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64-3665
选择我院眼科门诊青少年轻度近视患者60例116眼,按照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规范验配,随访2年,观察其疗效。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期间,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与配戴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厚度与配戴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轻度近视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矫治效果及对眼表泪膜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60例(111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55眼)佩戴框架眼镜,观察组(56眼)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佩戴后1年后的矫正效果和眼表泪膜功能。结果 佩戴1年后,对照组裸眼视力、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屈光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裸眼视力明显增加(P<0.05),角膜厚度、屈光度及角膜曲率均明显降低(P<0.05),眼轴长度无明显变化(P>0.05),且两组裸眼视力、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均差异显著(P<0.05)。佩戴1年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泪膜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分泌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仅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降低(P<0.05),且泪膜破裂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佩戴角膜塑形镜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矫正近视屈光度,但对眼表泪膜功能有一定影响,临床佩戴中应加强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泪液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50例共292只眼,按屈光度不同分为低度近视组(-3.00~-1.00 D) 65例128只眼,中度近视组(-6.00~-3.25 D) 85例164只眼,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基础分泌量[SchirmerⅠ试验(SI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检查(CFS)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戴镜前比较,戴镜后1周、1月、3月、6月两组BUT显著缩短(P0.05),戴镜后1周BUT缩短较明显,1月时BUT缩短最显著,戴镜后3月BUT恢复上升,低度近视组BUT大于中度近视组(P0.05);戴镜后1周、1月、3月、6月两组SIT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戴镜后CFS以Ⅰ级染色为主,戴镜后1周、1月、3月、6月两组CFS例数显著增多(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过程中,两组患者眼压均正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对患者泪液基础分泌量无明显影响,但会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建议患者戴镜后按时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青少年初发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配镜前均进行验光检查,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观察组配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佩戴前与佩戴1个月、6个月后摘镜状态下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以及佩戴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佩戴1个月、6个月后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框架眼镜相比,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发展,降低角膜曲率,避免眼轴长度与屈光度增加,改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5.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000例近视患者戴镜后的第1 d、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复查,从年龄、近视程度、角膜曲率值及配戴前后近视度数相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小者矫正效果好,年龄较大的患者矫正效果相比青少年略有下降;轻、中度近视矫正效果好;角膜曲率较低的矫正效果相对角膜曲率高的矫正效果略有下降。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是可以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并且能有效迅速的降低近视度数,角膜塑形镜不失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1年对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的影响。  方法  观察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8~14岁在本院配戴角膜塑形镜随诊数据完整者40例(79眼), 配戴前与配戴后6个月及1年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的测定与比较, 同时观察裸眼视力、屈光度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  结果  配戴后6个月及1年与配戴前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降低(P > 0.05)。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在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 而在1年时分别轻度增加和减少, 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角膜厚度在配戴后6个月及1年与配戴前比较无明显改变, 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配戴后1年裸眼视力、屈光度和角膜地形图(K值)与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角膜塑形镜降低近视屈光度、控制近视发展效果明显, 但长期配戴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有轻度影响, 必须严密观察和随诊, 以确保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与传统“面对面”验配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步评估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同一医师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儿65例(122眼)为试验组,同期“面对面”验配的近视患儿71例(139眼)为对照组,配戴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种验配方式的有效性(包括戴镜视力、戴镜球镜度数、镜片配适分级、裸眼视力、镜片偏心距离)和安全性(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分级)。结果 两组戴镜1d时戴镜视力、戴镜球镜度数及镜片配适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镜片偏心距离、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指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44-2446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1例(82眼),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比较两组屈光度、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眼轴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63%略高于对照组8.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提高其裸眼视力,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门诊病历资料54例92只眼,观察戴镜后1h、第1天、1周、1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裂隙灯检查眼表,重点检查角膜.所有病例的治疗前设为自身对照组.结果 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戴镜后第1天,其中有69.57%≥1.0,6个月时屈光度在-0.75DS~-3.00DS之间的患者裸眼视力100%≥0.5,97.53%≥1.0.结论 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具有矫正近视迅速、安全、效果明显,但矫正近视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马玉娜  赵宝春  林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71-1572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对角膜形态的变化和影响。方法采用美国进口E&E公司提供的角膜塑型镜(夜戴型),矫治青少年近视118例(235眼)中、低度近视(-4.75±1.85)D,分别测量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角膜曲率(K值)、角膜厚度及裸眼视力,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戴镜后角膜曲率明显下降,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周、1个月、3个月与戴镜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角膜中央厚度变薄,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周、1个月、3个月与戴镜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周、1个月、3个月与戴镜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中央变平坦、中央厚度变薄。主要变化表现在戴镜后1周之内,1个月趋于稳定。角膜上皮无损伤,裸眼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刘顺辉  周丹  陈毓东  杨琴  巫红雁 《妇幼护理》2022,2(21):5010-5012
