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药物传送系统的新成果沈洪责任编辑/武晓梅一提起药物的剂型,人们就会联想到片剂、针剂、水剂或软膏等。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新型药物传送系统的建立,出现了新的药物剂型和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所谓药物传送系统,就是通过适当的程序使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既可降低...  相似文献   

2.
住临床用药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常用的药物相互混合或连续滴注过程中会出现混浊沉淀反应,在滴盐水加有先锋铋的液体换培氟沙星注射液,滴管内出现了白色絮状物。经反复试验发现,这两种药物混合即出现白色混浊物。另有文献报道,环丙沙星与先锋铋存在配伍禁忌、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氧氟沙星针剂连用会出现沉淀反应,庆大霉素注射液与穿琥宁注射液连用会出现混浊反应。  相似文献   

3.
阿霉素作为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对各种肿瘤的介入化疗。在临床配药过程中我们发现,阿霉素经常出现红色絮状沉淀。而经导管注射阿霉素,如果将絮状沉淀物同时注入,可能会导致小动脉栓塞,发生危险。经过观察,考虑阿霉素出现沉淀可能原因:①配制阿霉素溶液前,针管已经与其他化疗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等接触,阿霉素可能与这些药物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②针管未与其他药物接触,首先配制阿霉素,有时也会出现絮状沉淀,可能与消毒一次性针管的物质接触反应有关。③溶液温度过低时阿霉素可能会出现沉淀。  相似文献   

4.
孙红 《西南军医》2008,10(6):121-123
随着经典抗癫痫药物(Antiepiteptic drugs,AEDs)的合理应用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多数癫痫发作能够较好地得到控制,但仍有约30%的癫痫患者对各种AEDs均不敏感,而且约有50%的接受药物治疗的癫痫患者,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中,仅有大约50%的患者存在切除癫痫灶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口角炎是口腔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多系感染所致,以儿童为多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口角炎的外用药物效果不尽人意,涂药后患处出现刺激性痛、药物着色、结痂,而致口唇运动受限,疗程长等弊病。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文应用MEBO治疗50例口角炎病人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既缩短疗程近一倍,又克服了涂药后口角处出现刺激性痛、药物着色、结痂及口唇运动时疼痛和运动范围受限等缺点。因此,作者认为MEBO应用于口腔感染性粘膜  相似文献   

6.
随着休克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抗休克药物,包括新型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新的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抑制剂或拮抗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休克细胞因子拮抗药物以及内毒素拮抗药物等。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殷海昌,张海荣物的副反应这种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且常因人、因药而异,但一般较轻微,很快即可恢复。医生在开处方的同时,也常常根据某药物的副反应,嘱病人在服药期间加以防范。如服用四环素、消炎镇痛药等可刺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飞行员用药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最近在有的飞行部队却出现了飞行员自行用药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的飞行员认为航医室无好药,自行用药省事;有的怕让航医知道自己有病影响飞行而自行用药。殊不知,飞行员自行用药不仅危及自身健康,而且也影响飞行安全。如飞行前服用感冒通、康泰克,可出现瞌睡、恶心等反应;服用磺胺类药物,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服用降压药物,在空中可能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服用止咳药后,如再饮含酒精的饮料,就可能出现严重中毒反应。为防止飞行员自行用药,航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向飞行员宣传自行用…  相似文献   

9.
用药也有“心诚则灵”的现象邹和阳在病人用药治疗中,常出现“心诚则灵”的现象。这种现象可用药物心理学释然。疾病的治疗,医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使用药物时,不仅要重视药物引起的生理效应,还要重视病人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效应。神经心理学、神经内分泌学、精神心理...  相似文献   

10.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起效迅速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的特殊的化学结构,它在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时,易引起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因而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影响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统计资料表明,血液方面的药物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的10%。所以,了解这些药物与血液病的关系,对预防某些血液病是十分重要的。较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病有:过敏性紫癜由于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出现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也可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易引发此病的药物有链霉素、异烟肼、奎宁、阿斯匹林等。溶血性贫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红细胞本来就有先天性生物化学缺陷,药物只是作为一种诱因引起溶血;另一类是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该病发生多很突然,常有血管内溶血的征象,如血红蛋…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88岁。因口服明目二十五味丸出现面部皮肤潮红,眼睑肿胀,轻度瘙痒2天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毒物接触史、过敏性家族遗传史。曾经常口服或外用中药,未出现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输液治疗中,药物种类繁多,新药品很多。以往的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没有近年来研制出的部分新药。炎琥宁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输液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依诺沙星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输液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二者联合用药时,无论先输入前者还是后者,在其中一种药物输注完毕,续点另一种药物时,二者相遇即可出现浑浊、沉淀或者形成凝块,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在日常配药、用药时应严格注意配伍禁忌,同时注意观察两种药物相遇时的药物颜色、性状及病人的任何不良主诉(反应)。尤其注意常用配伍禁忌表中未列入的药物配制。  相似文献   

14.
药物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是指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出现的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饮酒后上述症状更加严重。有些药物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多种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可以出现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尤以头孢类多见。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体克的病理生理研究进一步深入,以及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为抗休克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因此,新的抗休克药物不断出现。本文仅从下列几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白血病化疗如何减轻消化道症状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近1年长期坚持10个疗程以上化疗患者106例,采取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化疗患者进行同种化疗方案。如(DA)为例,采用单纯止吐药物对106例患者消化道症状观察。再对106例化疗患者采取循环后第二周期同种方案,采取止吐药物,健康教育、镇静、分散精力等多种方法,对消化道症状观察。通过细致观察,认真记录,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类型和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单纯止吐药物的应用,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沟通交流,认真总结,医护紧密配合,明确药物作用、副作用,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因此,能有效减轻消化道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9岁,行为孤僻,生活懒散5年于2010-07-29入我院。患者于2005年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孤僻,少语,不主动与人交往,无故发脾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明显下降。2007年出现发呆,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上课迟到。2009-03入住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先后给予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等药物治疗,住院2月余无明显疗效出院,并建议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观察。  相似文献   

18.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术之一,化疗药物使用50多年来,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主要的途径,由此带来了化疗药物外渗的问题。如发生意外渗漏,轻者表现局部疼痛、红肿。重者出现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损伤神经、肌腱,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不但影响医患关系。而且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对合理用药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合理用药是药物治疗学的关键。然而,在药品使用中,常常出现用药品种过多、剂量过大,甚至滥用药物的现象。而药物滥用可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增加,进而造成个人身心损害和社会资产的损失。据报道,我国一年仅因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不当,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就达7亿元人民币[1]。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医药卫生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试从药物使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角度,剖析用药不合理的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性思考意见,以供探讨。1 药物使用的过程及特点在分析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时,有必要考察一下药物使用的全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药不断出现和旧药淘汰,以往引起药物疹的致敏药物已有所改变。现将我科近8年来收治的226例药疹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