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腹膜后间隙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研究肾周腹膜后间隙的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方法:综合采用微创解剖、断层解剖、影像解剖和临床腹腔镜手术研究.包括断层标本1例;新鲜冰冻尸体手术解剖3例(左侧模拟腹腔镜左肾游离手术,右侧模拟开放肾游离手术);CT/MRI肾、肾上腺平扫十三维重建25例;腹腔镜手术55例.结果:肾前筋膜分3层,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和肾筋膜前叶.肾后筋膜分两层,包括侧锥筋膜和肾筋膜后叶.肾前、后筋膜光滑延续,形成肾筋膜间隙,其内容纳肾周脂肪、肾和肾盂输尿管鞘.肾盂输尿管鞘内容纳肾盂输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周围脂肪.侧锥筋膜与腹横筋膜形成肾旁间隙,其内填充肾旁脂肪.肾前融合筋膜、腰肌筋膜和侧锥筋膜包绕形成肾周间隙,该间隙包括肾筋膜间隙及其上、下方的肾上腺间隙和生殖血管间隙.结肠系膜的脏腹膜和结肠融合筋膜形成结肠间隙.胰十二指肠前、后融合筋膜形成胰十二指肠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间隙为原生腹膜后间隙,胰十二指肠间隙和结肠间隙为次生腹膜后间隙.结论:肾前、后筋膜均为多层膜结构.腹膜后间隙借各层筋膜形成层叠状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前筋膜间平面的活体形态解剖分层,寻找安全正确的外科解剖层面。 方法 经腹腔入路3例,经腹膜后腔入路25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1例、肾切除术8例、肾癌根治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术前进行320排CT影像解剖分析肾筋膜结构。术中及术后对镜下肾前筋膜间层面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分析辨别。 结果 肾前筋膜间平面包括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前叶间平面、肾筋膜前叶肾脂肪囊外平面,是多层次的无血管筋膜结构。腹腔镜下可见层面间充满蜘蛛丝网格状白色纤维组织。 结论肾前筋膜间平面是肾脏和肾上腺外科手术时前入路的安全层面。沿这些平面可实施无血化解剖性腹膜后脏器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前筋膜间平面无血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入路精准解剖与技巧(Inter-prerenal-fascia planes in urological laparoscopic operations,IpULO)。 方法 采用尸体解剖、320排CT影像解剖研究及临床病例活体腹腔镜手术研究,对IpULO手术中肾前筋膜间平面相关解剖标志在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 肾前筋膜间平面是肾前间隙多层次的无血管筋膜结构,层面间充满蜘蛛丝网格状白色纤维组织,在IpULO手术过程中存在7个重要的外科平面:Told’t 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结肠融合筋膜胰十二指肠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胰十二指肠后融合筋膜肾前融合筋膜间平面、肾前融合筋膜肾筋膜前叶间平面、肾筋膜前叶肾脂肪囊外平面、肾前肾筋膜前叶下平面。 结论 IpULO手术是基于层面外科的精准解剖入路,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ULO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术中能推窗见景,避免解剖迷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经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肾脏疾病23例,其中肾肿瘤8例,重度肾积水致肾功能丧失6例,肾萎缩4例,肾结核5例.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00.2min.结论 经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疾病的肾切除,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平面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和外科平面的鉴别方法。临床资料和方法:2003-2004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后外侧、中线侧和直肠后外侧相关筋膜的解剖特点和镜下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在乙状结肠第一曲外侧缘肠壁与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粘连带,它是左侧Toldt’s线的尾侧端点。左半结肠系膜后外侧存在肾前筋膜;中线侧存在主动脉前筋膜;直肠系膜后外侧存在盆筋膜壁层。这三个部位的筋膜相互延续。结论:乙状结肠和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的粘连带是左半结肠切除术外侧分离的起点。肾前筋膜是衬贴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系膜后面的一层连续筋膜,在不同的解剖位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外科平面统一于结直肠系膜与连续的肾前筋膜之间。  相似文献   

6.
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的CT解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和肾旁后间隙的内侧边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腹膜后间隙炎性病变的连续性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9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炎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35例。着重观察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和肾旁后间隙的内侧边界。结果:(1)在肾上极以上水平,双侧肾后筋膜内侧均附着于腰方肌筋膜;(2)90.62%(58例)显示左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3)95.31%(61例)显示右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4)双侧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点并不总是一致;(5)双侧肾旁后间隙内侧界主要分成两部分,为腰方肌或腰方肌和部分腰大肌。结论:(1)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不是固定不变的,两侧肾后筋膜内侧附着情况也不一致;(2)肾旁后间隙内侧边界随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小儿肾输尿管切除手术的操作特点及疗效. 方法对5例肾发育不全、多房性肾囊性变和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病孩,使用微型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施行肾输尿管切除术或部分肾及输尿管切除术. 结果 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耗时105~268分钟,平均152分钟.术中出血不少15ml,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无手术合并症. 结论腹腔镜超声刀技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肾或部分肾输尿管切除术,有利于病孩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腹膜后筋膜间隙外科平面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升、降结肠或肾切除术相关的腹膜后筋膜和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及毗邻关系,以便正确地寻找、识别和选择安全的筋膜间隙外科平面. 方法在腹腔镜下对5具成人新鲜腹部标本,30例腹腔镜下升、降结肠切除术和95例肾切除术中的腹膜后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沟通和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升、降结肠外侧缘的脏腹膜与壁腹膜之间有一条黄白交界线,沿此线切开腹膜、腹膜外组织,即可显露深面的融合筋膜.融合筋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为融合筋膜间隙.切开融合筋膜,沿此间隙向内分离,可将升结肠或降结肠及原始结肠系膜向内翻起,完成结肠游离;或显露后方的肾前筋膜.肾前筋膜、融合筋膜外侧部与侧锥筋膜之间的间隙为肾旁前筋膜间隙;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腰方肌筋膜之间的间隙为肾旁后筋膜间隙.肾旁前筋膜间隙与融合筋膜间隙和肾旁后筋膜间隙沟通,通过这些间隙分离,可将肾安全游离. 结论 黄白交界线为进入融合筋膜间隙的标志,融合筋膜间隙及肾旁前、后筋膜间隙内无重要血管,易于辨认和分离,为腹腔镜下升、降结肠或肾游离的理想外科平面.  相似文献   

9.
肾前段血管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7例成人尸体肾前段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根据肾前段血管分布的规律,设计肾前段切除术。手术要点是寻找,阻断肾前上,下段动脉,显示肾前段缺血区,然后予以切除。按照血管分布要点进行手术,切除范围准确,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小儿肾输尿管切除手术的操作特点及疗效。方法:对5例肾发育不全、多房性肾囊性变和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病孩,使用微型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施行肾输尿管切除术或部分肾及输尿管切除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耗时105-268分钟,平均152分钟。术中出血不少15ml,术后无继发性出务、无手术合并症。结论:腹腔镜超声刀技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肾或部分肾输尿管切除术,有利于病孩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