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ELISA法与RPR法筛选梅毒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ELISA法抗心磷脂抗体检测技术和RPR试验筛选146例可疑梅毒患者血清进行了比较研究。146例标本中87例为一、二期梅毒,27例为梅毒治疗后复检者,32例为有不洁性接触史、要求实验检查者。每例血清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ELISA法抗心磷脂抗体检测可定量,阳性率较高,作为筛选梅毒的非特异梅毒血清试验,优于RPR法。  相似文献   

2.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有两种,一种是检测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种是检测其特异性抗体。目前胶体金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已见报道[1]。我们采用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点样于醋酸纤维薄膜上、胶体金标记SPA快速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制备:选用公认的42000膜蛋白(Tmp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2,3],聚合酶链反应(PCR)人工合成或者将其基因片段植入大肠埃希菌内大量合成其TmpA蛋白,本抗原及醋酸纤维薄膜由Trico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在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诊断或怀疑为梅毒的97例患者和74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接受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和TPPA试验两种检测。结果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适合于大样本的筛查和确诊。  相似文献   

4.
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梅毒IgM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梅毒IgM抗体的研究董永慧①李君①张珠珍①张昆①李世泰②邵燕苓②目前,国内用于梅毒的确诊试验主要是苍白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尽管这两种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不能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整分枝杆菌及其有关抗原成分的抗体。方法:用整分枝杆菌及其有关组分做怕,间接酶联免疫地试验(ELISA)检测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有否相关抗体的存在,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受检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很高水平的抗受试的分枝杆菌及其有关抗原组分LAM-B的抗体,而且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间统计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患者存在很高水平的抗整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试验主要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和梅毒螺旋体被动乳胶凝集试验(TPPA),这类螺旋体抗原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通常用作证实试验,验证非螺旋体抗原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重组麻风杆菌α2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α2-ELISA)在监测麻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已建立的α2-ELISA检测312例用DDS单疗的麻风病治愈者血清中的抗α2融合蛋白抗体。结果:多菌型组α2抗体阳性率高于少菌型组,且在多菌型治愈者中的α2抗体滴度显示随着DDS疗程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提示α2-ELISA在多菌型麻风治愈者中可望成为一个麻风复发监测的血清学手段之一,且在麻风疗效的评价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 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结果表明:①75例HC中抗原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21%。接触多菌型麻风(MB)者的抗原阳性率(28%)明显高于接触少菌型麻风(PB)者(0%),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②抗体弱、强阳性组的抗原阳性率和抗原量之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40例正常人及10例经MLPA和ELISA检测证实特异性抗体阳性的非麻风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检测均阴性。  相似文献   

9.
梅毒螺旋体抗体I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试剂昂贵,操作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现不用于筛查而用于确证。为探讨既可用于筛查又可用于确证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我们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梅毒螺旋体蛋白(Treponema pallidum protein,Tp)17和Tp44.5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为酶结合物,建立了梅毒螺旋体抗体IgG的间接ELISA法(ELISA-Tp-IgG),经临床观察和献血员筛查,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酶标法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分为二类 :一类是用类脂质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筛选试验 ,常用RPR等。另一类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证试验 ,常用TP PA等。我们于 1997年 1月~ 1998年 4月对 80份梅毒患者血清同时作RPR、TPP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检测 ,初步探讨其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1.病例及标本  80份血清均为本院就诊病人当日血标本 ,分离血清 - 2 5℃低温冰箱保存。其中女性标本 35份 (4 3.7% ) ,男性标本 4 5份 (56 .3% )。年龄19~ 4 8岁 ,临床症状初步诊断潜伏梅毒和一期梅毒 4 8例 (6 0 .0 % )。2 …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9.05,>2.58,P<0,01)。抗原量的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最快(79.14%),治疗第3个月时已下降99%以上,这提示抗原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多菌型麻风的早期疗效,在发现耐药和抗麻风新药筛选方面亦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麻风患者的血清(L38份、B19份、T36份)比较了α1-ELISA、α2--ELISA与PGL-I-ELISA法,结果各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分别为:α1-抗原>α2-抗原>PGL-I,尽管L型的血清中抗α1-抗原的滴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抗原,但其阳性率在三种方法之间统计学上没有差别,分别为97%,92%和94%;B和T型血清α1-ELISA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分别为84%、58%、68%和47%、38%、30%,以α1-ELISA法的敏感性最高。提示α1-ELISA在麻风血清诊断中有很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194 8年Nelson等[1] 首先建立了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TPI) ,到 70年代至今已被更为敏感、特异性良好、既经济又简便的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 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所代替。这类特异性试验试剂盒的研制都是以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作为特异性抗原的 ,因此 ,Nichols株的保存、传代、抗原纯化是特异性试验试剂盒研制的关键。我们性病中心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是 1978年自WHO引进 ,采用家兔睾丸传代和液氮内保存至今 ,按常规我们每隔 3~ 4…  相似文献   

