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加不同浓-1度塞来昔布与A549肺癌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5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A549细胞48 h,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Bcl-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塞来昔布在体外对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各组细胞培养48h后,相比于对照组,塞来昔布组细胞Bcl-2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 m 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0.01)。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中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常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小剂量联合用药对MGC-803细胞的促凋亡或抑制增殖作用。方法:传代培养MGc-80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用荧光显微镜术,流式细胞术和DNA梯度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塞来昔布联合ADM用药组的MGc-803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2)塞来昔布和ADM联合使用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发生,DNA梯形条带较单独使用时更加明显:(3)流式细胞术显示单独使用塞来昔布的细胞凋亡率为18.1,阿霉素28.7%,小剂量塞来昔布和阿霉素联合使用为64.9%。结论:小剂量塞来昔布与ADM联合使用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经塞来昔布处理后,采用Giemsa染色、流式细胞术和DNA Ladder观察HEC-1-B细胞凋亡变化;通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EC-1-B细胞COX-2及凋亡相关基因Fas、survivin的表达.结果 20 μmol/L塞来昔布处理HEC-1-B细胞后,Giemsa染色即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出现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学检测示50 μmol/L塞来昔布可使HEC-1-B细胞凋亡率达46.9%,PI荧光直方图出现凋亡细胞峰,DNA电泳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塞来昔布处理HEC-1-B细胞后,COX-2 mRNA表达下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增加,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urviyin表达下降,50 μmol/L塞来昔布可使survivin表达难以检出.结论 塞来昔布对HEC-1-B细胞有明显的凋亡诱导作用,通过抑制COX-2表达进而使Fas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下调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方法: 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取7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24 h存活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MI组);另27只设为假手术组(S组);两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 h和4周两亚组,即:MI 48 h(n=11)和MI 4周(n=13)组,S48 h(n=10)和S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MI 48 h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低于S组(P<0.05, 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高于S组(P<0.05);MI 4周组除SBP、DBP和MAP无显著差异(均P>0.05)外,上述其它指标的变化与MI 48 h组相同,且LVEDP升高更为显著(P<0.01);MI 48 h和4周两组梗死/疤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中“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仅在MI 48 h组梗死区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仅在MI 48 h组降低。 结论: 大鼠AMI后,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伴“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增加;AMI早期,“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梗死区表达增加,但“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与帕瑞昔布(parecoxib)联合给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AMI)、曲美他嗪治疗组(AMI+TMZ)、帕瑞昔布钠治疗组(AMI+parecoxib)和曲美他嗪与帕瑞昔布钠联合治疗组(AMI+TMZ+parecoxib)。大鼠实施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第3 d开始给药,第8 d检测大鼠心功能(HR、LVSP、LVEDP、+dp/dtmax和-dp/dtmax),测定心脏梗死面积, bax和bcl-2 基因表达, COX-2、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caspase-3活化以及心肌梗死周边区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MI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帕瑞昔布钠治疗组与AMI模型组相比,COX-2表达下降(P<0.01);联合给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收缩功能(LVSP与+dp/dtmax)(P<0.05),并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心肌梗死周边区细胞的凋亡率下降,并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给药。联合给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Bax/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5),caspase-3活性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与曲美他嗪联合给药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共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MI)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MI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MI组、曲美他嗪+MI组、瑞舒伐他汀+MI组、联合用药+MI组。