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背景:含铍合金口腔修复体在口腔湿润的环境中合金易被腐蚀、溶解而释放出铍离子,铍离子对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基因型是否有影响? 目的:检测铍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基因型的影响。 方法:将复苏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置于含铍离子浓度为10×10-6,5×10-6,1.25×10-6的人工唾液中厌氧培养48 h,采用PCR扩增、测序的方法从分子水平检测铍离子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基因型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在实验条件下培养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出现突变现象,表现为:当铍离子浓度为5×10-6时,DNA 217、和257位点处出现G/A套峰,与其他组测得的碱基G不同,表明此处有可疑的碱基变化,部分碱基由G转变为A;所有浓度都发现DNA 101位点处插入由7个A碱基组成的碱基(段),目前研究尚未发现突变的发生与铍离子浓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铍离子可影响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发生变化,可能引起其阅读框架的移位及编码的蛋白合成异常,进而引起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能力及致病力的改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吸附于微悬臂梁基底上双链DNA生物膜的弹性模量。方法 采用基于中观连续介质液晶理论的Parsegian经验势,描述粗粒化DNA圆柱之间相互作用能;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加载前后DNA链的微观分布模式;采用思想实验法和宏观连续介质压缩弹性杆模型,预测DNA生物膜弹性模量。结果 双链DNA生物膜的弹性模量约为0.1~80 MPa。结论对比随机分布模式,经典的六角形均匀分布假设低估了DNA生物膜的弹性模量;封装密度的增加和缓冲盐溶液浓度的减小均有助于提高DNA生物膜弹性模量。这些结果对进一步认识临床工作中相关DNA生物膜的力学性质及其调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银离子对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中第一类整合子整合频率的影响。方法将pUCINT及pACINAD两种重组质粒依次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命名为HS2。实验组分别使用含0.3μg/ml、0.6μg/ml和0.8μg/ml银离子LB液体培养基,对照组使用普通LB液体培养基,银离子通过硝酸银提供,培养条件为37℃培养24 h。菌株培养完成后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发生重组反应的整合子拷贝数和总的整合子拷贝数,二者比值即为整合频率。同时通过3次独立表型筛选法分析整合频率变化并利用质谱分析菌株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qPCR测定的对照组HS2菌株的整合频率为1.79×10-5(1.44×10-5,3.13×10-5),实验组中0.3μg/ml银离子组整合频率为2.07×10-5(1.49×10-5,2.67×10-5),0.6μg/ml银离子组为2.25×10-6(1.47×10-6,4.54×10-6),0.8μg/ml银离子组为1.69×10-6(0.22×10-6,3.08×10-6)。实验组中0.6μg/ml银离子组与0.8μg/ml银离子组整合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0.3μg/ml银离子组整合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次独立表型筛选法测定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且质谱分析得出经银离子作用的菌株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银离子对细菌整合子捕获耐药性基因盒频率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受压腰骶神经根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4—10月30例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受压患者(观察组)的常规腰椎MR序列及3D-Fiesta序列、IVIM-DWI序列图像;另按性别、年龄匹配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GE ADW 4.6工作站,使用MADC软件包测量对照组双侧L4、L5、S1神经节的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观察组患者受压侧及其对侧神经根的D、D*、f、ADC值。比较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各观察项目测量值,以及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各观察项目测量值。绘制受压神经根D值和ADC值的ROC曲线,评价诊断效果。结果 对照组L4、L5、S1神经根的D值分别为(0.603±0.064)×10-3 mm2/s、(0.624±0.079)×10-3 mm2/s、(0.628±0.088) ×10-3 mm2/s, D*值分别为(3.815±0.541) ×10-3 mm2/s、(3.862±0.414)×10-3 mm2/s、(3.915±0.611) ×10-3 mm2/s; f值分别为0.454%±0.076%、0.484%±0.101%、0.445%±0.094%; ADC值分别为(0.934±0.085)×10-3 mm2/s、(0.945±0.051)×10-3 mm2/s、(0.953±0.064)×10-3 mm2/s。观察组神经根受压侧D、D*、f、ADC值分别为(0.669±0.081)×10-3 mm2/s、(3.852±0.776)×10-3 mm2/s、0.528%±0.115%、(1.096±0.087)×10-3 mm2/s,健侧D、D*、f、ADC值分别为(0.617±0.080)×10-3 mm2/s、(3.961±0.684)×10-3 mm2/s、0.479%±0.083%、(0.938±0.074)×10-3 mm2/s。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所测D、D*、f、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比较:D和ADC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绘制并分析ROC曲线,D值对诊断神经根受压具有较高效能,其次是ADC值,D值的AUC为0.923(95%CI 0.803~0.987),ADC值的 AUC为0.895(95%CI 0.865~0.999)。结论 IVIM模型的MR DWI技术可用于腰骶神经根检查,且与单指数模型的MR DWI相比能更详细、准确地反映神经根受压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最早于骨髓中发现,后来陆续在外周血、脂肪等组织中被分离出来。相比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同时还能分泌某些有助于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在骨修复方面,其能在促成骨的同时促进局部毛细血管的再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成骨分化:人体内干细胞在生长增殖过程中,受各种生物因素如细胞调控因子、激素水平以及细胞微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影响,可向不同组织分化。