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气管插管是ICU治疗危重患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气管切开是危重症患者后续治疗的一项有效手段,弥补了气管插管所带来的缺点,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无效死腔,改善通气,便于口鼻腔的护理,减少了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风险。虽然现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也已经开展较多,但主要在急诊应用适用于急症患者,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该方法技术成熟,经济安全,套管便于固定。现将气管插管患者改气管切开过程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过程中必须建立人工气道,其中气管插管是早期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1].而气管插管后由于气管黏膜对导管刺激敏感,病人对气管插管常难以忍受,出于本能反应,很容易发生自行拔管[2].为了避免意外拔管现象发生,临床上对于插管早期的患者主要靠药物镇静与肢体约束,而对于插管中后期患者停用镇静药物后,则主要实行保护性身体约束.然而身体约束在对患者产生保护作用的同时,亦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的不良影响[3].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通过对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受到身体约束的心理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接受程度、认识程度及决定权的看法。方法采用谈话及调查表方式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100人进行关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应用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家属同意进行气管插管及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了解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人极少,大多数的患者家属认为患者是否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医生更有决定权。结论普及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知识,有助于医患之间充分沟通以及理性选择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纤支镜引导插管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分析25例预测为困难气道患者的经鼻纤支镜引导插管过程,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果插管前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术前禁食禁水2h,向患者做好解释。插管前30min测血气,术前纯氧吸入10min,做好镇静加表面麻醉,护士双手协助固定患者头部。纤支镜进入鼻腔后,观察生命体征,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85%时应立即向操作者汇报,暂缓操作,退出纤支镜,纯氧吸入。若需吸痰,调节负压不宜超过-16.0~10.7kpa,气管导管推送到合适深度后才能退出纤维镜。术后给患者安置舒适体位,加强并发症的观察。检查后的不适会维持一段时间,可予镇静剂维持2-3h。插管后30min复查血气。术后2h内禁食禁水。23例置管成功。插管时间均〈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插管后血气PaO2(80.56±0.22)mmHg、PaCO2(53.47±0.66)mmHg,均显著高于插管前(58.95±0.08)mmHg和(71.25±0.76)mmHg,均P〈0.051。结论对于困难气道的患者,恰当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纤支镜引导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插管期间的镇静管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重症监护病房98例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期间的镇静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8例患者使用镇静药物后0.5h和1h的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发生明显变化。5例患者出现延迟拔管,11例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3例出现神经系统抑制过深,1例出现甘油三酯过高。结论对镇静治疗的患者做好镇静评估、循环功能的管理、呼吸功能的管理、神经系统的管理、药物代谢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和减少应激因素及预防并发症的管理是镇静治疗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喉罩是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为人工气道的建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且简便的补充手段,亦可用于协助气管内插管和心肺复苏中作为紧急通气道使用。随着喉罩产品的推陈出新,喉罩的优越性渐趋明显,喉罩使用率逐步提高。合肥急救中心于2011年引进插管型喉罩,作为气管插管的补充,应用于院外急救中需要建立紧急通气道,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成功进行气管插管或不能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本文就喉罩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院内抢救性气管插管12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影响院内抢救性气管插管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1276例院内抢救性气管插管患者的分布特点与年龄构成、插管原因(病因)和插管经过。结果须抢救性气管插管患者以急诊科(35.91%)和ICU病房(23.67%)为多。与院内其他病房相比,急诊科患者年龄轻(58.64±22.61岁vs63.72±19.34岁)、可救性强(创伤、淹溺、中毒、心脑血管意外占58.90%,而各病房中疾病终末期患者却占65.70%)。麻醉医生赶到插管地点的平均时间为(3.8±2.5)min,89.03%的患者能顺利经口明视插入气管导管,牙关紧闭开口困难者可改为经鼻盲探插入。结论急诊科不仅占了院内抢救性插管患者总数的最大份额,且其患者年龄轻,抢救价值大。若急诊科医师能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可省却麻醉医生从麻醉科赶到急救现场的过程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急救中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使用视频喉镜在院外急救中进行气管插管的23例患者,统计其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其可行性。结果23例患者中,插管成功21例,成功率91.30%,插管用时(36.4±14.8)s;成功插管的21例患者中,18例有效,有效率85.71%;2例发生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无一例发生误入食道、呕吐误吸、气道梗阻等危重并发症。结论在院外急救中使用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耗时短暂、成功率高、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易于操作、安全有效的特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舒适护理在皮肤科门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皮肤科门诊的护理中,让患者有个舒适的就诊和治疗过程。方法:改善门诊的就诊环境,针对病人的个体化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注重操作中的耐心解释,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结果:舒适护理使患者获得利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自我护理和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主动配合治疗;舒适护理融洽了医患关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升,无护理投诉和纠纷发生。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实施舒适护理能使皮肤病患者在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利益,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对危重患者大便失禁进行恰当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共55例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柔软气囊鼻插管)进行大便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改变情况分析比较,实验组Ⅰ度2例(2/35,5.71%),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Ⅲ度1例(10/20,5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引流能有效控制难治性湿症、压疮的发生,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急诊抢救室中气管插管术应用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关键性措施之一,及时建立有效人工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急救中心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应该熟练地掌握气管插管术, 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下一步的救治打下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急诊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152例,男90例,女62例;年龄12~79岁.  相似文献   

12.
