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EURALOX研究是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从1997~2000年在欧洲进行,直接比较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方案(即17-β雌二醇2mg和醋酸炔诺酮1mg,HT组)与第二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洛昔芬60mg对绝经后妇女的子宫效应,即子宫出血类型内膜厚度和子宫容积。雷洛昔芬对骨骼系统具有雌激素激动剂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评价环氧合酶2(COX-2)、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对16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及35例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行COX-2、ER和PR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OX-2蛋白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患者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对照组,各组中E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的表达(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COX-2和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raloxifene)在骨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雌激素样作用,在乳腺和子宫表现抗雌激素样作用,并能预防乳腺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结合近年文献,综述雷洛昔芬对绝经妇女的骨、心血管、乳腺、子宫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激素治疗(HT)是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不足所影响的健康问题而采用的临床医疗措施,应在有适应证,而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用.围绝经妇女在进行HT时,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影响了患者对性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限制妇女享用性激素治疗的益处及继续治疗的信心.HT改善绝经妇女相关症状,预防绝经后退化性疾病,主要归于补充雌激素,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加用孕激素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保护子宫内膜,但不能避免阴道出血等副作用[1].为减少此现象,对在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期间接受周期序贯疗法的围绝经妇女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8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原因提出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他莫昔芬(TAM)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其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则为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引起内膜增生甚至癌变.通过形态学了解绝经后妇女服用TAM数年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最常见的内膜病理改变为息肉,内膜癌的发生率约4%;分子生物学角度也发现TAM-DNA加合物具有致基因突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他莫昔芬(TAM)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其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则为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引起内膜增生甚至癌变。通过形态学了解绝经后妇女服用TAM数年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最常见的内膜病理改变为息肉,内膜癌的发生率约4%;分子生物学角度也发现TAM-DNA加合物具有致基因突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宫内节育器下移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宫内节育器下移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检测30例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患者(20例有异常阴道出血,10例无异常阴道出血)和20例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妇女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内节育器下移伴异常出血组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宫内节育器下移无出血组及宫内节育器正常组(t分别为2.24、3.42,均P<0.05);而孕激素受体在各组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1.70、1.59,均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在宫内节育器下移伴异常出血子宫内膜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宫内节育器下移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激素替代治疗(HRT)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十分流行,广泛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减少潮热出汗、阴道萎缩、尿失禁等绝经后症状。特别是能减慢和预防骨质丢失,减少骨折,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妇女的生命质量。自50年代,国外对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单纯用雌激素是不安全的,可能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及阴道不规则流血,而加用孕激素则能减少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保护内膜减少不规则流血。冠心病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1.
他莫昔芬(TAM)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其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组织和子宫内膜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则为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引起内膜增生甚至癌变。通过形态学了解绝经后妇女服用TAM数年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最常见的内膜病理改变为息肉,内膜癌的发生率约4%;分子生物学角度也发现TAM-DNA加合物具有致基因突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粉化17-β雌二醇25μg阴道片剂对绝经后生殖道症状、阴道健康评分、血清雌二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对主诉为生殖道雌激素缺乏症状的绝经后女性122名,给予微粉化17-β雌二醇阴道片剂治疗,评估用药前、用药后2w、用药后8w的阴道症状体征、FSH、E2、谷丙转氨酶(ALT)及血常规、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双层).结果上药2w后平均血E2水平为(27.6±18.7)pg/ml,涂片MV、KPI显著上升,阴道症状好转,随后,以每周上药2片的维持量用药6w,阴道症状消失率为78.8%以上,85%患者阴道pH下降至≤4.5,80%以上患者清洁度及黏膜、分泌物正常化,血E2水平略下降,子宫内膜不增厚.结论微粉化17-β雌二醇阴道片剂治疗绝经后妇女阴道雌激素缺乏疗效肯定.血E2浓度可维持在绝经后妇女的水平,故不刺激子宫内膜,不必加用孕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性激素补充治疗的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性激素变化及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对6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血清E2水平远高于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E2值,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FSH、LH与正常绝经后妇女比较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雌激素水平增高者分别占72.7%和69.6%.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并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性激素变化及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对 6 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 :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血清 E2 水平远高于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 E2 值 ,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FSH、L H与正常绝经后妇女比较明显降低 ( P<0 .0 5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雌激素水平增高者分别占 72 .7%和 6 9.6 %。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并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已知绝经后妇女用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可减轻绝经症状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但增加了宫内膜增生和癌的发生率,合并应用孕激素(P)可减少宫内膜病变的危险性,但对其最佳剂量及用药方式仍不清楚。本文进行了一系列观察。236例闭经≥12个月有绝经症状妇女,均未切除子宫,血浆雌二醇(E_2)水平<147pmol/dl促卵泡激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病因及诊治价值。方法:对19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其中30例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切下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病检)。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炎46例(23.71%),子宫内膜息肉38例(19.5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36例(18.56%),萎缩性子宫内膜26例(13.40%),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10.3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8.25%),宫内节育器(IUD)嵌顿6例(3.09%),子宫内膜癌6例(3.09%)。宫腔镜治疗宫腔良性病变所致子宫出血无一例复发。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多为良性病变,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准确可靠,部分患者同时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减少开腹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17.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通过引起子宫内无菌性炎症反应,对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刺激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宫腔内生化环境的改变使胚胎的成熟与子宫内膜不同步,带铜的宫内节育器对精子和胚胎有毒性作用。以及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等作用来达到避孕目的,是我国育龄期妇女最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之一。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迅速降低,生殖器官的萎缩,节育器容易嵌入子宫,引起腹痛,甚至导致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要求更年期妇女在绝经半年至一年内将节育器取出[1]。由于有的妇女节育器放置的时间过长及激素水平的下降,使得节育器的取出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8.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通过引起子宫内无菌性炎症反应,对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刺激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宫腔内生化环境的改变使胚胎的成熟与子宫内膜不同步,带铜的宫内节育器对精子和胚胎有毒性作用。以及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等作用来达到避孕目的,是我国育龄期妇女最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之一。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迅速降低,生殖器官的萎缩,节育器容易嵌入子宫,引起腹痛,甚至导致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要求更年期妇女在绝经半年至一年内将节育器取出。由于有的妇女节育器放置的时间过长及激素水平的下降,使得节育器的取出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妇女有明显的骨丢失。虽然雌激素减少是主要原因,但其它因素如瘦削体形和低骨质也是脂肪组织中雌酮产生和转化为雌二醇(E_2)减少的原因。为此研究绝经后妇女脂肪组织分布,子宫内膜厚度(ET)和骨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内膜息肉(EP)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等症状[1]。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但有研究发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容易复发,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仅达到切除病灶的作用,长期无孕激素对抗、高雌激素水平的高危人群容易复发[2]。本研究探讨不同孕激素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