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络病学说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证治,提出冲任络脉瘀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络病病机,临床辨证当分清冲任络脉瘀阻证的寒热虚实,在审因论治,祛邪通络的同时灵活选用辛香通络、温经通络、藤类通络、化痰通络、虫类通络药物,若病久致虚者可加入补气运络,填精坚络之品。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杜彩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I0001-I0001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疑难急重病证,属祖国医学"崩漏"病范畴。病因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严重紊乱,致冲任不固,子宫藏泻无度。其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的虚实夹杂、寒热并见错综复杂的证候。辨证时必须谨慎审视,仔细推敲,知常达变;施治时,塞流治标,复旧治本,澄源贯穿始终,充分运用中医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刘长英主任临证治疗崩漏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长英主任临诊,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阐述刘长英主任治疗崩漏经验,并附验案。结果:刘长英主任认为崩漏的病因以脾肾亏虚为本,热和瘀为标,疾病的本身在脾肾,病位在冲任,疾病的变化在气血,根本病机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严重失调。在治疗方面,注重“塞流、澄源、复旧”治崩大法,精准辨证,在出血期塞流、澄源并用;血止后复旧调周,根据月经周期性的特点分期治疗。结论:刘长英主任治疗崩漏,临床每获捷效。  相似文献   

4.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吉林中医药》2010,30(8):681-68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严重失调,引起子宫藏泻失常而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妇科学"崩漏"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虚、热、瘀,中医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治疗大法,运用中医辨证、中医基本方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崩漏根据病因病机,结合月经周期,以"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为基础,辨证用药。出血期以"虚、热、瘀"为基本特征,血止后分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辨证调理,通过中药周期治疗重新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标本兼顾,远期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6.
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崩漏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崩漏病机在于肾虚血瘀,肾虚封藏失职,冲任气血不固,因虚致瘀,虚、瘀生热,热可动血亦可耗血,且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而形成恶性循环。治疗针对虚、瘀、热病机特点,自创官血饮(由续断、山茱萸、龙骨、牡蛎、党参、白术、茜根、海螵蛸、蒲黄、三七、马齿苋等组成)治疗。并强调补益清化并施,忌苦寒刚燥、滋腻滞涩;擅用通因通用之反治法,止血而不留瘀;佐以清热凉血,行瘀散结止血;非经期重视调补脾肾以复旧等治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成荣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王老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冲任虚瘀,治以滋养肝肾、通调冲任,临证使用自拟方"滋活汤"治疗,并重视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同时,王老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合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张玉珍教授治疗妇科血证抓住"虚、热、瘀"的主要病机,辨证论治以脏腑、气血立论,注重肾、肝、脾三经同调。虚证者出血期以补气摄血为主,分阴阳论治,血止后以补肾健脾调肝为主,调整月经周期,使冲任得固,胞宫藏泻有度。治疗属热之血证以养阴清热止血为特点,时时顾护真阴。瘀阻冲任者,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把握好"止"和"通"的关系,化瘀止血。止血之后善后治疗,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9.
介绍衷敬柏主任医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虚在肝肾阴虚、心肝两虚、冲任经气亏虚,实则为肝火上炎、痰瘀阻滞、风阳上扰。治疗上病证结合,中医病机与西医药理相结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强调调畅气机,理气补气并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林丽珠教授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经验。林师认为卵巢癌病机为肝肾亏虚、冲任失调、瘀毒蕴结,治疗以补肝肾、调冲任为本,消癌毒为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未病思想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1.
庞玉琴认为崩漏病机为肾、肝、脾虚损失调,冲任不固,因气虚不统血或瘀热内积夹湿所致。根据崩漏的寒热虚实、发展阶段以及病人的年龄,分塞流、澄源、复旧三个阶段治疗。  相似文献   

