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蚊症,学名"玻璃体混浊"。顾名思义,它的症状就是眼前出现黑点,并随眼球的转动而转动,像飞蚊一般,形状有椭圆形、点状、线状等。飞蚊症一般出现在40岁以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眼睛的负担也相应增加。飞蚊症趋向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眼睛开始"与蚊共舞"。笔者在两年前就为此症所扰。飞蚊症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前者特点有异常闪光,短时间内飞蚊数增  相似文献   

2.
《中国针灸》2009,29(9):721
飞蚊症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飞蚊症一般指患者感受到眼前黑影飘动,但医生在常规检查时不能查及玻璃体混浊的存在,且视力一般不受明显影响;病理性飞蚊症则指患者感受到眼前黑影飘动,医生在检查时也能看到玻璃体混浊的存在,视力明显下降.这种玻璃体混浊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西医只能对症治疗且效果不佳.笔者针刺治疗飞蚊症3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21例“飞蚊症”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眼部近期出现"飞蚊症"患者的各种眼底表现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视网膜病变类型及出现几率,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间于我院眼底内科门诊就诊的121例(134只眼)病程不超过1个月的"飞蚊症"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B型超声检查及散瞳后间接眼底镜眼底检查,对发现的眼底病变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病情分别予激光、手术或药物等治疗。结果 121例(134只眼)被检查者中提示玻璃体完全后脱离者78只眼(58.2%);散瞳后眼底检查发现阳性体征共45例(33.6%),其中单纯玻璃体积血8只眼,视网膜周边变性(无裂孔)12只眼,视网膜裂孔16只眼,后部葡萄膜炎1例(双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3只眼(未累计黄斑区),视网膜局限性脱离3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1只眼。结论对于近期出现"飞蚊症"的患者,需要详尽的眼底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多数有眼底病变者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并且对此类患者应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4.
颉瑞萍  刘莹 《中医杂志》2007,48(7):620-621
玻璃体混浊又称飞蚊症,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难治的眼病,也是直接影响视力的原因之一。由于玻璃体本身没有血管,又无神经组织,新陈代谢极为缓慢,故当玻璃体出现混浊时,治疗往往疗效不佳。我们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软脉灵治疗视网膜小动脉缺血所致飞蚊症30例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排除了玻璃体液化和晶体病变的30例飞蚊症患者,应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的软脉灵治疗21~45d,并随访60d,进行疗效总结。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眼前黑影全部消失。结论:飞蚊症不仅可见于玻璃体液化等病变,亦可见于脑动脉硬化循环障碍者,软脉灵疗效显著也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眼前常常出现形似小黑点又似飞蚊的黑影飘动,揉眼睛后黑影照样存在,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飞蚊症。飞蚊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发病原因最常见的是眼内玻璃体混浊引起。老人由于眼内组织变性退化,一些细胞进入玻璃体内,或因眼内微小出血及炎症,少数为红细胞和白细胞  相似文献   

7.
飞蚊症与后部玻璃体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飞蚊症与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主诉飞蚊症的185例(232只眼)患者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以确定玻璃体状态,并就患者的年龄,性别、眼屈光度状态、并发症、中医证型及疗效。飞蚊阴影的部位、数目、形状等与PVD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飞蚊症中68%有PVD,以50岁以上女性者居多。PVD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以2个以下,虫翅状或蛛丝状,颞侧及伴有闪光症的飞蚊症中PVD发生率高。结论:飞蚊症分为有PVD及无PVD两种类型并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63岁的母亲突然患上了眼病,眼前总像有一些小黑点飞来飞去。到医院就诊,眼科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飞蚊症"。这是由于年纪大了,眼球玻璃体变性引起的自然老化现象。服用了一段时间药物,飞来飞去的小黑点依然"顽固不化",虽然不痛不痒,却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母亲烦恼不已。因为工作,我与电脑不得不天天"亲密接触"。我每天都喝枸杞  相似文献   

