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速率散射比浊测定26例轻链病(LCD)血清、尿液中IgG、A、M和轻链к、λ含量并计算重链/轻链比值和к/λ比值。结果表明:血清IgG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血清к或λ含量高于或等于正常对照,但к/λ比值异常,轻链蛋白总和大于重链蛋白总和;尿液中异常升高的к或λ轻链含量高于血清同一轻链水平(P〈0.05);LCD以λ型多于к型,λ型血清和尿液中к/λ比值明显小于1,而к型血清和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血清轻链κ(kappa)、λ(lambda)浓度的测定及κ/λ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不同,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轻链κ、λ,并计算κ/λ比值.结果 各组血清κ/λ比值分别为:肾功能不全患组(1.99 ±0.72),κ型MM伴肾功能不全组(9.74±7.39),λ型MM伴肾功能不全组(0.27±0.24),肾功能不全组与MM伴肾功能不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血清轻链浓度的测量及κ/λ比值计算是一个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更大程度的降低MM患者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κ、λ轻链水平和κ/λ比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散射浊度法检测 1 6 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Ig、κ、λ轻链含量 ,并计算κ/λ比率。结果 :1 52例MMGIg水平均显著减低 ,κ型κ/λ比率为 5. 3~ 493 ;λ型κ/λ比率为 0 . 0 0 6~ 0 . 2 3。 1 0例BMG及 3 2例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κ/λ比率接近正常人。 1 7例BJP型中仅 4例血清轻链明显升高且蛋白电泳谱出现M带 ,而 1 7例尿蛋白电泳谱均出现单一的轻链型M带。结论 :血清及尿液κ、λ定量和κ/λ比率对BMG与MMG、轻链病、单克隆与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破裂异位妊娠四项指标联枪的诊断价他。方法:分别对50例未破裂导位妊娠患者(观察组)和50例宫内早早孕妇女(对照组)的血清β-HCG、P、VEGF及CK进行隔日检测,对两次测得值的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宫内早早孕妇女相比,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P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CK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K/P比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P、VEGF、CK及CK/P比值对未破裂EP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检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型乙型肝炎前期(以下简称重肝前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状况。方法选取重肝前期患者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3-/CDl9+(B细胞)等亚群表达百分比,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补体c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重肝前期组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但其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P〈0.01或P〈0.05);慢性乙肝组与重肝前期组外周血B细胞的平均百分率及血清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肝前期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重型乙肝前期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相对慢性乙肝而言,细胞免疫相对亢进,体液免疫相对受抑。  相似文献   

6.
血、尿中κ、λ轻链含量及比值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王兰兰1冯伟华1李立新1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血清、尿液中检出M蛋白并确定其含量与性质,是诊断MM的重要依据。我室过去对M蛋白的免疫学实验诊断多采用Ig分类定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清HCV-RNA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82例。健康人群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HCV—RNA含量分为A组(HCV-RNA含量:〈10^5IU/ml)、B组(HCV.RNA含量:105IU/ml)、C组(HCV-RNA含量:106NIU/ml)、D组(HCV-RNA含量:10^7IU/ml)。分别检测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四项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HCV.RNA含量。分析PT、AFIT、TT、FIB指标在不同血清HCV.RNA含量组中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除FIB值外,不同HCV—RNA含量组之间胛、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PT=32.91,X2APTT=25.78,X^2 TT=43.14,P均=0.000)。各组PT、APTT、TT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病毒含量≥10^5 IU/ml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FIB值,除了病毒含量≥10^7 IU/ml≥106~〈10^7 IU/ml组外,其余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随着病人体内HCV-RNA含量的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对于HCV-RNA含量≥10^6 IU/ml的病人。应随时监测病人的凝血功能,以防出现严重的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是否与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关联。方法放射免疫法检测225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白蛋白含量和血浆醛固酮浓度,24h尿白蛋白〈30mg判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4h尿白蛋白在30~300mg为微量白蛋白尿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25例高血压患者和135名正常对照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结果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白蛋白尿正常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之间TT、TC和CC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比较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白蛋白尿正常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5)。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醛固酮浓度显著升高,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早期肾损害的遗传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3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及40例对照组血清的S100β蛋白浓度;②以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算出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对照,将63例癫痫患者按S100β蛋白的测值分为高浓度组(23例)、中等浓度组(21例)及低浓度组(19例);③认知功能评价: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排除痴呆;运用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HAMD)排除抑郁患者;运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及失匹配负波(MMN)评估记忆功能。