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题释义: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牙齿组织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再生和分化潜力好、免疫原性低的特点,因而成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 免疫调节: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使机体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背景: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牙髓、牙周膜、脱落的乳牙、根尖乳头、牙囊、牙龈等不同组织分离获得。大量实验研究发现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细胞的作用可能取决于周围微环境、干细胞的组织来源以及免疫细胞制备类型等多种因素,并且已经证明激活的免疫细胞可以上调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这种对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将为其在再生修复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目的:对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Elsevie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间充质干细胞,再生,口腔疾病,病原菌,牙齿组织”“immune regulation,immune system,mesenchymal stem cells,regeneration,oral diseases,pathogenic bacteria,dental-tissue”,通过查阅2000至2019年期间收录的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方面的相关文章,包括综述、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88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目前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关于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应用中所起到的免疫调节作用还不是很清晰。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表了一种机制,该机制有助于组织稳态和炎性疾病的研究。因此,基于免疫调节的策略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工具。文章综述了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并讨论了其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口腔疾病进展和口腔组织再生中的潜在意义。 ORCID: 0000-0001-7694-1542(陈谦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方面的作用已有大量报道,最近还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但对于其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仍不够清楚。 目的:讨论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0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后的归巢特性及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机制的文献。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tissue repairing,homing,immunomodulato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文献包括研究原著及综述,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保留50篇文献归纳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已被证实,最近发现其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作用的相关机制多效而复杂,多种因子介导的腺体-受体反应及相关免疫细胞参与此过程。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机制仍不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及完善。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它们是十分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在牙组织工程的应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的:综述牙源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ighwir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stem cells,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中文检索词为“牙源干细胞,组织工程,应用”。初步检索文献量总计156篇,选择牙源性干细胞,包括牙髓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等在组织工程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关报道,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最终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多种牙源干细胞,都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与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组织工程,尤其是牙组织工程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虽然有关牙源干细胞在牙组织再生的应用上有一定报道,但研究不多,且仅处于动物模型阶段。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各种牙源干细胞有望真正进入临床,为解决人类各种口腔疾病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免疫调节的可塑性:患者免疫系统对炎症反应的应答程度,局部微环境炎症递质的种类、浓度及参与的免疫细胞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既可以促进免疫应答也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炎症因子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特性研究的意义: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是其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多种炎症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疗效。不同炎症环境对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特性的改变也直接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阐明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和炎症环境3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不但有利于明确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更有利于针对不同疾病病理机制精确提供疾病治疗的新策略,尤其是有的放矢地研发免疫增强型间充质干细胞制剂,进一步提高疗效,恢复免疫平衡,提供治疗学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拥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状态,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等。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受炎症因子调控,依据微环境中炎症因子的种类、水平,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目的:综述炎症因子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特性的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或主题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可塑性,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5,前列腺素E2”,英文检索关键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e regulation,plasticity,interferon gamm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interleukin17,interleukin 35,prostaglandin E2”。纳入炎症因子干预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特性的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采用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5和前列腺素E2干预或预处理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随之改变,不但可重塑组织微环境、影响炎症反应,而且可重建免疫平衡,进而治疗疾病或缓解疾病进展。针对炎症、免疫反应的不同,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个体化、差异化治疗,都有望进一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ORCID: 0000-0003-4724-0848(王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有直接参与损伤修复,分泌生长因子,调节免疫和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可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炎症,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治疗”为中文检索词,以“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e regulation,inflammation,immune cells,inflammatory factors,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在万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有关干细胞参与炎症免疫调节的文献。排除陈旧性和重复性研究,最终纳入40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免疫调节及多向分化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同时间充质干细胞易于从不同组织中获取并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使得其在组织损伤炎症与修复的临床运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作为最有希望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的种子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免疫调节失衡导致的炎症性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细胞生物治疗领域,间充质干细胞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肌肉、肌腱等。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组织损伤修复,如骨、软骨、关节损伤的修复,心脏、肝脏、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目的:比较各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检索1987到2015年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关的文献。从细胞表面标记物,增殖、分化、迁移能力,以及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各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优缺点。 结果与结论: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潜力和表面标记物存在差异。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活性可能与间充质干细胞处于不同组织中的活化状态、种属差异、组织来源和培养条件的不同有关,从而导致不同源性间充干细胞免疫活性也不完全相同。深入认识影响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因素和机制,可以增强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迁移的能力,提高其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治疗效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外泌体:早期由多泡体通过膜内陷包裹内容物形成并在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中被释放到胞外,是一类粒径为30-120 nm,内含来源细胞中部分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的蝶形膜性囊泡。外泌体能分泌及转运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并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由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所得,具有来源细胞的特性。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能促进受损区域细胞自我修复与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内稳态,加速创面修复。不仅如此,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血管损伤修复、急性肺损伤、缺血性脑卒中、骨关节炎、心肌梗死等各个系统疾病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因其众多优点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精确有效以及低成本检测出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将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检测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方法:检索万方、百度学术、维普、CNKI、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Embase、Cochrane、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199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检测方法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检测方法”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detection methods”。