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手术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研究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结果较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低(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中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更少,该手术方式需要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射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经TCT、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0例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5分,术中出血5~15ml,术后6月复查HPV、TCT,治愈率为94.9%。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不影响组织病理检查,一次手术可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CI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研究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12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时颈管黏膜环切对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作用.方法:对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62例选择三角形电极行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研究组63例在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后,再用小环形电极伸入颈管切除颈管黏膜0.5~0.8 cm.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及宫颈粘连狭窄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4.52%(9/6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颈粘连狭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中颈管黏膜环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8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LEEP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6ml,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I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7.73%(698/898).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96例(10.69%),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EP手术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更高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LEEP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用溃疡散与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主要成分为壳聚糖盐酸盐)对组织学确诊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后局部伤口愈合及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100例拟行LEEP的HSI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用溃疡散)52例和观察组(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48例,比较术后2组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和渗液量、渗液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后,可降解高分子止血吸附器治疗HSIL的疗效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组织相容性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冷刀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20.7±6.2)min,术中出血量为(36.7±5.4)mL;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11.2±3.4)min,术中出血量为(10.8±2.7)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4%,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不同优势,临床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特点合理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CKC组术中出血量为(32.6±5.3)m L,手术时间为(22.4±5.8)h,创面愈合时间为(45.6±6.7)天;LEEP组术中出血量为(13.4±2.9)m L,手术时间为(8.1±2.5)h,创面愈合时间为(34.2±5.9)天;从上述结果得知,CKC组术中出血量小于LPPE组,同样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LE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组与术前病理一致24例,无宫颈上皮内癌变(CIN)和癌2例,浸润癌1例,切缘阳性4例;LEEP组与术前病理一致36例,无CIN和癌7例,浸润癌4例,切缘阳性8例。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创面感染发生率和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CINⅢ级的疗效显著,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手术指症,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使用LEEP刀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15%,手术平均时间10分钟平均出血量20ml。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射频滚球电凝止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经阴道镜多点活检诊断为CINⅢ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50例为宫颈冷刀锥切联合射频滚球电凝止血,对照组50例为传统宫颈冷刀锥切术缝扎止血,分别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滚球电凝止血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缝扎止血组(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联合射频滚球电凝止血术中出血少,术后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CINⅢ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BSCO和Cochrane图书馆从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LEEP与CKC治疗CIN疗效比较的有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22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EEP与CKC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和病灶切除的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愈率、复发率、持续存在率、残留率、术后出血、术后宫颈狭窄、手术切除的宽度及体积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治疗CIN的疗效与CKC相似,但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快、住院天数少和治疗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6.8分钟,出血量9.6 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CIN Ⅰ、CIN Ⅱ、CIN 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 Ⅰ、CIN Ⅱ、CINⅢ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_0=0.785(P<0.01),治愈率为98.7%(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60例HS1L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LEEP组与冷刀锥切术(CKC)组,每组30例.LEEP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KC组患者实施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宫...  相似文献   

14.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EEP)和冷刀宫颈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66~2009年)、PubMed(1970~2009年)、Cochrane library(2009,2 Issue)和CBM(1978~2009年)、CNKI(1994~2009年)、VIP(1989~2009年)和万方数据库,收集LEEP和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严格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实验,568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EEP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CKC组,但在宫颈狭窄、术后出血、复发率、治愈率和术后残余瘤和切缘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LEEP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KC,且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不麻醉、不住院的优势,因此LEEP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但尚需要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讨,其相关妊娠并发症方面等长期随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切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与月经干净后3~7天行LEEP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加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93.0%,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很好的疗效,术后加用保妇康栓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2例,宫颈管狭窄粘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研究组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经治疗后均可消除。结论 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辅以保妇康栓可达到更佳的疗效,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刀诊治宫颈上皮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并联合LEEP刀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高达92.4%,残留率为4.54%,复发率为30%;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与LEEP刀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5.1%。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刀手术诊治CIN患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组织学CLN2/3者,建议积极干预,但不主张初始治疗使用全子宫切除术。目前对CIN2/3者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环形切除术(CK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EEP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疾病的手术指症,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使用LEEP刀治疗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15%,手术平均时间10分钟平均出血量20ml。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治疗中产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两组患者产生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到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治疗。结果经过分析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复发率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率都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宫颈冷到锥切术进行治疗,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HPV感染率和患者术后复发率。但是,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手术时间与宫颈环形电切除方案相比,临床治疗时间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