结果:原发性癫痫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在高浓度组、中等浓度组及低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等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MMN潜伏期在高浓度组、中等浓度组和低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的MMN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中等浓度组的MMN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商值在高浓度组、中等浓度组及低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等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心理学评分,高浓度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与相应的MMN潜伏期呈正相关(r=0.864,P=0.006),与学习记忆呈负相关(r=0.685,P=0.045);中等浓度组、低浓度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与相应的MMN潜伏期呈负相关(r=-0.517,P=0.008;r=0.864,P=0.001),与学习记忆呈正相关(r=0.505,P=0.01;r=0.586,P=0.049)。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可以作为评价癫痫患者学习记忆障碍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AED)托吡酯(TPM)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企为临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方法:收集43例无肝、肾损害及其他特殊疾病,近期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治疗剂量维生素D的癫痫患儿的血清和尿液,并以其中服药前的癫痫患儿13例(作为对照组)和TPM组30例,测定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同时,对服用TPM的患儿体内血Ca2+、HCO-水平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PM组血清AI。PF(20.13±4.44)U/L]与对照组[(14.75±2.39)U/L]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o.01),TPM组尿DPD/Cr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中的血清ALP和尿DPD/Cr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3、-0.396)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组患儿血Ca2+、HCO-的结果分别为:(1.10±0.08)mmol/L,(16.28±1.09)mmol/L,均低于正常值范围2.12~2.75mmol/L和22~28mmol/L。服用TPM的癫痫患儿血Ca2+水平与其ALP和DPD/Cr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83,-0.288P〉0.05),该组患儿血HCO。水平与其ALP和DPD/Cr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321,0.285P〉0.05),血Ca2+与HCO一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064,P〉0.05)。结论:TPM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两个方面,服用TPM的癫痫患儿不仅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应定期检测血浆HCO3-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采集154例ITP患儿(ITP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ELISA方法检测HCMV IgM、IgG抗体;其中105例ITP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采集了尿液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并比较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的差异。结果 ITP患儿血清HCMV DNA、HCMV IgM及IgG抗体和尿HCM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29.72±14.54)×109/L与阴性患儿(41.28±18.3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感染HCMV可能是发生IT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这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及预防ITP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蛋白和内皮素的临床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尿清蛋白与内皮素1(ET-1)在HSP、HSP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对照组(21例)和紫癜患儿(29例),用磺柳酸比浊法测定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ET-1水平,比较UAER和ET-1在HSP与HSPN的水平变化以及在HSPN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HSP组与对照组24h尿清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SPN组与对照组、HSP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ET-1在HSP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SPN组与对照组、HSP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P〈0.01,P〈0.05);HSPN组治疗后24h尿清蛋白和ET-1降低,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4h尿清蛋白与血清ET-1呈正相关关系(r=0.504,P〈0.05)。ET-1参与HSP、HSPN的发病,并与尿蛋白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SYBR GreenⅠ联合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意义。方法选择浓度为10^8.48、10^5.70和10^3.70copies/ml的3种HBV-DNA阳性血清和〈1×10^3.0copies/ml的阴性血清各1份,在TaqMan-PCR混合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Ⅰ组成双荧光PCR(TaqMan+SYBR Green Ⅰ组),同时进行TaqMan和SYBR Green Ⅰ的单荧光PCR(分别为TaqMan组和SYBR Green Ⅰ组),设置同一PCR和熔解曲线的循环参数,检测HBV-DNA含量及其Tm,每种方法一次检测每份血清5次。结果TaqMan+SYBR Green Ⅰ组检测的HBV-DNA阳性血清均为阳性,其平均含量为10^8.55±0.32、10^5.79±0.29、10^3.81±0.30,与TaqMan组的10^8.49±0.31、10^5.69±0.34、10^3.72±0.26copies/ml0.320.290.300.310.300.25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P〉0.05);与SYBR Green I组的10^8.41±0.35,10^5.21±0.34和10^3.26±0.26copies/m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除高浓度外,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0.340.262.62,P〈0.05)。TaqMan+SYBR Green I组和SYBR Green Ⅰ组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熔解温度(Tm)分别为71.8℃、72℃和79.8℃,阴性血清未出现扩增曲线和Tm值。结论SYBR Green Ⅰ联合TaqMan-PCR检测HBV-DNA时,具有能维持TaqMan-PCR的高灵敏度、特异性更强,并能同时检测HBV-DNATm的特点,为HBV的DNA多态性分析,尤其是在HBV基因分型方面提供了新的检测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试剂盒的分析性能。方法分别应用国产与进口两种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试剂盒,通过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0份体检样本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进行精密度、准确度、抗干扰和线性试验等分析性能的评价与比较。结果①精密度分析结果:国产试剂的批内CV%为7.6%、5.8%,批间CV%为9.6%;进口试剂的批内CV%为0.7%、2.8%,批间CV%为2.2%。②平均回收率结果:国产试剂平均回收率为100.3%,进口试剂为97.