MI之后每天给予药物治疗14 d。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TUNEL染色检测凋亡指数。Evans/TTC双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测定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假手术比较,MI大鼠LVSP、d P/d Tmax及d P/d Tmin均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性升高(P0.01)。与MI组比较,曲美他嗪+MI组、瑞舒伐他汀+MI组和联合用药+MI组的LVSP、d P/d Tmax及d P/d Tmin均显著增加,LVEDP呈显著性下降(P0.05)。假手术组心肌中未见明显心肌细胞凋亡。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上升,且Bcl-2和Bax表达也有显著增加,以Bax表达增加为主。药物干预后,与MI组相比,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Bcl-2与Bax表达均明显下降,以Bax下降为主(P0.05),上述变化以联合用药组+MI最明显。结论心肌梗死后曲美他嗪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Bax和Bcl-2表达有关。两者联合给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调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H2O2组、GDF-15+H2O2组,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2′,7′-二氯二氢荧光素黄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I3K、p-AKT蛋白表达。10 μmol/L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H9C2心肌细胞,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DF-15+H2O2组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i67、Bcl-2、Bax、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2O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细胞活力均受到抑制,且有浓度依赖性(P<0.05),由于200 μmol/L的H2O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可抑制将近一半的细胞增殖,选择200 μmol/L的H2O2作为研究对象;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ROS水平升高,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2O2组比较,GDF-15+H2O2组细胞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增加,凋亡率降低,ROS水平降低,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I3K/AKT信号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Bcl-2、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GDF-15+H2O2组,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GDF-15+H2O2组(P<0.05)。结论:上调GDF-15表达可促进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中ROS水平,Ki67、Bcl-2、Bax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萝卜硫素(SFN)通过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核呼吸因子1(NRF1)信号通路改善心肌梗死(MI)大鼠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挑选12只为假手术(Sham)组,剩余大鼠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后36只大鼠随机分为MI模型组、SFN治疗组(10 mg/kg)、SFN+SCH772984(ERK抑制剂)组(10 mg/kg+15 mg/kg),每组12只大鼠。采用心脏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结构和心脏功能,采用组织学切片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NRF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假手术组相比,MI模型组大鼠心肌结构紊乱、心肌功能和心脏顺应性下降,组织学上可见大量心肌纤维化组织和凋亡心肌细胞,同时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升高而心肌中ERK/NRF1通路激活水平下降(P<0.05)。SFN给药治疗以后,SFN组大鼠心肌功能及顺应性明显增强,组织学上心肌纤维化区域及凋亡心肌细胞明显减少,同时血清中促炎因子表达下降伴有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纳布啡(NA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脏损伤的影响及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经在体冠脉阻断法构建M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MIR组、NAL组和NAL+PD98059[MAPK激酶1/2(MEK1/2)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sham)组,每组10只。系活结30min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2.5 mg/kg NAL和10 mg/kg PD98059腹腔注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HE及TUNEL染色分别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心肌钙蛋白T(c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凋亡相关蛋白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sham组,MIR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变形,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心肌梗死面积增大,细胞凋亡率,心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血清CK、cTnT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对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塞来昔布组、替吉奥组、塞来昔布联合替吉奥组,连续给药21 d后,取材,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PCNA、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塞来昔布组、替吉奥组、联合给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8%、50.1%、78.8%.各干预组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联合给药组较单药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各干预组PCNA、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给药组较单药组明显降低(P<0.05).