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霉素胸膜粘连术对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霉素胸膜粘连术对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方法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红霉素到胸膜腔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28例为治疗组,以同期28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以红霉素为硬化剂的胸膜粘连术治疗方法的治疗组28例复发3例,复发率约为10%。对照组28例复发11例,复发率约为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胸腔引流管注入红霉素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是简便易行,安全、费用低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全德   《中国医学工程》2011,(1):81-81,83
目的评价红霉素作为胸膜硬化剂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价值。方法对反复发作的持续性漏气的自发性气胸、于胸膜腔注入红霉素1g+50%GS60mL,转动体位,使红霉素溶液均匀涂布胸膜腔,侧重胸膜破裂口区域促使胸膜粘连固定。结果各文献报道均提示该方法临床治愈率高,副反应少,疗效较满意。结论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渗葡萄糖作为胸膜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高渗葡萄糖(50%)60ml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患侧胸腔内引起胸膜腔粘连。结果:高渗葡萄糖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一次注药有效率95,16%,2例患者注药二次,1例患者注药3次。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的胸痛,发生率为29%,其中1例患者疼痛较剧烈。复发率为0%。结论:高渗葡萄糖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在持续性气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5年来38例持续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膜腔局部注入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其疗效及近期并发症。结果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38例,有效者32例,有效率达89.5%;并发症有胸痛28例(73.7%)、发热20例(52.6%)、意识障碍1例(2.6%)、心功能不全1例(2.6%),均临床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效果良好,并发症轻微,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霉素;胸膜粘连术;持续性气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渗性葡萄糖行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32例。A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B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加高渗性葡萄糖注入胸膜腔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8.13%,B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性葡萄糖行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红霉素胸膜腔粘连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红霉素作为胸膜粘连剂的价值,对2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红霉素1g溶于5%葡萄糖30ml中注入胸膜腔内,进行胸膜腔粘连治疗。结果显示:应用红霉素后15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胸膜粘连,7例患者胸腔积液明显减少,4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红霉素的胸膜粘连作用可能为产生局部化学性炎症所致。说明红霉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在持续性气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8例持续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膜腔局部注入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其疗效及近期并发症.结果 有效者32例,有效率达84.2%;并发症有胸痛28例(73.7%)、发热20例(52.6%)、意识障碍1例(2.6%)、心功能不全1例(2.6%),均经临床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高渗葡萄糖联合红霉素行胸膜粘连术治疗持续性气胸效果良好,并发症轻微,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洪斌  黄利红 《重庆医学》2015,(14):1964-1966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红霉素干粉和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1例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向胸膜腔内均匀喷入无菌红霉素干粉1.5 g(红霉素组,n=31)或滑石粉5.0 g(滑石粉组,n=30),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注药后观察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红霉素组为76.67%,滑石粉组为9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复发率红霉素组为13.33%,滑石粉组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总体不良反应率红霉素组为50.33%,滑石粉组为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下红霉素干粉行胸膜固定术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胸腔内灌注异体血对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 ,每例患侧胸腔内灌注同型异体血 4 0 0ml,并与红霉素胸膜固定术比较。结果 :10例治愈 ,治愈率 83.3% ,治愈所需时间 1h~ 2 .5d。 1年随访复发率为 10 %。仅 1例 (8.3% )患者出现较剧烈胸痛 ,无发热、呼吸困难加重、胸内感染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愈合时间、不良反应显著优于红霉素胸膜固定术。结论 :胸腔内大量灌注异体血对难治性气胸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腔穿刺造影对自发性气胸病因诊断及造影剂和四环素的介入性化学性胸膜粘连作用。方法: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电视透视引导下胸腔内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及四环素,通过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摄胸片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8例显示三种异常造影征象:其中胸膜肺粘连征15例,肺大疱征12例,破裂口气泡征1例。2例闭合性气胸未见异常。诊断率为92.3%。四环素介入化学性胸膜粘连治疗22例,随访5年,5例复发。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经电视透视引导下胸膜腔造影和四环素粘连介入性诊治技术,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1.
红霉素胸膜腔粘连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评价红霉素作为胸膜粘连剂的价值,对2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红霉素1g溶于5%葡萄糖30ml中注入胸膜腔内,进行胸膜腔粘连治疗。结果显示:应用红霉素后15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胸膜粘连,7例患者胸腔积液明显减少,4例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季秋平 《中外医疗》2011,30(4):8-8,10
目的为了解决自发性气胸愈后反复复发问题。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庆大霉素、高渗糖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病人对照。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治愈率92.0%,1年复发率4.4%;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3.3%,1年复发率42.9%。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了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确诊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老年患者,随机性分成观察组(胸腔负压引流治疗)与对照组(胸膜腔穿刺抽气法)。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8.89%大于对照组的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负压引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圳市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例共5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原发性气胸451例(84.78%)继发性气胸81例(15.22%),年龄分布呈双峰(15-30岁及≥60岁);男∶女=11.98∶1,66例患者经观察好转,312例予胸腔穿刺抽气、9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以及53例外科手术治疗后出院,4例死亡.结论 自发性气胸中以原发性气胸为多见,且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继发性气胸相对较少,多发于中老年;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可以作为原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Ma WL  Zhang X  Song R  Lu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49-1751
目的 比较微创胸腔置管(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传统的多次胸腔穿刺抽气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并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2005年3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入院病例中首次发病的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微创置管组)与多次胸腔穿刺抽气(多次胸穿组)治疗。以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剩余气胸量等评价疗效,以主要耗材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主要治疗措施时数等评价其经济性。结果微创置管组治疗有效率100%、多次胸穿组治疗有效率91.30%;出院时微创置管组平均剩余气胸量4.17%、多次胸穿组18.62%;1周随访时微创置管组平均剩余气胸量0.53%、多次胸穿组7.59%。微创置管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瓶、复查胸部X线片等耗材,人均耗材费用264.79元;多次胸穿组使用穿刺包、复查胸片等耗材,人均费用233.62元。微创置管组比多次胸穿组人均住院天数、防治感染天数分别减少2.36、2.13d,人均吸氧时间减少36.7h。结论微创胸腔置管的疗效明显优于多次胸腔穿刺抽气治疗,住院总费用降低,建议将微创胸腔置管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2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中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9例,胸腔闭式引流13例,3例闭合型气胸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后肺复张。结果: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发病诱因多样,典型症状不显著,并发症及复发率高,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经治疗2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及早检查确诊,以免漏诊;处理需谨慎,治疗时以综合措施为主,尽早排气,缓解病情,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珍  黎东明 《右江医学》2004,32(2):106-108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将 46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3例 ,治疗组予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先后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 ,注药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予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部分加用持续负压吸引等常规内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3~ 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1.3 0 % ,对照组为 5 2 .17% ,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为 14± 4.71天 ,对照组为 2 9± 5 .5 2天 ,3年内复发率治疗组为 4.3 5 % ,对照组为 3 0 .43 % ,两组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 .0 1) ,3年内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极少 ,仅治疗组出现轻微胸痛 1例 ,无发热、呼吸困难 ,无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改变。结论 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治疗难治性气胸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住院天数少、不良反应极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安可胶)用于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与转归。方法38例心肺功能失代偿或基础疾病严重而难以耐受手术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用安可胶进行胸腔内注射,变换体位,使药液均匀地涂在胸膜表面以发挥封堵粘连作用。结果38例中25例一次粘连成功,11例二次粘连成功。经2-12个月随访3例复发,复发率为8.3%。结论对于胸腔闭式引流后肺仍长时间漏气,肺压缩小于30%,且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持续自发性气胸,应用安可胶进行封堵疗效满意,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