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线性范围分析结果:在3.11mmol/L内,国产试剂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线性相关性良好;在3.23mmol/L内,进口试剂线性相关性良好,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扰试验分析结果:在血红蛋白〈0.12mmol/L,胆红素〈0.34mmol/L,甘油三酯〈11.3mmol/L,维生素C〈1.2mmol/L条件下,两种试剂盒测定血清血清游离脂肪酸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⑤对临床血清游离脂肪酸测定结果分析表明,两种试剂相关性好(Y九强=0.9667X德赛+0.0175,R2=0.9801,P〈0.05,n=50),偏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试剂盒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结果一致性较好,且CV%均小于10%。国产试剂精密度相对较低,线性可达3.11mmol/L,抗干扰能力较强。该结果表明两种试剂盒的分析性能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好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法进行血、尿、母乳联合检测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联合检测182例疑诊HCMV感染的患儿,对母乳喂养的阳性患儿补测母乳HCMV—DNA。结果血、尿及联合检测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5.93%、29.12%、39.01%。阳性患儿配对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45.00%,阴性患儿配对的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18.60%,两组进行x^2检验,x^2=5.5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联合检测能提高HCMV—DNA检测阳性率,尿HCMV—DNA检测阳性率高于血HCMV—DNA检测,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分析内皮素-3(EDN-3)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患者各种临床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甲基化PCR(MS-PCR)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6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EDN-3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比较以上两指标变化在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状态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EDN-3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P0.01),但这种降低在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肿瘤组织类型和大小、有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DN-3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55.56%(30/54),对照组未检出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8,P0.01);EDN-3启动子甲基化在上述不同临床状态时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N-3mRNA转录下调和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与患者临床病理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特征,研究家兔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输注0.9%NaCl,记录家兔正常的心电图特征及血钾浓度,实验组分别输注1%、4%、10%KCl溶液(2mL/kg)复制高钾血症模型,观察家兔心电生理的变化特征,记录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及各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实验组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心电图各波形时限及振幅差异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输钾浓度增高发生高血钾时间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家兔血钾浓度与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一致性良好(P〈0.01),在ROC曲线上心电图变异率诊断水平最高(P〈0.01),其次为血钾浓度(P〈0.05),而心率诊断水平最差(P〉0.05),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异率高度相关(P〈0.05),血钾浓度与心率相关性较差(P〉0.05)。结论实验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对临床急性高钾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诊断效果较好、简便、经济的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技术。方法以D21s1411,D21s1259为检测位点,D19s222为参照位点,用SYBR GreenI作为荧光染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7例唐氏综合征及13l例非唐氏综合征胎儿羊水标本的STR片段,分析唐氏综合征组及非唐氏综合征组的4对△Ct值。结果1.非唐氏征组的△Ct1411。及△Ct1259的均数、标准差及95%置信区间均为正值,唐氏征组的△Ct1411及△Ct1259的均数及95%置信区间均为负值;两组间95%置信区间互不重叠。2.非唐氏征组与唐氏征组位点D21s141l及D21s1259△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2.088,P=0.000及t=13.884,P=0.000.3.用D21s1411进行诊断时,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91,将△Ct1411 0.1327为截止值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用D21s1259进行诊断时,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85,将△Ct1259=-0.2016作为截止值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结论1.以D21s141l和D21s1259为检测位点,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羊水标本的STR片段,可有效判断胎儿是否为唐氏综合征,检出率达91%以上。2.用SYBR GreenI作为染料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操作步骤简单,成本较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一种新的基于上转发光法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UPT)检测500份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样品HBV.LP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结果5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HBV-LP与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8.0%和42.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5份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29.3%和37.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检出率为57.0%,与HBV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对HBeAg阴性和HBVDNA低拷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HBVDNA、HBV—LP和HBeAg有利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判断和抗病毒治疗终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脑梗死组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120例,分别检测NSE和HCY含量,并比较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NSE和HCY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有良好的相关性.脑梗死大面积组比小面积组NSE和HCY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组NSE和HCY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1.6%)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 血清NSE和HCY联合检测在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其含量可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