14.
梅毒、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患者抗磷脂抗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与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6例梅毒患者、32例SLE患者和11例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的抗磷脂抗体。结果:①梅毒患者抗磷脂抗体的吸光度(A值)[lgG型抗磷脂酰胆碱抗体(aPC)除外]和IgM型阳性率[抗磷脂酸抗体(aPA)除外]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IgG型抗磷脂抗体阳性率只有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磷脂酸抗体(aPA),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②SLE患者抗磷脂抗体的A值和阳性率[IgG型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aPE)和IgM型抗磷脂酰肌醇抗体(aPI)除外1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③DM患者抗磷脂抗体的A值[IgG型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aPE)除外1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④梅毒和SLE患者总阳性率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抗磷脂抗体与感染时有所不同;抗磷脂抗体虽然存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但以SLE的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直接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检测方法 ,如梅毒螺旋体微量血球凝集试验(MHA TP)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 ABS)一直是梅毒确诊的标准试验。虽然这类“螺旋体特异性”试验 (TST)其敏感性在一期梅毒中约为 80 % ,但在二期梅毒中被视为可达1 0 0 % ,且很少出现假阳性。然而 ,近年来人们对这类方法在HIV感染者的梅毒血清学诊断应用中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为此 ,该文对早期梅毒患者 1年随访期间的MHA TP及FTA ABS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这两种方法在最初梅毒诊断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6.
梅毒螺旋体感染兔模型中特异性抗体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确立早期诊断梅毒及判定临床疗效的抗体指标。方法 试用梅毒兔模型 ,采用RPR法、TPPA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兔模型治疗前后血清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梅毒螺旋体接种入兔机体后 ,3天就可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血清中 47kD特异性抗原抗体 ,之后相继出现 45kD、17kD、3 7kD、92kD及 15 .5kD抗原的抗体 ,其中45kD、15 .5kD和 92kD抗原的抗体在治疗后逐渐减弱并可消失 ;RPR法检测的心磷脂抗体滴度在感染早期 1~ 1.5个月可随治疗明显下降 ;TPPA法检测到血清中TP抗体较 47kD特异性抗原抗体出现晚 ,且出现的高峰时间及变化的时间均较心磷脂抗体晚。结论 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 47kD抗原抗体可作为梅毒的早期诊断指标 ,45kD、15 .5kD、92kD抗原抗体和心磷脂抗体在治疗中变化明显 ,可考虑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迄今,梅毒血清诊断一般都采用TPHA、FTA-ABS、VDRL和RPR等项试验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又受主观视觉的影响,作者根据Veldkamp和Hardy的报告,用超声波裂解的梅毒螺旋体和Reiter株螺旋体的轴丝为抗原,作微量酶标试验(TP-ELISA和AF-ELISA)来检测螺旋体抗体  相似文献   

18.
性病     
20 0 3 1 1 0 9 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在诊断梅毒中的作用/孙乐栋 (一军大南方医院皮肤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 0 0 2 ,1 (1 ) . 3 9对临床诊断或怀疑为梅毒的 97例患者和 74例非梅毒患者同时接受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和TPPA试验两种检测。结果显示 ,前者对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临床高度怀疑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93 .8%、1 0 0 %、74 .1 % ,后者则分别为 78.1 %、1 0 0 %、4 4.4 %。提示前者可用于大样本的筛查和确诊。参 3  (汤亚娥 )2 0 0 3 1 1 1 0 梅毒螺旋体…  相似文献   

19.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快速检测胶乳试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快速检测胶乳试剂的研制范亚民,缑宇虹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邮政编码730046)目前,国内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试验主要为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FTA-A...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检测梅毒所用的非密螺旋体试验,都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为原料,配成VDRL抗原后,再转换成USR等试剂,进行血清学检测。心磷脂是VDRL抗原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以往我国都是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