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对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微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人肝癌Huh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2只裸鼠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组移植瘤植入一枚活度为2.96×107Bq粒子,对照组植入一枚活度为0的空粒子。每4天测量1次移植瘤体积,记录肿瘤生长曲线。28 d后取下移植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1评估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A、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缓慢,粒子植入后12 d两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P<0.05),随着观察时间延长,两组肿瘤体积差距加大,在28 d时两组肿瘤体积分别为(963.61±89.56)mm3和(602.10±75.98)mm3t=7.122,P<0.05)。两组移植瘤组织中CD31均有表达,观察组的MVD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0,P<0.05)。观察组VEGF-A、HIF-1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0、6.414、10.890、12.250,P<0.05)。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通过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VEGF-A、HIF-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割照射后残留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HepG2细胞以2 Gy/次X射线进行分割照射,累积剂量达到20 Gy后继续培养30 d,检测残留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建立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分割照射(2 Gy×10次),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肿瘤接种39 d(照射结束14 d)后检测辐照组和对照组裸鼠肿瘤肝转移情况及移植瘤内N-cadherin表达。结果 残留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5.126、7.714,P<0.05);残留肝癌细胞中N-cadherin和Snail表达显著增高(t=7.509、7.184,P<0.05)。在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辐照组裸鼠肿瘤质量和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t=2.396、3.170,P<0.05),辐照组皮下肿瘤肝转移灶数目、肿瘤组织中N-cadheri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2.994,5.695,P<0.05)。结论 分割照射后残留肝癌细胞和组织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强,EMT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结果揭示了放疗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重组人内皮抑素(商品名:恩度)联合照射对小鼠胃癌移植瘤生长抑制情况及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5,RGS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uth factor,VEGF)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 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照射协同抑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制备32只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对照组)、恩度组、单纯照射组(RT组)、恩度联合照射组(恩度+RT组),共4组,每组8只。通过肿瘤生长曲线和抑瘤率两个指标比较4种治疗对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计算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值及检测RGS5、VEGF、HIF-1α的表达情况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抑瘤作用RT组、恩度+RT组与NS对照组、恩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P<0.05),其中,恩度+RT组抑瘤作用最强。恩度组、RT组及恩度+RT组的MVD值均降低,恩度+RT组最明显。恩度组、RT组及恩度+RT组HIF-1α表达比对照组减弱,其中联合组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2、13.1,P<0.05)。与对照组相比,RT组VEGF、RGS5表达量升高,恩度组和联合组表达量降低,但恩度+RT组与恩度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RGS5、VEGF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0.71,P<0.05)。结论 恩度联合照射可通过抑制肿瘤HIF-1α的表达,下调VEGF、RGS5的表达,抑制移植瘤血管生成,使肿瘤血管趋于正常化,改善乏氧抑瘤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反义cDNA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联合γ射线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并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病理组织学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为VEGF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32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反义组和反义+照射组,使用已转染和未转染反义VEGFcDNA TE-1食管癌细胞株,分别建立裸鼠爪垫移植瘤模型, 瘤体直径0.8~1.0 cm,60Co γ射线18 Gy单次照射单纯照射组与反义+照射组裸鼠移植瘤,对比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情况,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未转染两组比较,转染两组瘤体生长速度慢,成瘤潜伏期延长(t=13.898, P<0.01)。反义组肿瘤体积为(1207.50±97.07)mm3,反义+照射组为(1057.5±91.50)mm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05),而此2组与对照组(5442.50±185.08)mm3 和单纯照射组(2922.50±152.773)mm3 体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5~21.238,P<0.01)。反义组与反义+照射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394、13.519, P<0.01)。结论 抗VEGF治疗可有效地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但单纯抑制VEGF表达对增加裸鼠移植瘤放射治疗增敏效果有限,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蒙药巴特日-7对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肠道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5只。存活实验分为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0只。