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伤休克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肾髓质微循环改变是ARF发生发展的关健环节。为进一步探讨ARF与肾髓质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本文活体观察了烫伤大鼠暴露肾乳头活体微循环变化。结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学杂志》2017,(4):72-77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一种最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肾脏不同于其它组织器官,拥有两套独立的毛细血管系统,因而靶向微血管治疗对DKD具有重要意义。针对DKD微循环改变特点,非侵入检测方法及靶向治疗策略等对改善微循环、保护肾脏,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本文综述相关研究进展,为通过改善微循环防治DKD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肾脏是高度血管化的器官,负责清除代谢产物、维持血压和调节电解质平衡。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结构异常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参与急性肾损伤和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介导的免疫反应、炎性因子释放和氧化应激损伤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肾小球滤过膜有关。影像学和血清学的发展迭代为肾脏微循环测评提供了技术支撑。血管活性成分、生长因子和中药成分等靶向肾脏微循环的治疗策略为肾脏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肾脏微循环活体观察的实验资料国内报道较少,而且主要是通过肾表面微循环的活体观察间接了解肾小球微循环的变化。因此对活体肾脏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尤其对肾血液微循环动态的直接研究受到一定限制。我们参考Steinhasen等人(1983年)用雄性大鼠复制肾盂积水模型的手术方法,给54只雌雄两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兔球结膜微循环(BCM)与肾皮质局部血流量(rRBF)变化的关系.方法用50%的甘油10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建立ARF模型,观察不同时相BCM、rRBF、肾功能(血Cr、BUN)以及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RF组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肾功能明显下降,BCM功能障碍,rRBF明显下降.BCM总积分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结论1、甘油所致ARF家兔BCM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明显升高;rRBF降低;肾组织出现严重损害。2、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和肾组织形态学损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肾乳头系肾脏内髓区。肾乳头微循环是肾髓质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切除肾盂方法,制作出大鼠肾乳头暴露模型,用带摄录像装置的Leitz落射光显微镜对正常成年SD大鼠肾乳头微循环进行了活体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直接从左肾动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从改善微循环的角度寻求ARF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肾内微血管损伤及肾组织水肿,改善肾内脉动血管的功能,提高肾组织血液灌流量,提高血液中前列环素(PGI_2)的浓度,减轻肾组织缺血及肾小管损伤。樟柳碱的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这些结果证明,莨菪类药对油酸致大鼠ARF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rRBF)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以及银杏叶制剂 (GbE)、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用50 %的甘油10ml/kg 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 ,建立ARF动物模型 ,观察血液流变学、rRBF的变化 ,并给予GbE、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结果ARF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 ,rRBF明显下降。ηb、ηp、EAI、HCT等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GbE组、丹参组动物血液流变学、rRBF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和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GbE、丹参对甘油所致ARF家兔的血液流变特性及肾组织缺血性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虽然双肾重量不足体重的1%,但其血供却约占心搏出量的20%。肾脏每日约产生150~180 L原尿,其中99%被肾小管重吸收。肾脏这种排泄功能与其微血管的结构特点有密切关系,离开肾小球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则不能完成滤过功能,没有肾小管周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则不能完成尿的吸收、浓缩以及分泌功能。近年来,人们对肾脏微循环的研究逐步深入,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利用侵袭性方法到利用非侵袭性方法,研究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体液因子、药物干预以及疾病对肾脏微循环的影响,取得了一定进展。1肾脏微循环的特点肾动脉作…  相似文献   

10.
<正>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状态、凝固性质和血液有形成分变化的科学。肾脏疾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凝血、纤溶及激肽系统的影响,因而导致血液流变性异常,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本文对43例不同原因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功能受损与血液流变性、球结膜微循环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40例5种肾脏疾病的甲襞微循环,用加权积分法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实验指标作了相关性探讨。5种肾脏疾病的甲襞微循环均见不同程度的异形管袢增多、管径改变、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渗出等微循环障碍表现,我们应用田牛的加权积分法分析,结果病程中1—5年的积分最高,肾病综合征在5种疾病中积  相似文献   

