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特点,以利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致伤因素与骨折类型、骨折形式、延迟诊断或漏诊、Frankel分级的关系及治疗结果,结果发现多节段脊柱骨折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和高处坠落伤所致(占81.3%),致伤机制复杂,常合并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其中交通事故伤多以相邻型骨折为主,骨折形式以椎体爆裂或压缩为主(以前、中柱损伤多见),脊髓损伤较重(Frankel A、B级为多),较少发生延迟诊断或漏诊,而高处坠落伤则以非相邻型骨折为主,易导致后柱(椎弓、椎板、小关节)损伤,脊髓损伤相对较轻,很易发生延迟或漏诊。结论对较重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尤应仔细了解受伤情况,宁可多照脊柱(尤其两端)X光片,以免漏诊。必要时行全脊柱摄片,治疗应全面考虑,相互兼顾,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骨折破坏脊柱的稳定性,轻者压迫脊髓、神经,重者可造成畸形、瘫痪。临床上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部分争议。目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损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分型发展现状、经伤椎置钉固定应用等方面进行概括。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相关文献,在标题、摘要、关键词中以"有限元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固定"或"finite element method、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1)有限元分析法可以很好地模拟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发生机制,为临床研究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参考;(2)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型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3)经伤椎置钉固定相较于跨伤椎置钉固定无论在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还是在维持术后矫正效果方面,均具有优势;(4)现实中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分型较多、程度差异、软组织损伤程度不同,目前条件下完全模拟实际情况尚难以做到;(5)有限元分析法学习曲线长、建模耗时长、分析数据运算量大,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枕部减速伤致颅底面脑挫伤的解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无论是单纯损伤或作为全身复合伤的一部分,其发生率已越来越高,从受伤机制分析,颅脑加速伤由于有空间上的缓冲,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受击打部位,其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冷晓晖  杨雍 《医学信息》2009,22(3):349-351
目的 探讨检伤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在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1周内伤员的检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周内共预检分诊伤员1702人,进行急诊清创手术775人,其中1020例患者入院治疗,急诊科死亡13例.结论 检伤对于保障地震伤员迅速、合理的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中绝大多数为挤压伤,且不少发生挤压综合征。Better等在对亚美尼亚和土耳其发生的地震进行研究后发现,崩塌的房屋平均8d后才得以清理。崩塌建筑物中被困人员的死亡率高达80%;多层建筑物倒塌后80%的居民即刻死亡,24h内约有20%的伤员获救,然而这些人中约40%将遭受挤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和护理注意事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伤后3 d内入院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63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36.5岁。入院时间均在受伤后3d内,平均26h(2~68h),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四肢瘫痪,按照Frankel分级:A级95例,B级28例,C级20例,D级40例。脊髓损伤水平:C23例,C311例,C429例,C584例,C637例,C719例。受伤类型:高处坠落伤21例,车祸伤162例。结果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前(4.2±1.8)分,术后1周(7.9±2.2)分,末次随访(10.0±2.0)分。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8 h内行甲强龙冲击治疗65例,行早期气管切开38例,行前路手术110例,后路手术4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31例。死亡3例,低蛋白血症20例,肺感染6例,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早期正确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超远  顾夙  付鹏军  宋应超 《医学信息》2007,20(6):1052-1053
目的探讨非相邻脊柱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6~2006.12年收治的26例非相邻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主要临床表现、漏诊原因及手术效果。结果非相邻脊柱骨折患者受创伤重,致伤机制复杂,疼痛、瘫痪及脊柱畸形是主要临床表现。漏诊患者的漏诊原因为较重的上位骨折疼痛或畸形较重的部位掩盖了下位或畸形不重的部位。26例非相邻脊柱骨折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其中骨折椎体同时行手术治疗16例,一处手术一处保守治疗6例,陈旧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4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均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全面的物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是防止漏诊的关键,早期长(分)节段后路撑开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好。晚期前路撑开减压融合是防止脊柱畸形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淑芳  蒋雪垠 《医学信息》2007,20(6):972-972
严重复合伤伤员多并发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轻者造成功能障碍,重者造成多系统功能衰竭,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员的死亡。现将有关严重复合伤伤员的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的伤情特点,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以同期收治的锐性损伤患者作对照,分析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的伤情特点。结果本组共61例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患者,道路交通伤和重物压砸伤者占9180%,下肢损伤占73.77%;53例动脉锐性损伤中由切割伤所致占92.45%,上肢损伤占79.25%。钝性损伤患者在合并骨折的比例、血管移植的比例、住院手术次数及截肢率均高于锐性损伤组(P〈0.05),住院时间也长于锐性损伤组(P〈0.05)。结论与动脉锐性损伤比较,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下肢多见,绝大多数合并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发生率和截肢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1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的X线平片、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31例,151个椎体骨折,共198个骨折部位,其中83例合并椎管狭窄,73例合并脊髓损伤。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平片能同时检出多段椎骨骨折,并对脊柱稳定性有初步预测;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椎管狭窄程度;MRI检查对脊髓损伤显示最佳。三种检查方法互补性强。  相似文献   

11.