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单次照射,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照射给药组给予巴特日-7(530 mg/kg)灌胃,给药方式为照射前7 d和照射后3 d连续给药。照射后6和24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照射后3.5 d HE染色观察肠道绒毛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Ki67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小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5(Cxcl-5)表达水平;测定外周血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含量。结果 照射给药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照射组(χ2= 5.84,P < 0.05),小鼠体重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照射给药组小肠绒毛长度明显大于照射组(t = 20.24,P < 0.05),两组小肠隐窝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照射后6和24 h,照射给药组肠隐窝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照射组明显减少(t = 3.52、2.90,P< 0.05)。照射后3.5 d,照射给药组小鼠血清FITC-dextran水平、小肠组织IL-6、TNF-α和Cxcl-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照射组(t = 6.92、7.01、7.18、13.16,P< 0.05);而BrdU、Ki67阳性隐窝数高于照射组(t =3.91、2.57,P< 0.05)。结论 蒙药巴特日-7能够有效改善小鼠辐射后肠道损伤,对放射性肠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治疗辐射重度造血损伤小鼠的效果。方法 60只C57BL/6(H-2b)与BALB/c(H-2d)杂交第1代[CB6F1(H-2b×d)]小鼠用60Co γ射线8.0 Gy全身照射后,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照射对照、HSC单移植和BMSC+HSC共移植3组,每组20只。检测移植后各组小鼠存活率、外周血象、骨髓病理、骨髓细胞集落形成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等指标。结果 照射对照组小鼠辐照后第10天全部死于造血衰竭,平均活存时间为(7.13±0.31) d。与单移植组相比,共移植组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表现和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GVHD评分明显降低(t=3.677、4.330、5.303、3.578,P<0.05);共移植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移植组(t=3.317、5.183,P<0.05)。单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6.51±1.38)×109/L、PLT(749.56±190.72)×109/L、RBC(8.15±0.74)×1012/L、Hb(115±10.44) g/L,回升程度低于正常水平。共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12.50±2.07)×109/L、PLT(968.25±216.62)×109/L、RBC(9.22±1.04)×1012/L、Hb(137.57±14.89) g/L,回升程度接近正常水平。单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回升速度和恢复水平明显低于共移植组小鼠(t=6.665、3.164、3.011、2.520,P<0.05)。移植后第7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抑制程度较单移植组轻,第28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新生造血灶多于单移植组。共移植组小鼠骨髓CFU-E、BFU-E、CFU-GM、CFU-GEMM集落计数在辐照后第7和28天均明显多于单移植组(t=3.625、2.966、3.020、3.536,P<0.05;t=4.369、4.849、5.044、4.243,P<0.05)。结论 BMSC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急性骨髓型放射病造血重建及植入,降低GVHD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爪垫淋巴结转移模型,监测肿瘤早期淋巴结转移,并用荧光成像评价X射线局部治疗效果。方法 将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接种至裸鼠爪垫皮下,建立爪垫皮下淋巴结转移模型。通过裸鼠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肿瘤细胞在淋巴结中的转移情况,并将有早期淋巴转移的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治疗效果,HE染色观察评价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爪垫原发灶肿瘤体积与荧光光子数呈正相关性(r=0.958,P<0.001),在肿瘤接种的第24天,治疗组爪垫肿瘤和腘窝处肿瘤部位的荧光光子数较对照组呈显著性降低(t=32.58,P<0.05);用荧光光子数计算抑瘤率高达85%以上。HE染色观察到治疗组较对照组移植瘤坏死明显。结论 运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能够动态、客观、灵敏、可视化地评估X射线对小鼠乳腺癌肿瘤的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经纤毛蛋白1(NRP1)对肺癌细胞炎性微环境及迁移微环境的影响,并探讨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在NRP1诱导的肺癌细胞辐射抗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NRP1LowA549和A549-RR细胞模型,并鉴定两种细胞模型中NRP1的表达水平。利用三维培养技术分别建立A549+Jurkat、NRP1LowA549+Jurkat、A549-RR+Jurkat三维共培养模型;A549+HLF-1、NRP1LowA549+HLF-1、A549-RR+HLF-1三维共培养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和照射组。共培养2 d后,对照射组进行10 Gy X射线照射。24 h后收集各种模型的培养基上清液,利用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NRP1LowA549细胞中NRP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而在A549-RR细胞中NRP1的表达明显升高。在炎性微环境方面,发现IL-12p70与TNF在A549-RR+Jurkat组中,表达明显低于A549+Jurkat组(t=3.88、5.34,P<0.05),但经照射后明显升高(t=8.49、5.92,P<0.05);而IL-6及IL-8表达则相反,在A549-RR+Jurkat组中,表达明显高于A549+Jurkat组(t=38.30、30.02,P<0.05),但经照射后明显降低(t=14.39、9.78,P<0.05)。IL-1β、IL-10表达量在各组中经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2.80~11.22,P<0.05)。在迁移微环境方面,发现与A549+HLF-1组相比,RANTES、MCP-1在NRP1LowA549+HLF-1组中,均呈现表达升高(t=6.07、4.04,P<0.05),在A549-RR+HLF-1组中表达明显降低(t=15.50、14.62,P<0.05)的趋势。照射后,RANTES、MCP-1在各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程度降低(t=2.23、8.45、16.68,P<0.05)。与其不同的是,IP-10、CXCL8(IL-8)在其他各组中表达量均低于A549+HLF-1组,且在NRP1LowA549+HLF-1组中降幅最大(t=31.86、29.79、6.62、3.85,P<0.05)。