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与肿瘤细胞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T)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人肺腺癌PAa模型,分为6组,从接种日始,Ⅱ、Ⅳ、Ⅵ组裸鼠每天灌服0.6g扶正增效方水煎剂,Ⅰ、Ⅲ组灌服等量无菌生理盐水,35天Ⅴ、Ⅵ组腹腔注射2mg STZ,36天予Ⅲ、Ⅳ、Ⅴ、Ⅵ组瘤体:10Gyx线照射,测瘤体直径、O^6-MT含量、MGMT染色及细胞病理学镜检。结果6组中O^6-MT含量Ⅰ组最高,Ⅵ组最少,Ⅳ、Ⅴ、Ⅵ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Ⅳ、Ⅵ组相比差异也显著;MGMT染色强度变化与O^6-MT含量一致。瘤体生长Ⅰ、Ⅱ组瘤体放疗第4天起明显增大,Ⅲ组第6天明显增大,与Ⅰ、Ⅱ组相比增长减慢;Ⅳ、Ⅴ、Ⅵ组瘤体在第4天明显减少,以第Ⅵ组最明显;病理学镜检Ⅲ组见小的散在坏死灶,Ⅳ、Ⅴ组坏死区域较Ⅲ组增加,Ⅳ组与Ⅴ组相似;Ⅵ组坏死区域明显增多增大。通过对O^6-MT活性、MGMT染色强度与病理学镜检、瘤体大小对比,细胞内O^6-MT含量与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O^6-MT含量低组别放疗效果好。结论O^6-MT含量决定其放射敏感性,据O^6-MT活性高低预测其放射敏感性;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一个重要途径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与肿瘤细胞内 O~6-甲基鸟嘌呤 DNA 甲基转移酶(O~6-MT)关系。方法建立裸鼠人肺腺癌 PAa 模型,分为6组,从接种日始,Ⅱ、Ⅳ、Ⅵ组裸鼠每天灌服0.6g 扶正增效方水煎剂,Ⅰ、Ⅲ组灌服等量无菌生理盐水,35天Ⅴ、Ⅵ组腹腔注射2mg STZ,36天予Ⅲ、Ⅳ、Ⅴ、Ⅵ组瘤体10Gy X 线照射,测瘤体直径、O~6-MT 含量、MGMT 染色及细胞病理学镜检。结果 6组中O~6-MT 含量工组最高,Ⅵ组最少,Ⅳ、Ⅴ、Ⅵ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显著,Ⅳ、Ⅵ组相比差异也显著;MGMT 染色强度变化与 O~6-MT 含量一致。瘤体生长Ⅰ、Ⅱ组瘤体放疗第4天起明显增大,Ⅲ组第6天明显增大,与Ⅰ、Ⅱ组相比增长减慢;Ⅳ、Ⅴ、Ⅵ组瘤体在第4天明显减少,以第Ⅵ组最明显;病理学镜检Ⅲ组见小的散在坏死灶,Ⅳ、Ⅴ组坏死区域较Ⅲ组增加,Ⅳ组与Ⅴ组相似;Ⅵ组坏死区域明显增多增大。通过对 O~6-MT 活性、MGMT 染色强度与病理学镜检、瘤体大小对比,细胞内 O~6-MT 含量与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O~6-MT 含量低组别放疗效果好。结论 O~6-MT含量决定其放射敏感性,据 O~6-MT 活性高低预测其放射敏感性;扶正增效方放射增敏一个重要途径是抑制 DNA 甲基转移酶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量MGMT含量后分为低MGMT组(18例)和高MGMT组(62例)作为对照,然后对放射敏感性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低MGMT组放射高度敏感率15/18(83.3%),低度敏感率3/18(16.7%);高MGMT组放射高度敏感率28/62(45.2%),低度敏感率34/62(54.8%)。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93;P=0.036<0.05)。结论MGMT含量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明显相关,测定MGMT含量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扶正增效方对肺腺癌细胞放射增敏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研究扶正增效方对肺腺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具体靶点。方法:将10只裸鼠皮下接种PAa细胞,并随机分为单纯放射组(Ⅰ组,5只)、放射加增效方组(Ⅱ组,5只)。自接种之日起,Ⅱ组给予扶正增效方汤剂灌胃,Ⅰ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瘤体乍长至直径约1cm时,给予瘤体单次β电子线照射。照射后23h处死裸鼠,快速取瘤体,提取组织总RNA,分离mRNA。采用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133 2.0Array基因芯片分析两组之间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两组的基因表达谱显示,差异基因共有857条.上调349条.下调508条,其中39条在GeneBank中登录;按照功能分为细胞周期、凋产、信号转导、代谢等类。结论:扶正增效方对肺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是复杂的,涉及多个基因表达的变化.还有大量未知靶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臭氧(O3)对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SCN)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O3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SCN随机分为4组,行NSE、Bcl-2、Bax染色计数阳性细胞率,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随O3浓度增加,神经元胞体皱缩或肿胀,突起变短断裂成串珠状,部分细胞破裂消失.Ⅲ组、Ⅳ组NSE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阳性细胞率低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Bcl-2阳性细胞率低于Ⅰ组,Ⅱ组、Ⅲ组Bax阳性细胞率高于Ⅰ组.结论 低浓度O3引起SCN凋亡,高浓度引起SCN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losartan对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大鼠模型的影响,从而探讨CL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Wistar新生大鼠生后24 h内随机分为空气组(组Ⅰ)、高氧组(组Ⅱ)、高氧+注射用水组(组Ⅲ)和高氧+losartan组(组Ⅳ).组Ⅱ~组Ⅳ吸入氧浓度为85%~90%,组Ⅲ和组Ⅳ自生后6 d每日分别用注射用水和losartan(5 mg/kg)灌胃至实验结束.各组大鼠分别于生后1、3、7、14和21 d处死.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胶原纤维沉积的变化.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Ⅰ型胶原(Col 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组Ⅱ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肺泡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终末气腔扩张,次级隔数目减少,肺泡间隔显著增厚.组Ⅳ肺泡间隔变薄,但肺泡腔没有明显缩小,且肺泡次级隔仍较少.在生后14和21 d,与组Ⅰ比较,组Ⅱ蓝色胶原纤维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组Ⅳ蓝色胶原纤维所占比例较组Ⅱ减少且排列比较疏松,但仍明显高于组Ⅰ.组Ⅱ~组ⅣCol Ⅰ蛋白和mRNA的含量均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加(P<0.01).