背景: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是一种特殊颈椎、颈髓损伤,其损伤的原因、机制尚存争议,认识其发病机制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目的:综述国内外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75年1月至2011年5月)和PubMed数据库(1950年1月至2011年5月)中与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颈髓挥鞭样损伤、发病机制、影像学、治疗”和“cervical spinal cord whiplash injuries; pathogenesis; imaging; treatment”,并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和英文。纳入所述内容与颈椎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定义、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及预后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90篇相关文章,纳入符合要求的38篇文献进行综述。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是一种特殊的颈椎、颈髓损伤,主要由过伸性和过屈性损伤引起。近年来对无骨折脱位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定义、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标准存在不同的分歧。常规X射线和CT检查无阳性发现,MRI检查能降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挥鞭样损伤的误诊率,是一种最佳检查方法。根据损伤机制可选择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断层成像技术MRI在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MRI检查使用1.5T扫描仪,行矢状位T1WI和T2WI、横切位T2WI、脂肪抑制(STIR)扫描.结果:89例中,骨挫伤3例、小骨折5例、Chance骨折4例、单纯性脊椎压缩性骨折33例、爆裂骨折26例、骨折脱位18例,合并脊髓损伤43例 脊椎骨折和脊髓损伤分别具有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断层成像技术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椎骨挫伤、骨折、脱位、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和脊髓损伤,对脊柱创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外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及脊髓损伤,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目前尚存争议。 目的:评价植入物内固定与Halo-vest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后稳定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的17例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1.6岁,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道路交通伤8例,伤后入院时间2 h-5 d,平均2.5 d,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Halo-vest外固定,然后逐步撑开,在复位情况下,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螺钉内固定,通过Frankel分级与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5.4个月,常规X射线正侧位片显示骨折脱位均复位,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CT显示植骨融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按Frankel分级,显效(降低2级)5例,有效(降低1级)10例,无效2例。植入物与Halo-vest内外固定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失稳固定的效果不仅安全可靠,并且能更好的恢复脊柱的矢状位对线。  相似文献   

14.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解剖机制与治疗方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解剖机制与治疗方式选择。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我们医院2000~2009年4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资料分为两组:A组为非手术组,共15例;B组为手术治疗组,共28例。A组又分为A1组:颈椎管内无压迫、椎管矢状径正常者,6例;A2组:颈椎管内存在致压,矢状径15mm者,9例。B组分为B1组:颈椎管内无压迫、椎管矢状径≥15mm者,共7例;B2组:颈椎管内存在致压,矢状径小于正常范围者,共21例。比较、A1与B1组、B1与B2组、A2与B2组之间在治疗前后JOA评分。结果各组在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B组(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非手术组)(P0.05)。但A1与B1组、B1与B2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2组(P0.05);A1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2组(P0.05)。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根据受伤机制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5.
脑微损伤是创伤性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然而,其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影响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近年来,多项磁共振(MRI)新技术不断地涌现并用于评估脑微损伤,如功能磁共振、灌注MRI、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易感性图谱、T2 mapping等。本研究综述了多模态MRI在脑微损伤中的应用,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了解脑微损伤的神经病理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脑微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引起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收集146例因交通事故所致的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研究中纳入146例患者,骨折类型以闭合性骨折和四肢骨折为主,并发症以休克为主.经抗休克、早期手术固定等治疗后,135例骨折愈合良好.治愈率达92.5%,骨折解剖复位达到87.3%.7例死亡,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5例骨折愈合不良.结论交通事故中的多发性骨折病情严重,需尽早明确诊断,以防误诊漏诊,积极抢救,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探讨处理方法,提高早期预防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近3年收治的7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其中因症状加重进行复查CT52例,主动性复查20例。结果本组行手术治疗34例,死亡率12.5%,保守治疗38例,保守治疗无死亡,重残和轻残者均为手术组病人。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与是否存在颅骨骨折、早期强力脱水、对冲伤损伤程度有关。对存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在外伤后6~9h内复查头颅CT,一旦确诊,应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损伤中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气管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部位、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4例叶支气管断裂行肺叶切除术,1例左主支气管完全断裂行切除左全肺,另1例左主支气管完全断裂行左全肺切除。剩余17例,3例气管膜部裂伤经保守治疗痊愈,14例气管支气管损伤者手术治疗修补断裂的气管支气管,术后复查胸片肺膨胀均良好。全组23例无死亡,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严重胸部创伤的患者通常伴有气管或支气管损伤。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极易导致管腔狭窄或闭锁,影响患者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尽早明确气管支气管损伤诊断和损伤部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衡  甄平 《解剖与临床》1998,3(1):13-14
目的:为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肱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交区克氏针固定骨折,应用机械扩张、血管探查、修补、吻合等措施修复肱动脉。结果:16例于术中探查肱动脉,有断裂伤、刺破伤及顽固性痉挛,均采用手术治疗,使前臂血运得到恢复,骨折得到固定。本组除1例因伤后24小时入院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维、1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外,1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台井脏动脉损伤的后果严重,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