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T_12^L_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12~T5椎体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为胸腰椎骨折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21具脊柱标本上对前纵韧带、膈肌脚、腰大肌、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及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将脊柱胸腰段及腰椎紧密包围其中,形成软组织夹板,各椎间盘将各椎体分隔,形成独立的软组织间室。结论:提出T12~T5椎体软组织夹板的概念,该夹板由双侧膈肌脚、腰大肌与前、后纵韧带组成,诊断胸腰椎骨折时应注意该夹板的完整性;治疗时要利用T12~T5椎体软组织夹板对骨折进行复位,以达到解剖学复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膈肌脚的形态特点及其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的作用。 方法 成人胸腰段躯干标本3具,胸腰段横断面标本4套及矢状面标本1套,观察膈肌脚的形态及其与椎体、前纵韧带、椎间盘的附着关系。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64例(T12 12例,L1 31例,L2 14例,L3 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不同节段(T12、L1、L2、L3)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矫正量、前缘压缩率矫正量。 结果 左、右膈肌脚位于T12~L4椎体前方为腱肌混合结构,与前纵韧带融合。伤椎Cobb角矫正量,T12为23.9±10.5°,L1 20.4±10.7°,L2 14.5±11.4°,L3 11.9±8.7°,T12与L2、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矫正量,T12为0.48±0.13,L1 0.45±0.17,L2 0.37±0.20,L3 0.30±0.18,T12、L1与L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12、L1伤椎骨折复位率优于L2、L3,膈肌脚可能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具脊柱标本上模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拧入60枚螺钉,观察螺钉在椎体内的位置、椎体终板与螺钉的位置关系、前纵韧带和膈肌脚的位置及毗邻。结果:侧面观椎弓根螺钉于椎体上1/4处;冠状面观,螺钉位于椎体侧缘,距椎体边缘5~8mm,螺钉前端可直达椎体前缘;矢状面观,椎弓根螺钉紧贴上终板,距终板仅2~3mm。膈肌脚纤维粗大,左右各一,呈腱肌混合纵行,紧密附着于椎体前侧方。结论:(1)椎弓根螺钉在椎体内的位置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直接撬拨复位的解剖学依据;(2)腰大肌及膈肌脚纤维是经伤椎椎弓根撑开复位的软组织夹板样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结构特点进行伤椎复位;(3)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科学和可靠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膈肌脚的解剖形态及其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爆裂骨折复位过程的作用。  方法 (1)成人躯干标本24具,男16具,女8具,游离腰椎前方双侧膈肌脚,观测其跨椎体节段数、长度、宽度与厚度;(2)将该24具标本制作骨折复位模型。进行实体测量并X线机动态的记录伤椎及椎体前方膈肌脚形态结构的变化。  结果 (1) 75%(18例)膈肌脚上端至T12下缘水平,下端多起自L3/4椎间,右侧稍长。右侧膈肌脚长(12.1±1.8) cm,与前纵韧带融合长度为(7.0±1.1) cm;左侧膈肌脚长(9.6±1.5) cm,融合长度(5.3±1.1)cm。膈肌脚宽度与厚度随着节段水平变化而变化。(2)手术中各步骤复位量进行对比,发现伤椎的Cobb角和矢状径在俯卧位时可以得到最大量的恢复。  结论 (1) 正常成人有发达的膈肌脚附着在T12~L4前面,膈肌脚与前纵韧带融合;双侧强大的膈肌脚在骨折时对椎体具有保护作用,使骨折碎片不至于移位过大。(2)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定的复位作用;俯卧位是手术复位中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肌作用力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上段股骨,不损伤脊柱前、后纵韧带、椎间盘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保留脊柱背侧的竖脊肌、棘上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作用力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颈胸腰段占74.33%、胸腰段占45.21%,腰段占73.73%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腰椎向腹部的弯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脊柱颈段椎间盘入路椎管内减压的相关解剖。 方法 取18具正常成人颈段脊柱防腐标本,通过不同断层,观察硬脊膜、后纵韧带与硬膜外前隙的毗邻关系和结构特点;测量椎间盘平面的硬脊膜厚度、后纵韧带宽度、椎体矢状径长度。 结果 颈段后纵韧带分为深、浅层,两层在中线两侧4~5 mm处分开,浅层与硬脊膜形成潜在的硬膜外前隙,该隙内有Hofmann's韧带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之间。深、浅层在硬脊膜前外侧形成一梭形腔隙-后纵韧带间隙; 椎体后面矢状正中线到两侧后纵韧带间隙外侧角的距离约为10 mm。 