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Ying J  Feng X  Liu X  Xie Y  Su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6):526-529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特征。方法:对8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6.4岁。左乳4例,右乳3例,双侧乳腺发病1例。7例患者为临床IE期,1例为ⅡE期。5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4例为中心母细胞形态,1例为免疫母细胞形态;3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淋巴瘤。8例均为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20、CD45RA阳性;CD43、CD45RO、CD5、CD10均阴性,3例雌、孕激素受体均阴性。治疗大多采用综合治疗,术后6例随访8-10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少见,术前诊断较难。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经综合治疗后,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癌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结内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 node inner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NHLNMZ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对6例乳腺浸润性癌合并NHLNMZL进行检测,并行21基因检测及NHLNMZL的基因检测。结果 6例均为乳腺浸润性癌合并NHLNMZL,其中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有2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瘤免疫表型:CD20弥漫阳性,CD21示FDC网扩大但较细,BCL-2、MNDA阳性。乳腺浸润性癌基因检测:其中4例表现为中危(RS=26.69),1例表现为高危(RS=34.21),1例表现为低危(RS=12.34);NHLNMZL中IgH、IgK、IgL阳性,FISH检测BCL-2、BCL-6、MYC均无重组。结论乳腺浸润性癌合并NHLNMZL虽属于恶性,但其侵袭性和恶性级别均较低,应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与乳腺X射线钼靶摄影(MG)对致密型乳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5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乳腺MG诊断为致密型乳腺(ACR3-4类)的患者112例,均为女性,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0.1岁。其中86例患者行乳腺DCE-MRI。对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致密型乳腺中良、恶性病变检出进行对照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算出两种检查方法在致密型乳腺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与病理对照,以期客观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86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32例,良性54例。乳腺MG对致密型乳腺中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68.60%(59/86),误诊率为29.63%(16/54),漏诊率为34.38%(11/32)。DCE-MRI诊断的符合率为89.53%(77/86),误诊率为9.26%(5/54),漏诊率为12.50%(4/32)。MG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5.63%、70.37%、68.60%;DCE-MRI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0%、90.74%、89.53%。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2)。结论乳腺DCE-MRI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MG检查。  相似文献   

4.
14例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报道12例原发性及2例继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在部分病例中观察到淋巴上皮损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2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10例为B细胞性,1例为T细胞性,1例未定。继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均为B细胞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至少部分乳腺淋巴瘤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女性患者60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7.01岁。将其中恶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分别纳入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组。其中乳腺癌组患者47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6.96岁;乳腺良性病变组13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5.75岁。统计并比较两组超声分型分布情况,记录并观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的形态、边界、直径、回声、阻力指数(RI)等超声声像图征象;分析各征象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比较不同乳腺超声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肿瘤47个,包括浸润性癌37个,导管原位癌6个,低级别恶性叶状肿瘤4个;良性肿瘤13个,包括纤维腺瘤8个,良性叶状肿瘤3个,腺病2个。乳腺超声检查共检出60个病灶,其中恶性47个,良性13个。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0%。超声分型中导管型7例,致密型24例,混合型23例,不均型6例,其中乳腺癌组中以致密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46.81%;乳腺良性病变组中以混合型所占比例最高,占比69.23%。47例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17例(36.17%),淋巴结未转移者30例(63.83%),其中原发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边界毛刺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均0.05),而高回声晕、原发灶最大直径及RI则均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影响(P均 0.05)。对不同乳腺超声分型进行乳腺癌RR分析结果显示,致密型、不均型均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RR值分别为3.126、2.852 (P=0.001,0004),而导管型和混合型均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其RR值分别为0.398、0.698 (P=0.025,0.019)。结论不同的超声分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各组织成分的变异情况,其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密切相关,能对临床肿瘤的侵犯行为进行有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15例。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造影剂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增强方式检查。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增强方式不同,良性肿块以整体不同程度地均匀型增强改变为主(80%,20/25),恶性肿块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或周边增强(86.7%,13/15)。