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内皮祖细胞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影响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Hcy(10 μmol/L、3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干预,或先予以1 μmol/L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1 h,然后再用200 μmol/L Hcy干预。采用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衰老细胞,细胞增殖ELISA试剂盒和集落生成能力测定实验检测EPCs的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ELISA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EPCs Akt Ser473磷酸化水平。结果:Hcy呈浓度依赖性增加SA-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量,200 μmol/L最为显著,较对照增加了2倍(15.2±9.8 vs 51.9±13.5,P<0.01),而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Hcy诱导的衰老细胞的数量。此外,Hcy干预后伴随EPCs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显著损害。Hcy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EPCs端粒酶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Hcy显著减少Akt磷酸化。结论:Hcy加速EPCs衰老,伴随EPCs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损害,提示细胞衰老也许是Hcy损害EPCs的机制之一。Hcy加速EPCs衰老可能跟EPCs端粒酶活性下降以及Akt磷酸化水平的下降有关。阿托伐他汀可以预防Hcy对EPCs的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2.
尿酸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尿酸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于包被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培养14 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50 mg/L,150 mg/L,300 mg/L)尿酸分别培养24 h、48 h、72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 和Dil-acLDL 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 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来观察EPCs 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结果:尿酸呈量效和时效地增加EPCs 数量,300 mg/L尿酸作用48 h后EPCs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32.5±3.6 vs 78.2±4.1,P< 0.01),并增加EPCs增殖能力(0.179±0.005) vs (0.322±0.011), P< 0.01,和黏附能力(20.5±3.7) vs (67.8±4.9), P< 0.01。结论:尿酸可增加EPCs 数量并改善EPCs的增殖及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及PPARγ激动剂赛格列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NO生成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用1×10-7-1×10-4mol/L赛格列酮和10-5、10-4mol/L非诺贝特预处理HUVECs 24 h,再与10-6mol/L AngⅡ 共同孵育12 h,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Griees反应测定NO2-/NO3-浓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 AngⅡ刺激HUVEC 12 h下调eNOS mRNA(0.38±0.19 vs 0.13±0.18,P<0.01)和蛋白(35.90±3.18 vs 6.95±2.19,P<0.01)表达,减少NO生成(50.21 μmol/L vs 21.33 μmol/L,P<0.01)。用10-7、10-6、10-5、10-4 mol/L赛格列酮预处理24 h,上调eNOS mRNA表达(分别为0.36±0.03、0.36±0.14、0.37±0.16、0.43±0.06,与AngⅡ组比较,均P<0.01)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1.60±3.31、11.78±5.45、13.93±2.46、22.93±3.17,与AngⅡ组相比,均P<0.01),增加细胞培养液NO2-/NO3-浓度。非诺贝特也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培养液NO2-/NO3-浓度(P<0.01)。 结论: AngⅡ减少eNOS表达,从而减少NO生成。赛格列酮和非诺贝特预处理24 h,可拮抗AngⅡ对HUVECs eN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增加NO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膜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EPCs移植对血管损伤后内膜修复的影响。 方法: 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荧光标记EPCs从尾静脉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鼠体内。 结果: 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出内皮祖细胞,表现为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移植后,EPCs可归巢至血管损伤部位。EPCs移植组在球囊损伤2周后血管新生内膜明显减少,血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减轻。EPCs移植组新生内膜/中膜比值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0.82±0.09 vs 1.52±0.21, 1.48±0.19,P<0.01)。EPCs移植组PCNA 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少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19.25±3.96 vs 31.42±5.23, 29.37±3.16, P<0.05)。 结论: EPCs能有效移植到内皮损伤血管段,参与损伤血管的内膜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障碍能否被黄酒所逆转。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细胞悬液中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诱导单个核细胞向EPCs分化,孵箱中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用于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Di I-ac-LDL和FITC-UEA-I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定是正在分化的EPCs。