影响成骨分化的因素包括降钙素、锌离子、铜离子、钙离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生长分化因子5等,因此量化每一个影响因素对于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锌离子是人体所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细胞成骨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锌离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索最适宜的锌离子浓度。   方法:从乳兔长骨骨髓内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传代,分为6组,即10-4,10-5,10-6,10-7,10-8 mol/L锌离子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评价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活/死细胞染色表征细胞的生长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矿化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除10-4 mol/L锌离子组之外,随着时间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且10-7 mol/L锌离子组在培养5 d后细胞数量最多,而10-4 mol/L锌离子组细胞数量最少;②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10-7 mol/L时,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0-4 mol/L时碱性磷酸酶表达量最低;③活/死细胞染色显示10-7 mol/L锌离子组活细胞数量最多,10-4 mol/L锌离子组则几乎全为死细胞;④细胞培养14 d后,当锌离子浓度为   10-7 mol/L时,可观察到明显的钙结节形成,且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高;⑤结果表明,锌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且浓度为10-7 mol/L时,其促增殖、成骨诱导及促矿化能力最强。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锌离子,有利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ORCID: 0000-0003-1353-2148(赵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杨素(chrysin)对离体大鼠主动脉肌源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SD大鼠主动脉,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chrysin对血管环的基础张力及对60 mmol/L KCl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并结合不同抑制剂处理,探讨其作用于血管环的可能机制。结果: Chrysin(10-6 mol/L、3×10-6 mol/L、10-5 mol/L、3×10-5 mol/L和10-4 mol/L)对基础状态血管无明显影响,但对60 mmol/L KCl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并且去内皮组舒张作用弱于内皮完整组(P<0.05)。NOS抑制剂L-NAME(10-4 mol/L)处理血管后,chrysin的舒张血管作用部分被抑制(P<0.05),COX抑制剂吲哚美辛(10-5 mol/L)处理血管后无明显抑制作用。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10-3 mol/L)、氯化钡(10-4 mol/L)、格列苯脲(10-5 mol/L)和四乙胺(10-3 mol/L)预孵后,chrysin舒张血管作用均被部分抑制(P<0.05)。Chrysin(10-6 mol/L、10-5 mol/L和10-4 mol/L)可浓度依赖性抑制2.5 mmol/L CaCl2引起的主动脉收缩。结论: Chrysin能够浓度依赖性舒张大鼠主动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一氧化氮释放、激活4种K+通道及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临床广泛应用的生长抑素衍生物奥曲肽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但它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凋亡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选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的传代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10-2,1×10-3,1×10-4,1×10-5,1×10-6,0 mmol/L)奥曲肽干预24,48,72 h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荧光显微镜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5,1×10-2 mmol/L)奥曲肽干预24 h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奥曲肽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越明显,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奥曲肽对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凋亡随奥曲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可见奥曲肽对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呈浓度 (0~10-2 mmol/L)和时间(24,48,72 h)依赖性,并能诱发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骨植入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镍离子析出的风险,植入物镍离子释放在体内很难直接测试,为此本文建立一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骨植入物镍离子释放的体外测试方法。方法 选用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t solution,PBS)作为测试液,用于植入物镍离子的浸提,将植入物置于带盖容器中,容器中装有PBS,将容器静置在温度稳定控制的恒温培养箱内(37±1)℃下,静置相应设置的时间点,每个时间点设1组空白试验和3个相同平行试样进行镍释放量测定,分别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设备测试溶液中镍离子浓度。结果 随时间推移从器械中释放出来的镍离子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镍离子释放时点为4周时,释放周期结束,AAS测得镍离子释放量平均值为0.37×10-3μg/(cm2·d),累计释放量平均值为10.22×10-3  相似文献   

9.
