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患者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的首位。随着对卵巢癌研究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卵巢癌应纳入干细胞疾病之列。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赖于更多的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和识别。笔者拟就目前国内外对卵巢癌干细胞的研究,从肿瘤干细胞(CSC)理论起源及其演变、卵巢癌干细胞的发现、卵巢癌干细胞与卵巢癌的关系及其分离纯化、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隐匿于盆腔深部,大部分卵巢癌发现已是晚期,这给卵巢癌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对卵巢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发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赖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和识别,这对于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从肿瘤干细胞(CSC)起源,卵巢癌干细胞与卵巢癌的关系、并对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与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复发率高与耐药性强以及缺乏个体化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是其治疗的瓶颈。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细胞群体中的少数干细胞样癌细胞亚群,能够凭借正常干细胞所赋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处于静止期的特性、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以及高表达膜转运蛋白、逃脱药物的杀伤作用,从而在化疗后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药。就肿瘤干细胞与卵巢癌的复发与耐药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复发率高与耐药性强以及缺乏个体化治疗的有效预测因子,是其治疗的瓶颈.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细胞群体中的少数干细胞样癌细胞亚群,能够凭借正常干细胞所赋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处于静止期的特性、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以及高表达膜转运蛋白、逃脱药物的杀伤作用,从而在化疗后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和耐药.就肿瘤干细胞与卵巢癌的复发与耐药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是临床中一类对女性健康危害性较高的常见疾病,且由于该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大。为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病情预后,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分子标记物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已逐渐得到重视,临床认为,生物分子标记物相较于传统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本文主要从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环状RNA(circRNA)、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综述,从而对早期卵巢癌患者在临床中的诊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TAM浸润与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表达与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AM标记物CD68的表达,并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HVD)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TAM计数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M与MVD呈正相关(r=0.746,P<0.01)。结论:TAM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究在卵巢肿瘤中细胞角蛋白7(CK7)及水通道蛋白1(AQP1)两者的表达状况,分析AQP1和CK7的相对应的关系以及探究两种相应的蛋白对发生与发展在卵巢肿瘤中的一系列作用。对在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以及防治后的评价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依据。方法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卵巢癌57例作为研究组;从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分别选取12、8、15、1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检查以上这些患者的肿瘤组织(如: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中的AQP1、CK7的表达状况和在正常卵巢组织中AQP1、CK7的表达状况。结果在不同种类卵巢肿瘤组织中AQP1及CK7在表达上呈阳性机率之间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APQ1与CK7的表达成正比例关系。结论 CK7和AQP1都共同配合与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引发和发展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肿瘤干细胞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引起关注。该理论认为,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发生、耐药、复发及转移的根源,并最终导致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失败,难以根治。卵巢癌治疗的最大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解决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高耐药、复发难题有重要意义。目前,卵巢癌干细胞已经成功分离鉴定,但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从肿瘤干细胞角度对卵巢癌干细胞的性质及分离鉴定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肿瘤干细胞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引起关注。该理论认为,肿瘤干细胞是恶性肿瘤发生、耐药、复发及转移的根源,并最终导致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失败,难以根治。卵巢癌治疗的最大障碍是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解决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高耐药、复发难题有重要意义。目前,卵巢癌干细胞已经成功分离鉴定,但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从肿瘤干细胞角度对卵巢癌干细胞的性质及分离鉴定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肿瘤首位,因缺乏早期诊断手段,70%以上的卵巢癌确诊时都已处于晚期,故预后极差。因此,卵巢恶性肿瘤是妇产科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难点。文献报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并发挥重要的生物作用,并且miRNA还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耐药等过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miRNA由长度约22-25nt的非  相似文献   

11.
