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强直,施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19例行单侧、7例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非骨水泥型假体18髋。结果患者髋关节疼痛都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29髋活动时巳无痛感,只有4髋活动时轻微痛感。所有患者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行临床效果评定,增高到65~90分,平均78.1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大到165°~265°,平均215°,治疗效果满意。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并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8例(22个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术后的18例患者随访,均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假体移位,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患者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65°提高为术后的平均192°,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0.2±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的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应予以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52个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髋关节疼痛情况、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优25髋,良16髋,中11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41例患者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均能生活自理,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未出现感染、脱位等近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够显著的提高髋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资料。患者共18例(28髋),其中男性13例(20髋),女性5例(8髋),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位病程为17.8年(5~28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变化,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围手术期输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由术前的(25±8)分改善为(89±8)分,活动度由41°±28°并提升至1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由(8.2±2.6)分降至(2.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输血率分别为33%与39%。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4例(25髋)AS髋关节强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未出现异位骨化,Harris评分61~92分,平均84.5分。随访3~36个月,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1例股骨柄假体<2mm非连续性透亮线,髋关节总活动度70°~190°,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手段,临床应注重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假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以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同期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4月对28例(56髋)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髋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患者行全髋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2个月~4年,平均随访29个月,28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13例(23髋),良10例(20髋),中5例(10髋),优良率82.1%。结论同期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均无关节腔内感染或切口感染,平均随访(1.2±0.4)年,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NPRS评分以及髋关节总活动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的髋关节屈曲程度、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7.2%。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例(35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24~4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最后一次随访中,22例患者均表示髋关节的疼痛已经基本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神经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症状。髋关节的活动度为85~225°,平均186.47°,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5,P<0.05);Harris评分为84.24分,优良率为88.57%。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术后康复方法。方法对9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骨性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行为指导,半年后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关节疼痛、髋关节总活动度、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VA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发生坐骨神经或股神经麻痹,关节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严重髋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改善关节疼痛、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4例(5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36.2±8.7)°,术后髋关节总活动度(193.2±12.5)°,检查术后均无感染、脱位发生,Harris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2.0±8.0)、(85.0±7.2)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3%,经X线查无假体松动移位,异位骨化5髋(9.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改善患者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强直性脊柱炎(AS)的30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治疗后使用疼痛评分和Harri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arris评分结果显示平均为(45.1±1.6)分,术后为(85.6±1.5)分;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有较大改善。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可靠,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向辉  王丽  郭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38-39,4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特点,评价其术后疗效。方法 1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全髋单髋置换4例,全髋双髋置换10例。结果随访时间2~10年,平均5.25年。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33分(12~46分)提高到随访时的平均82.96分(74~96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由术前的100.04°(0°~172°)改善为术后的185.38°(186°~247°)。14例术后均可生活自理。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满意疗效,选择合理的手术策略及合适的假体对手术效果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43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74.4%;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其中髋臼假体松动3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采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与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与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参与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与组(P<0.05)。治疗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高于参与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管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故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4例(33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42°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8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成人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Harris髋关节的评分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其Harris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在手术治疗4年之后,出现关节疼痛6例,肢体长度不一3例,总发生率为50.0%。结论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性不良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近期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术中术后引流量1100~2500 ml;术后1年测量髋关节总活动度,作Harris评分,满意度测评。髋关节总活动为120°~230°,平均187°;Harris评分86~95分;17例术后生活均能自理,术后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我们认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S的研究较少,病例随访时间也不长,要想更进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需长时间的随访及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