结论 NRP1对肺癌炎性微环境及迁移微环境中相关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具有明显影响,且这些因子对肺癌细胞辐射抗性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辐射诱导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C57BL/6小鼠根据体重分层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富氢水组、照射组、照射+富氢水组,共4组,每组8只。富氢水组和照射+富氢水组小鼠于照射前5 min至照后7 d,每天灌胃给予0.5 ml富氢水,其余小鼠每天灌胃给予0.5 ml蒸馏水,照射组和照射+富氢水组小鼠接受2 Gy的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照后15 d取小鼠骨髓,检测骨髓中HSPCs比例、骨髓细胞的克隆形成和移植重建能力、骨髓中LSK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照射组相比,照射+富氢水组小鼠骨髓中造血祖细胞和LSK细胞比例升高(t=-4.935、-7.898,P<0.05),骨髓细胞形成克隆的数目增加(t=5.488,P<0.05),竞争性骨髓移植后受体小鼠的供体嵌合率升高(t=-12.769,P<0.05),骨髓中LSK细胞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比例降低(t=4.380、3.954,P<0.05)。结论 富氢水对2 Gy电离辐射诱导的HSPCs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联合照射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标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TLD组、20 Gy组、20 Gy+TLD组,每组6只。计算肿瘤抑制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水平。结果 20 Gy+TLD组荷瘤鼠瘤体积及瘤重均小于20 Gy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4.60,P<0.05)。20 Gy+TLD组的抑瘤率高于其他各实验组,达到60.61%。与20 Gy组相比较,20 Gy+TLD组中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t=11.82、6.63,P<0.01);20 Gy组MVD值高于20 Gy+TLD组(t=5.92,P<0.01)。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照射对移植瘤的抑瘤作用较单独照射增强,可能是沙利度胺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从而影响了食管癌组织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 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 U·kg-1·d-1),共计7 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2 h、4、8和24周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另提取组织蛋白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在第4周时达到顶峰(q=5.63、6.21,P<0.01);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时也增加明显,但是与照射组相比明显下降(q=4.97、7.42,P<0.01)。结论 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放射性肺损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其水平,并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USPIO-PLL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肺癌LLC种植瘤的小鼠,利用3.0T MR对MSCs活体示踪;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探讨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血管的关系;综合分析移植MSCs对肺癌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带MSCs;以多聚赖氨酸(PLL)为转染剂,用USPIO对MSCs-PLL进行磁性标记;将磁标记的MSCs通过鼠尾静脉植入LLC种植瘤小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 d、10 d行MRI观察;组织块行免疫组化.结果 (1)移植后1 d MRI可监测到MSCs到达肿瘤区,10 d到达肿瘤区MSCs增多,MRI信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1 d、10 d抑瘤率均为正值;(2)移植后10 d,MSCs移植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86.67%,MVD值为44.22±12.36;NS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26.67%,MVD值为20.29±8.47;VEGF阳性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可以有效进行干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干细胞对肺癌具有双向作用:既可定向趋化分化抑制肿瘤生长,也可一定程度增强VEGF表达及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兔VX2肝移植瘤经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治疗后,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mvag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碘油+阿霉素,n=10)和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碘油+阿霉素+ES,n=10),术后1周取出病理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残瘤组织VEGF和MVD的表达,3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组、TACE组和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的VEGF平均吸光度值(A)分别为0.130 ±0.038、0.200±0.049和0.120±0.047(F=9.42,P<0.01),TACE组表达水平最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93、5.63,P<0.01),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VEGF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70,P>0.05);各组MVD值分别为(80 ±17)、(84±16)和(57±13)个/高倍镜(F=8.70,P<0.01),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组MVD值最低,与其余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63、5.48,P<0.01),对照组和TAC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5,P>0.05).