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并与阿托品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和阿托品组(B组),常规监护下分别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A组)10μg/kg或阿托品(B组)10μg/kg。给药5 min后开始常规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手术。观察两组患儿入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结束时(T2)、离开复苏室时(T3)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体温变化。统计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在复苏室的停留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离开复苏室时的镇静状态及24 h内呼吸系统和胃肠道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儿在T2时心率有所减慢(P〈0.05),插管后心率增快,T2及T3时心率增快较T0时明显(P〈0.05)。B组患儿在T1时心率即增快,T2及T3时心率增快较T0时明显(P〈0.05);与A组比较,在T1、T2、T3各时间点B组心率明显增快(P〈0.05)。两组患儿体温在T1时无明显变化,B组在T2及T3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离开麻醉复苏室时A组患儿镇静作用较B组明显,B组患儿焦虑烦躁较多,在复苏室内停留的时间较长。B组患儿在术后24 h内出现呼吸道和胃肠道并发症较多。结论小儿麻醉手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其麻醉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及阿托品对老年患者经口明视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戊乙奎醚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01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2组麻醉诱导均按顺序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rn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8mg/kg、异丙酚1~1.5mg/kg,3min后待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实施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记录2组给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5min(Ta)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计算心率一血压乘积,并比较2组气管插管时间。结果戊乙奎醚组、阿托品组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41.5±11.2)、(39.7±10.3)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2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99%,各时间点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品组T1~T4时间点心率均较T0明显增快(P〈0.05),且T1~T3时间点心率、心率一血压乘积高于戊乙奎醚组(P〈0.05);戊乙奎醚组心率〉100次/min比例低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有利于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在减少腺体分泌以及对循环功能、体温的影响及其用于术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和东莨菪碱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术前30min分别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s)和东莨菪碱(0.01mg/kg)。静脉给予氯胺酮(1mg/kg)常规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利布合剂0.5mL/kg),记录给药前15min、给药后15min、20min、30min,给氯胺酮15min后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呼吸道唾液分泌物、面色、皮肤、口干等情况。【结果】B组术前及用药后HR、BP均比A组升高(P〈0.05)。氯胺酮麻醉后,B组HR、B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时点值无显著差别,B组用药后30min后T升高,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多于A组。【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显著的心率稳定作用及强大持久的腺体分泌抑制作用,作为术前用药效果满意且优于东莨菪碱,可安全用于小儿全麻手术术前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异丙酚伍用氯胺酮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2 mg/kg+氯胺酮0.2~0.3 mg/kg混合液;B组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5 min后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与氯胺酮混合液。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口腔分泌物分泌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了解宫颈松弛程度。结果:宫颈松弛程度B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术中口腔分泌物增多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下腹坠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改善异丙酚伍用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用于小儿氯氨酮全麻术前用药的效果比较。方法将80例需全麻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和阿托品组(B组),每组40例。A组术前30min采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肌内注射,B组采用阿托品0.015mg/kg肌内注射;30min后,2组均采用氯胺酮6mg/kg肌内注射。并观察2组患儿入手术室后[术前用药前(T0)]、术前用药(A组患儿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B组患儿肌内注射阿托品)后即刻(T1)、10min后(T2)、20min后(T3)、肌内注射氯胺酮即刻(T4)、10min后(T5)、20min后(T6)、1h后(T7)的血压(SBP、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吸痰情况。结果A组T0HR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7,SpO2均为(98±2)%,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2—5SBP、DBP、HR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有3例吸痰1~2次,B组有4例吸痰1~2次。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全麻术前用药较阿托品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急诊剖宫产术麻醉前使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00例急诊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和阿托品组(B组),术前分别静注盐酸戊乙奎醚和肌注阿托品,记录用药前、麻醉前、麻醉5min及10min、术毕时的血压(SBp)、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胎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A组HR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B组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的HR与用药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增高,两组在SBp、DBp、SpO2及Apgar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用作急诊剖宫产的术前用药可保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时对小儿心率、体温及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分为5组各20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阿托品组,Ⅲ组为盐酸戊乙奎醚0.010 mg/kg组,Ⅳ组为盐酸戊乙奎醚0.015 mg/kg组,Ⅴ组为盐酸戊乙奎醚0.030 mg/kg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用药前、用药后10、20、30min及术毕时记录心率、体温及唾液分泌量.