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了解 C反应蛋白 ( CRP)与冠心病 ( CHD)的关系。我们观察 86例 CHD患者 ,3 2例正常对照者的 CRP浓度改变 ;以及应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 8周后 CHD患者 CRP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 CHD患者的 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 CHD患者的 CRP浓度改变不一样 ;阿司匹林 15 0 mg/ d剂量 ,疗程 8周可降低 CHD患者的 CRP浓度 ( P<0 .0 5 )。提示中、长期应用非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 CHD患者的 CRP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课题通过调查中国人群(广东地区)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CHD合并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血清脂联素(APN)、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探讨APN、CRP在CHD患者2型糖尿病(T2DM)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对照研究,观察38例CHD伴糖耐量正常(NGT)患者、38例CHD伴IGT患者、44例CHD伴T2DM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PG)、APN和CRP的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HD患者(CHD伴NGT组、CHD伴IGT组、CHD伴T2DM组)血浆CRP水平高于对照组;CHD患者(CHD伴NGT组、CHD伴IGT组、CHD伴T2DM组)血浆AP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APN在CHD合并T2D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保护性作用,而CRP是损伤活动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心肌酶预测慢性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2021年1月—12月选取慢性肾病MH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力衰竭(HF)将患者分为未并发HF组(n=78)和合并HF组(n=54),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NT-proBNP、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采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NT-proBNP联合心肌酶指标预测慢性肾病MHD患者HF的价值。结果 MHD合并HF组血清NT-proBNP、cTn 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HD未并发HF组(P<0.05),MHD未并发HF组血清NT-proBNP、cTn 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HD合并HF组LVEF、CO、CI低于MHD未并发HF组和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NT-proBNP、cTn I、CK-MB与...  相似文献   

4.
刘加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12-3713,37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透析膜和透析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需进行MHD的患者34例,分别应用血仿膜与聚砜膜,HD与HDF两种不同的透析方式,比较CRP值的变化。同时选取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结果 MHD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血仿膜与聚砜膜对CRP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HD、PD治疗组的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C反应蛋白高于PD组(P﹤0.05)。结论 MHD患者的CPR水平与采用不同的透析膜无光,但采用不同的透析方式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比浊法、终点法测定200例不同类型的CHD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13例)以及70例正常患者(对照组)血清UA、CRP及FBG含量。结果:CHD患者组UA([479.84±99.97)μmol/L]、CRP([16.49±4.27)mg/L]和FBG([4.76±0.94)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患者组中血清UA、CRP及FBG的浓度均以AMI组增高最为显著;CRP同FBG呈正相关(r=0.789,P<0.01)。结论:血清UA、CRP及FBG同CHD关系密切,CRP同FBG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肺炎衣原体(CP)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间的相互关系。作者测定50例冠心病患者、4l例冠脉造影正常的疾病对照组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PIgG和IgM及HP IgG和IgM,同时测定上述人群血清超敏CRP(hs-CRP)含量。结果表明,CP和SP感染及超敏CRP含量与CH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CHD)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疑似CHD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54例和非CHD组66例。入院后,记录所有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资料,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BMI,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围绝经期妇女CH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患者BMI、LDL-C、TG、HCY及CRP水平均高于非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T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CHD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BMI、LDL-C、TG、HCY及CRP方面与非CH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CHD组在TC、HDL-C方面与非CH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BMI升高、LDL-C升高、TG升高、HCY升高及CRP升高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生CHD的危险因素(OR1,P0. 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易发生CH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吸烟、糖尿病、高血压、BMI、LDL-C、TG、HCY及CRP是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于成勇  郝军 《职业与健康》2004,20(8):130-131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后反映最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为探讨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对106例CHD患者进行了CRP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脂质代谢紊乱关系.[方法]测定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20例健康自愿者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血C反应蛋白(CRP)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教(HOMA-IR).[结果]MHD患者出现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 CRP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减低,BMI也轻度降低:其HOMA-IR与TG、LDL-C、CRP、BMI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其CRP与TG、LDL-C、FINS、HOMA-IR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MH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它们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其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炎症与OSAS及其合并CHD的关系.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单纯OSAS患者30例,OSAS合并CHD患者30例,单纯CHD患者20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健康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18、CRP水平.测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总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最低SaO2、平均最低SaO2和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最长时间.结果①我们比较正常对照组、CHD组、OSAS组及OSAS合并CHD组血清IL-18、CRP水平发现OSAS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CHD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OSAS合并CHD组比CHD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OSAS组及OSAS合并CHD组血清IL-18和CRP呈正相关,且分别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炎症标志物IL-18、CRP与OSAS密切相关,OS-AS可能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其CHD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一个炎症逐步发展的过程,OSAS可能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IL-18、CRP是否可以作为OSA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70例T2DM患者,依有无并发CHD分为糖尿病并CHD组(22例)和糖尿病不并CHD组(48例),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再依微量白蛋白尿含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和非白蛋白尿组(42例),比较两组CHD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并CHD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高于不并CHD组〔(96.71±45.87)mg/L∶(9.77±5.94)mg/L,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并发CH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白蛋白尿组(46.43%∶21.43%,P<0.05)。