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CD47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其与整合素配体、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凝血酶敏感蛋白(TSP-1)相结合,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肿瘤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CD47与巨噬细胞表面受体SIRP-α相互作用,传递抑制性调节信号,参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病,且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就CD47的结构及免疫调节功能、CD47在肿瘤治疗中的机制、CD47与恶性血液病以及CD47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子饮对偏头痛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亚基(Gsα和Giα)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盐水组大鼠皮下注射盐水2 mg/Kg;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天子饮组大鼠以天子饮灌胃连续21 d后造模建立偏头痛模型。第22天时4组大鼠均处死,运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干组织刺激性Giα和抑制性Gs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天子饮组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4 h后脑干组织Gsα含量与对照组及盐水组比较明显升高,Giα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Gsα/Giα蛋白比值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天子饮组脑干组织中Gsα蛋白含量明显降低,Giα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Gsα/Giα蛋白比值降低。结论:偏头痛发作可能与大鼠脑干组织G蛋白信号传导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天子饮介导的G蛋白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G蛋白在心脏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联接作用,各种信号通过受体传给G蛋白,再由G蛋白传给腺苷环化酶,最后产生生理效应。有很多方法可用来检测心脏G蛋白,常用的直接功能测定,免疫转印[WesternBlot].核糖核酸测定和G-蛋白再构等。在心脏,G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膜内。心脏G蛋白分为刺激性G蛋白与抑制性G蛋白。这两种G蛋白的平衡是维持心脏正常收缩功能的基础,当刺激性G蛋白与抑制性G蛋白平衡失调时,将导致心脏收缩功能的异常,已证明心脏疾病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G蛋白下降与抑制性G蛋白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kappaB(NF-κB)抑制蛋白(IκB)是NF-κB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调节NF-κB的激活及转录。目前研究认为,IκBα是Iκ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IκBα在所有真核生物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介导了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基因病等的发生。本文对IκBα的结构、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生物学功能、与免疫及感染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免疫功能低下宫颈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对照组开展微波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炎症介质、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IgG、IgA、Ig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提高宫颈炎治疗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危害,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可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与微波联合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6.
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病人具有非随机染色体t(15;17),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病人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变异型t(11;17)(q23;q21)APL对ATRA不敏感,是一种独特的APL类型,患者产生的t(11;17)(q23;q21)使11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融合,而且与经典APL不同的是,所有病人体内同时表达PLZF-RARα和RARα-PLZF二种融合蛋白,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融合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并借助转基因动物研究,现已基本明确RARα-PLZF融合蛋白在t(11;17)(q23;q21)AP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融合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中是不可空缺的。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家族是一类由免疫或非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级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的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趋化因子超家族成员具有一定的同源结构,根据一级结构中保守的4~6个Cys的前2个Cys的排列方式,可将趋化因子超家族分为CXC(α)、CC(β)、C(γ)和CX3C()四个亚家族,它们的功能除趋化活性外,还具有细胞活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这些趋化因子与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特异结合,通过G蛋白转导信号至细胞内,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目前已发现28种CCL、16种CX—CL、2种CL和1种CX3CL。  相似文献   

8.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11-1312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流质饮食鼻饲,观察组实施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比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 G、Ig M、Ig A、CD4、CD8、CD4/CD8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可满足患者机体营养需求,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病人具有非随机染色体t(15:17),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病人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敏感。变异型t(11;17)(q23;q21)APL对ATRA不敏感,是一种独特的APL类型,患者产生的t(11:17)(q23;q21)使11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基因与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RARα基因融合^[3],而且与经典APL不同的是,所有病人体内同时表达PLZF-RARα和RARα-PLZF二种融合蛋白,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对融合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并借助转基因动物研究,现已基本明确RARα-PLZF融合蛋白在t(11;17)(q23;q21)AP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融合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中是不可空缺的。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淋巴毒素α1/β2(lymphotoxinα1/β2,LTα1/β2)、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βreceptor,LTβR)及相关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20名正常对照者及4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入组者均于内镜下取活检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实时PCR法、蛋白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肠道黏膜的生物功能学指标及LTα1/β2、LTβR和NF-κB途径相关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中LTα1/β2、LTβR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多(LTα1/β2为39.84±5.24比5.34±1.36;LTβR为40.95±11.37比4.31±3.25;P  相似文献   

12.