结论 根据后纵韧带的宽度和毗邻关系,颈椎前路手术经椎间盘达后纵韧带,逐渐由外进入后纵韧带间隙减压,可减少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生物力学实验方式评价胸腰段脊柱椎管前方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中前、后纵韧带切除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柱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行L1椎体切除椎管前方减压自体髂骨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在WE-10A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该术式中切除病变节段前纵韧带后胸腰椎的稳定性在旋转、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各运动状态下有下降趋势,其中以后伸时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切除该节段后纵韧带,胸腰椎在屈伸、侧弯和旋转运动状态下稳定性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椎管前方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中局部切除前纵韧带将降低内固定后脊柱在后伸状态的即刻稳定性;前、后纵韧带均切除将明显降低Kaneda器械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开明  张万 《解剖与临床》2009,14(3):168-170
目的:研究脊柱胸腰段(T11-L2)左侧胸膜外腹膜后的手术入路解剖,为该部位手术提供层次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5例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男10例,女5例),按脊柱胸腰段椎体病灶的左侧胸膜外腹膜后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T11~L2椎体前外侧面的器官、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的位置及毗邻关系,重点观察肋膈窦、腹膜腔和膈肌之间解剖关系。结果:(1)经左侧胸膜外腹膜后入路显露胸腰段脊柱,经过皮肤、浅筋膜,背部浅、深层肌及腹壁肌层,肋、肋间隙,在膈上、下推开壁胸膜和壁腹膜,剪开部分膈肌避开椎前的血管、神经、食管和胸导管即可显露T11-L2椎体。(2)左肋膈窦底由后向前,先后与12肋、11肋间神经血管和11肋平齐,在T11~T12左椎间孔处第11肋间神经与左肋膈窦底的上下距离为(34.3±1.0)mm,在左竖脊肌外缘为(21.4±0.8)mm,在左腋前线至胸前外侧壁二者平齐,向前内行渐低于左肋膈窦底部。结论:左侧胸膜外腹膜后入路经膈肌与壁腹膜和膈胸膜之间隙可显露T11~L2椎体,第11肋间动静脉和肋间神经的走行可作为肋膈窦底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9.
背景:到目前为止,对于后纵韧带在胸腰段脊柱前路减压术式中所发挥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胸腰段脊柱后纵韧带在椎管前方减压自体髂骨植骨+Kaneda内固定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7具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柱(T11~L3)标本,采用前后对照方法,按操作过程标记为:正常组→后纵韧带完整组(椎管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保留后纵韧带组)→后纵韧带切除组,应用实验应力方法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模拟临床手术行L1椎体切除椎管前方减压自体髂骨植骨+Kaneda内固定,在脊柱WE-10A万能材料实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并计算应变、刚度、轴向压缩强度、扭转强刚度等数据,通过F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与结论:胸腰椎椎管前方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局部切除后纵韧带使胸腰椎的稳定性在旋转、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各运动状态下降,其中以前屈时最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在胸腰段脊柱椎管前方减压过程中,局部切除后纵韧带将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在前屈状态时下降,不利于提高脊柱的融合率。因此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后纵韧带。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生物力学与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解剖学因素及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采用新鲜胸11(T11)~腰3(L3)段脊柱,制备成腰1(L1)爆裂骨折模型,记录椎间盘切断而后纵韧带完整,后纵韧带切断而椎间盘完整,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均完整三组在恒速纵向拉伸过程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过程中的位移变化,描记出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在复位前期曲线上升平缓,所需纵向拉伸载荷按I、Ⅱ、Ⅲ组的顺序递增。在复位期曲线急剧上升,纵向拉伸载荷及复位百分率均按I、Ⅲ、Ⅱ组的顺序递增。在后复位期第Ⅲ组仍有明显的复位曲线存在。结论:纵向拉伸载荷对椎管内骨折块的复位有重要影响,完整的椎间盘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在骨折块的复位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留前纵韧带的椎体间植骨术的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评价保留前纵韧带的椎体间支撑植骨治疗脊柱爆裂骨折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方法: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结果:除旋转外,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四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满意的稳定性。