12.
许晓波  石玲 《中医药学刊》2003,21(6):1005-1005
崩漏发病,原因多端,病变非一脏一腑,常是因果互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尤其是肝、脾、肾之脏,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肾虚失司,出血日久,下血愈多,气血愈虚,气虚下陷,固摄无权,则下血愈多。崩漏论治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谨守病机参合临求见证,采取塞沈、澄源、复旧大法辨证施治。崩漏之际,当塞沈固本,漏下不止,当理血固本,血出稍缓宜澄源固本,复旧调经,同时又须结合临求现证,虚者补之,瘀者化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治法上又各有侧重。如青春期肾气未充,天癸始至,冲任初能精气未裕,治疗上宜重在补肾气,调冲任。  相似文献   

13.
黄益平 《河南中医》2012,32(1):124-126
子宫复旧不全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范畴,气虚、血瘀、血热、气虚夹瘀是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药采取补气摄血、活血化瘀止血、清热养阴止血、推拿、针灸、按摩、穴位敷贴等方法,或一法单行,或数法并用,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能收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崩漏发病 ,原因多端 ,病变非一脏一腑 ,常是因果互干 ,气血同病 ,多脏受累。尤其是肝、脾、肾之脏 ,肝不藏血 ,脾不统血 ,肾虚失司 ,出血日久 ,下血愈多 ,气血愈虚 ,气虚下陷 ,固摄无权 ,则下血愈多。崩漏论治应本着“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谨守病机参合临床见证 ,采取塞流、澄源、复旧大法辨证施治。崩漏之际 ,当塞流固本 ,漏下不止 ,当理血固本 ,血出稍缓宜澄源固本 ,复旧调经 ,同时又须结合临床现证 ,虚者补之 ,瘀者化之 ,热者寒之 ,寒者温之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 ,在治法上又各有侧重。如青春期肾气未充 ,天癸始至 ,冲任初能精气未裕 ,治疗上宜重在补肾气 ,调冲任。  相似文献   

15.
中药辅助抗早孕2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气血虚弱,瘀滞胞中;气血两虚,冲任失固分型,辨证施治。本组药物流产后267例经用益气逐瘀1号方和扶正复旧2号方4天治疗,阴道流血7天干净226例,阴道流血超7天,但流血量少于月经量有25例;阴道流血量多超过经量,行清宫术的有17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总结张志远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认为崩漏的发生与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密切相关,诸病因可导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或中气下陷、冲任不固,或瘀阻冲任、血不循经,或脾肾亏虚、冲任虚寒,发生崩漏。治疗上主要从火、虚、瘀三方面论治,善用清解和补益之法,主张从凉血止血、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温阳摄血方面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介绍张庆文教授从虚实论治更年期崩漏的经验。张教授认为,崩漏主要病机为虚、瘀、热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其本在肾。故治疗上急则治其标,塞流以止血,兼重澄源;缓则治其本,澄源复旧并重。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尉中民教授妇科临证中首推《金匮要略》之温经汤,其认为妇科疾病病因病机应突出"虚寒"二字,冲任虚而生寒,寒凝血滞,滞而生瘀,瘀久则气血两虚,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属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时,强调在冲任虚的基础上,循寒邪侵袭胞宫之病因;提倡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抓主证,即胞宫虚寒之少腹寒证;既阐发前贤立方精旨又不拘泥于古方,根据虚、寒、瘀三者之轻重缓急,灵活加减运用,并注重方药之间的剂量调配,使经方用于时病。  相似文献   

19.
朱惠云 《四川中医》2007,25(2):31-32
根据多年采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经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治思路进行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特点是瘀血证,临床上除依据这一指导原则施治外,还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重视脏腑功能的调整、行瘀与补虚间的平衡、治湿与治瘀并用等治疗原则。临证时首先通过妇检、B超、血清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辨病施治,然后通过观形体、察面色、诊舌脉寻找辨证线索,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辨证、施治、用药这三个方面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诊疗经验,主张将功血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生理病理认识相结合,认为功血的本质为脾肾虚衰导致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或兼热,或夹瘀;治疗以补肾益气健脾、调固冲任为法,用药则以保元汤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为基础,不用一味止血药而血自止,并认为这些药有非特异性的促细胞生长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在治疗中,顺应胞宫藏泻,调整月经周期,从根本上治疗月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