各干预组caspase-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给药组表达较单药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塞来昔布、替吉奥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二者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卡维地洛、缬沙坦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晚期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及完整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用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以下6组:假手术组、缺血(即AMI)再灌注(I-R)对照组以及通心络、卡维地洛、缬沙坦和抵克力得+阿斯匹林防治组,每组8只。各组灌药3 d后行冠状动脉结扎2 h,再松解2 h。分别测定AMI前、后和再灌注后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测定再灌注后血循环内皮细胞数(CEC)、梗死面积和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结果:①AMI前,通心络组的NO2-/NO3-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均P<0.01),而ET则均无显著差异。AMI后和再灌注后2 h,各组NO2-/NO3-比AMI前均显著降低(P<0.05,P<0.01),ET均显著增高(P<0.05,P<0.01);但与I-R组相比,NO2-/NO3-在通心络组仍显著为高(均P<0.01),且均显著高于其它治疗组(P<0.05,P<0.01);而ET在通心络和缬沙坦组均显著为低(P<0.05,P<0.01),但比其它治疗组均无显著差异。②I-R组的CEC计数比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1);但与I-R组相比,CEC计数在通心络组显著降低(P<0.05),在抵克力得组则显著升高(P<0.05)。③I-R组的 MI面积为24.9%,各治疗组均显著低于I-R组(均P<0.01)。④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I-R组为62.5%,在通心络和缬沙坦组则显著隆至12.5%和25%(P<0.05,P<0.01)。⑤AMI再灌注后2 h,血NO2-/NO3-和ET水平分别与MI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NO2-/NO3-:r=-0.884,P<0.01;ET:r=0.946,P<0.01)。 结论:① 兔AMI晚期再灌注时,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及完整性明显受损,伴MI面积增大和心肌灶性出血增加;② 通心络和缬沙坦一样对AMI晚期再灌注时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及完整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心络作用可能更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当归的治疗作用,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当归的干预机制。 方法: 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MI)组和心肌梗死当归(MI+angelica)组。术后24 h开始给药,MI+angelica组腹腔注射当归(20 mL·kg-1·d-1,相当于生药10 g·kg-1·d-1),sham组和M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2、4周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TGF-β1及巨噬细胞的变化。 结果: ① MI组和MI+angelica组非梗死区心肌TGF-β1及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1),以1周的阳性表达为最高,但MI+angelica组低于MI组(P<0.01);② 术后各时点MI组心功能受损,于术后2周和4周心肌胶原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1);术后4周MI+angelica组心功能损害轻于MI组,心肌胶原含量低于MI组(P< 0.01)。 结论: 当归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在非梗死区的浸润、下调TGF-β1的表达,阻断促纤维化发生的环节,减轻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反应性胶原的过度沉积,防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AT2)拮抗剂对梗死心脏肥厚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细胞外基质成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前7 d起分别用安慰剂、AT1受体拮抗剂撷沙坦(valsartan)(10 mg·kg-1·d-1)、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30 mg·kg-1·d-1)。术后1、3、7、14 d分别检测室间隔(IS)MMP-2,3,9及其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基质纤连蛋白(FN)、肌腱蛋白(TN-C)表达,免疫荧光分析FN、TN-C分布。结果: 心肌梗死14 d, IS呈典型的肥厚心肌病变。 手术组大鼠室间隔MMP-2、3、9及TN-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IMP-1和F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 手术加valsartan组 MMP-2、3、9 和 TN-C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手术组及手术加PD123319组, 相反, TIMP-1 和FN 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手术组及手术加PD123319组 (P<0.01); 手术组与手术加PD123319组间MMP-2、3、9、TIMP-1、FN、TN-C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 AngⅡ参与心肌梗死心肌组织的重塑,通过AT1起作用调节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 AT1受体拮抗剂的心脏保护作用与其抑制MMPs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抗急性肺损伤(ALI)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90-210 g) 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脂多糖(LPS)致ALI模型组、胆红素干预组。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以及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ALI模型组肺组织匀浆OH-、H2O2、O2·含量及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均P<0.05)。②胆红素干预组肺组织匀浆OH-、H2O2、O2·及肺组织中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ALI正常大鼠(均P<0.05),但少于ALI模型组(均P<0.05)。