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护生实习前标准预防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护生对标准预防的认知情况,探讨相关培训的重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48名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护生78.4%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45.3%的护生知道洗手原则,31.8%的护生知道要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33.1%的护生知道避免针刺伤的措施,18.9%的护生正确回答锐器伤后紧急处理方法,5.4%的护生知道锐器伤后的上报程序。不同学制护生标准预防认知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专升本学制护生显著优于对口本科及统招本科学制护生(均P〈0.05)。结论护生对标准预防了解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口本科及统招本科学制护生;应采取增加课时、强化重点内容培训等措施,提升各学制护生标准预防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锐器伤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0个月内实习期间的1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92%的护生发生了锐器伤,锐器伤后有56.53%护生未经消毒处理,40.21%护生虽经消毒处理(其中行规范消毒处理者占9.78%),但后续处理者仅占43.47%。结论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须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及管理,以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初期对化疗药物认知现状,为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管理与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110名临床实习第3个月本科护生的化疗药物药理知识、正确操作、应急处理措施认知情况.结果 化疗药物药理知识维度中,仅10.0%~40.0%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毒副作用、吸入、吸收方式很了解;化疗药物正确操作维度中,80.9%护生对血管的选择存在误区,22.8%、30.9%认为配制化疗药物时不需要专业操作场所、防护用具或者不了解是否需要配套设施,50.0%护生不认为或者根本不知道患者的排泄物会造成二次污染而需特别处理;化疗药物污染后应急处理维度中,仅8.2%和5.5%护生很了解化疗药物溅入眼中、溅到皮肤时的处理方法 .结论 本科护生对化疗药物药理知识认知不足,对正确操作存在错误认识,对化疗药物污染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不了解.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加强针对性教育,提高本科护生职业安全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初期对化疗药物认知现状.为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管理与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110名临床实习第3个月本科护生的化疗药物药理知识、正确操作、应急处理措施认知情况。结果化疗药物药理知识维度中,仅10.0%~40.0%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毒副作用、吸入、吸收方式很了解;化疗药物正确操作维度中.80.9%护生对血管的选择存在误区.22.8%、30.9%认为配制化疗药物时不需要专业操作场所、防护用具或者不了解是否需要配套设施.50.0%护生不认为或者根本不知道患者的排泄物会造成二次污染而需特别处理;化疗药物污染后应急处理维度中,仅8.2%和5.5%护生很了解化疗药物溅入眼中、溅到皮肤时的处理方法。结论本科护生对化疗药物药理知识认知不足,对正确操作存在错误认识,对化疗药物污染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不了解。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加强针对性教育,提高本科护生职业安全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为在校护生法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9名护理大专和18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职业相关法律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 护生了解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学校(92.4%)、媒体(66.7%)、医院(32.7%)、其他(39.6%);护生的认知态度总分为51.92±2.43;专科护生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认知态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积极,其中专科护生相时较差;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护生认知水平,尤其应加强专科护生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和医院开展针对性的患者安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目标追求的入世、出世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206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总分为(117.32±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制、职业认同感和目标追求的入世心理对本科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显著影响(P0.05,P0.01),共解释其总变异的29.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者应结合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本科护生尤其是五年制及职业认同感较低者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郑智慧 《护理学杂志》2006,21(23):56-57
目的 了解护生在注射实验课中练习时的锐器刺伤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140名护生进行锐器刺伤频率、发生锐器刺伤后的处理、对锐器刺伤危害的认识等内容的调查.结果 140名护生中发生锐器刺伤58名(61人次),仅5人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正规的处理.45.71%护生排气时,手弹注射器而未固定针栓,42.14%护生掰安瓿时未用纱布包裹.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急需加强锐器刺伤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郑智慧 《护理学杂志》2006,21(12):56-57
目的 了解护生在注射实验课中练习时的锐器刺伤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140名护生进行锐器刺伤频率、发生锐器刺伤后的处理、对锐器刺伤危害的认识等内容的调查,结果 140名护生中发生锐器刺伤58名(61人次),仅5人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正规的处理。45.71%护生排气时,手弹注射器而未固定针栓,42.14%生掰安瓿时未用纱布包裹。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急需加强锐器刺伤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与受伤部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环节与受伤部位,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临床一线护理人员458名,填写自行设计的护士锐器伤调查问卷。结果458名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 286人次。41.70%护士经常双手回套针帽,5.68%经常徒手拾取破碎玻璃,30.13%操作时从不戴手套。在锐器伤发生的主要环节中,44.48%的锐器伤发生在操作准备过程,操作中占39.04%,操作后整理用物为8.86%。94.79%的锐器伤发生在双手,其中双手手指占89.42%,右手示指以37.48%的高发率位居首位,其次是右手中指16.33%,左手示指13.53%。结论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掰安瓿,输液/注射/采血/拔针,拔针帽;锐器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双手,右手多于左手。医院管理者应定期开展锐器伤相关培训教育,使用高效安全的护理用具,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程序,实施标准预防,减少护理人员潜在的针刺伤危险。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为制订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完成10个月实习的140名护生进行实习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调查.结果 85.71%护生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61.66%护生未经消毒处理,36.67%护生经消毒处理(其中行规范消毒处理者仅占5.00%);针刺伤后续处理中,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仅0.83%护生进行血液检测.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须增强职业防护教育和管理,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