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明凯  欧梦婵  李羽 《华西医学》2021,36(11):1618-162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损伤或疾病影响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所致的疼痛.目前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与当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关.过去认为神经元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但目前大量研究揭示胶质细胞同样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其中嘌呤信号介导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作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机制之一.该文就嘌呤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康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疼痛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将疼痛分为两大类:即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前者为机体受到外来伤害性刺激而产生,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感觉体验,系由于外来刺激兴奋了周围感受器,激活脊髓通路和感觉神经核而导致痛觉;后者则是超出了正常伤害性感觉系统感受的范畴,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的疾病或损伤所致,是一种异常的病理性疼痛。本文将要讨论的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就是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之一。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特征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细胞电生理特征的改变.方法:以单侧L5和L6脊神经结扎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进行电生理记录.结果:引起损伤侧DGR中、小直径神经元兴奋的基强度降低,动作电位爆发阈值下降,小直径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时程变宽,自发放电的细胞比率明显升高.结论: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这可能是引起动物神经病理性痛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远位触液神经元在坐骨神经松扎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B-HRP/pERK1/2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坐骨神经松扎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中ERK1/2样免疫反应蛋白(pERK1/2)表达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松扎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刺激后,不仅热痛觉阈值显著下降,而且远位触液神经元内的ERK1/2蛋白活化表达的数量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触液神经元可能参与了机体对坐骨神经松扎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控。  相似文献   

5.
脊柱外伤常见于重物砸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且多影响劳动人口[1~4]。脊柱外伤后,约30%~80%病人出现慢性疼痛[5,6]。除椎旁肌、韧带、骨骼等结构损伤后出现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外,脊髓及神经损伤可造成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约占脊柱外伤后慢性疼痛的50%,且其中1/3病人为重度疼痛[1,7]。国内文献一般把这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归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疼痛[8]。脊柱外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用治疗手段包括康复理疗、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或射频毁损、鞘内持续药物泵入、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等[9,10]。首先,由于不同脊柱节段损伤,对脊髓和神经的影响并不相同,其造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也可能不同,不同的致痛机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其次,有研究认为这类病人疼痛区域感觉多有减退或缺失,并不是SCS的较好适应证[11]。基于上述两个问题,考虑到绝大多数病人脊髓圆锥终止于L1下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SCS治疗的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将脊柱损伤节段以L1为界分为两部分,区分单纯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合并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根据疼痛区域感觉减退程度,分成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两部分;分析不同脊柱损伤节段和不同感觉减退程度与SCS疗效相关性,并随访SCS治疗此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6.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外周感觉神经元水平是如何调控的?输入蛋白是核质转运的关键调节因子,是否参与疼痛过程的调控呢?本研究发现,Importinα3(输入蛋白α3,也称为核转运蛋白α4亚单位)在外周感觉神经元调控小鼠的疼痛反应。Importinα3全敲除或感觉神经元中特异性敲减降低了小鼠对多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同时增加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耐受性。在Importinα3与c-Fos相结合以及Importin a3缺乏的神经元,都发生了c-Fos核转运障碍。感觉神经元中敲除或显性负抑制c-Fos或c-Jun减轻了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发现了模拟Importinα3缺失的药物,应用这些药物减轻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减少了c-Fos的核定位。因此,Importinα3通过干扰外周神经元中的c-Fos核输入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受损伤的感觉神经元如何激活小胶质细胞,目前机制不清。本研究的目的:阐明受损伤感觉神经元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机制,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NA-seq分析、q RT-PCR、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外周神经损伤后,CSF1、CSF1r和DAP12的m RNA或蛋白表达。(2)制备DRG部位敲除Csf1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慢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疗效不佳。外周异位冲动长期持续兴奋所触发的神经元活动可特异性地持续改变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神经活动依赖的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称之为长时程突触可塑性,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突触可塑性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 MS)内的胆碱能神经元与GABA能神经元对部分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 SNI)导致的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首先使用192 IgG-saporin(SAP)损毁内侧隔核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损毁加SNI、SAP损毁加SNI,比较损毁组与对照组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变化,以及采用条件位置厌恶评估两组大鼠SNI引起的情绪变化。另外使用海人酸(kainic acid, KA)损毁内侧隔核内的GABA能神经元,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损毁对照组加SNI、KA损毁加SNI,比较损毁组与对照组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变化。结果:特异损毁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SNI引起的厌恶情绪,而特异损毁内侧隔核内的GABA能神经元也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结论:内侧隔核内胆碱能神经元与GABA能神经元均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外周神经损伤后,细胞外三磷酸腺苷(ATP)介导的嘌呤能信号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至关重要。然而,ATP释放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该研究发现体积调控阴离子通道(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 VRAC)是一个ATP释放通道,在小胶质细胞中被炎症介质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激活。SWELL1(也称为Lrrc8a)是VRAC必需的亚基,小鼠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敲除Swell1减少了由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细胞外ATP增加。而且,基因敲除小鼠还表现出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背角神经元过度兴奋下降、诱发的和自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样行为下降。该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确定了一个FDA批准的药物—双香豆素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VRAC抑制剂。鞘内给予双香豆素减轻了小鼠神经损伤引起的机械性触诱发痛。该研究证明脊髓中小胶质细胞释放ATP的VRAC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键因素,也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及感觉异常,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1]。2020年全球NP患病率高达7%—10%[2],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或超千万[3]。  相似文献   

