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IgE、5-羟色胺(5- HT)和单胺氧化酶(MAO)在湿疹中的作用.选择湿疹患者404例及36名正常人,分别检测其血清总IgE,单胺氧化酶并进行比较.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湿疹患者血清MA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E,MAO,5-HT参与了湿疹的发病过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太极拳运动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跑步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共90天。太极拳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太极拳套路锻炼。跑步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进行中等强度的跑步运动锻炼。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治疗90天后,太极拳组有效率85.71%,跑步组有效率62.07%,对照组有效率57.69%。治疗前,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P0.05)。治疗结束后,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血清IL-4水平(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P0.05),而且太极拳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P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跑步组患者与对照组人群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以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重建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平衡。太极拳运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 和白介素( IL)-4 的影响.方法:观察咪唑斯汀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 法测定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FN-γ 和IL-4 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IFN-γ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经治疗后,患者血清IL-4 已经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血清IFN-γ 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并且IL-4 与IFN-γ 的浓度呈负相关(R = -0.825,P ≤ 0.05),随着外周血IL-4 浓度的降低,外周血中IFN-γ 的浓度逐渐升高.结论:咪唑斯汀能调控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4 与IFN-γ 水平.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检测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对45例荨麻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3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O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前荨麻疹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O与荨麻疹的发病有关,对疗效判定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总IgE和单胺氧化酶(MAO)含量。方法:选择结节性红斑患者115例及正常人36名,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清总IgE和MAO。结果:结节性红斑患者血清总IgE含量235.36±295.14IU/mL高于健康对照组83.19±82.52IU/mL(P〈0.05),血清MAO含量15.55±14.32U/L高于健康对照组7.43±3.76U/L(P〈0.01)。结论:IgE和MAO可能参与了结节性红斑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多价昆虫抗原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患儿外周血IL-4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入选的98例2~12岁丘疹性荨麻疹患儿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舌下含服多价昆虫抗原或安慰剂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有效率及治疗结束1年后复发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IL-4和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舌下含服多价昆虫抗原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以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32例)以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均下降(P 0.05),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提升(P 0.05),试验组的血清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阳化气汤合桂枝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桂枝汤加减治疗,研究组应用常规西药+通阳化气汤合桂枝汤辨证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因子和症状变化,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下降(P 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更低(P 0.05);两组治疗后的荨麻疹活动评分(UAS)均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低(P 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通阳化气汤合桂枝汤辨证加味治疗,可有效改善免疫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风寒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调营消疹汤联合艾条灸治疗,4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t=-2.09,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2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优于治疗前(t=2.08,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优于治疗前(t=2.04,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结论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风寒型)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总IgE水平有关;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整体疗效方面均优于联合艾条灸法,但在下调血清总IgE水平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紫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紫草治疗组),观察组(CO_2点阵激光联合紫草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变化情况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研究对象标本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VSS量表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60.00%)高于对照组(4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改善明显。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O_2点阵激光联合紫草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当归饮子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清总IgE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基础上配合当归饮子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停药4周和8周后复发情况、血清总IgE的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停药8周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 当归饮子联合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益气养血祛风法以慢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慢荨汤,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2组均治疗28 d。观察风团控制、瘙痒缓解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停药1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在控制风团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瘙痒的控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6.7%,高于对照组的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粒性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23.33%,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养血祛风法以慢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可以降低患者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IgE、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 0.05)而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IgE、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gE和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gE和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gE和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改善血清IgE及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灭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50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次,1次/d;治疗组(1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我院自制灭荨汤,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7.33%,对照组复发率为34.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荨麻疹血清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13.24,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 E无明显变化(t=1.46,P0.05)。结论灭荨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能明显降低血清Ig E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荆防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对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IFN-γ、IL-4水平和Treg细胞、Th17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 80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d,共30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味荆防方,日1剂。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和IL-4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在治疗3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78%和58.3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FN-γ水平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Treg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荆防方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可以有效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可能与其能调节患者体内IFN-γ和IL-4水平,重建Th17/Treg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8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5~11岁者30mg,≥12岁者60mg),2次/d,局部予地奈德软膏外搽,治疗组(42例)同时还予金蝉止痒胶囊口服(5~11岁者1.5g,≥12岁者3.0g),3次/d,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gE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确,治疗后短期复发率较低,且该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洛他定组34例和西替利嗪组34例,奥洛他定组给予奥洛他定治疗;西替利嗪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血清IL-4含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洛他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西替利嗪组(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奥洛他定组较西替利嗪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4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奥洛他定组较西替利嗪组血清IL-4含量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洛他定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西替利嗪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洛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患者其疗效显著好于西替利嗪,且症状缓解明显,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也显著下降,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痤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将84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消痤饮(规格为200 m L/袋,早晚各1袋口服),对照组予当归苦参丸(1袋/次,2次/d口服)。2组患者同时配合我院院内制剂氯霉素酊外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睾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2,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含量比较,治疗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痤饮治疗肺胃蕴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睾酮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