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累计和( CUSUM)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模型探测甲型H1 N1流感流行起始的功效.方法 利用北京市2009年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分别采用CUSUM和EWMA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参数组合下2种模型探测甲型H1N1流感流行起始的效果.结果 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2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海淀区流感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63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和2011年9月-2015年8月一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医院病原学监测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海淀区63家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49 228815例,其中ILI 362 410例(占0.74%).5年的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ILI%)不同(x2=1 103.798,P<0.05).2011-2015年各年龄组中的ILI构成情况每年与其他年份比较均不相同(P <0.005).2011年9月-2015年8月四个流感病原学监测季,共采集ILI咽拭子样本4 183件,检出阳性标本766件,总阳性率为18.31%.2013-2014年监测季与2014-2015年监测季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同(x2 =6.955,P=0.008),2011-2015年各个监测季中流感病毒型别的构成情况均不相同(P<0.05),周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周ILI数和周ILI%均呈正相关(r=0.579,P<0.05;r=0.602,P<0.05).结论 海淀区流感流行特征有一定规律,每年第50周(12月)至第二年第16周(4月)为季节性流感的发病高峰.2014-2015年流感流行较往年相比更为活跃,优势毒株为甲型H3N2型流感病毒.各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均不相同,具有当年度中此消彼长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5-2020年流感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方法使用北京市2015-2020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结果2015年第27周至2020年第26周共涉及5个流感流行季,流感样病例百分比(percentage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为1.58%。共检测ILI标本96892件,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6.32%,其中A(H3N2)亚型6474件(40.89%)、甲型H1N14410件(27.86%)、乙型Victoria系3290件(20.78%)、乙型Yamagata系1597件(10.09%)。ILI周报告数、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0.796,P<0.001;r=0.808,P<0.001)。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流行季活跃期较长。2017-2018、2018-2019年流行季ILI周报告数较高(49628人次和71555人次),核酸阳性率峰值较高(58.51%和57.08%)。结论2015-2020年北京市流感流行符合北半球流行特征,其中2017-2018和2018-2019流行季活跃期较长、流行水平较高,且各流行季优势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基于流感监测数据的北京市石景山区流感监测预警体系,评价三种方法应用于流感预警的效果.方法 利用2007~2012年石景山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日监测数据,分别应用历史极限法、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累积和法三种方法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5家监测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6651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63%,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5%.流感监测数据预警分析结果显示,历史极限法在2月末开始连续出现22个预警信号,至5月末结束.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和累积和法均在2012年元旦开始显示预警信号并预警持续1个月,两种方法提示预警信号部分重叠.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预警信号出现7次,累积和法C1、C2和C3预警信号分别出现5次、3次和9次.结论 综合应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和累积和法对石景山区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高效、准确地对流感高峰起始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基于气象及流感病毒活动度建立北京市流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北京市2012—2014年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拟合流感病例数,并对流感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14年,北京市流感病毒活动度及流感发病水平呈现季节性,每周平均气温、气压、降雨量、相对湿度、最大温差和日照时数与每周流感病例数呈负相关.基于两周前流感病毒各亚型的阳性率及两周前的气象因素拟合北京市流感病例数的效果最好,且预测效果最佳.结论 基于气象及流感病毒活动度数据预测流感发病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6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流感病原学变化规律,为平谷区做好流感的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谷区2014年8月-2016年12月流感样病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累计和法对数据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2014年8月-2016年12月平谷区19家监测点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 171例,占门急诊总数0.25%.病原学监测共采集1 630份咽拭子标本,PCR检出阳性标本235件,阳性率14.42%.结论 流感具有季节性,应加强流感监测,以便及时预警.可以利用累计和法对流感高峰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河北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河北省2011年4月至2017年3月流感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ILI标本77 008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 699份,阳性率3.50%.对2 69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一步分析显示:全省11个地市均有该病例检出,男女比例为1.09: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检出率最高的是25~59岁组,最低0~4岁组.2011年11月至2017年3月共出现4次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单峰性.各年度均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检出,甲型H1N1流感分别是2012-2013、2013-2014和2016-2017年度的优势病原.结论河北省甲型N1N1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流行,近年来感染以5~14岁年龄组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流感监测数据, 了解流感流行的特征和规律, 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和流感病原监测结果数据, 分析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流感流行特征。结果 20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平均为2.44%, ILI%冬春季明显升高;ILI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龄组人群为主;不同地区之间ILI%有差异, 以西部最高;201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ILI咽拭子样本检出流感平均阳性率为12.57%, 不同年度阳性率有差异, 2017—2018年度阳性率最高为17.10%, 2020—2021年度阳性率最低为0.29%, 2017—2022年不同年份流感优势株不同。