喉头水肿是气管插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容易发生于多次气管插管拔管后,或者粗暴插管、困难插管的病例,因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患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喉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严重者可猝死.  相似文献   

13.
院外急救是急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外急救,开放气道是必要的选择,也是急诊抢救的基础和保障,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需行气管插管的急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院外气管插管在该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耳鼻喉科护士经常遇到病情特殊的患者,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及喉癌术后患者,前颅底、侧颅底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多,严重者可导致周围神经损伤、颅内感染、休克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抢救时需要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实施急救性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全体急诊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对培训前后60例心肺复苏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麻醉科医师(对照组)和急诊科护士(治疗组)的开始实施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完成捅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从决策到实施插管所需时间为(90±10)s(1~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9±3)min,(6~12)min,P〈0.05]。治疗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3.3%(16/3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4/30,P〈0.01),而2组在完成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护士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由急诊护士在第一时间完成急救性气管插管是切实可行和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诱导插管方式用于急诊创伤患者的优劣。方法60例需全身麻醉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非正压通气序贯快诱导组(甲组),气管插管全麻持续高流量纯氧经面罩预吸,依次静注丙泊酚、芬太尼及罗库溴铵序贯快诱导,和清醒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乙组),吸氧后静注咪唑安定镇静,口鼻咽表面麻醉后清醒经鼻盲探或直接喉镜下经口明视气管插管。记录诱导插管时间,插管前、插管成功即刻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诱导插管期并发症。结果2组基础血压值相当。插管成功即刻,甲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81.8±4.2)mmHg和(61.3±5.6)mmHg,均显著低于清醒插管组[(128.2±8.4)mmHg和(88.2±8.5)mmHg,均P〈0.05];甲组插管时间为(147.35±19.26)s,显著短于清醒插管组[(189.75±56.26)s,P〈0.05]。甲组1例返流,无误吸;乙组7例呕吐,27例插管期呛咳明显,9例口、鼻腔黏膜损伤出血。结论与清醒插管比,非正压通气序贯快诱导气管插管不但同样可预防急诊创伤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期的返流误吸,而且诱导捅管时问短,插管反应轻,插管损伤等并发疖少.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附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早期气管插管并有效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措施,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采用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MV)治疗此类患者(ARF)9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背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无论是在麻醉恢复室还是在ICU,因为常常存在意识障碍(麻醉苏醒延迟或是手术本身引起的苏醒困难),而且由于原发病及手术造成的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功能受损,所以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很常见,判读何时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也常非易事。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服毒患者,洗胃是清除毒物的最彻底方法.胃管置入是洗胃的关键步骤之一.经口胃管置入,由于管径粗不易堵管,洗胃彻底,操作简便,通常作为首选方法.重症服毒患者,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必须在洗胃前在洗胃前行气管插管术来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尤其是呼吸不稳或呼吸暂停的患者更应如此.由于气管插管患者因食道受挤压,加之毒物刺激咽部食道水肿等原因,胃管置入相当困难,影响了置管的成功率,通常采取经鼻插胃管洗胃或切腹洗胃术,此两种方法前者因胃管管径小容易堵管,胃内毒物不能彻底清除,后者因切腹损伤大、代价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急救的效果.为了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将改良后的卵圆钳用于服毒患者气管插管后洗胃管置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于急性喉梗阻及严重呼吸困难不具备条件气管插管或反复气管插管失败者,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开通气道并保障通气是院外急诊救治的关键,如不有抢救措施患者可能会失去生命,紧急环甲膜穿刺虽然不能做为永久开放气道的手段,但在院外危急情况下是最有效的初级救治措施。笔者对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3年11月救治的22例严重呼吸困难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紧急环甲膜穿刺在该类患者现场抢救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