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 T超导型MRI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恶性的乳腺早期病变女性患者6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0.12岁。所有患者均经3.0 T超导型MRI PWI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T1加权成像(T1WI)平扫后行三维(3D)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对比病变形态学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分析PWI联合DCE对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结果为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34例;DCE-MR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0例,良性病变患者26例,病变检出率75.41%;PWI扫描结果为恶性病变患者21例,良性病变患者27例,病变检出率78.69%。乳腺早期良性病变形态以类圆形(76.5%)、边缘以光滑(70.6%)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形态以分叶形(63.0%)、边缘以毛刺征(59.3%)为主;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DCE-MRI扫描形态学特征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557、37.459,P=0.000、0.000)。乳腺早期良性病变TIC形态以Ⅰ型(61.8%)为主,乳腺早期恶性病变TIC形态以Ⅲ型(77.8%)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1.852,P=0.000);22例(81.5%)恶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28例(82.4%)良性病变患者ADC值>1.195×10-3 mm2/s,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148,P=0.000)。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DCE-MRI、PWI单一诊断更高(P<0.05)。结论 3.0 T超导型MRI PWI联合DCE在乳腺早期良恶性病变鉴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的MR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分析1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MR表现。结果 13例中单发肿瘤4例,多发肿瘤9例,共计36个病灶。13例病变均累及幕上,其中8例病灶位于深部脑白质近脑室旁。肿瘤平均最大径为3.2cm。T1WI略低信号28个,T2WI等信号24个。28个病灶呈均匀强化。肿瘤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2例PCNSL行MR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强化均不明显,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病理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质少,细胞核大,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少见明显的出血及片状坏死,未见钙化,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基础决定其MR增强形态、占位程度以及肿瘤发生部位具有一定特征,运用不同的MR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做出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乳腺肿瘤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对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83例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74岁。根据乳腺手术及病理活检等证实94个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8个(良性组: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7.23岁;肿瘤直径1.2~5.3 cm,平均直径3.28 cm;乳腺炎性肉芽肿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纤维腺瘤26个,乳腺腺病14个),恶性肿瘤46个(恶性组: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6.91岁;肿瘤直径1.5~5.6 cm,平均直径3.40 cm;转移癌2个,黏液性乳腺癌3个,浸润性导管癌19个,浸润性小叶癌20个,原位癌2个)。两组均分别接受SWE及SMI检查,统计对比两组SWE检查弹性值(弹性最小值、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SWE分型情况、SWE检查相关参数(Ave R、Ave T1、Ratio1)、SMI血流分级、SWE及SMI单独与联合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价值。结果良性组弹性最小值、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较恶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SWE分型1型比率(52.08%)、3型比率(31.25%)较恶性组(2.17%、10.87%)高,4型比率(2.08%)、5型比率(2.08%)、6型率(2.08%)较恶性组(23.91%、30.43%、30.4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ve R、Ave T1、Ratio1较恶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SMI血流分级0级比率(18.75%)、Ⅰ级比率(60.42%)较恶性组高,Ⅲ级比率(2.08%)较恶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灵敏度(95.65%)、准确度(94.68%)较SWE、SMI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联合SWI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辨别其血流特征及弹性组织性质,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胶质银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内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颗粒数目、大小、形状、分布和肿瘤增生相关抗原(Ki67)表达进行观察,探讨二者的联系。为乳腺良、恶病变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收集我院乳腺良、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90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正常乳腺组织10例,纤维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全部病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均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结果本组12例共发现不连续肠道病变16个.浸润型病灶10个,其中"动脉瘤样扩张征"5个;肠壁非均匀性增厚型病灶2个;肿块型病灶4个.腹腔淋巴结肿大12例.脾受侵犯4例.结论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在显示肠管壁增厚的程度、形态、范围,浆膜面的改变,肠外器官的侵犯,淋巴结增大等方面能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分期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MRI动态增强参数对女性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1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良、恶性乳腺病变的MRI动态增强参数值,分析MRI动态增强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01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69例(68.32%);恶性病灶32例(31.68%).MRI动态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1.09%,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89.86%.