结果:与给药前比较,Ⅰ组术毕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与Ⅰ组比较,Ⅱ、Ⅲ、Ⅳ组唾液分泌量在术毕均明显减少,Ⅳ组给药后10、20、30 min及术毕唾液分泌量均明显减少.与给药前比较,Ⅲ组给药后10、20、30 min及术毕心率均明显下降;与Ⅰ组比较,Ⅱ组给药后20、30 min心率明显增快,Ⅲ组术毕心率明显下降.体温除Ⅴ组术毕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外,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选择O.03 mg/kg盐酸戊乙奎醚作为抗胆碱能药物,能有效抑制腺体分泌,保持术中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心脏手术术前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4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戊乙奎醚组(A组)和东莨菪碱(B组)。结果:给药后30min与给药前比较:A组HR和体温无明显变化,B组HR和体温明显升高(P〈0.05,P〈0.01)两组给药前后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给药后30min面红、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拔管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更好地保持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麻醉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对手术患者眼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手术患者麻醉期间眼部瞳孔和眼压的变化情况,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临床麻醉中眼部安全性。方法:6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内分泌疾病及青光眼等病史。按双盲法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阿托品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患者入室安静10min后,记录瞳孔大小作为基础值,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在左右眼球上各滴1滴做表麻.2~3min后用YZ7A眼压计测量左右眼球的眼压;在右肩三角肌注射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剂量0.01mg/kg。30min后,再次记录瞳孔大小和眼压等。随后手术结束,患者入麻醉恢复室,清醒30min后再次记录瞳孔大小和眼压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眼压差异无显著性,在给药30min后阿托品组双眼眼压都高于盐酸戊乙奎醚组(P〈0.05)。两组患者的瞳孔大小基础值差异也无显著性.在给药30min后阿托品组双眼瞳孔都大于基础值(P〈0.01).也大于盐酸戊乙奎醚组(P〈0.01)。结论:在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物中,盐酸戊乙奎醚不升高眼压.对眼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将盐酸戊乙奎醚作为老年女性患者麻醉前用药,与传统的氢溴酸东莨菪碱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两组。麻醉前30min,Ⅰ组患者予盐酸戊乙奎醚1mg肌肉注射。Ⅱ组患者氢溴酸东莨菪碱0.3mg肌肉注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0min、20min、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比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氢溴酸东莨菪碱相比,盐酸戊乙奎醚显著减少老年女性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对不同诱导剂量罗库溴铵的作用时效及恢复情况的影响,为罗库溴铵的临床应用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罗库溴铵2倍95%有效剂量(ED95)剂量组(0.6mg/kg);Ⅱ组:罗库溴铵3倍ED95剂量组(0.9mg/kg);Ⅲ组:罗库溴铵4倍ED95剂量组(1.2mg/kg),每组20例。每组再根据两种不同的麻醉术前药随机分为长托宁组ⅠP组、ⅡP组、ⅢP组和阿托品组ⅠA组、ⅡA组、ⅢA组,每组各10例。ⅠP组、ⅡP组、ⅢP组入室后麻醉诱导前10min静注长托宁1.0mg,ⅠA组、ⅡA组、ⅢA组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记录给药后4个成串刺激(TOF)值、肌颤搐反应数、T1消失时间、最大抑制程度和TOF70%。结果肌松程度:ⅠP组与ⅠA组比较,ⅠP组的肌松程度,即TOF%衰减速率在45s、60s、75s、90s、105s及120s几个时间段显著增快(P〈0.01)。ⅡP组与ⅡA组比较,ⅡP组的TOF%衰减速率仅在45s时间段显著增快(P〈0.01),余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ⅠA组与ⅡA组比较,ⅠA组的TOF%衰减速率在45s、60s、75s和90s几个时间段的衰减显著较慢(P〈0.01);气管插管条件:所有气管插管都一次完成,ⅠP组优秀为9例,良好为1例;ⅠA组优秀为6例,良好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恢复指数:ⅠP组的恢复指数较ⅠA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P组的恢复指数较ⅡA组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TOF70%:ⅠP组TOF70%与ⅡP组和ⅢP组比较、ⅡP组和ⅢP组的TOF70%、ⅠA组的TOF70%与ⅡA组和ⅢA组比较及ⅡA组和ⅢA组的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显著缩短2倍ED95诱导剂量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并可延长罗库溴铵的恢复指数,即降低罗库溴铵的恢复速率。2倍ED95诱导剂量罗库溴铵合并术前药长托宁可在给药后60s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3倍、4倍ED95诱导剂量罗库溴铵可在给药后45s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且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停用全身麻醉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拔管后5 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T1~T3时间点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并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正中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75岁,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组(A组,20例)、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B组,20例)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Shikani气管插管组(C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完成后1min(T3)、3min(T4)、5min(T5)内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同时记录气管插管完成所需时间,有无并发症。结果与T0相比,三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HR及RPP在不同时点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SBP、MAP、DBP在T2时显著增加(P〈0.05),B组的HR、RPP在L—B时显著增加(P〈0.05)。