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峰 《护理学杂志》2006,21(3):45-45
门诊输液室承接来自门、急诊的大量输液患者,他们流动性大,无固定床位号,而且经常出现同名同姓的患者,输液时如果仅核对患者的姓名很容易出现差错。为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核对中应用“护理对对牌”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叶桂芳 《护理学杂志》2006,21(11):52-53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30个工作日输液的前50例次患者(共1 500例次)按单、双日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由3名护士独自完成从接输液单到输注操作的全过程;观察组则按流水操作模式,1名负责接输液单、贴瓶签、摆药、皮试(舍看结果)、巡视、接瓶、拔针及处理输液故障等,1名负责核对药物及配药,另1名负责输注.比较两组每天连续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差错失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及差错失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采用流水式操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门诊输液室流水式操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30个工作日输液的前50例次患者(共1500例次)按单、双日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由3名护士独自完成从接输液单到输注操作的全过程;观察组则按流水操作模式,1名负责接输液单、贴瓶签、摆药、皮试(含看结果)、巡视、接瓶、拔针及处理输液故障等,1名负责核对药物及配药,另1名负责输注。比较两组每天连续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差错失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及差错失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采用流水式操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如何落实医嘱查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缺差错、缺陷的发生.方法:通过抄卡护士和穿刺护士分别查对患儿病历进行查对.结果:实施三年无一例医嘱执行错误和漏执行医嘱.结论:二人分别核对病历落实医嘱查对制度的方法适用于儿科门诊输液室.  相似文献   

5.
门诊输液环境改造对提高护理安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芳 《护理学杂志》2011,26(9):61-62
目的改善门诊输液环境,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方法在门诊输液室配置计算机与医院信息系统联机共享信息;采用净化台配置药液,保证输液药物质量;优化诊疗流程;优化输液流程;创造安全、温馨的输液环境。结果实施门诊输液环境改造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或其家属对门诊输液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改善门诊输液环境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加药完毕,我科采取在输液瓶上由加药护士与核对护士双签名的方法,便于在输液过程中跟踪。由于护士姓名长短不一,笔画繁简有别,签名耗时较长。鉴此,我科改为签写姓名拼音  相似文献   

7.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儿科门诊液体漏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安全。方法成立质控小组,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进行输液管理,即对儿科门诊预防液体漏输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查找根本原因,针对要因利用PDCA循环进行改进,确保各种查对及告知制度的落实,对临时续加液体加强管理,输液高峰期增加护理人力等。结果干预期门诊液体漏输率降至0,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降低儿科门诊液体漏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优化管理程序,提高护士专业理论水平和服务水平.方法:针对性地实施各项规范化的护理服务和管理程序,重点优化护理流程,细化管理,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强护士病情观察和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力.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连续10年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的优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瑛  王婷 《护理学杂志》2016,(13):39-40
目的探讨无线预约系统在门诊输液室预约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无线预约系统为2d及以上的输液患者提供免费预约,在使用预约软件系统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预约患者,比较患者满意度、输液等候时间及年差错发生率。结果运用无线预约系统后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输液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采用无线预约系统进行预约输液可优化输液流程,降低护理风险,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手术患者安全、快速输血流程。方法多部门协作制定手术室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流程;急诊室首诊护士填写、佩戴有门诊号的腕带并抽血,血库人员优先检验并发血型报告单、发血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对患者的姓名及门诊号双重核对后输血。结果为150例手术患者输血,无1例发生输血差错事故;入手术室后输血等待时间较常规流程缩短17~20min,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改进后的输血流程满意率达95.1%和98.3%。结论改进后的输血流程及姓名加门诊号的双重核对方式安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手术患者安全、快速输血流程.方法 多部门协作制定手术室急诊抢救患者输血流程;急诊室首诊护士填写、佩戴有门诊号的腕带并抽血,血库人员优先检验并发血型报告单、发血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对患者的姓名及门诊号双重核对后输血.结果 为150例手术患者输血,无1例发生输血差错事故;入手术室后输血等待时间较常规流程缩短17~20 min,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对改进后的输血流程满意率达95.1%和98.3%.结论 改进后的输血流程及姓名加门诊号的双重核对方式安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治疗途径之一,临床很多患者在一瓶输液液体中需要同时加入多种药物治疗。配置药物过程中如药品挪动容易造成差错隐患。我科利用输液器外包装袋自制了输液配药袋,既保持治疗室操作台面整齐,又方便查对,有效减少差错发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护理纠纷与法律关系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市场经济对医疗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 ,病人的自身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 ,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现将某院 1 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发生的护理纠纷分析如下。1 回顾调查资料按照《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一书对护理差错事故的认定 [1] ,本组无护理事故。一般护理差错6例 ,其中 5例因护士查对不严 ,将带有橡皮塞的液体给病人输入 ,或护士发药时造成了漏发和错发 ;1例因巡视病房不仔细 ,未发现输液接头松动 ,导致输入液体及药物漏出体外。护理意外 1例 ,即一突发精神异常的病人 …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方法准备次日静脉输液药物时,对照治疗本,将输注药液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手工书写在不干胶上,将不干胶贴上液体再摆药。既繁琐、浪费时间,又容易出差错。我科应用输液不干胶打印次日输液,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眼科手术室1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核对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观察组采用自制核对单登记眼科手术安全核对单辅助核对,内容包括手术患者身份核对、带入物品、手术前核对、术中护理记录4个部分,并有手术医生签名,麻醉医生签名等;附有植入物条码张贴处和消毒指示卡张贴处。结果观察组手术不同时点患者和植入物核对失误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手术安全核对单能减少手术隐患,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预防.方法:通过对门诊输液室48600例次患者实施静脉输液的分析,以及每个环节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无l例发生输液反应.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输液巡视单的设计与应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冬秀 《护理学杂志》2001,16(2):111-112
为了加强输液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院于1999年设计、应用静脉输液巡视单,并规范管理,经一年多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介绍如下。1 输液巡视单的设计输液巡视单大小为14cm×10cm,由眉栏、输液栏、巡视栏三部分组成(见样表)。输液巡视单床号姓名日期序号药  名剂量滴数/分配制人     执行人     时间巡视时间滴数/分全身反应通畅渗漏处理签名2 方法2.1 使用方法护士根据每组液体书写眉栏、药名、剂量并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性能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标明序号。按操作规程进行核对、配药,用塑料板…  相似文献   

20.
总结耍儿标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我科应用的耍儿标识腕带材料选择对耍儿无害保证安全的一次性材料,安全软扣,清楚标注了住院号、床号、产妇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时间、体重.使用以来无1例耍儿手腕部皮肤损伤及脱落情况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核对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减少了因腕带标识引起的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