结论:实验提示,该方法能明显增加损伤脊柱的力学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脊柱的融合率,是一种治疗脊柱骨折较为理想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前纵韧带是脊柱中唯一限制椎体过伸的韧带组织结构,对于活动度更大的颈椎部分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为了对颈椎前纵韧带的相关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及掌握,本文将从颈椎前纵韧带的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病理学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通过对颈椎前纵韧带的解剖结构、力学特性能的回顾,探讨并总结其损伤时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变化及病因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正常生理及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颈椎前纵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正常国人8具新鲜尸体颈椎C1-C4、C4-T1不同节段前纵韧带在Shimadzu 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单向拉伸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了前纵韧带C1~C4、C4一T1段的拉伸破坏载荷、伸长比、Lagrange张应力、Lagrange张应变、Euler应力、弹性模量等数据。对应力、应变数据以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出颈椎前纵韧带C1-C4、C4-T1段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及曲线。结论前纵韧带C1-C4段应力大于C4-T1段,前纵韧带C1-C4、C4-T1应变差异不显著,C4-T1段前纵韧带弹性模骨大于C1-C4殷前纵韧带。  相似文献   

14.
王琦  李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3):5262-5266
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其与正常颈椎形态和力学特性存在差异,使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生物力学研究成为一个难点。目的:建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椎间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选择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一名志愿者,将颈椎CT扫描719张DICOM格式图像导入Mimics建模软件,构建stl格式初步三维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精修细化功能对三维模型进行光滑、消除噪点,并生成NURBS曲面模型,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15.0,添加韧带、椎间盘,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并对人体颈椎6种活动进行模拟,与以往的文献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①建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椎间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7个颈椎椎体、1个胸椎椎体、5个椎间盘和韧带等结构,共计320 512个节点、180 905个单元,模型外观逼真,细节还原度高,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②该模型在屈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下的活动度与以往的文献对比差异不大;③建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椎间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髂腰韧带CT三维显示及其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髂腰韧带能否在CT上显示以及髂腰韧带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方法:128例腰椎患者进行了CT容积扫描检查,采用横断、矢状、冠状多平面重建图像分析髂腰韧带的结构特点。128例患者中有11例为移行椎患者,均经X线片证实。结果:117例腰骶正常节段的患者髂腰韧带均起自L5横突。83%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间隔脂肪组织,前、后束可分辨,横断位上前束较扁,向外侧走行止于髂棘后1/3内侧缘,后束较短而厚,向外后侧走行止于髂后上棘内侧骨面,冠状位上髂腰韧带前、后束均呈类三角形改变,尖端指向髂棘,底边与L5横突相连,矢状位上髂腰韧带前束呈薄条带状或小点状,后束呈宽厚条带状或结节状。17%的髂腰韧带前、后束之间缺乏脂肪组织,前、后束不能分辨,横断位上韧带呈宽厚条带状或扇形向外后方行走,止于髂棘,冠状位上韧带呈类三角形改变,矢状位上韧带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条带状改变。以髂腰韧带作为L5椎体水平的定位标记,11例移行椎均准确定位。结论:CT三维多平面重建可准确显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特点。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根据这一特点能对腰椎节段进行准确的定位,特别是在合并有腰骶部移行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后方韧带复合体逐级切除对损伤胸腰椎稳定性的影响,验证棘上韧带对维持损伤胸腰椎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8具健康新鲜人体T11~L3节段标本,于L1椎体中1/3行楔形切除,并在材料试验机上压缩至闭合以制备L1椎体骨折。对T12~L1处后方韧带复合体按照关节囊、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的顺序进行逐级切除,依次连续测量T12~L1节段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时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 NZ)变化。结果 在前屈和后伸运动中,椎体切除及棘上韧带断裂后,ROM及NZ显著增加。在侧弯运动中,椎体切除和关节囊破坏后,ROM显著增加。在旋转活动中,椎体切除及关节囊破坏导致ROM增加,NZ无显著增加。结论 棘上韧带断裂后,T12~L1节段稳定性发生显著下降,尤其在前屈运动中。棘上韧带是维持胸腰椎节段稳定性的关键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