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肢体截肢后的伤口通常使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而绷带包扎即费时,又费力,而且容易脱落,很难掌握松紧度。近阶段我科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截肢后伤口敷料,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弹性绷带在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洁  马斌  施兆祥 《西南军医》2005,7(2):35-35
腮腺手术在颌面外科是常见手术,传统的术后头部十字绷带加压包扎固定很容易受活动的影响而松动,给病人带来很大不便,而弹性绷带既能有效压迫固定,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鉴于以上原因我科采用弹力绷带对比传统的十字绷带在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柳  叶严丽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8):930-F0004
骶尾部压疮伤口换药后的固定一直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难题。骶尾部无法使用棉质绷带固定,只能用胶布吲定。阑压疮患者常需要频繁的翻身.普通胶布吲定容易卷边、脱落,固定效果差,反复换药不但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的住院费用.也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及心理的痛苦。笔者采用优力舒弹力绷带(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代替普通胶布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骶尾部压疮伤口换药后,根据创面大小取长度合适的优力舒弹力绷带,粘贴周定抚乎后,轻轻按压几分钟即可。固定的松紧度可根据病人的舒适度及感觉来调整。讨论优力舒弹力绷带为天然的丙烯树脂,涂有低过敏黏性物质,可避免胶布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且比普通胶布透气性好,使用过程中来发生卷边、脱落等现象。优力舒弹性好,患者活动或翻身也能达到较佳的固定效果,可持续粘贴5-7d。换药时只要从边缘处轻轻撕下即可,不会留下胶布痕迹,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建芳  江珉  董娟  伍世珍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0):1081-108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探讨减少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将46例不同病种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常规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常规组按常规方法由静脉上方穿刺直入血管行PICC,观察组则在血管下方或侧方2~3cm左右进针,不直接刺入血管,先皮下潜行2~3cm后刺入血管,再将导管插入行PICC。两组穿刺成功后,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4h。结果观察组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进PICC穿刺方法后,可减少渗血、导管相关性感染等PIC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备皮及弹力绷带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术后密封不严而失去效能的作用。方法 2008—2010年对31例VSD覆盖创面患者用术中半透膜粘贴范围备皮,术后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并根据有无骨折使用骨牵引或石膏固定肢体制动,统计贴膜粘失效时间,与既往随机抽取72例失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VSD半透膜覆盖区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后,早期可明显延缓VSD的失效时间,促进组织愈合。结论 VSD覆盖采用术中备皮及应用弹力绷带方法,能延缓贴膜黏性胶失效时间,提高VSD使用疗效。  相似文献   

6.
应用优力舒弹性绷带对股动脉穿刺处包扎止血20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力舒为低过敏、弹性粘贴固定绷带,主要用于预防并治疗关节及肌肉损伤,也可用于动脉静脉穿刺后伤口的包扎。2000~2002年,我们行冠状动脉造影术347例,其中207例术后在其动脉穿刺处采用优力舒弹性绷带包扎,其止血效果优于普通绷带包扎。  相似文献   

7.
规范的MEBT/ MEBO 创面换药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创面处理原则为早期、全程、规范换药,依创面深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为:1.深Ⅱ度烧伤创面: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年左右预防瘢痕; 2.Ⅲ度浅型烧伤创面:伤后即刻进行耕耘减张,大面积烧伤患者需在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才可实施耕耘减张处理,但一般应在48 h内; 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 年半左右预防瘢痕; 3.Ⅲ度深型烧伤创面:在伤后24 h内进行耕耘减张、薄化处理,耕耘减张后第2 天对创面进行开窗,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创面愈合后使用疤痕软膏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 年左右预防瘢痕.在规范的MEBT/ MEBO 治疗下,创面的愈合标准为深Ⅱ度深型以下创面无瘢痕愈合; 浅Ⅲ度创面无瘢痕或表浅瘢痕愈合,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早期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给予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8例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无需外科手术治疗,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48 h后均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可给予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治疗,无需外科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巧用3M弹力绷带加透明敷贴固定胃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留置胃管经常由于固定不好而发生移位,轻则影响治疗,重则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我科采用外科3M弹力绷带加透明贴固定胃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取3M弹力绷带10 cm,6 cm×7 cm3M透明敷贴(静脉留置针专用)1张。置管成功后,扶住鼻部胃管,将3M弹力  相似文献   