良性乳腺病变Washin、PEI参数值、早期强化率均低于恶性乳腺病变,Washout参数值高于恶性乳腺病变,TIC类型以Ⅰ型为主,增强扫描达峰时间多在3 min后.良、恶性乳腺病变上述MRI动态增强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参数可为女性良恶性乳腺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2例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检查资料。全部病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均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结果 本组12例共发现不连续肠道病变16个。浸润型病灶10个,其中“动脉瘤样扩张征”5个;肠壁非均匀性增厚型病灶2个;肿块型病灶4个。腹腔淋巴结肿大12例。脾受侵犯4例。结论 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在显示肠管壁增厚的程度、形态、范围,浆膜面的改变,肠外器官的侵犯,淋巴结增大等方面能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分期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MG)较少见,本院共诊治4例,现报道如下,并对国内84例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分析。1 临床病理资料(见附表)2 讨论PMLMG占全部乳腺恶性肿瘤0.04~0.53%,本组占0.57%。84例文献中发病年龄7~71岁,平均38.4岁。PMLMG双乳均可发生,右侧多于左侧,也可同时受累,文献组共见9例(10.7%)。本病男性罕见,文献组共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下表现及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14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下表现. 结果:胃恶性淋巴瘤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54岁,胃镜下表现肿块型2例,溃疡型7例,浸润型2例,结节型3例.霍奇金病1例,非霍奇金病13例,其中12例为B细胞来源,1例为T细胞来源.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术后1年内死亡,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54.5%),5年及以上生存者3例(27.3%).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给以抗幽门螺杆菌联合化学治疗. 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困难,可采取普通胃镜联合病理检查等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治疗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片中成簇样钙化对乳腺病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乳腺X线片中90例成簇样钙化其颗粒的形态,大小及成簇样钙化的整体形状等特征,并评估其良恶性.结果 40例细沙型钙化中90%为恶性,10%为良性,10例粗颗粒样钙化10%为恶性,90%为良性,4例蠕虫样钙化和36例混合型钙化均为恶性.成簇样钙化的整体形状呈较规则的类圆形或椭圆形为良性,呈不规则形100%为恶性.结论 乳腺 X 线片中成簇样钙化的形态、大小、及成簇样钙化的整体形状对乳腺病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PCML)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PCML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CML的MSCT资料。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除1例为T细胞来源,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肿块型5例(41.7%),浸润型4例(33.3%),混合型3例(25%)。结论PCML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WHO(2003版)乳腺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4年8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诊治2392例乳腺肿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03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2392例乳腺肿瘤中,绝大多数为女性患者(2382例),占99.58%,男性10例(0.42%)。乳腺良性肿瘤982例(41.05%),浸润性乳腺癌和原位癌1389例(58.07%),乳腺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10例(0.42%),淋巴瘤2例(0.08%),转移性肿瘤9例(0.38%)。其中乳腺良性肿瘤中构成比居前5位分别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脂肪瘤和管状腺瘤;纤维腺瘤患者发病高峰为20~40岁。浸润性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112例(87.63%),浸润性小叶癌37例(2.91%),其他特殊类型癌120例(9.46%)。乳腺癌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黏液癌最为多见。浸润性导管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导管原位癌6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35例,小叶原位癌3例。Paget病10例(其中4例合并浸润性癌,4例合并导管内癌且3例伴微浸润)。乳腺癌中分子亚型分类Luminal A型693例(60.63%);Luminal B型127例(11.11%);Her-2过表达型130例(11.37%);正常乳腺样(normal breast -like)型172例(15.05%);Basal-like型21例(1.84%)。结论:对乳腺定期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以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徐海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9):1606-1607
目的: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超BI-RADS分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0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结节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共发现70个结节.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结果:BI-RADS 4级诊断准确率民明显低于病理学诊断准确率(P<0.05);良恶性乳腺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低、血供丰富等性质差异显著(P<0.05);良性乳腺结节Vsmax、Vdmin值均低于恶性乳腺结节(P<0.05).结论: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应用彩超BI-RADS分级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4级乳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报道7例肠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IMH),其中4例为中小多形T细胞淋巴瘤,1例为Tr-ML,2例为组织细胞性淋巴瘤。4例中小多形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反复便血伴发热,肠壁出血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穿孔。病理形态:溃疡表面坏死形成肉芽样血管增生,异形淋巴细胞浸润而无明确肿块。经免疫组化证实LCA、UCHL_1呈阳性,电镜显示异形淋巴细胞多形性。作者建议将此特殊类型T细胞淋巴瘤称肠型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区别子肠道形成明确肿块的T、B和组织细胞恶性淋巴瘤,有助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