结论 2020—2021监测年度, 内蒙古自治区流感活跃程度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其他监测年度符合我国北方地区流感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及季节性模式, 分析流感活动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第14周至2020年第13周我国大陆南方和北方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的就诊百分比和病原学监测数据, 计算流感检测阳性率, 并对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检测阳性率及流行优势株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ILI%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19监测年度我国南方和北方流感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 南方和北方均在每年的第40周至次年的第13周出现明显冬春季高峰, 南方在每年的第20周至35周出现夏季小高峰。2010—2019监测年度我国南方和北方流感活动呈现出不同的活动趋势, 其中南方的ILI%以2012年为联结点呈现先降(APC=-10.36%)后升(APC=3.51%)的趋势, 而北方的ILI%在2010—2019监测年度呈现出下降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2012—2013年北京市流感流行季(2012年9月--2013年4月)流感样病例监测与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北京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北京市421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和14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按周次分别与北京市14家医疗机构开展的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结果一级以上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与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中病毒分离阳性率成正相关(一级医院r=0.794,P〈0.001;二级医院r=0.787,P〈0.001)。一级以上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ILI%与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的回归确定系数r2分别为0.630(P〈0.001)和0.620(P〈0.001)。结论一级以上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中归因为流感病毒感染的比例基本一致,从成本效益分析角度考虑,北京市利用14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已经可以满足对疾病监测的需要,比扩展到421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北京市2007-2011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方法 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周数据,拟合Seffling回归模型,估计超额流感样病例数.结果 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度各有6、3、19和8个流行周,包括有2007/2008年度第524周、2008/2009年度第51-1周、2009/2010年度第37-38周和第42-6周、2010/2011年度第48-3周.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和2010/2011年度流行周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分别为41905(95% CI:21541~62265)、17936(95% CI:7747~28124)、226150(95% CI:162531 ~289768)和40083(95% CI:13013~67154)人,占同期全部流感样病例数的44.75% (95% CI:23.00 ~ 66.49%)、37.93% (95% CI:16.38~58.47%)、50.01% (95% CI:35.94 ~64.08%)和27.89% (95% CI:8.05 ~46.73%).结论 应用本模型估算,北京市每年在流感季节性流行期间和大流行期间,流感病毒均可造成数万至数十万的超额流感样病例和超额门诊就诊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河北省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流感病原学特征,为河北省儿童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河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儿童ILI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采集咽拭子标本28 932例,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标本5057例(阳性率为17.48%).按年度分析,6个年度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32.56%、9.53%、15.07%、12.29%、11.32%和18.81%,2009-2010年度显著高于其他年度(P<0.05).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型的年度有两个(2011-2012、2013-2014年度),其他年度为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流感交替流行或共同流行.年龄分布中,1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低(7.74%),7-14岁年龄组最高(26.01%),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季节分布显示,河北省流感为冬春季流行,呈单峰型,A型流行形成的峰时间靠前.结论 2009-2015年度河北省儿童中存在甲型H1N1、B型和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的流行,不同年度有不同的流行优势型和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顺义区2012-2015年流感病毒核酸的监测结果,掌握流感流行规律.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040份,核酸检测阳性标本95例,阳性率为9.13%,高峰出现在12月-次年1月,主要以H3N2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2013年9月-2014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889份,核酸阳性标本138例,阳性率为15.52%,流行高峰出现在1-3月,以H3N2和甲型H1N1流感、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在2014年9月-2015年8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798份,核酸阳性标本151例,阳性率为18.92%,流行高峰出现在2014年11月-2015年4月份,以H3N2和乙型流感为主.检测阳性率最高的为60岁以上人群,其次是5-14岁组.结论 2012-2015年,顺义区新甲型H1N1亚型、H3N2亚型、乙型流感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14年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掌握该年度东城区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为突发疫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共1520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结果 在1520件样本中,1-3月份H3 N2的平均阳性率为8.33%,H1N1的平均阳性率为12.50%,乙型Yamagata 系(BY)的平均阳性率为16.11%.4-8月份H3N2的平均阳性率为3.06%,BY的平均阳性率为1.22%,无H1N1亚型流感检出.9-12月份H3N2平均阳性率达到21.81%.全年的聚集性疫情中,检出的毒株与相应时间段日常监测标本检出的毒株类型相一致.结论 1-3月份的流感病毒的流行株为H3N2、H1N1和BY三种亚型并存,4-8月份为流感病毒流行的低谷期,9-12月份H3N2成为优势株.流感监测是辖区流感防控重要措施,可以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适合的统计模型预测2011 - 2012流感流行季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方法 采集2007年至2010年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中流感高发季节(当年9月份至次年4月份)的数据做为模拟方程的基线数据,分别应用灰色模型GM(1,1)、自回归方程和二项式方程模拟流感病毒分离率的变化趋势,根据后验差比值和方程的决定系数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 rs12252多态性与乙型流感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北京地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乙型流感感染病例80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监测乙型流感感染病例85例和健康对照人群65例.提取基因组DNA,使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IFITM3rs12252多态性..结果 ILI病例组IF-ITM3 rs12252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SARI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因型分布频率具有显著差别.61.2%的SARI病例为IFITM3 rs12252 CC基因型,明显高于ILI病例和对照人群.隐性遗传模型显示CC基因型个体比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风险发展为乙型流感重症感染(OR =4.73,95%CI 2.42 ~9.22).结论 IFITM3 rs12252 CC基因型会导致较高的乙型流感重症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