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天津师范大学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自我效能感因子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3.99,P0.05);乐观因子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3.9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三年级大学生乐观水平显著高于二年级;乐观因子在学科类别上具有显著差异(t=5.49,P0.05);②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情感耗竭因子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0.99,P0.01);在学科类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6.00,P0.001);在不同家庭住址上也具有显著性差异(t=3.50,P0.05);成就感低因子在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F=5.06,P0.01),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一年级大学生成就感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大学生;③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负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23.7%)。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有重要的影响,应当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积极心理资本优势,避免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资本现状。方法:采用张阔等人修订编写的大学生心理资本调查问卷对500名大三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心理资本得分与标准差是(4.697±0.572),说明医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较正面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是否单亲、是否获得奖学金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教养方式、学习成绩、是否学生干部、人际关系状况上得分差异显著(F=3.272,P0.05;F=4.745,P0.01;F=9.955,P0.001;t=2.124,P0.05;F=37.166,P0.001)。结论:家庭经济富裕、父母教养方式为民主型、学习成绩中上等以上、担任学生干部及人际关系很好的医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显著优于该变量所在分组的其他变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认知需求、成就动机与专业承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需求、成就动机与专业承诺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需求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630名一~三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认知需求在性别(t=2.696,P0.01)、年级(F=9.89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t=3.216,P0.01)、年级(F=2.606,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专业承诺在年级(F=4.757,P0.01)、学科(F=4.857,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和年级对专业承诺有显著回归效应。结论教育者要通过帮助、引导来激发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唐山市学习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学优生在学习倦怠总分(t=-2.32,P〈0.01)和行为不当(t=-2.50,P〈0.01)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学困生;②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优生在学习倦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剐的学困生在学习倦怠总分(t=-2.148,P〈0.01)和成就感低(t=-3.365,P〈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得分明显低于女生;不同专业的学困生在学习倦怠总分(F=4.211,P〈0.05)、成就感低(F=6.485,P〈0.01)和行为不当(F=3.92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学困生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学优生;学优生的学习倦怠不受性别、年级和专业影响,而学困生的学习倦怠受性别和专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唐山城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方法 整群抽取唐山市区两所小学共524名4~6年级小学生,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调查其学习倦怠状况.结果 ①唐山市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低于理论中值(t=-17.130,P<0.001);②学习倦怠在性别(t=3.439,P<0.01)、年级(F=4.935,P<0.01)、独生与否(t=-2.830,P<0.01)及学业等级(F=43.257,P<0.001)上存在差异;③常被父母教导要团结同学的学生学习倦怠水平低于其它各组(F=6.484,P<0.001).结论 唐山市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尚好,但仍需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居家医学生的孤独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状况并提出对策。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UCLA-LS)、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采用横断面调查某医学院校316名医学生,共收回问卷316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3份,有效问卷303份(95.89%)。结果:医学生孤独感得分为(43.95±8.07)分,学习倦怠得分为(56.72±9.56)分,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心理弹性总分为(60.52±13.23)分,处于一般较低水平。其中,51.49%的医学生处于高孤独感水平内,而低孤独感群体仅占2.31%;有44.22%存在学习倦怠,有50.83%是否存在学习倦怠难以确定,有4.95%不存在学习倦怠;在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方面,≤60分的医学生占比为52.15%,≥80分占比仅为5.28%。不同性别和年级对医学生孤独感总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7,F=2.868;P0.05)。性别对学习倦怠和行为不当维度得分存在影响(t=2.214,2.533;P0.05),而年级对成就感低维度得分有影响(F=5.336,P0.01)。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医学生普遍存在高孤独感、高学习倦怠和心理弹性降低等问题。医学教育者应重视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针对性制定心理干预对策以提高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其研究性学习的影响。方法采用专业承诺量表和研究性学习问题自编问卷对6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在专业承诺总分和理想承诺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1.786,-0.752;P<0.01);规范承诺、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承诺总分在学业成绩上差异显著(F=4.562,P<0.05;F=18.430,12.298,14.610;P<0.001);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在学业成绩上差异显著(F=4.003,P<0.05);是否愿意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在性别和学业成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3.992,P<0.05;F=7.296,P<0.01);专业承诺对研究性学习有明显预测效果。结论专业承诺对研究性学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陕西省某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身心耗竭得分在不同性别(t=-2.132,P0.05)、专业(t=3.572,P0.01)与年级(t=-6.558,P0.001)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高于理科,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学生的学业疏离得分在不同专业上(t=3.158,P0.01)存在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大学生的低成就感得分在专业(t=-3.686,P0.001)与年级(t=7.01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理科高于文科,低年级组学生高于高年级组学生;(2)大学生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低成就感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情况。方法采用外语学习倦怠量表对2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且呈中等偏上水平(x珋=3.163);②一年级大学生在倦怠总分、耗竭维度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维度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t=3.874,4.657,3.343;P0.01);③英语A级学生倦怠总分、耗竭维度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维度明显高于B级学生(t=3.768,4.448,4.775;P0.01);④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无显著差异。结论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不同年级、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程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探索其学习倦怠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随机抽取的63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人数占总人数的41.65%;②性别方面,男生的总倦怠及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3.030,P=0.003);专业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学习总倦怠得分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355,P=0.010);③学习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r=-0.340,P=0.000)、学习压力(r=0.097,P=0.038)、受惩罚事件(r=0.096,P=0.040)、专业承诺(r=-0.401,P=0.000)均呈相关关系。结论多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需要多方面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山西省某地方院校19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39%,有51.81%大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过度造成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196,P0.05),二年级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年级;手机成瘾在专业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t=-2.419,P0.05);(2)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7.46%,学习倦怠及其因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方面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r=0.348,P0.01)。