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肾缺血再灌流不同时相 i NOS和 e NOS表达的分布和量的变化 ,从原位探讨它们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 :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45分钟制备肾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 ,分别在缺血 45分钟、再灌流 3、6、12、2 4、48、72小时及 1和 2周处死动物 ,并设正常组对照。免疫组化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 :i NOS主要分布于近端小管刷状缘 ,肾盂的上皮细胞也呈阳性反应。缺血 45分钟和再灌流后一周内 i NOS阳性反应增强 ,分布范围向上皮细胞底部扩展 ,并且肾小管腔内也有棕黄色的管型出现。e NOS均匀地分布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  相似文献   

2.
苗秀明  翟效月  郭敏  张萍  张莉 《解剖学报》2009,40(4):671-674
目的 研究细胞内吞受体megalin和cubilin在胚胎发生发育小鼠肾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发生发育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不同胚龄小鼠肾(每组5只)megalin和cubilin的表达.同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肾近端小管与细胞内吞功能相关的细胞器的发育变化. 结果 胚龄9.5d时,megalin和cubilin表达于中肾管及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胚龄11d至18d,两受体表达于输尿管芽上皮细胞游离面,在S小体期肾小管近腔面呈弱阳性表达,肾小管胞内吞体及溶酶体少见,微绒毛稀疏.随着近髓肾单位细胞内吞体及微绒毛发育成熟,两受体表达局限于近端小管近腔面及刷状缘. 结论 megalin和cubilin 在胚胎肾发生发育中,从表达在分化早期所有小管近腔面胞质,到局限于成熟期近端小管游离面刷状缘,提示两受体协同重吸收功能是随着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发育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正常连接(粘附作用)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分子介导,研究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分子会发生变化,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脱落,这些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细胞碎片在管腔内形成堆积物,并引起小管腔梗阻。本文得用微管吸吮技术(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oue)定量测定模拟缺血缺氧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Matrigel)的粘附特性。材料与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进行原代培养及传代,取第8代细胞分别加入培养瓶和一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方法采用切除大鼠右肾,左肾蒂夹闭45分钟,再灌注2、6、12、24 h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管凋亡细胞,确定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结果 IRI组BUN、Scr在再灌注后2h开始上升,在24 h达到高峰;肾组织24 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脱落,小管可见细胞碎片及管型,小管排列稀疏、紊乱,管腔明显扩张,肾小球无明显改变;与Sham组相比,IRI各亚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指数与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及肾功能损伤的加重,肾小管凋亡细胞指数与损伤评分增加。结论切除大鼠右肾、夹闭左肾动脉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肾形态结构和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周CCl4组和6周CCl4组,每组5只。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鼠重),CCl4组以0.3ml/100g鼠重背部皮下注射60%CCl4橄榄油。2周CCl4组和6周CCl4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的第3周和7周的第1d处死。肾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aspase-3、Bax、TUNEL观察肾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均正常。2周和6周CCl4组的肾小球结构正常,2周CCl4组病变较轻、6周CCl4组肾皮质近端小管管腔狭小,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微绒毛脱失。对照组和2周CCl4组Caspase-3、Bax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未见阳性细胞表达;而6周CCl4组则在近髓质处的皮质内,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呈现棕黄色阳性反应。TUNEL显色2周CCl4组可见肾皮质内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和少量的肾小球细胞核呈阳性表达,而6周CCl4组在大量的远曲小管及少量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核呈阳性表达。结论CCl4诱导性肾损伤大鼠,2周时肾组织的近端小管上皮及少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而损伤6周时,肾皮质近端小管受损,上皮细胞变性;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
慢性染镉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取低剂量 (2 mg/ kg/ 次 ,2次 /周 )染镉 3月小鼠肾脏作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经 HE染色 ,细胞凋亡染色 (Tunel法 ) ,着重观察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并对阳性凋亡细胞进行计数及图象分析 ;部分小鼠肾皮质作超薄切片 ,H- 6 0 0型透射电镜观察近端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染镉后 ,小鼠肾近端小管细胞主要有以下两种变化。 1.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细胞肿胀 ,刷状缘受损 ,胞质疏松 ,染色浅淡 ,严重时细胞核染色质凝缩 ,核异型、固缩、溶解、坏死。坏死小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 ,部分小管腔内可见嗜酸性…  相似文献   

7.
大鼠缺血再灌流后肾小管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性肾小管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暂时夹闭在鼠左肾动静脉45分钟制肾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应用HE染色、TUNEL法、PCNA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肾缺血再灌流6小时至1周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缺血45分钟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流12至72小时PI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的高峰出现在缺血再灌流12小时。而PI的峰值在24小时。结论:缺血引起的细胞增殖水平下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端小管重吸收后,到达远端肾单位的HCO_3~-含量约5~7mEq/L,管腔液的pH则降至6.5~6.7。远端小管上皮细胞继续重吸收剩下的HCO_3~-,并泌氢形成可滴定酸和NH_4~+使尿液进一步酸化。和近端肾小管对比:远端肾单位只能吸收少量的HOC_3~-(约为近端小管的1/10),因此只要近端小管HCO_3~-重吸收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影响远端肾小管的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人肾与小肠ASBT(顶端Na+/胆汁酸协同转运蛋白)基因并比较2者的序列差别,明确ASBT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的亚细胞定位及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人肾和小肠组织中提取总RNA,然后用带有8肽FLAG标签的PCR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ASBT全长cDNA基因并测序,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ASBT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染到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ASBT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肾小管ASBT基因的序列与小肠ASBT序列完全一致。Western blotting表明ASBT基因在LLC-PK1细胞中得到了正确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显示正常ASBT蛋白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与生物信息学的预测结果一致。免疫组化染色表明ASBT蛋白主要表达于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的刷状缘侧,在间质及远端小管没有表达。结论:人肾小管ASBT基因序列与小肠ASBT相同,ASBT蛋白主要表达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管腔侧细胞膜。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肾缺血后肾小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髓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损伤情况。方法:大鼠肾动脉钳夹30、60min,再灌流24h。取肾组织块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缺血30、60min,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明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肿胀,但2组超微结构观察无明显差别;缺血60min再灌流24h,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肿胀及坏死;缺血30min再灌流24h,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或凋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凋亡。结论: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细胞死亡方式有关,对电镜观察细胞坏死、凋亡注意点及坏死与凋亡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