12.
王景阳 《疼痛》2004,12(3):51-53
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与实质性或潜在的组织创伤有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传统分类为感受伤害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简言之,感受伤害性疼痛来自伤害感受器在受到机械、化学或热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一个常见的症状,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评估标准而无法精确地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国际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于2008年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1],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为3.3%~8.2%[1]。我国尚无相关性的系统性研究数据。许多因素可以导致神经损伤,主要有血管病变、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肿瘤、自身免疫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阐述,中枢敏化、外周敏化和离子通道调节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作用机制[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分布及在DRG中过表达HO-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构建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检测机械性触诱发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中HO-1在神经元中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迹检测DRG中HO-1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RG中HO-1阳性神经元在SNI后数量显著减少;DRG中HO-1阳性神经元主要是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300μm2);连续5天腹腔注射原卟啉IX氯化钴(cobalt protoporphyrin-IX,CoPP)能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鞘内注射过表达HO-1的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能特异性浸染DRG神经元,并上调HO-1表达;同时能有效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此效应持续21天以上。结论:DRG中HO-1主要表达在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过表达DRG神经元中HO-1能有效缓解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5.
脊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可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致患者残疾。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是医学界的难题,主要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信号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密切。本文在简述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信号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脊神经慢性压迫性疼痛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特发性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是面部剧烈的、撕裂样疼痛,可由非疼痛刺激或运动诱发。与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的是,TN很少出现感觉缺失,发作间歇期是无痛的。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的发作次数会更频繁,持续时间也更长。传统观点认为TN与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REZ)的神经血管压迫(NVC)相关,REZ是三叉神经进入脑桥处的桥池段,此处最容易受到血管的压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神经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躯体感觉感知模型强调感觉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从初级感觉神经元经脊髓再传递到大脑。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对感知的影响是发生在脑内某些局部区域。本文主要研究脊髓水平的感觉信息的传入是否直接接受来自大脑皮质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尽管皮质脊髓束(CST)传统上被视为主要运动通路,但是有一群源自初级和次级躯体感觉皮层的皮质脊髓神经元(CSN)通过CST轴突直接投射到脊髓背角。躯体感觉中CSN活性的降低或CST的横断都会选择性地损害小鼠对轻触觉刺激的行为反应,但不改变对伤害性刺激的行为反应。此外,以上对CSN的操控极大地减轻了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由触觉引发的异常性疼痛(Allodynia)。触觉刺激可以激活躯体感觉CSN,进而通过其皮质脊髓投射促进通过轻触诱发的脊髓背角深层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的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这种由触觉驱动的脊髓-皮质-脊髓前馈反射致敏环路对于在触觉诱发的异常性疼痛条件下募集脊髓伤害性神经元非常重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脊髓中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触觉信息处理过程直接接受来自皮层的操控,并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慢性痛状态。慢性痛由痛觉传导通路功能的改变引起,包括外周感受器、脊髓到脊髓上和皮层(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和前扣带回ACC等)。SI是编码痛感觉成分(包括痛觉的程度和位置)的重要脑区。SI包括兴奋性锥体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包括: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阳性、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阳性、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阳性的中间神经元。在三种抑  相似文献   

19.
王晶晶  贾和平 《临床荟萃》2012,27(17):1517-1518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急性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其特征为水疱愈合后或皮疹发生至少6周时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典型的疼痛表现为沿皮节区分布的痛觉异常和其他感觉异常。受累皮区主要分布于胸部55%,头部25%,骶部和全身分布  相似文献   

20.
<正>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痛的重要机制。前扣带回(ACC)是中枢痛觉矩阵的重要成员。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过程中,ACC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抑制ACC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ACC被认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T型钙离子通道(TCC)是一种低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ACC中有广泛分布。本实验旨在探讨,能否通过抑制T型钙离子通道,抑制ACC神经元兴奋性,从而缓解大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