结论 TACE联合应用内皮抑素治疗较单纯化疗栓塞可以明显降低肿瘤VEGF的表达,并可显著减少肿瘤微血管的形成,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HIF-1α、HIF-2α的表达与VEGF、MVD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在40例CCRCC组织标本中,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HIF-2α和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染色阳性28例,HIF-2α染色阳性25例,VEGF染色阳性24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HIF-1α、HIF-2α分别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HIF-1α、HIF-2α或VEGF阳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未发现HIF-1α、HIF-2α和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在CCRCC中HIF-1α、HIF-2α与VEGF表达相关,并可能诱导VEGF的过度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且与CCRCC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寻找判断预后和疗效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将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经病理诊断证实的胃癌手术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VEGF、PTEN检测,并作临床随访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①微血管密度、VEGF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的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5,P〈0.01);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②胃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6.7%,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③PTEN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VEGF和PTEN双因素组合,对胃癌患者预后有不同的影响。结论 MVD、VEGF、PTEN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VEGF、PTEN的共同作用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腺癌在CT上的一些典型征象,并探讨这些征象与CD147、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01至2012-12周围型肺腺癌73例可作免疫组化的蜡块及术前CT检查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肺腺癌组织中CD147及VEGF的表达结果,对阳性结果根据染色面积及染色强度进行等级划分。将CD147、VEGF的表达结果与术前CT检查的各特异性征象进行对比,观察两种基因表达结果与CT征象之间是否相关。结果 CD147表达与CT征象中的空泡征、肿块大小、棘突征、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无相关性(P〉0.05);VEGF表达与毛刺征、棘突征、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P〈0.05),与肿块大小、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肺腺癌的某些CT特异性征象与CD147、VEGF表达有相关性,可为判断肺腺癌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组织HIF-1α及VEGF表达水平和MVD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IF-1α及VEGF在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和MVD的变化,探讨血管新生在C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CMS患者(CMS组)及15例长期居住西宁地区健康人(对照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和MVD的变化(用CD34单抗标记的血管计数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MS组HIF-1α及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及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67%及33.33%)(P〈0.05);CMS组MVD为31.93±6.1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4.94±6.18)(P〈0.01)。CMS组HIF-1α阳性表达率、VEGF阳性表达率、MVD及Hb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CMS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升高,MVD增加,提示HIF-1α与VEGF协同促进血管生成和红细胞增殖,参与C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调控的TK及CD融合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系统(AdVEGF-CDglyTK)与超液化碘油混合栓塞兔肝癌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36只荷VX2瘤兔随机分4组,LP组(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LP AdVEGF-CDglyTK组(超液化碘油 AdVEGF-CDglyTK栓塞混合栓塞,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AdVEGF-CDglyTK组(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介入术后腹腔注射GCV 5-FC治疗组);NS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于术前及术后第10、15天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4组兔术前肿瘤体积在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10天、15天的各组之间肿瘤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P AdVEGF-CDglyTK肿瘤增长率最小.VEGF表达方面:LP组表达较其他三组高(P<0.05).MVD:LP AdVEGF-CDglyTK组较其他组低(P<0.05). 结论 在对兔肝癌的治疗中,与单纯碘油栓塞以及单纯灌注AdVEGF-CDglyTK相比,AdVEGF-CDglyTK与碘油混合肝动脉栓塞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生长率,减少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放射线诱导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其与射线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 Lewis肺癌荷瘤鼠2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质粒组、质粒+照射组。将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注射到荷瘤鼠肿瘤内,24 h后对质粒+照射组采用γ射线肿瘤局部照射10 Gy,诱导目的基因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不同时间血清中的内皮抑素及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CD31的表达,与HE染色分别计算肿瘤血管密度,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质粒+照射组内皮抑素及TNF-α表达量明显增加,第2周表达量达到高峰,分别为(52.64±4.19)和(12.01±0.87)ng/ml,持续到第4周仍有较高浓度表达,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26,P<0.05)。质粒+对照组HE染色肿瘤组织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7±0.8)与(10.0±1.2)个/视野, t=14.063, P<0.05],肿瘤生长较对照组和照射组受到明显抑制[(5907.2±78.6)、(4653.4±32.8)和(763.5±12.3) mm3, F=16.415,P <0.05)]。结论 重组质粒pEgr-1-endostatin-TNF-α可以通过射线的诱导在小鼠体内表达,与单纯放疗相比较表现出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