上述细胞培养24 h后收集样品,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凋亡试剂盒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分别观察EPCs的活力、迁移能力、凋亡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y干预下EPCs的活力、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均显著减弱(P0.01);黄酒或红酒的干预则能明显改善Hcy对EPCs上述功能的影响(P0.01);进一步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黄酒或红酒的干预还能使EPCs的活力、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较对照组也有明显改善(P0.05);乙醇组EPCs的上述功能较Hcy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各组对EPCs的凋亡没有影响。结论:Hcy能显著减弱EPCs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小剂量的黄酒能改善EPCs的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2(NOS2)抑制剂S-甲基硫脲(SMT)对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NOS2在MI后心功能障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前30 min给予SMT灌胃,6周后测定左心室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NOS2表达量、血浆NO2-/NO3-水平、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MI后6周,心脏非梗死区NOS2表达量、血浆NO2-/NO3-水平、中心静脉压和左室舒张末压高于对照组。使用SMT可降低血浆NO2-/NO3-水平[(26.6±6.1) μmol/L vs (50.1±10.4) μmol/L, P<0.01],减少心肌梗死范围(36.0%±7.2% vs 42.6%±8.6%, P<0.05),减轻心室扩张[LVD,(6.6±0.3) mm vs (7.2±0.3) mm, P<0.01],减小心肌细胞直径[(15.1±1.6) μm vs (16.9±2.3) μm, P<0.05],减轻心肌纤维化[CVF,4.1%±1.1% vs 5.7%±1.2%, P<0.01],降低中心静脉压[(0.9±0.3) mmHg vs (1.5±0.5) mmHg, P<0.01]和左室舒张末压[(8.1±2.4) mmHg vs(13.4±3.1) mmHg, P<0.01],提高存活率(72.4% vs 39.3%, P<0.05)。结论: 大鼠MI后,NOS2可能起促进心功能障碍形成的作用。抑制NOS2可以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 IP3) 和Fas基因表达变化在quercet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肝癌HepG2 细胞培养72 h为对照, 20、40、60、80 μmol/ L quercetin作用于 HepG2 细胞72 h和60 μmol/L quercetin 作用于HepG2 细胞6 h、12 h、24 h、48 h、72 h,应用同位素试剂盒IP3 - [3H] Birtrak检测细胞IP3 含量,RT-PCR分析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细胞Fa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各浓度的quercetin作用于肝癌HepG2 细胞72 h,IP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7.9±1.5 )pmol/106cells、(15.5±1.1)pmol/106cells、(5.7±0.9)pmol/106cells、(5.5±0.8)pmol/106cells vs (29.4±0.5)pmol/106cells],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26±0.01、0.30±0.01、0.30±0.02、0.37±0.02 vs 0.19±0.02],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灰度与面积之积的相对强度)1.10±0.08、 0.91±0.02、0.78±0.07、0.73±0.05 vs 0.15±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2±1.1)%、(15.5±1.1)%、(26.8±2.5)%、(27.1±1.5)% vs (2.6±0.1)%]; 60 μmol/L quercetin 作用于肝癌HepG2 细胞6 h、12 h、24 h、48 h、72 h ,各时相IP3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3.3±1.4)pmol/ 106cells、 (12.0±1.4) pmol/ 106cells、(7.5 ±0.8) pmol/ 106cells、(5.6 ±0.5) pmol/ 106cells、(4.3 ±0.6) pmol/ 106cells vs (29.2 ±0.6) pmol/106cells,P<0.01];12 h后Fa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26±0.02、0.28±0.02、0.26±0.01、0.24±0.01 vs 0.20±0.01],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I 0.65±0.17、 1.20±0.07、1.51±0.06、1.50±0.06、0.97±0.17 vs 0.18±0.01],24 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 ±0.5)%、(20.5 ±2.0)%、(30.7 ±1.6)% vs (2.6 ±0.1)%,P< 0.01]。结论: Quercetin能减少IP3 生成,上调Fas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以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s-3)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s,流式细胞术检测人VSMCs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aspases-3 mRNA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VSMCs在终浓度为500 μmol/L Hcy的培养液中孵育0 h、6 h、12 h、24 h、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9%±0.47%、2.45%±0.64%、7.58%±1.02%、13.37%±4.71%、17.69%±3.13%,caspases-3 mRNA与GAPDH扩增条带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0.24±0.08、0.29±0.10、0.89±0.26、1.37±0.24、1.82±0.53,表明Hcy呈时间依赖性诱导人VSMCs细胞凋亡和 caspases-3 mRNA的表达上调;在终浓度为0、100、200、500、1 000 μmol/L Hcy的培养液中孵育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8%±0.23%、2.79%±0.12%、8.45%±2.41%、13.37%±4.71%、23.75%±5.56%,表明Hcy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VSMCs细胞凋亡。 