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151和CK19 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4例甲状腺的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D151和CK19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D151和CK19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的表达与滤泡性腺瘤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以及正常甲状腺组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K19 mRNA表达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151和CK19基因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D151和CK19基因共同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并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RET、CK19、TG、Ki-67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ET、CK19、TG、Ki-67蛋白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8例癌旁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 RET、CK19在乳头状癌的阳性率(66.7%、83.3%)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阳性率(7.1%、2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头状癌组及良性病例组TG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96.7%的乳头状癌Ki-67阳性细胞数小于10%。结论 RET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增加,具有一定的病理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bcl-2在子宫腺肌症中异位和在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子宫内膜和肌间异位内膜ER、PR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和bcl-2的阳性表达。其中腺上皮阳性表达率高于间质(P〈0.05),且异位内膜的腺上皮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组织(P〈0.05);ER和PR的表达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位内膜腺体ER、PR与bcl-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子宫腺肌症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PR和bcl-2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Galectin-3和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Galectin-3和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份甲状腺癌组织、38份甲状腺良性结节及29份正常甲状腺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的表达。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织中Galectin-3和CD44v6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05),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癌组织(P〈0.005)。结论:Galectin-3和CD44v6可以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的较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端粒酶(telomerase)在子宫内膜组织、外周血中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银染色法(PCR-A)检测端粒酶在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及外周血标本中表达情况。结果:32例子宫内膜癌标本,总阳性率94%。外周血表达阳性率62%。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P<0.05)。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表达总阳性率为50%(8/16)。其外周血表达总阳性率为25%(6/16)。正常对照两种标本端粒酶表达未显著水平(P>0.05)。癌患者两种标本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端粒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有可能成为肿瘤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GSI)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非瘤区甲状腺组织内碘含量,并与正常甲状腺内碘含量比较,探索甲状腺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接受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6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正常甲状腺对照组15例,为怀疑颈部或颈椎疾病进行能谱CT扫描,无甲状腺功能及结构异常。使用GE公司宝石CT(GEDiscoveryCT750HI)CT)GSI模式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Viewer浏览器处理,在碘基图中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外正常甲状腺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组织进行测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究其碘含量的分布特点。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碘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的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甲状腺碘含量呈“U”型分布。结论cT能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无创性地检测人体甲状腺碘含量,此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甲状腺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甲状腺病变中galectin-3、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蛋白表达的差异,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34例甲状腺癌(123例乳头状癌、11例滤泡癌)、34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和TPO蛋白的表达。结果Galectin-3、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主要的3个亚型)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头状癌各亚型间和各良性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滤泡癌和良性病变中galectin-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泡癌和腺瘤中CK19、TPO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有增高,而TPO表达缺失。3种蛋白分别是诊断甲状腺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的有用标志物,联合使用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ix1和Six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ix1和Six4在292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92例食管鳞癌患者中,Six1、Six4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2.9%(213/292)和56.2%(164/29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33.2%(97/292)和32.5%(95/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结果显示Six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生存状态相关,其在死亡组患者的阳性率82.3%(130/158),明显高于生存组阳性率61.9%(83/134,P〈0.05)。Six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高、浸润深度越深其阳性率越高。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性别、TNM分期、Six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P〈0.05)。