9.
眼睛飞蚊案     
<正>患者,男,64岁,以"双眼视物不清,似有飞蚊2月余"为主诉于2015年12月21日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常有黑点在眼前晃动,似有飞蚊,遂就诊于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经眼部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混浊、液化,诊断为:眼睛飞蚊症。予以口服沃丽汀片后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刻诊:神清,双眼视物不清,常有黑点  相似文献   

10.
杨丽 《科学养生》2011,(7):10-10
63岁的母亲突然患上了眼病,眼前总像有一些小黑点飞来飞去。到医院就诊,眼科医生说,妈妈得的是“飞蚊症”,这是由于年纪大了,眼球玻璃体变性引起的自然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习惯仰望天空,因为有蓝天白云,还有星光闪烁,这些美景常常令我们心静如洗、心旷神怡。可是,有一天,我们发现眼前有几只蚊子飞过,挥之不去,有灰云黑线飘动,消失不了,这时,心情就不那么好了——眼睛出了什么问题?"飞蚊症"是临床常见症状,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症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这是玻璃体混浊。玻璃体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26-1727
明目眼针方是郭义教授所创的一组治疗眼科疾病的针灸组方。具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明目退翳等作用,临床中对于常见的近视、干眼症、飞蚊症、玻璃体混浊、眼压偏高等眼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玻璃体积血是一类眼科常见病,由于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会发生出血,所以玻璃体积血多因眼部疾患或损伤等因素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患引起。玻璃体积血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致盲,若治疗不及时,则将出现视网膜脱离等必须手术干预的并发症。本观察主要采用中药内服方法治疗玻璃体积血,并取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以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评价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总体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12月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进行问卷和访谈综合调查,以服用中药汤剂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作为评价依从性的指标(0:完全依从;0X≤0.5:依从性较好;0.5X≤2:依从性较差;2X:完全不依从)。结果按患者综合得分分级后的依从性人群分布为:完全依从占21.13%,依从性较好占30.28%,依从性较差占45.07%,完全不依从占3.52%。依从性等级与自觉疗效等级呈等级正相关(rs=0.919 9;P=0.000 003);依从性"较好"与"较差"、"好"(完全依从与依从性较好)与"差"(依从性较差与完全不依从)相比,自觉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不适症状发生比例低于"依从性差"的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作为评价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指标而建立的"服用中药汤剂总体依从性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夏天爱出汗,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有些人出汗很奇异,吃顿饭、做点事就满头大汗,稍一紧张就汗流浃背,衣服总是湿淋淋的,渗着"盐渍"。非正常多汗往往是一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医学上称为"多汗症",一般是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精神因素等引起。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五种。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来说,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代谢水平增高,周围血流量增加,必然会促进肌体不断散热,出现多  相似文献   

16.
<正>许多人在入秋之后,随着天气渐渐凉下来,开始出现手足冰凉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在夏季手足温度亦不高。现代医学认为,手足冰凉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主要与人体血液循环障碍或代谢功能失常而引起的某些疾病有关。比如,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等等,常常会出现手足冰冷现象。手足冰凉,中医学称之为"手足厥冷"(或手足逆冷)。中医认为,手足厥冷是人体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兼代谢性疾病.虽然它的病因至今不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在家族中,如果有肥胖、父亲脱发、母亲有月经失调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话,此时,再加上女儿的生活习惯又是多吃少动的话,那么,罹患该病的几率就会上升,从而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痤疮,脱发,多毛,体重增加等症状.B超检查,可以发现卵巢有“多个小卵泡”.  相似文献   

18.
正胎盘残留是指分娩时的一种有害现象。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min、最晚不超过30min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除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胎盘残留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多见于子宫畸形、生殖器感染、有人流史等患者,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不止、腹痛、恶露不净等为主,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春天到来,一般人会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现象。"春困"的原理是,冬天为防止散失大量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调节下,整个皮肤血管处于收敛状态。"春困"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必须尽早消除。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秋季的到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如果不加强保健,很容易出现健康的"多事之秋"。那么秋季如何养生?养生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空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文龙。连日来,不少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者大便秘结等症状,其实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秋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