目的 观察对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策略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 期间收治的诊断为青少年近视并配戴角膜塑形镜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视力和屈光度、垂直角膜曲率、护理 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睡眠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 组视力和屈光度在护理后 1 周、1 个月及 3 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垂直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曲率均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配戴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 施,能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纠正视力和屈光度、垂直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曲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角膜塑形术阻止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和探讨角膜塑形术降低眼压、阻止近视进展的作用。方法:将375眼年龄在12-16岁,屈光度在-0.75--6.00D的近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长达3年的临床观察。1组为配戴角膜塑形镜组,2组为配戴框架眼镜组。观察1组在配戴角膜塑形镜一夜后的眼压及3年治疗期满时,停戴角膜塑形镜2周后的屈光度,并与同期戴框架眼镜3年的2组相比较。结果:发现1组配戴角膜塑形镜一夜后,眼压由戴前的16.29±2.36 mmHg降至12.97±2.31 mmHg,平均减少3.65±1.87 mm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年治疗期满时,1组停戴角膜塑形镜2周后,测得的近视进展率仅为32.28%,而2组的近视进展率高达79.0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角膜塑形术能有效降低眼压,不失为治疗青少年进行性近视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评判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学生近视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5例青少年近视患者,等效球镜(-3.63±0.95)D;其中56例(112眼)配戴角膜塑形镜,49例(98眼)配戴框架眼镜。两组随访2年进行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眼压和角膜厚度变化的比较。结果戴镜2年后等效球镜度的变化:角膜塑形镜组增加(-0.47±0.98)D,框架眼镜组增加(-1.59±0.9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2年后眼轴长度的变化:角膜塑形镜组增长(0.17±1.09)mm,框架眼镜组增长(0.72±1.08)mm,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后眼压和角膜厚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控制眼轴增长,临床上可加以宣传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马玉娜  赵宝春  林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571-1572
目的:观察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220例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屈光度数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A组)和高度近视组(B组),均给予LASIK术,术后随诊达5年。结果:术后5年,裸眼视力≥0.8者A组为95%,B组为85.7%;裸眼视力≥1.0者A组为91.7%,B组为77.6%。全部患者裸眼视力(UCVA)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者39只眼;下降2行者15只眼。结论:角膜屈光手术(LASIK)治疗近视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57-2858
随机选择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7岁至16岁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5例,9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本院角膜塑形验配流程统一发验配,均为夜戴镜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佩戴者主观症状进行观察。结果配戴后7d、配戴后3个月及佩戴前等三组裸眼视力数据、效球镜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后7d、配戴后3个月与佩戴前0级患者比较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后3个月与配戴前、佩戴后7天OV 100%、OV 20%、OV 9%等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配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100例近视青少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性护理组各50例(96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常规护理组病人安排传统的门诊随访护理,对延续护理组病人安排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视力和屈光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戴镜后1个月、戴镜后3个月和戴镜后6个月、戴镜12个月,延续性护理组病人的视力情况和屈光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病人(P0.05),并且延续性护理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不但能够使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联合体积分数0.01%阿托品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94例(17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86眼)和对照组47例(89眼),2组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组同时给予体积分数0.01%阿托品滴眼,1滴/d。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眼轴长度、瞳孔调节幅度、瞳孔直径、泪膜破裂时间,计算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眼轴长度差值[(0.11±0.09)mm]较对照组[(0.25±0.11)mm]小(P0.05),瞳孔直径差值[(1.02±0.59)mm]较对照组[(0.05±0.85)mm]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瞳孔调节幅度差值[(-0.03±0.02)、(-0.05±0.04)D]、泪膜破裂时间差值[(-1.01±0.47)、(-1.04±0.59)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体积分数0.01%阿托品控制青少年近视效果优于单纯配戴角膜塑形镜,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控制眼轴增长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方法 82例患者(162眼),年龄1021岁(平均12.6岁),屈光度-1.0021岁(平均12.6岁),屈光度-1.00-7.50 D、散光≤0.75 D范围。分-1.00-7.50 D、散光≤0.75 D范围。分-1.00-3.00 D、-3.25-3.00 D、-3.25-6.00 D、-6.25-6.00 D、-6.25-7.50 D 3组。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测量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评价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结果治疗后,各组视力≥1.0为88.64%、38.46%、21.88%,屈光度降低-3.00 D为75.64%、61.54%、59.38%,水平、垂直角膜曲率平均下降(1.75±0.12)D、(1.64±0.11)D;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轴平均增长(0.19±0.2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角膜塑形术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确切、安全可逆,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而且屈光度越低,矫治效果越好,最适宜范围是-3.00 D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