Six1蛋白表达阴性组5年生存率51.9%(41/79)高于阳性组的43.7%(93/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79,P=0.043),其他临床参数与预后均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Six1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Six1和Six4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Six1蛋白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CK)19、galectin(Gal)-3、HBME-1在甲状腺不同病变表达的特点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14例毒性甲状腺肿(甲亢)、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腺瘤)、13例滤泡性癌、13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及48例经典型乳头状癌中单克隆抗体CK19、Gal-3、HBME-1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病变中3种标记表达均位于细胞质;CK19、Gal-3、HBME-1的表达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结甲、甲亢、腺瘤)大多为弱阳性或阴性,而滤泡性癌阳性明显增加、乳头状癌(滤泡型及经典型)大多为中、强阳性,3种标记在甲状腺不同病变的阳性表达率结甲为52.4%(11/21)、9.5%(2/21)、19.0%(4/21),甲亢为50.0%(7/14)、7.1%(1/14)、7.1%(1/14),腺瘤为60%(9/15)、13.3%(2/15)、13.3%(2/15),滤泡性癌为76.9%(10/13)、61.5%(8/13)、53.8%(7/13),滤泡型乳头状癌为:100%(13/13)、84.6%(11/13)、92.3%(12/13),经典型乳头状癌为100%(48/48)、93.8%(45/48)、95.8%(46/48);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结甲、甲亢、腺瘤)与恶性病变(滤泡性癌、乳头状癌)间3种标记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0);同时3种标记在滤泡样病变即腺瘤、滤泡性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间亦有显著差异(CK19:P=0.038,Gal-3:P=0.001,HBME-1:P=0.000)。结甲有9例,甲亢有7例,腺瘤有6例3种标记均不表达,滤泡性癌仅有1例,而乳头状癌(滤泡型及经典型)没有病例3种标记均不表达,同一病例有2种以上阳性表达在结甲、甲亢、腺瘤、滤泡性癌、滤泡型乳头状癌和经典型乳头状癌中分别为14.2%(3/21)、21.4%(3/14)、20.0%(3/15)、69.2%(9/13)、92.3%(12/13)、100.0%(48/48),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间以及滤泡样病变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0)。结论 CK19、Gal-3、HBME-1的检测尤其是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2)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以18SrRNA为内j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测定新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SOCS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阳性率:乳腺癌35.00%(14/40)、癌旁乳腺组织100%(15/15)和乳腺良性增生组织81.25%(13/16),其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的SOCS2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OC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能提示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Fas 抗原及bcl2 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4 例乳头状甲状腺癌,16例甲状腺腺瘤及32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Fas 抗原和bcl2 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上述3 组织中均测到Fas 抗原和bcl2 蛋白。3 种组织中Fas 抗原和bcl2 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F=2.78,P>0.05;F=2.56,P>0.05)。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Fas 抗原表达与bcl2 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646,P<0.05),其他两种组织中Fas 抗原与bcl2 表达均无相关性( P>0-05)。结论:上述3 种组织中均有Fas 抗原和bcl2 蛋白的表达,均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细胞凋亡异常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不同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MMP-2/TIMP-2及VEGF的表达情况,观察比较它们的表达特点,分析与滋养细胞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正常绒毛;40例葡萄胎组织,30例手术切除的恶性葡萄胎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对其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以上不同组织中MMP-2、TIMP-2、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从正常绒毛→良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MMP-2的阳性率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与MMP-2正相关.(2)TIMP-2的阳性表达在滋养细胞疾病内部不同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MP-2/TIMP-2组合同时阴性表达在良性葡萄胎中占65%(26/40),在恶性葡萄胎中占16.67%(5/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阳性表达伴TIMP-2阴性表达在良性葡萄胎中占2.5%(1/40),在恶性葡萄胎中占56.67%(17/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MMP-2和VEGF共同参与了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MMP-2/TIMP-2两者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extent of human sodium iodide symporter (hNIS)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human thyroid cancer tissues and cell lines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this study, polyclonal antibodies to hN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symporter protein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human thyroid tissues. Formalin-fixed, paraffin wax-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were used. Staining was performed using primary polyclonal antibody of rabbit anti-human hNIS diluted in PBS (1:500). Results showed that 2 of 3 normal tissue, 3 of nodular hyperplasia, one follicular adenoma, 3 of 11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1 of 5 follicular carcinoma and none of 3 metastatic thyroid epithelial tissue specimens stained positively for hNI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positive staining for symporter protein was found in benign thyroid tissues including normal thyroid tissue, nodular hyperplasia, and adenoma (60%). In contrast, papi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 demonstrated lower symporter protein expression (20%).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number of tissue sample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was small, hNIS staining found a higher ratio of symporter protein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benign thyroid tissues compared with malignant tissue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ason for discrepancies in the expression of hNIS in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will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在正常人甲状腺的表达,比较人甲状腺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与人小肠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的异同;观察胃动素活性肽和胃动素前体mRNA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它们在良、恶性甲状腺肿瘤表达的异同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Southern杂交和分子克隆等技术,克隆并测定人甲状腺和人小肠黏膜内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Western印迹和即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观察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在正常甲状腺和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异同.