将机器学习方法用于分析大批量大肠杆菌菌液浓度以及临界低阈值抗生素抑菌效果评价。采用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金电极上大肠杆菌-NC膜贴附模型,用于检测不同浓度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浓度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作用于标准浓度大肠杆菌所对应的阻抗谱变化。根据Randles等效电路,使用ZView软件拟合阻抗曲线得到所对应的7个电化学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依据选取信息量前90%的原则,提取Rs、CPE-P、CPE-T、R1等4个参数作为XGBoost预测模型输入,分别以菌液浓度、抗生素浓度为预测值,建立大肠杆菌菌液浓度预测模型和抗生素浓度预测模型。两组实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结果吻合,菌液预测浓度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为2.18×10-3 lg CFU/mL,每组样本预测浓度最大上下限差值在1.49×107 CFU/mL之内;抗生素预测浓度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为7.45×10-3 μL/mL,回归精度达0.01 μL/mL,实现了大肠杆菌浓度及抗生素含量快速准确预测。因此,基于XGBoost的大肠杆菌-NC膜阻抗模型可定量分析菌液浓度以及临界低阈值抗生素抑菌效果评价,从而可对电极表面的微量蛋白质和细菌等生物膜贴附后造成的长时程阻抗变化进行定量检测评估,在食品安全领域电化快速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附子为毛莨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具有温肾回阳,回阳救逆和温里散寒之功效。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强心、降压、扩张血管、镇痛、抗炎及毒性等作用。目的:观察附子水煎剂对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家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标本,以去甲肾上腺素(10-6 mol/L)预收缩主动脉后给予0.5,1.0,2.0,4.0,8.0 g/L附子水煎剂观察其张力变化。然后将不同浓度的附子水煎剂干预的家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加入去除血管内皮、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      (1×10-4 mol/L)、甲烯蓝(1×10-5 mol/L)、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1×10-5 mol/L)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1×10-5 mol/L),探讨它们对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附子水煎剂对血管环静息张力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剂量的附子水煎剂可使10-6 mol/L 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产生明显舒张。去除血管内皮、给予左旋硝基精氨酸或给予甲烯蓝可减弱附子水煎剂对血管的舒张作用,但吲哚美辛和普萘洛尔对此无影响。另外,4 g/L附子水煎剂对无内皮细胞血管环去甲肾上腺素和KCl的量效收缩反应无明显影响。提示附子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是内皮依赖性,与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而与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依赖性Ca2+通道和电压依赖性Ca2+无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植骨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植入物需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观察数字化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的抗菌性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粉末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制备出不同含银量的载银羟基磷灰石,再将其与聚乳酸混合,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制备出具有特殊形状的数字化载银抗菌人工骨材料。 结果与结论: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珊瑚羟基磷灰石浸泡于10-2,10-3,10-4,10-5 mol/L 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中Ag+的含量分别为2.31×10-1%,3.18×10-2%,6.75×10-3%,6.05×10-4%。体外抑菌圈实验表明浸泡10-2 mol/L 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00±1.52)mm 及(12.30±1.65)mm;浸泡10-3 mol/L AgNO3中制备的载银人工骨材料分别为(11.50±0.73) mm及(11.00±0.46) mm。浸泡10-4,10-5 mol/L AgNO3载银人工骨材料对两种细菌均无抑菌圈产生。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00%浸泡10-2,10-3,10-4,10-5 mol/L AgNO3的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分别为3级、1级、0级、0级。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表明浸泡10-3 mol/L AgNO3中的人工骨浸提液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浸泡10-3 mol/L AgNO3中的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氢睾酮(DHT)对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95只21 d SD雌性大鼠中提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48 h后,先用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纯度;然后根据干预方法和实验的不同,随机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药物干预)、10-8mol/L DHT组、10-5mol/L DHT组,2×10-5mol/ L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MK-2206 2Hcl)组和10-8mol/L DHT+2×10-5mol/L MK-2206 2Hcl组,分别使用相应浓度的试剂干预细胞3 h。