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初步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和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2011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endotheliacell,differentiation,tissueengineere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2011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分化,临床应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41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1篇。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血管内皮细胞是组织工程化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血管内皮构建,既可促进组织工程化器官的血管再生,又为组织工程化器官提供血供,同时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跨胚层分化等特性,因其体外分离培养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成为血管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期国内外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2000-01/2007-02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文章,检索词“endothelial,mesenchymal stem cells,differenti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研究。②有关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方面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5篇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文章,排除重复的同一研究,28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①国内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特性在相关实验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②国外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机制,并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③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展望: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组织工程学技术等方法为临床血管移植提供新策略。结论: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技术并添加内皮细胞诱导剂,在体外定向诱导出内皮细胞,这将为血管组织工程学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生恶性转化,成为恶性肿瘤的细胞起源。目的:综述近年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方法、定向分化的细胞种类及其恶性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分别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ND"differentiation"和"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ND"transformatio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SPRINGER数据库(http://www.springerlink.com)及Elsevier数据库(http://www.sciencedirect.com),时间限定为2000-01/2010-11,语言种类为English。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重复性研究、Meta分析,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31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有特定条件培养液、细胞共培养和损伤病理模型组织细胞或血清3大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内、中及外胚层来源的几乎所有组织类型的细胞。有实验研究及临床病例个案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生恶性转化,成为多种肿瘤的细胞起源。这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这也可能为肿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背景: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同时,促进种子细胞与材料复合物内血液供应的重建成为研究的关键。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研究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促进血管生成有着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体内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体外诱导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定向分化,诱导后细胞通过内皮细胞标志物KDR、v-WF染色鉴定。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中段1.5cm长的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进行对照。植入后4,12周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X射线观察,比较骨缺损修复以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形态明显改变,胞体逐步回缩,立体感增强,内皮细胞标志物KDR、v-WF染色结果阳性。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培养植入后,4周时新骨已开始形成,12周时有部分新生骨组织形成板层骨,骨小梁形成,内可见新生血管形成,而对照组支架材料降解较慢,未见新生血管。说明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联合移植能够促进移植物内血管生成,较好的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环境及生物因子的作用下, 可以转化为软骨细胞,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目的:对近年来细胞因子、应力刺激、三维空间结构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1-01/2010-06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或"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hondrocyte,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09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26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细胞因子、应力刺激、三维空间结构等因素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优化这些因素的条件,可以更容易分化出软骨细胞表型.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深入研究,这些因素的应用必将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6.
背景:应用脂肪干细胞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是近年来组织工程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脂肪干细胞可以向机体的不同组织分化。目的:对国内外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0-10关于脂肪干细胞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脂肪干细胞,体外分化潜能,种子细胞,转基因"或"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celldifferentiation in vitro,seeded cell,genetrans fa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脂肪干细胞体外分化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12篇文献,最终入选2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是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体。它具有多向系分化潜能,除可以分化为间充质来源的脂肪、骨、软骨以及骨骼肌、心肌等细胞,也可诱导分化为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细胞以及具有功能性的血管内皮细胞。此外脂肪干细胞还具有造血支持作用以及可被腺病毒等高度转染等优点,可以作为基因转移良好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组织工程领域,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细胞培养基中不同成分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产生影响。目的:针对培养基中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作用加以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英文关键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cell culture medium, differentiation”,中文关键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纳入有关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作用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共得到18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0篇文献进行综述。大体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维生素D3、β-甘油磷酸钠及乙烯雌酚等;向软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向脂肪细胞转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和消炎痛等,但是其中一些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含量较低,不同的分离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分离率,因此如何选取一种分离率高的分离方法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是软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但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真正的临床应用仍面临许多问题。就干细胞的来源,定向诱导分化,以及体内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以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关节软骨重建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1—01/2004—06 Ovid全文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cartilage,articular”,以及维普系列数据库及http://www.wanfang data.com.c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组织工程,关节软骨,间充质干细胞”。资料选择:纳入条件:①所选文献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的软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实验性研究及临床研究。②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③对研究中是否采用盲法无严格的限制。排除条件:①对单纯论述间充质干细胞或组织工程化软骨方面的文献以及个案报道文献。②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相关文献,17篇符合上述标准。资料综合:在体内外,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经诱导,分化成软骨组织。诱导物为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在三维立体条件下,高细胞密度(1&;#215;10^9L^-1)以及适宜的培养时间,机械刺激有利于软骨的形成,并且在临床应用上取得满意的结果,修复组织的组织学及关节镜评分均优于无细胞移植的对照组。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可以诱导形成关节软骨,有望应用于临床上关节软骨损伤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胡彬  刘晓华  赵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1,(27):5108-5111
