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60岁以下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CA)患者行院外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措施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市朝阳区院外急救中60岁以下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的病例11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复苏成功8例,占7.27%,7/8是在4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结论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和除颤可提高CA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建议在居民中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及AED除颤技术等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的相关因素与院外急救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年间合肥市急救中心接处的771例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病案进行回顾,分析院外急救中死因、急救反应时间、目击者救护、专业救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院外心跳呼吸停止的病因中,猝死495例,基础疾病衰竭106例,意外伤害170例;平均救护车急救反应时间11 min;目击者救护12例;复苏有效(成功)16例;复苏有效(成功)组急救反应时间6.5 min.结论 目击者参与救护、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专业救护能力是提高院外复苏成功率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演变和进展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是一个令人关注和十分活跃的医学研究领域。在美国,据估算每年院外心脏骤停的死亡数约25万,虽然对CPR的研究和教育已进行了数十年,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平均约6%或更低。由于其存活率低,进行临床试验有相当大的难度。既往的短期后果终点试验在设计上受到限制,规模过小,难以随机化,因而如何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存活率是心血管急救学界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发表,是全世界急救医学界的一件大事,是心肺复苏学及心血管急救…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CPR)在抢救院外心脏骤停(心脏猝死)的重要性已得到证实,而早期高质量的CPR及迅速除颤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及人类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对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目击者只做胸部挤压的CPR与常规CPR(胸部挤压加通气)相比,其疗效相似,存活率无差别。根据这些近期的科学研究及美国心脏协会(AHA)的专家共识,AHA的ECC委员会于2008年4月22日对公众提出了科学建议:未经培训的目击者对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只需动手(仅做胸部挤压)的CPR,可以简化CPR的操作,有利于消除或减少目击者实施CPR的障碍和顾虑,更好地推广和普及目击者进行CPR,从而提高心脏猝死患者复苏的成功率。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对AHA的建议也作出了相应反I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城市院外心肺复苏的现状,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接诊由120转送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例153例的情况.结果 急诊复苏成功率3.91%,存活率1.96%;院外急救措施缺乏;各种急症从发病呼救至达到医院平均时间34.2 min~116.2 min.结论 普及CPR知识,加强院外急救人员BLSD-ACLS培训和复训,提高现场和转运途中的复苏技术,改善急救没施,缩短呼救至到达医院的时间等是提高院内复苏成功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张江科学城院外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特点和急救现状,为健全该城区院外公众急救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一2017年7月在张江科学城地理规范范围内的558例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资料,采用Utstein模式进行转录,对其一般资料、心脏骤停资料、现场急救情况和患者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OHCA事件发生高峰是6:00-11:59时段(P<0.01),约73.30%的OHCA事件发生在居民区家中,心脏骤停的病因以心源性为主(368例,65.95%),被目击的OHCA事件仅14例(2.51%),急救响应时间(14.10±5.33)min,首次监测心律均为不可除颤心律,仅1例患者被实施了旁观者CPR,而旁观者除颤率为0,186例患者具有专业复苏措施记录,但无1例恢复自主循环。结论张江科学城OHCA院外公众急救现状不容乐观,今后可通过加大公众急救参与度,加强AED科学化配置,加快OHCA注册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院外公众急救体系,进而改善该城区OHCA存活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e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为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有效的实施抢救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第一目击者,能否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操作,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院外医疗监护条件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影响此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2010年间北京急救中心直属急救站出诊过程中医疗监护下发生心脏骤停的3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男203例,女105例,男女比值为1.97.其中心脏骤停发生在现场的占80.82%,发生在转运途中的占19.19%.出院存活者为41例,占12.9%;仅脑复苏成功者35例,占11.01%;持续植物生存状态者3例,占0.95%;现场自主循环恢复者67例,占38.96%;无效172例,占54.09%.去除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45.92%,其中脑复苏总体成功率为23.9%.心脏骤停四种即刻心律中,以室颤、无脉性室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组(P<0.01).结论 院外急救人员应将各种复苏措施综合成一个整体系统,针对不同情况优化团队复苏策略,多路径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总结天津市急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3月接诊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173例中复苏成功的36例病例,分析其恢复情况及复苏成功相关因素。结果36例复苏成功患者,平均白1主循环恢复时间16.9min、自丰呼吸恢复时间35min。CPR开展得早日质量高,医务人员技术较高,均与心肺复苏成功有关。结论早期高质量的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CPR实施者的个人技术与院外急救单位的整体配合与复苏成功密切相关;缩短反应时间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胸外心脏按压术是心肺复苏(CPR)的核心技术。我国每年有大量发生在院外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但接受现场心肺复苏的比率和抢救成功率很低,主要是由于现场第一目击者心脏现场急救的意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对传统心肺复苏术心理的抵触。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术实施快速方便、培训简单,并且有利于消除施救者心理上的顾虑,能够有助于提高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脏按压比率和快速推广。因此开展对公众普遍的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术培训,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我国院前心脏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skin and the pattern of alteration in chronic ulc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ficiency of prolidase have been studied superficially in the past. W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several biopsies taken from apparently normal skin and from ulcerations afflicting a young woman with such a syndrome. Deposits of amyloid were found within the walls of medium-sized vessels and occasionally occluding their lumens. Impaired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resulting from statis, moderate vasculitis, and abnormal structure of the dermi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gional preponderance of deposits of amyloid and ulcerations in the legs.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6.
17.
18.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先天性皮肤缺损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先天性皮肤缺损(CAS)是一种少见的出生时皮肤局限或广泛缺损的疾病,以一定部位的皮肤缺损为特征,伴随多种异常、若干异常综合征及遗传方式。报告12例CAS,均有典型的皮肤症状,其中4例伴有其他异常: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趾甲缺损,胫腓骨远端细小畸形及二胫骨长短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