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颈椎前路手术ERAS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30名护士进行颈椎前路手术ERAS护理培训,随机分为常规培训组和导图培训组。对常规培训组15名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模式,对导图培训组15名护士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知识能力、综合能力及培训满意率。结果导图培训组的实践操作及理论知识成绩优于常规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图培训组的综合能力优于常规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图培训组的培训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培训组(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进行颈椎前路手术ERAS护理培训,能够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提升培训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解剖可视化工具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2020年7月—2021年3月进入神经外科实习的3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2021年4月—12月的30名实习生为试验组,采用颅脑解剖可视化工具教学。5周临床实习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出科后试验组的颅脑解剖、疾病诊断、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及总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培训形式、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教学新颖性4个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解剖可视化工具教学能够使实习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神经外科理论知识,激发了实习生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对感染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感染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84名,其中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护理实习生42名接受常规教育模式并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护理实习生42名接受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并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探究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感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学习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病案质量及专业理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动脑能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动口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主观能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实习生带教期间实施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以及临床实践能力,调动实习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8名护理本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95名和对照组93名,分别应用自制思维导图和常规方式进行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操作技能得分升高较为明显;患者对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教学培养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成绩,而且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对小儿水痘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接诊的90例小儿水痘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均连续护理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群结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内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社会交往、家庭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结合亲情式护理干预在水痘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疾病恢复,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外科新护士临床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法及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入院外科新护士86名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2017年7月入院外科新护士73名为实验组,应用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安全理论测试成绩、护理安全培训满意度及培训结束后一年内外科新护士作为第一责任人临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护理安全理论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满意度调查中的授课方式的喜欢、学习时间花费、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知识建构、启发思考及全面系统分析问题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条目得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一年内,两组作为第一责任人临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于临床护理安全培训中,可有效提高外科新护士临床护理安全理论测试成绩,提高培训满意度,帮助外科新护士护理安全临床思维的转化,从而在工作中指引其良好的护理行为,降低临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儿科封闭式负压引流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小儿外科实习的8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人)和观察组(4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即对护生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培训,同时加强日常护理工作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导入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出科时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2组护生入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科考核成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护理临床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运用于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有助于护生更好的掌握护理临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为患儿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同时能减轻儿科护生紧张焦虑感和提升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手段引入床旁超声(POCUS)本科实习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2~2018级96例徐州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临床麻醉学专业实习医师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思维导图组(n=48)和传统教学组(n=48),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思维导图组学生心脏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各部位超声标准切面获得总数及毗邻解剖结构辨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65、10.55、21.61,P均<0.05);思维导图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学员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78、14.50、15.78、23.12,P均<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方法引入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OCUS超声诊断要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临床麻醉学本科实习生POCUS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进入手术室实习的92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在手术室实习阶段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及对授课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出科各项考试成绩及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手术室的应用有利于实习生巩固知识,对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效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综合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该院护理实习生27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年份及培训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取综合培训模式和常规培训模式。综合培训模式包括导师制培训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和情景教学模式。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对实习生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实习生培训后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综合测评成绩均明显髙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师结合病例讲解知识、教师言传身教、定期召开评教评学会议、护士长检查实习工作、完成全部基础护理理论培训及考试、完成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及考核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培训导师及实习生自我对研究组实习生培训后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导师对研究组实习生职业道德、责任纪律、护士礼仪、工作态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培训模式具有良好培训效果,可以提高患者、导师、实习生自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管理模式;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实习的37名护生为研究组,给予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核心能力及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带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增强了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应用细节管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治疗期间予以细节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在抑郁、焦虑评分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给予细节护理管理,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情况、依从性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与并发症认知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康复护理后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饮食遵循、控烟戒酒、康复训练、自我监测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增强,对并发症的认知水平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位学生安排一名导师负责其技能培训指导。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综合素质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师制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用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面教学方法(3D+RFR)在培养护理专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008年来我院儿科实习的8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的学生在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实施3D+RFR培训,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实习结束时由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3D+RFR培训对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意识与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在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中采取传统教学法(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对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我院6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护士采取LBL,观察组护士采取LBL结合CBL.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岗位胜任力、考核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模式在ICU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我院的4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情况、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模式在ICU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良护生对带教老师各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四肢创伤性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实施路径化管理对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纳入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管理能够很好地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创伤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ESCA、STA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STA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整体组,各40例.常规组开展常规干预,整体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比较两组的不良心理状态、切口愈合情况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