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脑电图影响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利培酮与氟哌啶醇的疗效、副反应比较的报道较多 ,但对脑电图影响的比较报道很少。为此 ,作者对 30例患者在服用利培酮前后作动态的脑电图观察 ,并与服用氟哌啶醇者作对照 ,现报告于后。1 资料与方法观察对象 :为 1998年 7月~ 1999年 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诊断均符合CCMD Ⅱ R标准 ,排除器质性疾病 ,无癫发作史 ,入院前 3个月未服用过利培酮、氟哌啶醇 ,未接受电休克治疗。服用利培酮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14~ 5 0岁 ,平均 2 9 0岁 ;病程 3个月~ 7年 ,平均 2 1年。服用氟哌啶醇组 30例 ,男 2 2…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6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是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之一 ,药物治疗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人们对药物的临床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较多[1] ,本文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SDA类新药—利培酮使用前、后各 6个月中的费用进行对照比较。收集 1997年 4月— 11月间重复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5 5例 ,诊断均符合DSM -Ⅲ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给予利培酮治疗后观察 6个月 ,记录疗效指标和费用指标 ,并与病人服用利培酮之前 6个月中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时(氯丙嗪、氟哌啶醇等非SDA药物 )的相应指标作自身对照。疗效指标 :PANSS评定。护…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氟哌啶醇对血浆泌乳素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和CCMC-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醇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和生症状量表(PA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用放射免疫法在治疗前后 浆PRL浓度。结果:有、后两组在PANSS 发及其因子分上均无显著差异,但部酮组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氟哌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6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氟哌啶醇组各48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合并劳拉西泮口服与氟哌啶醇合并异丙嗪肌注观察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因子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前及治疗各时点比较无显著差(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且症状轻微.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 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全病程治疗的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或氯硝安定合用利培酮及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进入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安定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期4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5.41,P0.01),A、C两组疗效优于B组。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在5天末(χ2=1.526,P0.05)、1周末(χ2=1.529,P0.05)、2周末(χ2=1.335,P0.05)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在肌强直(χ2=22.388,P0.01)、震颤(χ2=8.633,P0.05)、扭转性运动(χ2=1.335,P0.05)及静坐不能(χ2=6.341,P0.05)等椎体外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住院单独使用氟哌啶醇、氯丙嗪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对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1:1随机分配为氟哌啶醇治疗组(HLD)和氯丙嗪治疗组(CPZ)。诊断依据为修订的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1].采用口服、单一用药的方法。剂量HLD20~60mg/日.CPZ450~600mg/日(见表1)。2结果临床疗效判定在住院后的二个月进行.观察结果见表2。壳2HLD、CPZ治疗祛钢分到症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相近.尸>0.05(f一0.6932)。两药副作用见表3·主要是锥体外系反应·HI。D组相对明显。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36例和氟哌啶醇组35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和氟哌啶醇针剂治疗,疗程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在兴奋激越控制后以利培酮口服液替换氟哌啶醇肌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5例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3例随机分入研究组,利培酮口服液(2~6m/d)合并氯硝西泮(2~4mg/d),第8天起氯硝西泮逐渐减量,共观察49d;32例分入对照组,前7天氟哌啶醇肌注(10~20mg/d),第8天起逐渐替换为利培酮口服液(2~6ml/d),共观察49d。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兴奋激越项目(PANSS-EC)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第49天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4,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ANSS总分从治疗第7天起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27,2.39;P均<0.05),从治疗第14天起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40,4.30;P均<0.01);两组PANSS-EC评分从治疗第7天起下降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1,8.44;P均<0.01);两组治疗同期PANSS总分、PANSS-EC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9~1.82;P均>0.05)。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3~10.46;P均<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可有效安全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激越。用氟哌啶醇肌注控制兴奋激越后直接换用利培酮口服液,也能保持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12周,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65.79%,氟哌啶醇组有效率为42.11%,两组在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和一般病理症状量表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组(研究组)33例和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组(对照组)32例治疗,研究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4~6 mg/d),同时给予氯硝西泮口服(2~4 mg/d),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针剂肌肉注射(10~20mg/d),疗程7d.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兴奋激越项目(PANSS-EC)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60,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27,P<0.05),PANSS- 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01,P<0.01);对照组PANSS总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2.39,P<0.05),PANSS- EC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8.44,P<0.01).