结论: ①胆红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肺内凋亡细胞数量。②胆红素能减少ALI大鼠肺组织OH-、H2O2、O2·水平。③ Caspase-3表达的变化有促脂多糖性肺损伤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对大鼠血小板及血管L-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合酶(NOS) /一氧化氮(NO)通路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探讨感染性休克损伤的机制。方法:利用盲肠结扎并穿孔复制早期和晚期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采用Greiss法测定血管各层及血小板孵育液亚硝酸盐(NO-2/NO-3)含量;以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其NOS活性及L -Arg转运。结果:早、晚期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小板和主动脉内膜NO-2/NO-3水平、NOS 活性及低亲合L-Arg 转运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高亲合L- Arg 转运量在早期休克增加、晚期休克降低);而中膜和外膜的NO-2/NO-3水平、NOS 活性及L-Arg 转运量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以休克晚期改变为显著。血小板和主动脉内膜NO-2/NO-3生成、NOS 活性及高、低亲合L-Arg 转运的改变均呈正相关(均P< 0. 01)。结论:感染性休克下调血管内膜和血小板的L-Arg/NO通路,上调血管中膜和外膜L-Arg/ NO通路。提示检测血小板L-Arg/NO通路的变化可能反映休克时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于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对正常和心肌梗死(MI)兔在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心肌作用的局部性。方法:6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MI组两大组,每组又分为前壁和后壁两组。复制MI模型,4周后每组开胸,窦性心律下,分别于前壁组和后壁组的左心室前壁和后壁,发放绝对不应期方波电刺激(CCM)。观察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其微分(±dp/dtmax)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前壁和后壁CCM刺激时LVSP及+dp/dtmax均显著大于刺激前(P<0.05),LVEDP低于、-dp/dtmax负值大于刺激前(P<0.05),且不同部位的CCM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左心室前壁的上述作用大于后壁(P<0.05);MI组前壁和后壁CCM刺激时LVSP及+dp/dtmax亦大于刺激前(P<0.05),LVEDP低于、-dp/dtmax负值亦大于刺激前(P<0.05),但前后壁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于绝对不应期发放电刺激能明显增强正常和MI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CCM刺激对心肌的作用是局部性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凋亡基因caspase-3的影响。 方法: 复制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实验分为4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假手术+氟伐他汀组,Ⅲ组模型组,Ⅳ组模型+氟伐他汀组。Ⅱ和Ⅳ组术后给氟伐他汀10 mg·kg-1·d-1共4周,观察左室结构及心动超声变化,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及caspase-3表达。 结果: Ⅳ组心肌超微结构和左室重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Ⅲ组,羟脯氨酸含量及免疫组化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少于Ⅲ组(P<0.05),RT-PCR caspase-3 mRNA表达也明显少于Ⅲ组(P<0.05)。 结论: 氟伐他汀能改善大鼠心梗后左室重构,并下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定量分析并比较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梗)患者二尖瓣环长轴方向上舒张运动速度和时间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组16例、心梗组34例、对照组16例。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运动频谱。测量舒张早、晚期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舒张早期波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和局部等容舒张时间,并计算4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QEm、TEm和IVRTm表示。结果:心绞痛组和心梗组Em和Em/A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梗组Em又低于心绞痛组(P<0.01);心绞痛组和心梗组QEm、TEm及IVRTm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梗组IVRTm又长于心绞痛组(P<0.01);IVRTm与Em呈显著负相关(r=-0.64, P<0.01)。结论:脉冲DTI所测Em、Em/Am、QEm、TEm及IVRTm均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异常,Em和IVRTm尚可反映心肌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CUMS)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MI,结扎法)模型,成活后施加28d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的应激(交替随机刺激包括:冰水游泳,热刺激,禁食,禁水,夹尾,昼夜颠倒,水平晃动,频闪灯照射,随机配对饲养等)后,采血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进行统计学析因分析。结果:析因分析表明,MI与否对大鼠NO的含量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而施加CUMS与否,对NO含量的升高有显著影响(P0.01),且MI合并CUMS对NO含量升高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1);无论是MI或CUMS,均可使hs-CRP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但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MI合并CUMS对hs-CRP含量升高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应激组相比P0.01,与MI组相比P0.01);无论是MI或CUMS,均对ET-1、IL-6含量无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CUMS可促使大鼠血中NO生成增加,且在合并MI时对NO生成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MI或CUMS均可引起hs-CRP显著升高,且二者结合后对hs-CRP升高的影响更为显著,提示NO和hs-CRP的异常升高可能是心梗后抑郁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