸与CPAP及呼吸机正压通气相关性大,病理性气胸以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污染及胎粪吸入综合征为主因。保守治疗13例自行吸收治愈12例,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均治愈,应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呼吸机高频振荡8例中6例治愈,放弃1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及临床分析。方法对35例使用HFOV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新生儿气胸患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记录HFOV使用前(0h)和使用后2、6、24、48h的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录采集血气时的吸入氧分数(FiO_2)。结果 35例气胸患儿经胸腔闭式引流及HFOV治疗2h时动脉血气中PaO_2明显上升,PaCO_2明显下降,与治疗开始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时,动脉血乳酸较治疗开始时明显下降;24h时FiO_2的明显下降,血气pH值明显上升,与治疗开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儿中,29例患儿痊愈出院,治愈率82.9%,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胸腔闭式引流与HFOV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主要手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在伴有肺部疾病的新生儿中却易并发气胸。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我科自2003年10月~2003年11月收治1例新生儿胎粪吸人性肺炎合并气胸及1例新生儿肺炎并发气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及使用呼吸机等积极的治疗护理,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FOV)合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小时后PaCO2由(10.10±3.25)kPa下降至(5.80±1.82)kPa( P<0.05),PaO2由(5.50±1.12) kPa上升至(7.22±1.65)kPa ( P<0. 05),24 h后PaO2为(9.32±2.05)kPa ( P <0.01),并且经皮氧饱和度(FiO2)和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等均逐渐下降。经HFOV并闭式引流治疗,20例气胸患儿完全治愈15例,放弃治疗3例,2例双侧气胸患儿治疗无效。结论 HFOV对治疗新生儿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CMV)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04/2008-09新生儿科收治的23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经NCPAP后发生气胸13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发生气胸4例。治愈21例,死亡2例。护理重点加强病情观察、气胸的判断,胸腔穿刺的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新生儿气胸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简易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区2007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15例新生儿气胸采用大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排气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本组14例治愈出院,治愈时间2~7 d,住院时间7~24 d;1例因重度窒息担心后遗症放弃治疗。15例中无一例因静脉留置针管堵塞引流不畅需重新进行穿刺引流。结论气胸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新生儿胸廓小、肋间隙窄,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法对患儿创伤大,并发症多,且需胸外专科医生配合,在紧急情况下常不能满足救治需求。利用大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行改良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新生儿气胸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新生儿气胸患儿,在给患儿行改良胸腔穿刺术治疗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对其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气胸患儿中痊愈27例,放弃治疗3例。无一例引流管脱落事件及感染发生。结论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行胸腔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开放性气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开放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例均因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3 d内气胸症状控制良好,肺已逐渐膨胀。但2例分别于第4天和第3天引流气体再次增多,复查X线胸片肺压缩50%以上。结果经检查,例1引流瓶接口处导管破裂,例2导管与引流瓶瓶盖下方接口处部分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更换引流管及引流瓶后均气胸治愈。结论在使用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反复检查有无导管破损及接口脱落,以免形成开放性气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闭式负压装置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新生儿气胸患儿采用改良闭式负压装置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16例患儿平均引流时间为(2.84±0.86)d,患儿无死亡及复发,无继发感染.结论:采用改良闭式负压装置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方法效果满意,且简单易行,护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以降低新生儿气胸的死亡率。方法:收集分析我科收治的7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资料,在给予患儿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等治疗后,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治愈61例,放弃治疗者11例,转院治疗者1例。结论:对新生儿气胸的患儿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积极干预,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总结并分析38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加低负压吸引治疗的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护理方法包括:正确调节负压, 保持引流管通畅, 预防胸腔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拔管的护理等.结果 38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中有36例经2~11d,平均4±1d治疗后,痊愈出院.认为胸腔闭式引流加低负压吸引可有效的治疗新生儿...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置管方法及导管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的胸腔闭式引流穿刺方法及导管选择。方法 对50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及穿刺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保守性治疗4例,胸腔闭式引流46例,中转手术治疗3例,治愈49例,死亡1例。结论对确诊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病情采用包括保守治疗、不同置管方法,不同导管直径进行抽气和(或)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给不同的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34例气胸患儿中20例给予镇静面罩吸氧等保守治疗,14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机械通气8例,nCPAP(经鼻持续正压通气)7例,nCPAP后机械通气3例。结果34例患儿治愈30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与病理性因素(如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治疗术,在原发病严重合并呼吸衰竭时,HFOV(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气胸是较常见的急重症,发生率为0.05%~2%。2005~2006年本科共收治7例.自发性气胸1例,其余为病理性或医源性。自发性气胸者多为闭合性气胸.范围小,未经引流等处理,能自行吸收。另6例均为张力性气胸,其中3例放弃,2例死亡.1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并张力性气胸经用高频振荡通气结合胸腔闭式引流治愈.现就后者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8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分压(PaO2)。结果80例患儿无死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CO2、Pa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对新生儿气胸有显著疗效,辅以护理可为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共20例新生儿气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性气胸17例中,吸入性肺炎引起气胸10例,肺透明膜病1例,宫内感染6例。医源性气胸1例,由于气管插管所致。自发性气胸2例。其中3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2例予以胸腔穿刺排气,余采用保守治疗。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由于吸入性肺炎及宫内感染所致,因此预防气胸主要是减少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强围生期保健,正确复苏,合理应用呼吸机,多数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20.
对30例严重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就有关的诊治问题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患者通过X线检查确诊气胸后,采用穿刺抽气减压、切开引流治疗,结果治愈27例,死亡3例。治疗中并发少量胸腔渗液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