结论:手机成瘾是造成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手机成瘾越严重,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27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①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平均分超出理论中值;②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总分在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F=3.65,P<0.05)、是否担任学生干部(t=2.48,P<0.05)方面的差异显著.结论 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影响其职业成熟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拖延行为、时间管理水平和成就动机水平的现状以及关系。方法:从潍坊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大一至大四中随机抽取206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法搜集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与大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年级5个因素都存在显著性差异(t=4.04,6.33,-3.36,4.22,F=5.78;P0.05);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在大学生性别、生源地、年级3个因素上有较显著的差异(t=2.42,2.72,F=2.02;P0.05);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3个因素上有显著差异(t=2.72,2.65,F=2.73;P0.05);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和时间管理的能力与其拖延行为有着显著负相关(t=-0.320,-0.189;P0.01);结论:时间管理水平和成就动机水平对拖延行为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调查429名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情况。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和简单斜率检验,探讨社会因素对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1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0.409,P0.001),情感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量最大;2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3.851,P0.001),而社会因素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2.84,P0.001),专业承诺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项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β=0.971,P0.05);3在低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β=-0.438,t=-4.250,P0.001),即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但在高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230,t=-1.622,P=0.111)。结论: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心理素质的基本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韧性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308,P0.05);希望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3.543,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大二、大四学生的希望水平显著高于大一学生的希望水平;2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心理动力素质因子存在年级差异(F=5.217,P0.01),大四学生的心理动力素质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的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因子存在年级差异(F=2.970,P0.05),大二、大四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3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心理素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前者对后者具有显著预测效应(48.7%)。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心理素质之间有密切关系,为构建以心理资本为核心概念的心理素质培养新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生不同恋爱状态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应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恋爱状况调查表对泸州医学院2006~2008级的临床、中西医、非医专业的455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结果①医学生总体的幸福感指数水平与幸福感指数量表的常模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9.90,P〈0.05);②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维度上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t=-0.39,P〉0.05;F=2.28,1.16;P〉0.05);③总体上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t=-0.460,P〉0.05);但大二学生恋爱与未恋爱的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t=2.09,P〈0.05);④不同性别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t=-0.74,P〉0.05);⑤不同年级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F=2.25,P〉0.05);⑥不同专业恋爱的医学生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F=2.64,P〉0.05)。结论医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大二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正在恋爱的医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咨询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广州市2所医学院校34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610,P0.01),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变量上差异不显著;医学生抑郁情绪得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年级变量上差异显著(F=4.195,P0.01),1~3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4、5年级学生;②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75,P0.01),且对抑郁得分回归显著(B=-0.843,P0.01)。结论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核心自我评价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自杀态度问卷"对35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医学生对自杀普遍持有中立或矛盾的态度,且不存在性别(F1:t=0.521,F2:t=0.201,F3:t=-1.702,F4:t=0.71;P0.05)与城乡差异(F1:t=-1.937,F2:t=0.497,P0.05;F3:t=-1.117,F4:t=-1.508;P0.05);2医学生的事件应激总量与平均应激强度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t=1.401,t=-1.554;P0.05)与城乡差异(t=0.159,-0.579;P0.05),但男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女生(t=2.305,P0.05),农村学生经历的强应激事件数显著多于城镇学生(t=-2.215,P0.05);3事件应激总量、负性事件发生数与医学生自杀态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强应激事件数、平均应激强度与自杀态度的F3、F4维度相关不显著,但与自杀态度的F1、F2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72,-0.363,-0.131,-0.258;P0.05);4强应激事件数对自杀性质认识的回归效应显著(Beta=-0.272,t=-5.294,P0.01),强应激事件数(Beta=-0.317,t=-6.247;P0.01)与平均应激强度(Beta=-0.173,t=-3.408;P0.01)对自杀者态度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强应激事件数与平均应激强度等应激因素对医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中生特质情绪智力的特点及其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质情绪智力问卷青少年版简版(TEIQue-ASF)和学习倦怠问卷调查了726名初中1~3年级学生。结果1初中生在特质情绪智力的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0.715,P0.5),但在幸福感和情绪技巧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P0.05;t=-2.324,P0.05);2初中生的特质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20.93,P.001);3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初中生的特质情绪智力得分越高(F=4.89,P0.01;F=5.58,P0.01);4初中生的特质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t=-0.522,P0.001);5初中生的特质情绪智力可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的26.4%。结论初中生的特质情绪智力与年级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并能有效预测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中生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归因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潍坊市405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性别在情绪耗竭(t=3.34,P0.05)、低效能感(t=2.89,P0.05)、生理耗竭(t=2.03,P0.05)、学习倦怠(t=3.55,P0.05)、总分、社会支持(t=-2.26,P0.05)、内部可控(t=-2.28,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年级间学习倦怠无显著性差异(t=-1.53,P0.05),在社会支持(t=2.25,P0.05)和外部可控(t=-2.44,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亲的文化程度高低对子女的学习倦怠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F=3.055,P0.05);(4)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性相关,通过检验三者成线性关系,可建立回归方程:学习倦怠=-0.543×社会支持+0.37×归因方式+56.6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