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是预测T2DM患者CHD发病率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166例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CKD-MBD分为CKD-MBD组48例与非CKD-MBD组118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8+、CD_4+、CD_4+/CD_8+/CD_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水平对并发CKD-MBD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MBD组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比例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8+)、微炎症状态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CKD-MBD相关指标[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水平对并发CKD-MBD的预测价值。结果 CKD-MBD组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比例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8+、TNF-α、CRP、IL-6、血磷及iPTH水平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4+、TNF-α、CRP、IL-6、血磷及iPTH水平高于非CKD-MBD组(P<0.05),CD_4+、CD_4+、CD_4+/CD_8+/CD_8+及血钙水平低于非CKD-MB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透析时间≥5年、合并HBV感染是MHD患者并发CKD-MBD的危险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及微炎症状态各指标联合预测CKD-MB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93.82%,特异度为86.51%。结论 MHD合并CKD-MB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微炎症状态指标明显变化,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联合微炎症状态对预测CKD-MBD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4例,随机分为血透组(MHD组)和治疗组(TRE组)各22例,另选体检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CON组).MHD组给予慢性肾衰的常规治疗方法;TRE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E100 mg,3次/d、维生素C 200 mg,3次/d,连用12周.MHD组、TRE组于上机前及CON组均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晚期蛋白质过氧化物(AOPP). [结果]3组比较CRP、MDA、AOPP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MHD组比较,TRE组CRP显著降低(P<0.05)、MDA、AOP均降低(P<0.01);CRP与MDA、AOPP呈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①MHD患者存在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且微炎症与氧化应激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②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主要探讨中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动静脉瘘功能状态对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变化对营养状况和贫血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中年MHD患者,血透6个月后,评估动静脉瘘功能,同时检测血透前及血透6个月时相关血液指标。结果①50例中年MHD患者,手术后动静脉瘘血流量在200~250mL/min之间;②与未血透时比较,血透后CRP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③6个月后,与动静脉瘘功能正常组(n=29,200~250mL/min)比较,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组(n=20,150~200mL/min),血透后CRP显著增高(P<0.05),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④动静脉瘘功能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534,P<0.01);CRP与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呈负相关(r=-0.498,P<0.05)。结论监测、维持动静脉瘘良好的功能,对于MHD患者微炎症、营养状况和贫血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MHD并发肺炎克雷伯菌(KP)医院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病原菌耐药情况分为CRKP组32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CRKP分子流行特征,PCR检测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结果 90株KP主要来自痰标本;患有糖尿病、透析时间、住院时间和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间长与MHD患者并发CRKP医院感染有关(P<0.05); 32株CRKP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敏感率分别为100.00%和87.50%,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高于90%; MLST分型中ST11型占53.13%,荚膜血清型中K1检出率为56.25%; 32株CRKP中,ureA检出率最高(93.75%),其次为wabG、mrkD(90.62%),allS基因在所有CRKP中均未被检出。结论 MHD感染患者CRKP发生与并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5,(12):47-49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1例MHD患者住院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反应蛋白(CR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等指标,分析感染原因及易感因素。结果 51例MHD患者中有19例患者因感染住院,共感染34例次,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占因感染住院的55.9%。年龄大、CRP高、AOPP高、低白蛋白、贫血等因素是患者较易感染的诱因,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结论在对MHD患者的管理中,需重视营养状况的评估,同时注意体内炎症和氧化指标的监测,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评估CRP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及并发MO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对照者(对照组)和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的血清CRP水平,其中急性脑梗死未并发MODS患者30例(急性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患者2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结果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8例(96%)血清CRP水平≥5 mg/L,对照组50例中3例(6%)血清CRP水平≥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2)急性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CRP水平<25 mg/L时,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为0;血清CRP水平>/25 mg/L时,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MOD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是判断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并发MODS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外周血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表达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23例MHD合并CRBSI患者为感染组,同期收治的未发生CRBSI的MHD患者67例为非感染组。采集CRBSI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导管血样本行病原菌培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微炎症状态及Keap1、Nrf2、ARE表达对MHD合并CRBSI的诊断价值。结果 合并CRBSI患者共检出30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60.00%(18/30),革兰阴性菌占33.33%(10/30),真菌占6.67%(2/30);感染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Keap1、Nrf2、ARE mRNA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 CRP、IL-6、TNF-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3例〔(其中有动脉粥样硬化(AS)者22例,非动脉粥样硬化(N-AS)者21例)〕的AS、炎症指标和营养状况,并以3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S发生的情况,并对22例MHD患者AS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MHD组AS的发生率、斑块多发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S组血白蛋白显著低于N-AS组,AS组14例伴有营养不良,N-AS组仅为3例,两组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组血C反应蛋白(CRP)、IL-6显著高于N-AS组(P0.05),血CRP、IL-6与年龄、透析时间亦相关。结论 MHD患者AS的发生与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