李彩虹 《临床医学》2020,40(8):108-110
目的 探讨大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3. 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 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儿Ig G、Ig A、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头晕、面部潮红、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大剂量免疫丙种蛋白可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用药安全性良好,对患儿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3.
HLA—G分子是一种非经典HLA—Ⅰ类抗原.相对于经典的Ⅰ类抗原.它的组织分布非常局限,多态性有限。生理情况下HLA—G主要表达于绒毛膜外层细胞(滋养层细胞),在胎儿逃避母体免疫攻击的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一些肿瘤可表达HLA—G,可能通过抑制NK细胞、T细胞的功能等机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HLA—G在肿瘤免疫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与T细胞、Th1/Th2漂移、细胞因子等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心、脑血管多脏器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目前OSAHS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据Entzian等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分泌规律的改变与睡眠障碍的发生有关。本文从免疫分子、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等方面人手,总结免疫网络与OSAHS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T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桥联酶标法;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的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 HLA-B27抗原阳性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而HLA-B27阴性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人的差异则较小.结论 HLA-B2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鼻疽诺卡菌NFA47650蛋白激活固有免疫信号通路的能力,并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fa47650序列特征,Blast比对其在鼻疽诺卡菌中的保守性;用纯化后的NFA47650蛋白刺激RAW264.7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MAPK信号通路激活水平、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诱导水平;将C57BL/6小鼠分成两组,分别免疫PBS及NFA47650蛋白3次,检测血清效价后感染鼻疽诺卡菌,并检测感染24 h后小鼠体温、体重变化、血清IgG水平、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水平、LDH水平以及肺部菌载量、肺上清细胞因子等指标。  结果  NFA47650蛋白能够刺激RAW264.7细胞上调ERK、JNK、P38磷酸化水平,并诱导IL-10、IL-12、TNF-α、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升高。 另外,该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以产生高效价的抗血清,使肺部感染减轻,肺部菌载量减少。   结论  NFA47650蛋白作为一种免疫显性蛋白,能在鼻疽诺卡菌感染宿主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HLA-B27阳性与阴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项免疫指标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HLA B2 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T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桥联酶标法 ;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的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 ;白细胞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 HLA B2 7抗原阳性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HLA B2 7阴性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人的差异则较小。结论 HLA B2 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Toll样受体广泛分布于人类固有免疫细胞膜上,是固有免疫细胞膜上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直接识别并结合各种病原微生物。近几年对其结构和分布、相应配基、胞内信号的转导及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对其结构和分布、相应配基、胞内信号转导及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现两种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和t(5;17)。t(11;17)染色体易位累及11q23上的PLZF和17q21上的RARα,产生PLZF-RARα融合基因,其融合蛋白产物对野生型的RARα具有明显的显性负效应。推测的PLZF蛋白具有POZ结构域不但在显性负效应中起重要作用还介导PLZF-RARα融合蛋白形成同二聚体及与PLZF或RXR形成异二聚体,从而干扰PLZF和RXR的正常调控途径。此融合蛋白可能在伴t(11;17)的APL的细胞转化中有重要作用。t(5;17)染色体易位累及5q32上的NPM基因和17q12上的RARα基因,产生了NPM-RARα融合基因,其产物NPM-RARα融合蛋白对野生型的RARα也具有明显的显性负效应。另外染色体易位引起的NPM破坏在APL发病机制中可能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FOXO亚家族在动物细胞的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免疫及衰老调节方面的多样性功能,为进一步开展FOXO研究提供新思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2005-05关于FOXO的文章。检索词“foxo”,文章的语种类采用系统默认值。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4-05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foxo”或“forkhead转录因子”。资料选择:收集到11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排除重复性研究,选择重点研究FOXO蛋白在动物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衰老等调节功能方面作用的相关文献47篇,其中研究相似的以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47篇文献按照FOXO蛋白在动物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衰老等调节功能方面的作用分类。其中有11篇主要关于FOXO信号转导方面的文献,9篇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关,5篇与生长发育有关,13篇与代谢明显有关,6篇与免疫有关,5篇与繁殖有关,9篇与衰老调节有关。资料综合:47篇文献共涉及到了从线虫、果蝇低等低等动物到哺乳动物(小鼠、大鼠与人)等多种动物或细胞的有关FOXO亚家族在细胞的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免疫及衰老调节方面的调节功能。结论:FOXO是Fox蛋白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位于很多信号转导途径的交叉点,在动物细胞的分化、生长、增殖、代谢、免疫及衰老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多样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