卵巢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选用卵巢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了不同病变中 VEGF表达和血管密度分析研究 ,以期为阐明新生血管形成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对 47例卵巢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进行了 VEGF表达和血管密度检测。结果 VEGF表达和血管密度均随着病变加重而增高 ,且相互病变之间这些标志物的变化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与病变显著相关。结论 新生血管形成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阐明细胞增殖和凋亡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选用卵巢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不同病变中细胞增殖和凋亡分析研究.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47例卵巢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抗原(PCNA)和凋亡基因bcl-2进行了检测,并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PCNA增殖指数随着病变加重而增高,且相互病变之间这些标志物的变化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凋亡指数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卵巢癌组织.结论细胞增殖指数与卵巢组织病变相一致,细胞增殖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胞凋亡在癌变中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细胞增殖和凋亡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阐明细胞增殖和凋亡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选用卵巢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不同病变中细胞增殖和凋亡分析研究。方法 :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对 47例卵巢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抗原(PCNA)和凋亡基因 bcl-2进行了检测 ,并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凋亡细胞分析。结果 :PCNA增殖指数随着病变加重而增高 ,且相互病变之间这些标志物的变化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凋亡指数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卵巢癌组织。结论 :细胞增殖指数与卵巢组织病变相一致 ,细胞增殖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胞凋亡在癌变中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妇科恶性肿瘤中,转移性卵巢癌以难以治疗而著称.转移性卵巢癌不易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在初诊时病程已到晚期,手术难以达到根治,患者往往需要术后化疗控制病情,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更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来自胃、肠道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转移瘤,约占全部卵巢转移性肿瘤的80%左右,卵巢以外的肿瘤转移到卵巢后,其外形往往同原发性卵巢肿瘤相同,因此转移性卵巢肿瘤的诊断率不高,国外报道约45%的结肠转移性卵巢肿瘤在临床被诊断为原发性卵巢肿瘤,因此对于各种卵巢肿瘤的诊断需要特别研究.另外,临床上原发性卵巢肿瘤和转移性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不同,因而对于来源于胃、肠道继发性的卵巢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找到原发病灶更可以肯定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其次,根据原发病灶定位,可与继发性病灶一起制定出一个较适当的治疗方案.根据一般的规律,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的组织类型是一致的,尽管分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组织结构基本上相同.现今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原发与胃、肠道转移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如大体与组织学分类,但有时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却不一定适用,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如CEA,细胞角蛋白20、7等已应用于原发与肠道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之中.本文就粘蛋白MUC2、MUC5AC在卵巢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作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严重危及女性健康,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具有侵袭和转移的特性,且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提出的"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中也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分化和增殖的肿瘤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关键。CD133作为一个公认的新型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同样也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及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MUC1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0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MUC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 ①MUC1在上皮性肿瘤中有表达,在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中表达依次增高,其表达率随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②MUC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周围组织浸润、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越低,MUC1的表达越高.结论 MUC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作为新型肿瘤标记物,对评价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癌变潜能及卵巢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A 125、CA 199、CEA、AFP四种肿瘤标记物在卵巢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VIDAS)对135例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四种肿瘤标记物进行检测,经病理证实其中56例为卵巢恶性肿瘤,79例为卵巢良性肿瘤,并以50例正常个体作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四项血清标记物及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肿瘤标记物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中,血清CA 125的灵敏度最高,而AFP的特异性最高,四项联检提高了灵敏度(93.8%),但是特异性有所下降(79.5%).结论 应用多项肿瘤标记物联检可以有效的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它通过通路中的多种蛋白成分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恶性转化,由此介导肿瘤的发生和发展。TCF4与Axin(轴蛋白)均是W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效应因子,在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参与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及细胞癌变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被认为在多种组织的发展和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Axin蛋白、TCF4的作用与卵巢癌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Survivin和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玲  周家德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60-186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100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良恶性两组上皮性卵巢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Survivin蛋白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aspase-3蛋白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③Survivin与Caspase-3两种蛋白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①Survivin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②Caspase-3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Survivin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导致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3大恶性肿瘤之一,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目前卵巢癌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而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逆转作用,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而小分子干扰RNA(siRNA)是由双链RNA在多种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小片段双链RNA,可与同源的靶mRNA互补结合,特异性降解靶mRNA。因此,通过设计针对性的siRNA干扰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如Id1、STAT3、MDR1、BAF57及CXCR4等表达,可提高卵巢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卵巢癌细胞耐药性逆转研究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