12.
<正> 肾脏微循环在形态与动态方面,都与肾脏的功能相适应,肾脏病变时,其微循环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肾脏微循环的结构组成与特点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与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脏的微循环主要是指发生在肾单位的血液循环。人类每只肾脏的肾单位数在100万以上,其中皮质肾单位占绝大多数,他们的袢枝短,主要司滤过功能,髓旁肾单位则有一个长袢伸到髓质的内部,在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入球小动脉是肾单位供血的进路,它反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后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于肾小管曲部的四周。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还发出直小动脉进入髓质。球后毛细血管网汇合流入小叶间静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鼠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肾脏皮质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烫伤后并发感染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微循环变化规律及其可能机制。实验分烫伤复合内毒素血症组、丹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于烫伤或假  相似文献   

14.
血栓通对急性肾衰兔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通对甘油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家兔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ARF组、血栓通组。检测各组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结果:ARF组兔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增快(P<0.01);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增强(P<0.01)。血栓通组与ARF组比较,血液流变性指标明显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栓通能明显降低ARF兔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是一种高效的多效性因子 ,对多种器官的不同类型细胞均有多种生物学作用。HGF对于肾脏的发生、形成、修复及肾脏病理过程有重要作用 ,在急性肾衰竭 (ARF)时HGF具有促进肾小管修复及肾脏再生 ,降低死亡率 ,缩短病程的作用 ;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做到无损伤地观察肾脏皮质微循环,作者改进了Steinhausen等1983年建立的大鼠活体肾脏皮质微循环的观察方法。雄性SD大鼠,缺血后肾盂积水(PIH)的复制方法同Steinhausen等,精心饲养4~6周。微循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制剂和丹参对急性肾衰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兔肾皮质局部血流量(regional renalblood flow,rRBF)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以及银杏叶制剂(Ginkgo Bilobal Extraction,GbE)、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用50%的甘油10 ml/kg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建立ARF动物模型,观察血液流变学、rRBF的变化,并给予GbE、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结果 ARF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rRBF明显下降.ηb、ηb、EAI、HCT等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GbE组、丹参组动物血液流变学、rRBF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和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GbE、丹参对甘油所致ARF家兔的血液流变特性及肾组织缺血性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血流(RBP)减少在肾缺血性疾病和急性肾衰(ARF)过程中是很常出现的一种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流减少与肾缺血是同义词。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不仅仅是发生在缺氧(或低氧)期,而在缺血后血流恢复期(即再灌流期或再循环期)也可引起组织损伤,这称为再灌流损伤。在某些临床情况下,缺血缺氧的损伤主要不是发生在缺血期间,而是发生在再灌流时(即在输血输氧,分子氧重新进入组织时)。肾脏是对缺血和再灌流损伤非常敏感的器官,肾缺血时肾组织的损伤作用及其在ARF的发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ARF时RBF减少的实验性研究以及肾缺血在肾组织和ARF中的重要作用。一、ARF时RBF的变化ARF时RBF变化的资料很多是来自动物ARF模型,在动物身上复制ARF模型有多种  相似文献   

19.
肾脏是能量需求高、微循环丰富的器官,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极为敏感。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肾脏的内皮细胞活化属于微血管的炎症应答反应;磷脂酰丝氨酸(PS)迁移于内皮细胞外,成为白细胞与活化的内皮细胞黏附的结合位点,可使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修复小鼠急性肾衰竭(ARF)中的作用。方法:用顺铂皮下注射建立ARF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肾衰竭组(ARF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MSC组)。MSC组在建立ARF模型后24 h经尾静脉输注小鼠MSC悬液。建模后第1、4、7、14、28 d分批处死各组小鼠。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顺铂注射4 d后,MSC组BUN、Scr值比ARF组明显降低(P<0.01),在第7和14 d,仍可见MSC组的BUN、 Scr水平低于ARF组(P<0.01,P<0.05)。MSC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轻于ARF组。顺铂注射7 d后,MSC组肾组织中BMP-7、HGF、I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RF组,而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明显低于ARF组。结论:MSC可改善ARF小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MSC促进肾脏局部生长因子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