结果 (1)正常人甲状腺组织有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的表达,且胃动素和降钙素共表达于同一细胞,即甲状腺C细胞;(2)人甲状腺组织内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报道的人小肠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BC112314,NCBI,美国)完全相同;(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以及real-time PCR结果均显示,正常人甲状腺和甲状腺肿瘤组织内均有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的表达,其中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酸性腺瘤胃动素及其前体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0.05);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的表达则明显降低(均P<0.05);而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甲状腺组织有胃动素和胃动素前体mRNA的表达,且胃动素主要表达于甲状腺C细胞;人甲状腺组织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与人小肠胃动素前体m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酸性腺瘤内胃动素及其前体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内胃动素及其前体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胃动素可能通过影响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分泌活动参与其生理活动的调节,胃动素可能与临床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嗜酸性腺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CD44v6和Bcl-2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D44v6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并探讨CL44v6和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44v6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在甲状腺癌CD44v6和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0%和46.0%,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CD44v6和Bcl-2阳性率均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44v6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44v6和Bcl-2表达对预测甲状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是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乳腺癌患者免疫耐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用RT-PCR法检测IDO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和Foxp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19.59±7.65)%]高于原发乳腺癌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13.16±7.82)%](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3.24±1.30)%]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IDO阳性细胞指数(2.70±1.53)%](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6.13±2.31)%]高于乳腺原发癌[(3.50±1.04)%],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0.71±0.42)%]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0.55±0.34)%](P均<0.05).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表达水平与Treg细胞的分布间均正性相关(r~2=0.449,r~2=0.454,P均<0.05).结论:IDO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并伴随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升高,提示IDO表达增高有可能通过募集Treg细胞参与肿瘤和引流淋巴结内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李红智  王佳珍  彭颖  李东 《解剖学报》2006,37(5):541-544
目的建立bcl-2基因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检测方法,检测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bcl-2甲基化.并探讨bcl-2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设计bcl-2基因MSP引物,采用MSP方法检测30例正常、25例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40例腋窝淋巴结阴性(癌症初期)和45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癌症后期)乳腺组织的bcl-2基因5’端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另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正常、不典型增生、淋巴结阴性和淋巴结阳性乳腺组织的bcl-2甲基化率分别为10.0%、32.0%、40.0%和53.3%。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bcl-2甲基化率渐增(P〈0.01),bcl-2蛋白表达率渐减(P〈0.01)。不典型增生较正常乳腺组织的bcl-2甲基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4个阶段,bcl-2甲基化与蛋白表达两者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该研究建立了bcl-2基因MSP检测方法,bcl-2基因MSP引物的设计是合理的。bcl-2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成为乳腺癌前病变的分子指标之一。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bcl-25’端调控区CpG岛甲基化可能是下调bcl-2表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核转录因子FOXP3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病变肺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组织中FOXP3表达的异同。方法: 使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21例肺癌、7例支气管扩张、5例炎性假瘤、3例结核球以及15例病灶旁手术切除正常肺组织共153份标本中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肺良性病变及病灶旁正常肺组织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阳性分别为41/63、8/45、0/45(P<0.05),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病灶旁正常肺组织FOXP3 mRNA及蛋白无表达。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织中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平均吸光度A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FOXP3可作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标志物。肺癌与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有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FOXP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强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uc.33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新鲜标本及其癌旁肺组织各30例,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uc.33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差异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癌性胸腔积液及非癌性胸腔积液各20例,离心沉淀,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uc.339在癌性胸腔积液及非癌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结果:uc.33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P<0.05),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而与肿瘤病理类型、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uc.339在癌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低于非癌性胸腔积液(P<0.05)。结论:uc.339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因子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信号通路有关,在作为肿瘤标志物、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