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素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梅素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2007年8月324例梅毒患者实验室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素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蒋莹  郑利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643-7644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临床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结果 2143例标本行TP-ELISA筛查,检出阳性标本40例,其中TP-PA检测阳性27例,阳性检出率67.5%;RPR滴度在1∶2以上的19例,TP-PA确认18例为阳性;RPR滴度阴性21例,TP-PA确认阳性9例,12例为阴性.结论 TP-ELISA法敏感性高,是常规大批量筛查的首选方法;TP-PA是确认试验,ELISA阳性的标本应进一步做TP-PA确认;RPR滴度适用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梅素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前带现象发生的规律,为减少假阴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收集性病实验室检出RPR前带现象的血清标本48例,进行RPR、不同批次试剂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分析各实验间相关性及RPR前带现象凝集反应规律。结果 48例前带现象标本TPPA及FTA-ABS IgG抗体试验结果均为阳性,RPR试验原倍稀释时无颗粒凝集或凝集颗粒较小,且稀释反应前3~4孔(1∶8~1∶16)反应弱,凝集颗粒大小几乎无变化,从第4~5孔(1∶16~1∶32)起凝集反应不断增强,经稀释后滴度为1∶1 024~1∶65 536;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RPR前带现象可通过与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联合检测、结合凝集反应特点发现,并通过增加稀释倍数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4.
TPPA和RPR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梅毒抗体,比较2种方法 在梅毒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的意义.方法 对疑为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共266例分别进行TPPA和RPR检测.结果 TPPA阳性74例,阳性率为27.5%;RPR阳性53例,阳性率为19.9%.结论 TPPA的特异性优于RPR,可作为临床确诊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 ;RPR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应作为临床梅毒的筛查试验以及观察疗效的监测于段.  相似文献   

5.
580例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对580例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对梅毒各期患者的诊断评价。方法:采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IPPT),对580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并采用RPR追踪观察驱梅药物的疗效。结果:Ⅰ期梅毒患者血RPR滴度为1:4者最多62例(23.6%),Ⅱ期梅毒患者血RPR滴度为1:32者最多77例(31.0%),潜伏梅毒患者血RPR滴度为1:16者最多13例(33.3%)。580例梅毒患者TPPA检测均为阳性、,结论:TPPA及RPR实验对于梅毒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抗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检测梅毒阳性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TP-ELISA,RPR和TPPA 3种方法同步检测了297例梅毒的血清学,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结果:在297例TP-ELIS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TPPA阳性率为86.9%,TP-ELISA法和TPPA法阳性率并不完全一致,RPR滴度高低和TP-ELISA数值范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但在RPR中有一定的假阳性率。结论:入院患者无论手术与否均应进行RPR和TPPA检测,以减少潜伏梅毒的漏诊和误诊,且不能通过TP-ELISA数值来反映患者的传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TPPA和RPR两种方法对临床上370例疑似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TPPA阳性129例,阳性率为34.86%;RPR阳性80例,阳性率为21.62%。结论 TPPA可以作为临床确诊梅毒的检测方法;RPR可以作为梅毒患者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同时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检和确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结果对我院6 528名输血前筛查及皮肤科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作RPR和TPPA检测,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其滴度。RPR阳性率为1.29%,TPPA阳性率为1.90%;2种方法同时阳性率为1.15%。结论为早期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并阻断其传播途经,对输血前筛查及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应采用RPR和TPPA2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RPR和TPPA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门诊血清标本3210份,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剐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收集的3210份标本中,RPR阳性263例,阳性率为8.2%;TPPA阳性为345例,阳性率为10.7%。263例RPR阳性的标本中,有6例为TPPA阴性;345例TPPA阳性的标本中,87例为RPR阴性,进行随访有27例RPR转为阳性。结论RPR与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的早期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单一试验的筛查具有局限性。易导致早期梅毒误诊和漏诊。RPR和TPPA联合检测对于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20799例住院患者梅毒筛查、确认试验结果.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筛查,阳性结果再做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 20799例住院患者中115例RPR筛查阳性,94例TPPA阳性,RPP平均检出率为5.53‰,TPPA平均检出率为4.52‰,两者符合率平均为81.74%.结论 因为梅毒筛查、确认试验方法较多,且各种试验均存在方法学上差异,为满足临床需要,应考虑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