治疗后第7天两组PANSS总分(t=0.63,P>0.05)和PANSS- EC评分(t=1.62,P>0.05)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行双盲对照研究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结果 利培酮组的躯体健康维度 ,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分值明显高于舒必利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优于舒必利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revention of relapse is a major goal of maintenanc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We performed a long-term comparison of a newer,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 risperidone, and an older, conventional neuroleptic drug, haloperidol, in terms of the rate of 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METHODS: In a double-blind, prospective study at 40 sites, we randomly assigned adult outpatients in stable condition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to receive treatment with flexible doses of either risperidone or haloperidol for a minimum of one year. RESULTS: Of the 39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ndomization, data from 2 were excluded because they did not receive study medication; data from all 30 patients from one site were excluded by the sponsor, the Janssen Research Foundation, because of concern about the integrity of the data. The median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364 days in the risperidone group and 238 days in the haloperidol group (P=0.02). Of the 177 patients assigned to risperidone and the 188 assigned to haloperidol who remained in the analysis, 44.1 percent and 52.7 percent, respectively, discontinued treatment for reasons other than relapse. The Kaplan-Meier estimate of the risk of relapse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as 34 percent for the risperidone group and 60 percent for the haloperidol group (P<0.001); the risk ratio for relapse with haloperidol, from the Cox model, was 1.93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33 to 2.80; P<0.001). Early discontinuation of treatment for any reason was more frequent among haloperidol-treated patients (risk ratio, 1.52;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18 to 1.96). Patients in the risperidone group had greater reductions in the mean severity of both psychotic symptoms and extrapyramidal side effects than those in the haloperidol group. CONCLUSIONS: Adult out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table schizophrenia or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have a lower risk of relapse if they a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than if they are treated with haloperidol.  相似文献   

13.
梁佳  陶建青 《医学信息》2006,19(8):1406-1409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治疗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估,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呈著性(P〈0.01),而两组同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束后,阿立哌唑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且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显著。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呈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病程。结论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生存质量影响阿立派唑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将 5 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利培酮 ( 4 mg/d)1组 ( 1 9例 )、利培酮 ( 6 mg/d) 2组 ( 2 0例 )和氯丙嗪组 ( 2 0例 ) ,治疗 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PANSS)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 BPR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两个剂量组与氯丙嗪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认知因子、阴性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 ,利培酮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的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头昏等。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 ,利培酮优于氯丙嗪 ,少数病例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3.3%,有效率88.3%,利培酮组显效率66.3%,有效率8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t=2.83~8.80,P0.01);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利培酮组为1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36例接受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剂量1mg-6mg/日,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临床总体量表(CGI)评定,结果发现,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症状有显著疗效,锥体外系反应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7.
阿立哌唑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1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分别予阿立哌唑和维思通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显效率64.3%,有效率89.3%,维思通组显效率58.9%,有效率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维思通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8.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副反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心冲剂Ⅰ号对于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无增效作用。方法将清心冲剂Ⅰ号合并利培酮、奥氮平治疗者作为实验1组,不合并清心冲剂Ⅰ号的作为对照1组;清心冲剂Ⅰ号加氯丙嗪、氟哌啶醇、奋力静治疗者为实验2组,不合并清心冲剂Ⅰ号的作为对照2组,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采用PANSS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末PANSS和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阳性症状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心冲剂Ⅰ号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增效作用,尤其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因此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舒必利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DOL I)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 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226;P>0.05)。阿立哌唑组生活质量除生活条件维度外,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舒必利组,且有显著性差异(t=2.963,3.041,2.984;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定副反应,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PANSS量表减分率相当(χ2=0.40,P>0.05),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χ2=0.40,P>0.05),而齐拉西酮组在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齐拉西酮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