结论: Hcy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由caspase-3参与的死亡信号通路介导的,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霉酚酸(MPA)或与抗B7-1单克隆抗体联用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建立T细胞反应系统,BrdU掺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RT-PCR及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50 μmol/L MPA能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MPA可抑制IL-2、IFN-γ表达,增强IL-10表达。IL-2蛋白表达水平在MPA 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2.73 ng/L±14.64 ng/L vs 99.70 ng/L±9.15 ng/L,P<0.01);IFN-γ蛋白表达水平在MP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87 ng/L±4.22 ng/L vs 82.42 ng/L±25.55 ng/L,P<0.05);与对照组比较,MPA明显增强IL-10表达水平(770.95 ng/L±126.85 ng/L vs 545.71 ng/L±22.45 ng/L,P<0.05);联用抗B7-1单抗能加强此效应(941.90 ng/L±56.61 ng/L vs 770.95 ng/L±126.85 ng/L,P<0.05)。(3)IL-2、IFN-γ mRNA表达量在MPA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4±0.10 vs 1.17±0.15,0.52±0.05 vs 0.75±0.12,P<0.01);IL-10 mRNA表达水平在MPA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明显,但与抗B7-1单抗联用后,其表达水平高于单用MPA组(1.28±0.06 vs 0.84±0.09,P<0.01)。 结论: MPA可改变细胞因子表达谱,促使Th1亚群向Th2亚群偏移可能是其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联用抗B7-1单抗可能有一定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以免疫组化观测细胞内REL P65的核转位,用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MCP-1及IκBα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25、50、100 mg/L)Ox-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均可引起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50 mg/L Ox-LDL活化MCs效果最明显(8.50±1.14,P<0.01 vs control; P<0.05 vs 10, 25和100 mg/L Ox-LDL)。Ox-LDL刺激MCs 30-240 min均可以活化NF-κB,60 min时相点活性最强(11.0±2.11,P<0.01 vs control; P<0.05 vs 30 min or 240 min)。以50 mg/L Ox-LDL刺激MCs 1 h后,细胞内IκBα蛋白水平最低(0.050±0.006,n=5,P<0.01 vs control),作用24 h MCP-1表达水平最高(0.331±0.016, n=5,P<0.01 vs control)。NF-κB活化的同时伴有REL P65核转位。上述效应可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所抑制。结论: Ox-LDL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MCP-1是由NF-κB调控,NF-κB参与了脂质肾损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激光肌肉血管重建(TMR)和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相结合能否增强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方法: 密度梯度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并体外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定量和定性分析。应用DiI标记注射入激光孔道和缺血区的EPCs。结扎裸鼠右侧髂外动脉造成急性肢体缺血模型,随机分为:TMR+EPCs组:EPCs移植入缺血区肌肉的激光孔道;TMR组: 缺血区肌肉激光打孔;EPCs组:注射EPCs至缺血区肌肉;对照组:缺血肢体模型。超声多谱勒测定缺血和非缺血后肢的股动脉血流获得比值(FAFI),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缺血肢体肌肉标本。结果: 贴壁细胞表达KDR、CD34、AC133、CD31和vWF,并且吞噬Ac-LDL,有内皮细胞功能,培养7 d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查CD34(62%±7%)和AC133(57.2%±9.8%)阳性。术后28 d,TMR+EPCs、EPCs和TMR组FAFI明显高于各自基线水平;TMR+EPCs和EPCs组FAFI明显高于对照组。TMR+EPCs组新生血管形成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TMR和EPCs移植结合明显改善了缺血肢体的灌注并增强了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 腹腔注射内含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第3、11和24 d行在体心功能和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测定,并用Spearman法对mtDNA3867缺失率及心功能测值行相关分析。 结果: 实验组小鼠病毒感染后第3 d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8.3倍[(0.01970±0.00118)% vs (0.00211±0.00032)%,P<0.05],同时可见其-dp/dtmax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后第11 d时,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14.6倍[(0.03292±0.00308)% vs (0.00211±0.00032)%,P<0.05],心脏的收缩(LVPSP、+dp/dtmax)和舒张功能(-dp/dtmax)亦有更显著损伤(均P<0.05);病毒感染后第24 d时,mtDNA3867缺失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后者高11.5倍,其心功能亦未恢复正常。相关分析显示,mtDNA3867缺失率与LVPSP和+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与-dp/dtmax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79和0.80(均P<0.05)。 结论: mtDNA3867缺失可能是VMC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VEGF促进EPCs分裂生长的合适浓度。