干预完成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MH表达的部位和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不同组的AMH、Akt、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 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的纯度为93.33%±3.09%,AMH表达在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10-8 mol/L DHT和10-5 mol/L DHT均可使颗粒细胞AMH表达增加(P<0.05),但这两个浓度的DHT对颗粒细胞AMH的表达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10-8 mol/L DHT可以使p-Akt、AMH表达升高,2×10-5 MK-2206 2Hcl使AMH表达降低(P<0.05);与2×10-5MK-2206 2Hcl相比,10-8mol/L DHT+2×10-5 MK-2206 2Hcl处理组AMH表达升高(P<0.05)。结论 DHT可以上调大鼠原代卵泡颗粒细胞AMH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及Rho相关激酶(ROCK)对硝苯地平舒张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硝苯地平对基础状态血管环及去甲肾上腺素(NE,10~(-6)mol/L)或KCl(60mmol/L)预收缩血管环的张力变化,并利用PKC抑制剂和ROCK抑制剂等工具药观察对硝苯地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结果:系列浓度硝苯地平对基础状态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影响,对NE和KCl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P 0. 05),去内皮组舒张作用与内皮完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预孵PKC抑制剂星孢菌素(STA,10~(-8)mol/L)及激动剂佛波酯(PMA,10~(-7)mol/L)后,STA能增强硝苯地平对血管的舒张作用,而PMA能减弱硝苯地平对血管的舒张作用(P 0. 05);预孵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10~(-6)mol/L)及激动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0-9mol/L)后,fasudil能增强硝苯地平对血管的舒张作用,而Ang-Ⅱ能减弱硝苯地平对血管的舒张作用(P 0. 05);钾通道阻滞剂BaCl_2(10~(-4)mol/L)、四乙胺(10~(-3)mol/L)、格列本脲(10~(-5)mol/L)和4-氨基吡啶(10~(-3)mol/L)对硝苯地平的舒张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无钙且含高浓度KCl的溶液中,硝苯地平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累积浓度的CaCl_2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P 0. 05)。在无钙液中,硝苯地平对NE所引起的收缩无明显影响。结论:硝苯地平能够呈浓度依赖性地舒张大鼠主动脉,其舒张血管作用为非内皮依赖性,且与抑制细胞外钙内流密切相关,其舒张血管作用部分与抑制PKC和ROCK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challeng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ercuric chloride and the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hsp) 65, 72 and 90,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indirect peroxidase method as well as the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uptake of tritiated thymidine into DNA. Hsp 65 immunoreactivity was peripherally located in the cells at a mercuric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5.5-2.8×10-5 mol/L, which also gave a decreased DNA synthesis. Hsp 72 positive cells, with a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immunoreactivity, were found at a concentration of 5.5-2.2×10-5 mol/L. Hsp 90 positive cells also with an immunoreactivity at a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level, were found at 1.1×10-5-5.5×10-6 mol/L. A stimulated DNA synthesis was obtained already at 2.2×10-5 mol/L and was found down to 5.5×10-6 mol/L.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rcuric chloride might induce expression of hsp 65 and 72 as a protective mechanism. Hsp 90 as well as hsp 72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PBMC to mercuric chloride. Thus, this expression of hsp 72 may have a dual role.  相似文献   

15.