背景: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领域备受重视,得到广泛研究。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及其临床学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1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1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isolation,cultivation,identifi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6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非造血干细胞,易于获得和分离培养,且具有多向分化及高度增殖的能力。目前研究发现它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以及肝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的潜能,已经成为重要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尿路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但是难以体外大量扩增;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但关于分化后细胞在植入动物体内后上皮生成情况,以及分化后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尚不多。目的: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并与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了解分化后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效果。方法:12只8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穿刺,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或5代细胞以条件培养基培养2周,进行分化后细胞的鉴定。随后将分化后细胞种植在膀胱脱细胞基质上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另12只动物作为对照组以尿路上皮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复合物行膀胱修补。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并在体外扩增,由条件培养基培养诱导分化后,PCR检测提示分化后细胞干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降低,而上皮细胞标志物UP1a表达升高,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分化后细胞能表达尿路上皮特异性标志物UP1a,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表达。分化后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在膀胱修补2周后可形成稳定连续的上皮覆盖,上皮层厚度与尿路上皮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类似。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诱导分化后可作为泌尿系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可能是尿路上皮细胞之外的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气管尚缺乏理想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对其鉴定主要依赖细胞形态学、细胞表型及诱导分化的功能进行分析。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在特定条件下向气管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无菌环境取兔骨髓,经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细胞至第2代,流式细胞术鉴定第1、第2代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的表达。无菌环境取气管,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气管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合成。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B1的基础上,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气管软骨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非接触式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蛋白聚糖的合成,荧光实时定量PCR鉴定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不规则形聚集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快,呈鱼群状聚集生长。第1代有96.97%的细胞表达CD44、13.72%的细胞表达CD45,第2代有99.11%的细胞表达CD44、8.54%的细胞表达CD45。气管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在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三角形或不规则形,表达软骨细胞特异性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mRNA基因,甲苯胺蓝染色示阳性。结果表明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可成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2代纯度较高,且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分化为气管软骨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能向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以及胰岛样细胞等诱导分化,但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修复膝骨关节的研究不多。目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修复兔膝骨关节炎,并比较璃酸钠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的修复效果。方法:1选新西兰大白兔制作骨关节炎模型,左后肢膝关节炎造模后石膏固定5.5周,镜下观察关节软骨情况。2利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证实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加入软骨诱导培养基向软骨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3将大白兔随机分成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组、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和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分别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5周取膝关节软骨镜下观察,比较软骨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培养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形成大量贴壁细胞,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细胞形态;应用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后,细胞只保持微团,不继续增殖形成贴壁细胞,微团基部无贴壁细胞,显示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发现,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均有修复,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后兔膝关节软骨修复情况较好,优于玻璃酸钠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对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肺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治疗都显示出其优越性,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8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疾病"或"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s transplant,therapy,cardiovascular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众多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梗死的心肌中分化形成有功能活性的心肌、血管内皮等组织,改善心脏的功能,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表现出传统治疗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成体干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分离、培养的研究无论从观念上、研究方法上还是研究结果均不尽相同。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研究的新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7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在英文标题和摘要中以“mesenchymalstemcells”和“source,isolation or culture”检索,选择内容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4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的规范化培养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培养体系来实现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大量增殖。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建立体外扩增和向不同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体系,开展间充质干细胞及转基因后移植的体内效应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文献报道,从骨髓与脐带中分离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仍保持干细胞的特性,并在多种细胞因子的"鸡尾酒式"诱导下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正常人肝细胞共培养体系下是否可分化为肝细胞并探讨其分化方法。方法:采用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人肝细胞LO2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不添加外源诱导因子,分别于第7,14,21天,通过RT-PCR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mRNA的表达,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结果与结论: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得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其中CD29+细胞比例为96.02%,CD105+细胞比例为96.6%,CD34-细胞比例为99.65%,CD105+CD29+双阳性细胞比例为94.84%。与LO2细胞共培养后第7天仅有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第14天表达白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9,第21天时,LO2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未出现甲胎蛋白表达;人细胞角蛋白19和白蛋白的表达比第14天略有增强。共培养21d后,糖原染色呈阳性。结果证实,无需额外添加外源诱导因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人正常肝细胞共培养的微环境中,向正常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移植入体内后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肝脏和神经等多种细胞。目的:综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最新方法进展。方法: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诱导分化”、“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 cells,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5至2011年有关文章。纳入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献。排除内容重复和缺乏原创性文献。保留3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生长因子诱导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在体外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需要特定的诱导条件、优良的诱导剂以及合适的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受许多自身调控因素(控制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环境调控因素(分泌因素、细胞外基质,化学因素、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调控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技术修饰细胞,从而获得长期稳定表达的生物活性因子以治疗关节软骨损伤逐渐引起重视。目的:就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有关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genetherapy,mesenchymalstemcells,tissueengineering,bioactivefactor,vector”。共纳入15篇文献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是干细胞移植研究的热点,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目的:回顾总结近年来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年1月至2013年11月)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1年至2013年),检索关键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表面抗体;诱导分化;临床应用”。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表达多种表面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同时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向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的多向分化能力。由于其多向分化潜力,且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还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已成为再生医学、血液学和免疫学方面细胞疗法的候选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已处于第三期,尽管数据还不多,已发现存在利于肿瘤生长和转移、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等方面问题。即使如此,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疾病面方面仍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找出问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作用原理及修复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目前干细胞移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