10.
市售的尼龙搭扣缝制在衣服上用来替代扣子。作者自1982年以来,以其代替绷带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及四肢创伤的包扎固定。它具有使用方便,固定牢靠,节约开支的优点,基本可以替代绷带。对于大量使用绷带的烧伤科、矫形外科以及工矿外伤、战时伤员的急救包扎无疑是一种实用且经济的固定物品。  相似文献   

11.
探讨PICC并发症的防护措施。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PICC治疗的9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6例置管患者中发生相关并发症11例,除1例患者堵管再通失败,其他经正确处理后,均顺利恢复。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换药、妥善固定、正确封管以及置管后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在预防腋臭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小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修剪法治疗腋臭166例。分为两组,A组80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8字弹性绷带加压包扎;B组86例术后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腋窝采用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术后24~48 h拔出负压引流管。结果 A组80例中10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2.5%。B组86例中1例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16%。A组患者术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术区持续性加压效果确切。负压引流联合腋窝网状弹力套加压包扎法能有效地降低腋臭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将儿科500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改进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改进组使用医用弹力绷带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长条医用胶布绕头一周辅助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反应程度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改进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理想,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护患纠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书名:《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基础与临床》主编:谭冠先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9787117093231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谭冠先主编的《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基础与临床》一书对PICC的各项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该书分为三篇,共31章,完整且全面的介绍了PICC的解剖学基础、技术操作要点及临床应用范围,其中着重讲解了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的适用范围与操作规范、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的解剖学知识和经皮穿剌及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要点。本书内容详实全面,章节结构合理,图文并茂,是相关临床专业人员学习并掌握PICC各项技能的重要参考书。文稿作者在课题: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在临床应用时发生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90819145262882)研究时也从本书中收获许多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 优力舒系低过敏弹性黏贴固定绷带的商品名,是一种弹性绷带,主要用于预防并治疗关节及肌肉损伤,也用于动脉静脉穿刺后伤口的包扎。为评价优力舒包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伤口对动脉出血的影响,现将2000—2002年我科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动脉伤口采用不同包扎方法伤口出血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公元4世纪的《肘后备急方》记录中开始有骨折包扎术,唐代蔺道人于公元840年提出骨折治疗的四大原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到19世纪比利时军医AnfoniusMathigsen开始用石膏绷带治疗骨折,1973年我国骨科专家朱通伯将我国传统的小夹板和石膏绷带技术发扬光大。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高分子石膏、树脂绷带等新型材料更是将外固定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作者近年来除采用MEBO湿润暴露疗法外,并根据气候、环境及烧伤部位,以及年龄对21例病人应用MEBO作湿性包扎疗法,取得显著效果。作者认为在冬季气温低,一些医院难以开展暴露疗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MEBO涂药包扎疗法;对四肢易包扎部位面积较小在家庭治疗很方便;对不合作的儿童及精神病烧伤患者也适用;且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减少MEBO用量,经济方便。该方法具体为清创后均匀涂MEBO,厚约3~5毫米至创缘,然后放一层湿润烧伤膏制成的纱布,再外敷无菌纱布12~16层(约5~6毫米)再松松包扎。根据情况每24~48小时换药一次,并根据烧伤时间及创面渗出物多少增减药膏厚度及换药时间。  相似文献   

18.
包皮环切术后无菌敷料因胶布的固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无菌敷料e脱落,造成伤口感染、出血、疼痛。我科自2007年5月以来,采用网状弹力绷带代替胶布固定无菌敷料,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防治烧伤瘢痕的较好途径.方法:对刚愈合的深度烧伤创面或已形成的瘢痕外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用湿润烧伤膏按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中、小面积深度烧伤配合防瘢措施,瘢痕均较轻微,已形成的瘢痕症状大多数明显改善.结论:美宝疤痕平软膏外加弹力绷带包扎防治瘢痕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下肢上端手术如:股骨干、股骨粗隆、髋关节等部位手术在铺单时肢体未消毒区域常用双折中单包裹,然后用绷带反复缠绕包扎固定。包扎起来繁锁、费时,且手术结束后拆除绷带也很不方便,我科现采用自制的肢体套直接套住未消毒区域,方便、快捷,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