组Ⅳ在14 d时Col Ⅰ蛋白和mRNA的含量较组Ⅱ略有下降(P>0.05),21 d时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组Ⅰ(P<0.05).结论 losartan可以抑制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胶原的沉积,但是并不能逆转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发育阻滞.losartan不能阻止高氧诱导的C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内外观察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llogenic antigen,TAA)刺激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分别用人GM-CSF、IL-4、TNF-a、BEL-7402肿瘤相关抗原(TAA)和人IL-2刺激正常人DC和去DC的单核细胞(免疫效应细胞),6 d后混合培养DC和免疫效应细胞1 d.体外实验时效应细胞分无DC刺激组(A0组)、细胞因子培养的DC刺激组(A1组)、细胞因子和TAA培养的DC刺激组(A2组).体内实验时,裸鼠分为3组:预防组(Ⅱ),于接种BEL-7402前2天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组(Ⅲ),待全部裸鼠移植瘤长出时给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组Ⅱ、Ⅲ于给予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后再间断给予DC培养上清液6次.对照组(Ⅰ)给等量的1640培养液.结果:体外实验中最大杀伤效率:A2组为81%,A1组为68.1%,A0组为3.5%.体内实验中:组Ⅰ和组Ⅲ第12天时12例全部发生移植瘤;组Ⅱ,观察30 d时,6例有1例发生移植瘤,观察45 d时,仍只有1例发生移植瘤,组Ⅰ、Ⅱ相差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466);于给予DC激活的免疫效应细胞后的第45天处死所有裸鼠并称瘤体的重量,组Ⅰ、Ⅱ、Ⅲ两两比较相差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C在抗恶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测定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在鼻咽癌诊断、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16例放射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及根治性放疗后的 73例患者行血清TSGF含量检测 ,并对其各临床分期行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比较。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SGF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升高 ,放射治疗结束后TSGF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下降。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为 6 3 .89% ( 138/2 16 ) ,特异性为 95 .2 4% ( 4 0 /42 ) ,准确性为 6 8.99% ( 178/2 5 8)。行临床分期观察发现 :放疗前Ⅳa、Ⅳb期患者血清TSGF与Ⅰ、Ⅱ、Ⅲ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TSGF阳性率比较 ,Ⅳb期患者血清TS GF与Ⅰ、Ⅱ、Ⅲ、Ⅳa期 ,Ⅳa期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放疗后Ⅰ、Ⅱ、Ⅲ、Ⅳa期与放疗前血清TSGF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测定血清TSGF水平对鼻咽癌的诊断、疗效判断、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豚鼠视网膜中骨桥蛋白(OPN)及整合素αvβ3受体的表达水平受高度近视的影响情况,初步探讨高度近视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机制。方法:选取出生1周龄雄性豚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高度近视组(Ⅱ组)、糖尿病组(Ⅲ组)、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Ⅳ组)。Ⅰ组18只,余3组每组24只。Ⅱ组为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20周;Ⅲ组为饲养8周时左下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280 mg/kg;Ⅳ组为半透明眼罩联合注射STZ。每组随机选择18只完成实验测量,摘除眼球后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对OPN和整合素αvβ3受体阳性细胞率完成计数。结果:各组豚鼠均造模成功。HE染色观察Ⅱ、Ⅲ、Ⅳ组的视网膜组织形态,与Ⅰ组相比均有组织学差异,Ⅲ、Ⅳ组可见发生糖尿病视网膜改变,Ⅳ组较Ⅲ组程度轻。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有糖尿病组(Ⅲ组、Ⅳ组)与无糖尿病组(Ⅰ组、Ⅱ组)比较,OPN、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Ⅳ组与Ⅲ组相比,OPN及整合素αvβ3受体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N及整合素αvβ3受体在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豚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较其在糖尿病模型中表达低,可能在高度近视影响DR进程中新生血管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丹参预处理组(Ⅲ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Ⅳ组).Ⅰ组单纯麻醉和开腹,分离出肝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肝门;Ⅱ组夹闭肝蒂,30min后恢复灌流.开腹前10min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自阴茎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6 mL/kg)、丹参注射液(40 mg/kg)、白藜芦醇注射液16 mg/kg.再灌注1、6和24 h取血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汁酸(TBA)的水平,再灌注6 h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TUNEL法观察胆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清ALT、AST含量明显高于Ⅰ组(P<0.01),Ⅲ、Ⅳ组低于Ⅱ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5):Ⅱ、Ⅲ、Ⅳ组胆汁中GGT、TAB含量高于Ⅰ组(P<0.01),Ⅲ、Ⅳ组低于Ⅱ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5),肝组织病理损害Ⅱ组最重,Ⅲ组次之,Ⅳ组最轻;胆管内皮细胞凋亡Ⅱ组最为严重,Ⅲ组次之,Ⅳ组较Ⅲ组轻.结论 白藜芦醇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肝脏的损伤,减轻胆道内皮细胞的凋亡,其保护作用优于丹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