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科行髋关节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短缩内翻截骨+钢板内固定+髋人字石膏固定术的患儿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12h、24h、48h、72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患儿住院天数,缓解患儿术后疼痛,有效提高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实施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给予FTS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等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12、24、48 h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2 h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控制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病人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8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病人均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锻炼、疼痛管理,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量化康复训练法运用于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12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为干预组患者制订量化训练表,并据此指导患者进行量化训练;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训练法进行训练指导。观察所有患者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前及术后7d的焦虑评分。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明显。干预组术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量化康复训练法在护理肝癌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病人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焦虑、抑郁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减少。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ERAS)护理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ERAS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优化护理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6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ERAS围术期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恶心/呕吐、腹胀、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手术前后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优化护理可促进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术期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家属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专科护理,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结果 干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专科护理、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徐敏  刘霞  丁月风 《护理研究》2014,(33):4122-4125
[目的]探讨规范、全程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超微创Nuss术后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胸外科胸腔镜下行超微创Nuss术的患儿1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测量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即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呼吸训练、营养支持、术前沐浴指导,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体位指导、呼吸道护理、营养、活动指导以及术后随访。[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舒适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舒适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20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分为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从患者的住院天数、持续膀胱冲洗天数、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持续膀胱冲洗天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床位周转率,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提升科室的外部形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手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腹胃肠道手术患儿4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和配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体温的变化及气管拔管、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较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体温变化明显,气管拔管、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低体温,缩短气管拔管、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家属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科学认识,改善家属和患者对出院医嘱的依从性。方法:将63例临床治愈的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家属均接受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家属健康教育登记表并做出院指导,以后分3次结合患者院外康复情况,对家属实施相应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两次复诊时健康知识测查成绩优于对照组,非遵医行为人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帮助出院后的家属科学认识精神分裂症,提高其指导和帮助患者院外康复治疗的能力,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囊肿手术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到本院接受甲状腺囊肿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甲状腺囊肿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慢性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3例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干预等。采用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和肝癌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OL-LC),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最终完成试验的病人分别为35例和38例;干预后观察组PI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生存质量总分及病人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病人慢性癌痛的治疗效果,缓解慢性癌痛,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科就诊的35例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35例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协作干预,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5、7d比较2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疼痛情况,在患者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 结果 2组自理能力和疼痛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时间=7.612,P=0.025;F组间=4.521,P=0.032;F交互=11.443,P<0.001;F时间=9.221,P=0.009;F组间=5.773,P=0.011;F交互=10.824,P<0.001);干预后,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t=-7.301,P<0.001;t=-2.419,P=0.006)。 结论 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合并痛风发作患者痛风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达到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丁雪芹  吴轶璇  李丹 《全科护理》2014,(26):2401-2403
[目的]探讨代币游戏在儿童尿动力学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代币激励法的作用机制制定代币游戏标准。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尿动力检查的61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检查前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代币游戏,在预约时发放患儿目标兴趣表,了解患儿的喜好,再与家长及患儿沟通协商制定出检查配合时奖励办法,检查过程中对出现的期望行为予以及时的奖励。采用 FLACC量表和 Wang Baker 笑脸量表评估两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计算检查时间,观察两组患儿在检查中的依从性及一次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尿动力检查中疼痛评分、检查时间、操作依从性和一次检查成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币游戏作为儿科心理护理的一种形式,在儿童尿动力检查中可有效降低患儿操作疼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儿检查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卡氏评分表(KPS)比较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生活质量,同时记录两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缩短了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27.30±1.54)、SDS评分(30.46±1.25)低于对照组,且其KPS评分(85.23±1.45)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可改善大肠癌患者围术期康复情况,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充分发挥祖国传统中医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教育对开胸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行胸部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术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由经过严格培训的疼痛教育小组开展疼痛教育,术后第2d下午由患者填写“患者疼痛认知及住院期间疼痛情况调查问卷”;出院前1d研究者统计每位患者的术后24h和48h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所采取的疼痛控制行为及疼痛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主动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主动进行深呼吸及咳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采取深而慢呼吸法、听音乐、保护手术切口法及选择自控镇痛泵镇痛和疼痛呼叫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所经历的最痛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可有效提高开胸患者的疼痛知识、态度及管理疼痛的能力,提高镇痛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