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至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4 d后收集贴壁细胞,换用配有不同浓度(对照组、10 μg/L、20 μg/L、50 μg/L)VEGF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 d后进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EPCs,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从人外周血能成功分离EPCs细胞,并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从冠心病患者分离的EPCs增殖能力较非冠心病患者弱;VEGF在较低浓度(10 μg/L和20 μg/L)时即能显著促进EPCs生长的各项生物学指标,但高浓度(50 μg/L)时并不能进一步增强这一效应;低浓度(10 μg/L)下VEGF对冠心病患者作用较非冠心病患者弱,高浓度时对两者促进作用相近。结论: 冠心病患者EPCs功能显著减弱,较低浓度的VEGF即可显著增强EPCs的各项生物学功能,可能对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有益。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施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0):2002-2006
目的: 观察重组人CD40配体(rhCD40L)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表面抗原变化、细胞周期、凋亡相关基因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TRAFs)的影响。 方法: 在体外将SKOV3细胞与不同浓度的rhCD40L作用72 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抗原及TRAFs变化,RT-PCR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c-myc、bcl-2、bcl-xl的表达程度,并用Annexin V和PI双标记测定细胞凋亡水平。 结果: rhCD40L在100 μg/L的低剂量时即可抑制SKOV3细胞增殖(0.65±0.10 vs 0.81±0.05),其作用随着rhCD40L浓度的增加而加强,10 mg/L时抑制率达(0.13±0.12 vs 0.83±0.15,P<0.01),呈明显的浓度相关性,并使细胞分裂阻滞于G1期;rhCD40L可上调SKOV3细胞CD95的表达(42.4% vs 59.2%, P<0.05),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促进其凋亡;SKOV3细胞高表达TRAF2(81.3%±9.2%)、TRAF5(47.2%±7.2%)和TRAF6(44.5%±6.3%),rhCD40L可显着下调TRAF2(50.4%±5.3%,P<0.05)、TRAF5(7.2%±2.1%,P<0.01)和TRAF6(5.1%±1.1%,P<0.01)表达,而上调TRAF3(25.2%±6.2% vs 68.8%±5.3%,P<0.01)表达,对TRAF1(4.3%±1.2% vs 5.1%±1.4%)和4(7.4%±1.2% vs 8.1%±1.4%)的表达则无作用。 结论: rhCD40L通过下调bcl-2和bcl-xl基因表达,并改变细胞内TRAFs表达,使SKOV3细胞的增殖受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在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 h为对照组,实验各组以60 μmol/L的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3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对照组IP3含量为(29.2±0.6) pmol/106cells, survivin蛋白与内参β-actin蛋白灰度和面积之积的比值V-survivin/ V-β-actin为0.63±0.06;细胞凋亡率为(2.6±0.1)%。Geniste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IP3分别为(12.0±1.4)pmol/106cells、(7.5±0.8)pmol/106cells、(5.6±0.5)pmol/106cells、(3.3±0.6)pmol/106cells,与对照组(29.2±0.6)pmol/106cells比,P<0.01。V-survivin/ V-β-actin分别为0.36±0.13、0.33±0.03、0.23±0.04、0.18±0.04,与对照组(0.63±0.06)比,P<0.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2)%、(7.4±0.5)%、(20.5±2.0)%、(30.7±1.6)%,与对照组(2.6±0.1)%比,P<0.01。 结论: 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稳态和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rtrial perme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探讨其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8d后的Wistar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用老化的Aβ25-35对其进行1,10和20 μmol/L剂量的染毒,培养24和48h后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游离钙浓度、Ca2+-ATP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PTP组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可以观察到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呈现出弥漫性肿胀、开始变形、出现空泡、胞体边缘模糊的形态变化;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Aβ25-35 20 μmol/L组在24h和48 h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别为(31.04±4.16)和(32.80 ±0.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95±4.04)和(22.23 ±0.49)(P <0.05);Ca2+-ATP酶活性随着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增加明显降低(P<0.05),其中Aβ25-3520 μmoL/L组在24h和48h时,细胞内Ca2+-ATP酶活性为(2.14±0.01)和(1.10±0.05) U/mgpro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7±0.08)和(4.57±0.06)(P<0.05);线粒体膜电位Aβ25-35 20μmol/L组在24h和48 h时,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20.34 ±7.05)和(19.05±6.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8.47 ±0.72)和(40.07±1.26)(P<0.05);有明显剂量反应关系;MPTP孔道蛋白的WB结果显示蛋白表达量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Aβ25-35通过破坏细胞的钙稳态激活MPTP孔道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