与T0相比,B组的LF、LF/HF在不同时点显著增加(P〈0.05或P〈0.01),A组HF显著增加,但LF/HF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的LF、LF/HF在L—L时增加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插管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使用SOS硬光纤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时,左侧磨牙入路的方式对患者的应激反应最小;但对体质量较大颈部粗短的患者宜使用直接喉镜辅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HR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仅在切皮时、探查时较诱导前增快(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B组增快。MAP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管时均较B组明显增高。术毕至苏醒时间、拔导管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A组病人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复苏快。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开胸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胺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疗效,与传统术前用药加基础麻醉的优劣。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6岁择期手术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A组按传统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地西泮0.02 mg/kg,入室前肌注氯胺酮4~8 mg/kg做基础麻醉;B组未用术前药,入室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0.015 mg/kg+氯胺酮2~2.5 mg/kg+咪达唑仑0.05~0.1 mg/kg(总量<2 mg)。入室后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丙泊酚6 mg/㎏/h+瑞芬太尼6μg/㎏/h维持至术前5 min停药。观察两组基础麻醉的起效时间、小儿配合度、术中分泌物量以及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结果两组镇静、镇痛评分无差异(P>0.05)。B组麻醉后HR明显慢于A组(P<0.05),术毕时两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HR明显增快(P<0.05),B组麻醉前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间及麻醉前后差异无差异(P>0.05)。B组基础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麻醉后口腔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氨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前单次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全麻苏醒拔管期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啶在拔管期应用的最佳剂量。方法: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I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各组分别静脉输注如下药物:A组0,9%氯化钠液10mL,B组右美托咪啶0.3μg/kg,C组右关托咪啶0.5μg/kg,D组右美托咪啶0.7μg/kg。记录手术前、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10min、20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1minA组的MAP、HR及B组的MAP均显著升高(P〈0.05),而C、D两组MAP、HR变化不明显。拔管后5min、10min、20min、30min时C、D组MAP和HR与手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D组有4例发生低血压和5例发生心动过缓,显著高于其余3组;D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与A、B、C3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拔管期间C、D组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并减轻拔管期躁动、喻咳等不良反应窟生.同时不影响今廉拔管及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李秀泽  李卫  夏氢 《华西医学》2011,(3):421-423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侧卧位短小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2月,将40例择期行侧卧位短小手术儿患,随机分为喉罩全麻(L)组与气管插管全麻(T)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max),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T组插管后及拔管后即刻HR、MAP均高于L组患儿(P〈0.05);SpO2、Pmax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侧卧位短小手术麻醉,且操作简便,插管期和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轻,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全身麻醉的通气功能。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LM组)和气管插管组(TI组),每组5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分别插入喉罩和气管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丙泊酚微量泵输入,监护仪监测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5、10 min,拔管前,拔管后1、5、10 min,各时点生命体征数值,并在插管后30 min行血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比较,气管插管后1、5、10 min TI组SBP高于LM组(P〈0.01或P〈0.05)。插管后1、5 min TI组DBP高于LM组(P〈0.05),气管插管后1 min TI组HR高于LM组(P〈0.01)。2组患者插管后30 min时点监护仪数值与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在监护仪的有效监测下全身麻醉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喉罩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在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神经介入手术患者,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置罩(管)和拔罩(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麻醉药用量以及拔管(罩)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L组置罩后和拔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管后及拔管前后的HR、MA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L组麻醉药用量少,停药后苏醒快,并发症明显少于T组。结论 LMA用于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通气效果好、安全可靠,且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用于全麻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30kg/m。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管喉罩组(A组)和普通气管导管插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所需时间、置入次数,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置入喉罩时间短于B组插管时间(P〈0.01),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高于B组(P〈O.05);A组置入和拔出喉罩过程中MAP和HR波动明显小于B组(P〈0.01),B组插管和拔管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基础值(P〈O.01);B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双管喉罩维持通气,简单方便,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并发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择期全麻肥胖患者的术中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