背景:虎杖多年来一直是烧伤、创伤创面愈合治疗方剂中的一味主药,因成分复杂,具体药理作用难以进一步研究,对于虎杖苷促愈合作用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虎杖苷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取烧伤后行瘢痕切除植皮4例患者剩余小中厚皮片,原代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用含有10-6,10-5,10-4,10-3,10-2 mol/L不同浓度虎杖苷培养液作用第2代人成纤维细胞,未加虎杖苷的培养液作为对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ELISA法检测上清中纤维结合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10-5、10-4 mol/L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最明显,10-2 mol/L组吸光度值显著下降,细胞生长受抑制。10-3 mol/L组G1期细胞大幅度下降,细胞有S期阻滞现象。10-2 mol/L组有明确的促凋亡作用。10-2 mol/L组上清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较其他各组显著增高(P < 0.05);纤维结合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 0.05),较其他各组有所下降(P < 0.05)。说明低浓度虎杖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保护细胞免于凋亡及促进纤维结合蛋白的表达与合成分泌的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应为10-5~10-4 mol/L。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four typical local anesthetics, lidocaine, prilocaine, procaine and tetracaine, on the functioning of human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PMN). PMN were stimulated by fMet-Leu-Phe (FMLP) or 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 to elicit chemotaxis, extracellular release of beta-glucuronidase (BGL) and superoxide anion (SOA) production. the four agents inhibited chemotaxis efficiently an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but had only weak effects on the release of BGL. the effect of tetracaine was strongest, followed by lidocaine, then prilocaine, whereas the effect of procaine was blunt. th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C50 in molarity) of the four local aesthetics for chemetaxis were as follows: tetracaine=4.1×10-4, lidocaine=3.2×10-3, prilocaine=3.6×10, procaine=4.9×10-3, those for SOA production induced by FMLP were : tetraaine=3.1×10-4, lidocine=5.9×10-3, prilocaine=1.9×10-2, procaine=1.2×10-2, those for SOA production indced by PMA were : tetracaine=1.1×10-3, lidocine=1.2×10-2, prilocaine=1.5×10-2, procaine=2.5×10-2, and those for rlease of BGL were : tetracaine=1.6×10-, lidocaine=5.3×10-3, prilocaine=2.8×10-2, procaine=1.2×10-1. the IC50 seemed to relate to the anesthetic's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their inhibitory properties on PMN functions, as lidocaine and prilocaine, which are aminoamide type anesthetics, preferentially inhibited chemotaxis, whereas tetracaine and procaine, aminoester type anesthetics, inhibited SOA production induced by FMLP.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ocal anesthetics on human PMN functions are also correlated with local anesthetic potency and vary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示踪技术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肛提肌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及盆腔器官脱垂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阴道自然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名(观察组),无症状未孕未产志愿者33名(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受试者行盆底横断面、冠状面FSE T2WI MR及DTI检查。对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肛提肌各分支(耻骨内脏肌、髂尾肌)的3D肌肉纤维束图像,并评价其纤维示踪的精确性,对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纤维束示踪图像者测量其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应用FSE T2WI MRI影像评价产妇肛提肌损伤情况,并将其分为耻骨内脏肌无损伤组、耻骨内脏肌损伤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无损伤组及损伤组间FA、ADC值的差异。结果 2组受试者均获得较为精确的耻骨内脏肌3D肌肉纤维束图像及对应的FA及ADC值,而髂尾肌3D肌肉纤维束图像均不精确。12例(24.0%,12/50)产妇存在耻骨内脏肌损伤,其中9例表现为单侧部分缺损,3例表现为双侧萎缩;4例(8.0%,4/50)产妇存在髂尾肌损伤,均表现为单侧部分缺损。对照组未发现肛提肌损伤。对照组、耻骨内脏肌无损伤组和损伤组耻骨内脏肌的FA值分别为0.49±0.08、0.52±0.11、0.53±0.13,ADC值分别为(1.79±0.29)×10-3 mm2/s、(1.75±0.34)×10-3 mm2/s、(1.93±0.35)×10-3 mm2/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17、1.747, P值均>0.05)。结论 DTI纤维束成像能够3D显示耻骨内脏肌纤维束结构,但髂尾肌的显示较为困难。目前DTI尚不能准确定量诊断肛提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