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究钢丝捆扎结合加长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优势。 方法 纳入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钢丝捆扎结合加长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头置换术,42例)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38例)。评估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失血量、卧床时间、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功能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失血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及1年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1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3.2%(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 结论 钢丝捆扎结合加长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术中创伤大,但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行功能锻炼,利于恢复正常生活,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均较好,但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冲 《医学信息》2019,(11):111-112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BFN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PFNA,观察组行BFNR,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3.56±11.44)min、切口长度(13.84±3.13)cm、失血量(345.18±32.58)ml均高于对照组的(65.24±11.15)min、(9.24±2.35)cm、(233.04±20.63)ml,卧床时间(7.49±1.83)d短于对照组(15.74±2.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及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PFNA术,BFNR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假体,全髋关节假体,结合钢丝捆绑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结果 本组48例术后下床时间3~10天,平均6天.X线片骨折复位满意,随访4个月~3年,无假体松动、下沉,无钢丝松动及断裂.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结论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Evans 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9月间共48例高龄Evans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中PFNA2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月、12月患髋Harris评分。结果有45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3月,3例失访。2例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重新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早期下床时间及术后3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高龄Evans Ic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首选PFNA固定;建议在严重骨质疏松或内固定失败的情况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超过7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DHS治疗,观察组给予FHR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可较早负重活动,术后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1月~2012 年1月住院治疗并采用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的34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4名患者术后存活率为100%,手术时间均<1 h,术中出血量控制在200~300 ml之间,术后48 h引流量约50 ml.术后随访期间3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名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未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其它并发症.按照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18例,良8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76.5%.结论: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少组织损伤,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极大提高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重建加翻修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5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1例,年龄78~95岁。均采用2枚克氏针加钢丝环扎技术重建股骨大粗隆结构,翻修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随访观察关节假体和大粗隆愈合等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59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打入假体过程中出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予环形钢丝捆扎,长柄假体置入。手术时间80~120 min,术中失血量200~400 mL,术中、术后输血300~600 mL,术后下床时间3~6 d,住院时间12~18 d。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于慢性多器官衰竭。术后1、3、6个月X线片示假体位置好,无松动塌陷,无髋关节脱位;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疗效优23例,良3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1.38%(53/58)。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大粗隆重建加翻修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及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科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对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经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1例手术时间为41~95 min,平均62 min;术中出血量约180~450 mL,平均30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5 d,平均为4 d,术后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为12~18 d,平均15 d。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脂肪栓塞、关节脱位、死亡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髋关节X线片均显示假体位置及粗隆间骨折复位均良好;随访1~5年,无感染、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髋内外翻畸形等。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结论应用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记录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6月、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适合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两种方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13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74~88岁,平均年龄80.3岁;18例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1.8岁。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平均随访12.6个月(5~21个月)。PFN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少(P〈0.05),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较PFNA组早(P〈0.05)。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总体来说分两种:髓内系统和髓外系统,对其治疗效果尚缺乏宏观的比较。 目的:比较髓内系统与髓外系统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21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Evans分型:Ⅲ型-Ⅴ型与R型),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进行治疗,其中18例动力髁螺钉,67例动力髋螺钉,43例重建钉,72例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17例新一代双钉加压交锁髓内钉,对手术时间、切口范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分析比较。 结果与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髓内系统均优于髓外系统,但切口范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可见髓内系统较髓外系统治疗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稳固可靠,且患者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年轻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内固定方法均能提供有效而坚固的固定;而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类型,何种内固定的疗效最佳尚在争论。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140例146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70例(74髋),动力髋螺钉组70例(72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以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相比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更具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两组在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时间早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s in older adult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total hip and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nd internal fixa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and dynamic hip screw), but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m.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difference of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people. METHODS: We retriev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on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total hip and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nd internal fixa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and dynamic hip screw)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from 1990 to 2015. Meta-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ne-year post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s, and one-yea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Twenty-one studies were included. (2)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one-year post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arthroplasty group than in the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3) Operation time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groups. (4)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in the arthroplasty group than in the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closed between the arthroplasty and internal fixation groups. (5)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 of arthroplasty was better than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ing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However, prospective large-sample long-ter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e needed for ver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 12.0和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 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 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 4.00,95%CI:1.80-8.86,P < 0.01)、术后股骨骨折(RR =3.57,95%CI:1.68-7.60,P < 0.01)、内固定切出(RR =1.61,95%CI:1.02-2.52,P =0.04)、再骨折风险(RR =1.58,95%CI:1.09-2.30,P =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 =1.31,95%CI:1.09-1.57,P < 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 < 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 < 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FHR)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HR组(n=54)和PFNA组(n=48)。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情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结果 FHR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FHR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个月、3个月,FHR组Harris评分和SF-36量表总评分均高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和SF-36量表总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减少辐射损伤、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PFNA。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 AO分型:AO将股骨转子间骨折归为A类骨折。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良好。A1.1型骨折端无嵌插;A1.2骨折端有嵌插;A1.3型骨折线累及至小转子下。A2型:经转子的粉碎性骨折,内侧及后方骨皮质在数个平面上破裂,但外侧骨皮质保持良好。A2.1型有1个中间骨块;A2.2型有2个中间骨块;A2.3型有2个以上的中间骨块。A3型:逆转子间骨折,骨折线通过骨外侧皮质。A3.1型逆转子骨折,简单骨折;A3.2型逆转子骨折,横行骨折;A3.3型逆转子骨折,粉碎性骨折;在AO分型中,A2.2型和A2.3型即是外侧壁危险型。 外侧壁:此概念是以色列医生Gotfried在2004年提出来的,指的是股外侧肌嵴以远的股骨近端外侧皮质,在临床上分为3型。Ⅰ型:外侧壁稳定型,即AO分型的A1,A2.1型;Ⅱ型:外侧壁危险型,即AO分型的A2.2,A2.3型;Ⅲ型:原发外侧壁骨折型,即AO分型的A3型。 背景:对于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无手术禁忌,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内固定及关节置换,手术技术较为成熟,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争议很大。 目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对这2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大样本系统分析提供原始数据。 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择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AO分型A2.2,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其中股骨头置换组29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19例。所有患者对治疗及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访1-3年,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个月、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 结果与结论:①经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上股骨头置换组短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在出血量上,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住院费用上股骨头置换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头置换组优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P < 0.05);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在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上,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提示治疗70岁以上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下床活动早、生活质量高、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建议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 ORCID: 0000-0001-7475-5519(韩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