排除重复与相关性弱的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共纳入60篇文献来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生物学特性及其旁分泌作用;②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定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较好的应用前景,例如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组织再生等;③总结了目前对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④上述研究为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治疗疾病及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ORCID:0000-0003-3297-2587(杨沁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多个领域的组织修复作用已被证实,两者有望成为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年至2015年8月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软骨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 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损伤仍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虽然修复方法很多,但均有局限性,而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发现为软骨修复创造了可能性,同时给广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泡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大量提取及纯化方法、增殖分化潜能、在软骨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等很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不涉及伦理问题等优点成为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目的:阐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最新研究进展。 方法:检索 PubMed、ScienceDirect、OvidSP、CNKI 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时限为2003至 2015年,英文检索词为“Placenta,Mesenchymal stem cells,The placenta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ll transplantation , Application mechanism”,中文检索词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应用机制”,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且论据可靠的部分文献,最终纳入57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已成功分离培养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证明其具有干细胞源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目前有较多关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实验动物及临床的研究,在骨组织工程、血管再生及神经组织等修复过程中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具体应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围产期组织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良好来源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目的:比较3种来源于不同围产期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 方法: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 fetal blood, umbilical cord, placenta”为检索词,检索PudMed数据库中2002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文献,纳入与脐血、脐带、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权威性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48篇文献,对其中16 篇文献进行综述。主要阐述3种来源于不同围产期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内容,相对于脐血、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脐带华通胶质的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分离方法简单,分离成功率高,扩增潜能较高,分化潜能较高以及致瘤性低而成为相对优越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而得。间充质干细胞对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5年Pub Med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T细胞,B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omodulator,T cells,B cells,NK cells,dendritic cells",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且论据可靠的文献,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细胞接触和可溶性细胞因子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产生免疫调节作用。但是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不尽相同。在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细胞分离方法、细胞来源、定植部位等重要因素。在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之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细胞活化和自身抗体产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许多研究表明MSC对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上调Foxp3’T细胞水平、下调Th17细胞水平、抑制浆细胞的成熟等)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IL-10、TGF—β、TNF—α等)的分泌干预抑制SLE,并且免疫原性较低。尤其脐带MSC,因为其独特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干预治疗SLE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have been used for allogeneic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but have certain drawbacks. Therefore, stem cells (SC)s derived from other adult tissue sourc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However, there is only limited knowledge on their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of 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and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with that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Cs under identic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 have demonstrated a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 immune responses in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 (up to 66-93% inhibition) and phytohemagglutinin activation assays (up to 67-96% inhibition). The lowest SC-to-PBMC ratio able to inhibit PBMC 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was 1:8. Subcultivation (passage 2-6) did not alter immunoinhibitory properties, whereas cryopreserv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Using transwell systems, we have demonstrated an inhibition mechanism that is dependent on cell contact. Additionally, in coculture with allogeneic PBMCs, SCs were well tolerated and at most provoked mild alloreactions in singular cas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contact- and dose-dependent immunosuppression of mesenchymal and epithelial amniotic SC populations, as well as of adipose tissue-derived SCs. All three cell types may be considered as possible alternatives to BMSCs for allogeneic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对肥大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递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培养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获取干细胞分泌因子。分离培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分别以大鼠抗卵蛋白血清特异性被动致敏腹腔肥大细胞和用Compound48/80非特异性致敏肥大细胞。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因子、酮替芬均能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干细胞因子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的效果均不如酮替芬组(P < 0.05)。结果表明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减轻其脱颗粒、释放炎症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同时可参与免疫调节反应,而成人及引产胎儿骨髓均是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 目的:通过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增殖活性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比较,揭示二者生物学特点的差异。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传3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以及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引产儿组和正常成人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相似、表型相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引产儿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成人。提示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增殖活性有差异外,其余生物学特点相似,引产儿可以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提供新的骨髓来源。  相似文献   

16.
Multiple stem cell types can be isolated from the human placenta. Recent advances in stem cell biology have revealed that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hAECs) are one of the perinatal stem cells which possess embryonic stem cell‐like differentiation capability and adult stem cell‐like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Unlike other types of placental stem cells, hAECs are derived from pluripotent epiblasts and maintain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throughout gestation. Similar to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ECs are also able to modulate the local immune response. These, and other properties, make hAECs attractive for cellular therapy. This review article summarizes current knowledge of stem cell characteristics and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of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 and aim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goal of novel therap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背景: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时,发挥作用需要的剂量、持续的时间及是否具有不良反应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异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免疫调节作用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方法:免疫系统正常的BALB/c小鼠模型,制备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每只小鼠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0.3 mL细胞悬液,分别含5×105,5×104,5×10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小鼠仅注射0.3 mL生理盐水。进行淋巴细胞增殖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异基因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等实验。 结果与结论:不同剂量的C57BL/6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给BALB/c受体小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呈剂量依赖性。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异基因移植物的植入,同时这种免疫下调作用在2周时最强,1个月逐渐减弱,2个月基本消失,提示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且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